愛國英雄人物事跡
你知道哪些愛國英雄人物事跡?事跡可以很好地體現和宣揚特定的時代精神。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愛國英雄人物事跡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愛國英雄人物事跡(精選篇1)
文天祥是是中國古代的愛國英雄,他不惜一切代價來保衛祖國,值得我們敬佩他的愛國事跡很多,下面我就講幾個給你們聽聽吧!
有一次,元軍大舉進攻,宋軍的長江防線全部崩潰,文天祥立即那家資來充軍資,又組建了一支十萬余的義軍,由于元軍攻勢猛烈,江西義軍抵擋不住,這場仗被元軍打敗了。次年正月,元軍攻打來了,朝廷里的人都逃跑了,只有文天祥在朝廷里,皇帝派他出城與伯顏談判,企圖與元軍講和,但是文天祥一到元軍的大營里,就被他們捉住了。可是,文天祥不屈服,伯顏只好把他押到北方,行至鎮江,文天祥冒險出逃,經過許多艱難險阻,到達了福州。
由于文天祥一心為國家好,得罪了很多人,他遭人陷害,被處死了。文天祥死時年僅四十七歲。回憶了文天祥的故事,我心潮澎湃,深深地被震撼了:文天祥被關在牢里,可是惡劣的環境只能摧殘他的肉體,卻不能摧垮他愛國的堅定信念。
在心狠手辣的敵人面前,他英勇不屈;在堆積如山的金錢面前,他始終不為其所動,真是“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他寧可為祖國犧牲生命,他用自己的言行向世人表白、用自己的鐵骨向世人證明、用自己的精神向世人宣告:寧可亡己不可亡國,國家不會亡!英雄文天祥雖然永遠地走了,但他不屈不撓的奮斗精神永遠激勵著我們;他的一顆愛國心永遠照耀在祖國大地,永遠激勵著每一個中華兒女!我要時刻銘記著生我養我的祖國!我會永遠像愛母親一樣愛我的祖國!
愛國英雄人物事跡(精選篇2)
楊儒是清朝駐俄國公使。1901年,他到任后不久,就開始與俄國政府談判我國東北問題。當時,俄國政府借口鎮壓義與團,派兵占領了東北大部分土地,又想在談判桌上逼迫中國代表承認他們在東北的特權,永遠霸占東北。楊儒堅決不同意,拒絕在俄國人擬定的條約文本上簽字。俄國人威脅他:條約文本已由沙皇批準,一字不能改。你不簽字,就不必談判了。俄中兩國也就無“友好”可談了。楊儒不怕對方的威脅,回答說:“我寧愿與你們決裂,寧愿被我國政府治罪,也決不簽字!我不能出賣祖國的權益。”
俄國代表又假意安慰說:“你們政府已授權給你,出了問題責任也不在你呀!如果你簽了字,貴國政府要治你的罪,我們俄國會出面保護你的。”楊儒感到受了莫大的污辱,氣憤地說:“你何出此言!我是中國的官員,怎么會尋求你們的保護呢?那不就太無顏面了嗎?我難道會那樣做嗎?”
楊儒因為擔憂國事,心情沉重,加上年事已高,一次談判歸來,不慎被雪地滑倒,摔成重傷,一病不起。可是他依然堅持自己的主張,不肯向俄國人屈服。
后來,清朝政府在全國人民的壓力下,同意了楊儒的意見,拒絕簽約。楊儒的斗爭勝利了,他不愧是一位有氣節的外交官。
愛國英雄人物事跡(精選篇3)
文天祥(1236-1283年),宋末元初人。蒙古族侵略南宋時,他曾率領兵士保衛京城臨安。臨安失守之后,他轉移到南方,與各將領抵抗敵人,保衛國家。后來兵敗被俘,在敵人面前,寧死不屈,終于壯烈犧牲。
文天祥的時代,正是蒙古族侵略南宋的時代。
1271年,元朝建立,派大軍攻打南宋,臨安危在旦夕。文天祥雖然是個文官,但是他認為自己既然是國家的一分子,就應當負起保衛祖國的責任。1275年,他毅然變賣了家產,招兵買馬,購買軍糧。百姓紛紛響應,加入他的抗敵隊伍。
由于元軍勢力強大,文天祥和其他將領抵抗不住,不得不退守臨安。1276年,朝廷派他去和元軍講和,元軍將領反而逼他投降,甚至威脅要把他殺死。文天祥說道:“國家存在,我也存在;國家滅亡,我也滅亡。你們就是把刀、鋸、油鍋放在我面前,我也不怕!”元軍將領拿他沒辦法,只好把他扣留起來,再押送到大都去。
途中,文天祥得到一個船夫的協助,乘機逃脫。他歷經許多艱險,好不容易才回到了南方,重新組織抗元救國隊伍,還打了幾次勝仗,收復了一些失地。
1278年,文天祥在一次戰役中,被元軍俘虜了。元軍主帥勸文天祥投降,但是被文天祥一口拒絕。1279年,元軍消滅了南宋的殘余部隊。文天祥知道國家滅亡了,傷心欲絕,于是寫下了一首詩,表達他以死報國的決心。這首詩的最后兩句是: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它的意思是:“自古以來,有哪一個人不會死去呢?死要死得有價值,讓我們把紅心留在史冊上吧!”
