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人的愛國事跡精選
事跡可以起到宣揚特定的時代精神、引導讀者認識先進,學習先進的作用;你所知道的感人的愛國事跡有哪些?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感人的愛國事跡精選素材5篇,歡迎大家分享。
感人的愛國事跡精選精選篇1
有一次,元軍大舉進攻,宋軍的長江防線全部崩潰,文天祥立即那家資來充軍資,又組建了一支十萬余的義軍,由于元軍攻勢猛烈,江西義軍抵擋不住,這場仗被元軍打敗了。次年正月,元軍攻打來了,朝廷里的人都逃跑了,只有文天祥在朝廷里,皇帝派他出城與伯顏談判,企圖與元軍講和,但是文天祥一到元軍的大營里,就被他們捉住了。可是,文天祥不屈服,伯顏只好把他押到北方,行至鎮(zhèn)江,文天祥冒險出逃,經(jīng)過許多艱難險阻,到達了福州。由于文天祥一心為國家好,得罪了很多人,他遭人陷害,被處死了。文天祥死時年僅四十七歲。
回憶了文天祥的故事,我心潮澎湃,深深地被震撼了:文天祥被關在牢里,可是惡劣的環(huán)境只能摧殘他的肉體,卻不能摧垮他愛國的堅定信念。在心狠手辣的敵人面前,他英勇不屈;在堆積如山的金錢面前,他始終不為其所動,真是“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他寧可為祖國犧牲生命,他用自己的言行向世人表白、用自己的鐵骨向世人證明、用自己的精神向世人宣告:寧可亡己不可亡國,國家不會亡!
英雄文天祥雖然永遠地走了,但他不屈不撓的奮斗精神永遠激勵著我們;他的一顆愛國心永遠照耀在祖國大地,永遠激勵著每一個中華兒女!
我要時刻銘記著生我養(yǎng)我的祖國!我會永遠像愛母親一樣愛我的祖國!
感人的愛國事跡精選精選篇2
1、張定宇:用漸凍的生命,托起信心與希望
人物事跡
武漢市金銀潭醫(yī)院是最早接診新冠患者的定點醫(yī)院,收治病人全部為重癥和危重癥患者,是抗擊疫情的最前沿。身為院長的張定宇日夜堅守,果斷決策,處理得當,帶領全體醫(yī)護人員,為抗擊疫情做出重要貢獻。張定宇自己還是一位病人, 2018年10月他被確診為患有漸凍癥,在新冠襲擊武漢時,張定宇隱瞞了病情,顧不上已感染新冠的妻子,步履蹣跚與時間賽跑,只想為患者多贏一秒。他說:“能幫助到別人,覺得很幸福。”
頒獎辭
步履蹣跚與時間賽跑,只想為患者多贏一秒;身患絕癥與新冠周旋,顧不上親人已經(jīng)淪陷。這一戰(zhàn),你矗立在死神和患者之間。那一晚,歌聲飄蕩在城市上空:我們用血肉筑成新的長城。
適用話題
職業(yè)擔當,使命責任,小我與大我,家國情懷
多維解讀
1.責任可貴
張定宇身患漸凍癥,步履蹣跚卻依然與時間賽跑,奔走在最需要他的一線。這種堅守,這種努力,無不詮釋著可貴的責任意識。孟子曰“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這是家庭責任;《禮記》云“師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諸德也”,這是學校責任:“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是社會責任……如果每一個人都能這樣:人所能負的責任,我必能負;人所不能負的責任,我亦能負。如此,你才能磨煉自己,求得更高的知識而進入更高的境界。張定宇無疑就是這樣一個有著崇高境界的人,他的美、他的付出、他帶給我們的感動、他那令人肅然起敬的一舉一動都是對責任最生動最鮮活的詮釋。歌德曾說過“責任就是對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種愛”,這種愛使那些真正熱愛自己事業(yè)的人們獲得成功與榮譽,并受到人們的尊敬。讓我們以張定宇為榜樣,肩負起自己的責任,勇于擔當,做一個大寫的人。
2.仁者無懼
魯迅先生曾說:“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為國的人,他們是中國的脊梁。”張定宇就是中國的脊梁。革命年代,為了拯救處于水深火熱中的人民,共產(chǎn)黨員沖鋒在前,用自己的生命“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不斷地戰(zhàn)勝艱難困苦,建立了新中國。當前,疫情成了我們的“敵人”,需要我們共同努力消滅它。戰(zhàn)“疫”打響后,張定宇置生死于度外,勇敢地向病毒發(fā)起了沖鋒。他用極限的狀態(tài),與病毒搶時間、搶生命。他就像一面鏡子,讓我們看到,在疫情面前,廣大黨員干部,應該有什么樣的精神,什么樣的擔當,充分展示了什么叫“醫(yī)者仁心”。我們也要像張定宇那樣,不忘初心、勇?lián)姑灰ε虑斑M路上的攔路虎,“一個人并不是生來要被打敗的,你盡可以把他消滅掉,可就是打不敗他。”。