文天祥被押送到大都,關在地牢里。元朝統治者勸文天祥說:“只要你投降,為我們出力,我們就讓你享盡榮華富貴。”可是,不管他們怎樣威迫利誘,也無法動搖文天祥盡忠報國的決心。
文天祥在地牢里,受盡了折磨。1283年,元朝統治者知道無法逼他投降,就下令把他殺了。文天祥臨死時,朝南方拜了幾拜,沉痛地說:“我報答國家的機會,只能到此了。”
文天祥熱愛自己的國家,寧死不屈,以身殉國,表現了崇高的民族氣節。他的光輝事跡和偉大精神,至今仍然永垂不朽!
愛國英雄人物事跡(精選篇4)
古今中外,愛國人士比比皆是,古往今來,愛國人士層出不窮。
中國乃是屹立在東方的雄雄大國,擁有五千多年的光輝歷史。上至商夏,下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這個詞,從未從人民的心中忘卻。中華兒女都已自己的行動,以自己的各種形式表達自己對祖國的熱愛。
“王師比定中原日,家怨無忘告乃翁”這是宋朝陸游在臨終前告訴自己的兒子,宋朝軍隊收復中原時,一定要告訴他。陸游死時唯一掛念的還是自己的國家,這愛國之情有多么強烈啊!
愛國的人,歷來被世人稱贊甚至于名垂千古,而賣國賊,不僅受到世人的唾罵,一致留下千古罵名。
不同的國家和民族都有著屬于自己的`愛國人物和事跡,這些人物和事跡深深的打上國家的烙印。同時這些人物和事跡又代表著本國的國之情,推向世界。形形色色林林總總的愛國事跡仿佛把每個國家都團結得更加緊密。
如今我以祖國的富強而驕傲,為祖國的繁榮而自豪。當今,中華兒女遍布世界各地,讓每個中國人放飛潔白的和平鴿,讓和平鴿永遠飛翔在中國領土,讓五星紅旗永遠飄揚在首都,讓五千年的古文化繼續得到傳承。讓愛國之情永遠燃燒在國人心中
愛國英雄人物事跡(精選篇5)
歷來,人們根據自己不同的世界觀、審美觀對英雄的定義不同,有的人認為行俠仗義即為英雄,有的人認為識大體、顧大局,順應歷史潮流而去做事才是英雄,如藺相如,如《英雄》中的英雄;有的人認為一生坦坦蕩蕩、豪氣沖天即為英雄,如項羽;有的人認為在生死關頭能以死酬報知己、報答國家即為英雄,如荊軻等等。我卻最敬佩黃繼光戰士,因為他不顧個人安危,舍命救國。
黃繼光,四川省中江縣人。1931年出生于貧苦農民家庭。1952年10月,在___上甘嶺戰役中,所在營與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和南朝鮮軍激戰4晝夜后,于19日夜奉命奪取上甘嶺西側597·9高地。部隊接連攻占3個陣地后,受阻于零號陣地,連續組織3次爆破均未奏效。時近拂曉,如不能迅速消滅敵中心火力點,奪取零號陣地,將貽誤整個戰機。關鍵時刻,時任某部6連通信員的黃繼光挺身而出,請求擔負爆破任務。他在決心書上寫道:“堅決完成上級交給的一切任務,爭取立功當英雄,爭取入黨。”當即被任命為第六班班長。他帶領兩名戰士勇敢機智地連續摧毀敵人幾個火力點,一名戰友不幸犧牲,另一名戰友身負重傷,他的左臂也被打穿。面對敵人的猛烈掃射,他毫無畏懼,忍著傷痛,迅速抵近敵中心火力點,連投幾枚手,敵機槍頓時停止了射擊。當部隊趁勢發起沖擊時,殘存地堡內的機槍又突然瘋狂掃射,攻擊部隊再次受阻。這時他多處負傷,彈用盡。為了戰斗的勝利,他頑強地向火力點爬去,靠近地堡射孔時,奮力撲上去,用自己的胸膛,死死地堵住了敵人正在噴射火舌的槍眼,壯烈捐軀。在黃繼光英雄壯舉的激勵下,部隊迅速攻占零號陣地,全殲守敵兩個營。
黃繼光舍身堵槍眼的英雄壯舉,激勵和教育了幾代人。他那奮不顧身的大無畏英雄氣概為人們所景仰,他的英雄事跡為人們所傳頌。他愛國精神深深的滲透到我的骨子里,他為國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每當我想起這壯麗山河的時刻,都會落淚,被他這保家衛國的精神所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