3.價值升華
歌德說:“你若要喜愛你自己的價值,你就得給世界創(chuàng)造價值。”張院長無疑是喜愛自己的價值的,即使身患漸凍癥,一瘸一拐,依然隱瞞病情,將個人價值最大化。吾生也有涯,而奉獻也無涯,人生的價值并不是用時間,而是用深度去衡量。在今天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張院長的自我奉獻如同一股清新的風,吹進人們的心田,促使人們思考:“我該如何存在?”張院長的人生追求無疑與中國夢是一致的,個人的價值只有融入時代洪流中才最有意義。
素材運用
以己之責任,博盛世之未來。
“若以吾等人百年必死之身,著華夏百年不朽之基業(yè),其價值之重可知矣。”無數(shù)英雄奔赴在守護國家的道路上。且看被確診患上漸凍癥的武漢市金銀潭醫(yī)院院長的張定宇,在疫情期間,步履蹣跚與時間賽跑,只想為患者多贏一秒。他身患絕癥與新冠周旋,顧不上親人已經(jīng)淪陷。_____說:“中華民族能夠經(jīng)歷無數(shù)災厄仍不斷發(fā)展壯大,從來都不是因為有救世主,而是因為在大災大難前有千千萬萬個普通人挺身而出、慷慨前行。”的確,還有更多的人,將自我奉獻給國家,他們每一位都將自我奉獻給國家,每一人,都是護國家安全的守護星,萬萬顆堅實的沙礫,萬萬顆純凈的水滴,萬萬顆凝聚的心,同住一片土地,共愛一顆星球!同擔一份責任,共創(chuàng)一個美好的未來!
感人的愛國事跡精選精選篇3
陳陸:男兒付死生
人物事跡
2020年夏天,安徽廬江縣遭受百年一遇洪災,7月22日,廬江縣石大圩漫堤決口,約6500人被洪水圍困,情況危急。當天,陳陸帶領廬江縣消防救援大隊輾轉(zhuǎn)5個鄉(xiāng)鎮(zhèn),連續(xù)奮戰(zhàn),成功轉(zhuǎn)移群眾2665人。在營救過程中,決口突然擴大,救援隊員所乘橡皮艇被卷入激流漩渦側翻,陳陸英勇犧牲,年僅36歲。“放心,我會守好廬江。”這是陳陸對父親的承諾,也是他用生命兌現(xiàn)的對國家和人民的承諾。8月19日,_____在安徽考察,看望并慰問了陳陸等犧牲同志親屬。___說,他們是我們心中的英雄,我們都會崇敬他們。每當危難時刻總有英雄挺身而出,這是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的體現(xiàn)。
頒獎辭
最先出發(fā),最快抵達,為危難的鄉(xiāng)親奉上最好的年華。欠身體一臺手術,欠妻子一個告別,欠父母一次團圓。洪水洶涌,你是浪尖上的逆行者,大雨過后,你是天空燦爛的霞。
適用話題
危難,家國,奉獻,挺身而出,責任擔當,
多維解讀
1.用生命詮釋“人民至上”
人民至上、以人民為中心,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使命擔當,也是_____念茲在茲的執(zhí)政信條和最鮮明的政治品格。____反復強調(diào),中國共產(chǎn)黨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根本政治立場,這是我們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區(qū)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讓人民過上好日子,是我們黨矢志不渝的初心和恒心,是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的根本目的。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為了人民的利益,無論面臨多大挑戰(zhàn)和壓力,無論付出多大犧牲和代價,我們黨都毫不動搖、在所不惜。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消防救援大隊教導員陳陸在抗洪搶險中的表現(xiàn)正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這一執(zhí)政理念的生動體現(xiàn)。
2.用行動踐行“一諾千金”
陳陸說:“我會守好廬江。”這是他對父親最后的承諾,也是他用生命來兌現(xiàn)的對國家和人民的承諾。“言必信,行必果。”“口言之,身必行之。”承諾不是灰飛的煙塵,不是曇花一現(xiàn)的煙火,更不是飄轉(zhuǎn)不定的流風。承諾沒有重量,卻貴過黃金;承諾沒有形狀,卻燦過陽光;承諾沒有能量,卻能給你無與倫比的力量與勇氣。對于承諾,我們不會輕許,更不能踐踏。
3.用高標聳起先鋒模范
群眾說他是守護者,他赴湯蹈火竭誠為民;媒體說他是英雄,他以血肉之軀對抗天災;戰(zhàn)友說他是楷模,他化作湍流中屹立不倒的豐碑。陳陸始終以黨員標準要求自己,以身作則、率先垂范,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在每一次滅火救援行動中都沖鋒在第一線、戰(zhàn)斗在最前沿,以自身的過硬作風感染帶動部屬,帶出了過硬的班子和隊伍。向陳陸同志學習,就是要學習他赴湯蹈火、英勇頑強的英雄氣概,在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chǎn)安全受到嚴重威脅的危急關頭,敢于挺身而出、不畏艱險,敢于打頭陣、當先鋒,為黨和人民的利益不惜犧牲自己的一切。
素材運用:
《白馬篇》有云:“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眺望星漢,無數(shù)人以生命赴使命,用摯愛護蒼生,將涓滴之力匯聚成磅礴偉力,用責任構筑起守護生命的銅墻鐵壁,與凌云筑夢、劈波斬浪的廿載崢嶸歲月交相輝映,熠熠閃耀。“最先出發(fā),最快抵達,為危難的鄉(xiāng)親奉上最好年華”的消防員戰(zhàn)士陳陸與洪水抵抗,在連續(xù)接警411次,體力已經(jīng)透支的情況下,仍毅然決然再一次咬牙登上了沖鋒舟。他的年華永遠定格在了抗洪防汛的第一線,用生命兌換了對國家和人民的承諾。陳陸于危難之際,憑借自己的力量扛起了肩頭的那份責任,挽狂瀾于既倒,撐大廈于斷梁,我想,若我們每個人都能擔起對自己對國家的那份責任,并將這份責任付諸行動,那么一定會讓人間英雄氣縱橫馳騁,讓用責任凝聚的中國力量喚醒沉睡千年的中華民族,使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舒天朝暉,磅礴東方!
感人的愛國事跡精選精選篇4
我想到了美國歷史上一位著名人物說過的話:“我只是遺憾我只有一次生命獻給我的祖國。”而想起這句話,又使我陷入沉思,從中受到啟示。
建國60周年來,縱觀古今中外,多少愛國人士把寶貴的生命無私地奉獻給了自己的祖國:蘇武,文天祥,董存瑞,邱少云……。不管他們的生命是長是短,貢獻是多少,他們的獻身是悲壯是慷慨,都以成為過去。但他們的這“一次”生命卻奉獻得如此偉大,永遠都在人們的心中閃光,美國總統(tǒng)林肯,由于領導廢權運動被殺害,革命者-也在白色恐怖的年代獻出了生命,并留下《可愛的中國》以表達他死而無憾的心情。所有一切,不都表明他們對祖國的赤誠與無私嗎?但他們的.這一次生命奉獻的偉大。
不錯,生命賦予每個人只有一次,然而這“一次”卻又不盡相同,就說現(xiàn)在的社會,雖有許多人都忠心效力于國家如楊利偉等航天英雄。
但仍有人以“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為心中主要的。“什么愛國?值幾個錢?”這就是他們的想法。在深圳,不就有人把外國人剛扔下的人民幣撿走用嗎?我曾在報紙上看到一條新聞:留美學生被人家的豪華生活所迷,一去不復返。我不禁要說,我們正處在改革時代,正需要每個人將自己這僅有的一次生命放在祖國建設上。像他們那樣,又怎能好好地利用這唯一的一次生命呢?
感人的愛國事跡精選精選篇5
2003年他是中國最具有標志性的人物,2003年他和中國最鮮明的亮色聯(lián)系在一起。這位中國的首位“太空使者”,憑借自身超人的素質(zhì)和勇氣,成為浩瀚太空迎來的第一位中國訪客,證明了人類第241次太空飛行屬于中國,他就是楊利偉。
太空飛行的21個小時里,面對如振動、沖擊、噪聲、失重、超重、宇宙輻射、高真空、晝夜節(jié)律變化、劇烈的溫度變化等惡劣的太空環(huán)境,楊利偉要承受的超負荷心理、工作壓力可想而知。這些環(huán)境因素會導致心血管系統(tǒng)功能紊亂、骨骼與肌肉結構和功能變化、睡眠周期紊亂、航天運動病、情感抑郁等一系列生物醫(yī)學和心理方面的問題。此外,楊利偉更需面對一旦發(fā)射失敗可能會失去生命的危險。但是,載負著中華民族千年的“飛天夢想”,這位中國的首位“太空使者”,還是憑借自身超人的素質(zhì)和勇氣,最終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神圣使命。
當神舟五號作為輝煌留在我們記憶當中,神舟六號、神舟七號很快又會走進我們的視野,目前楊利偉和同事們也已經(jīng)投入正常的訓練,為下一步的任務做充分的準備,不再出席公眾活動,據(jù)悉,節(jié)目組為了讓楊利偉來現(xiàn)場進行節(jié)目錄制頗費了一番周折。在節(jié)目錄制現(xiàn)場,當他從巨幅五星紅旗背景中健步走來時,許多現(xiàn)場觀眾激動得淚光閃閃。掌聲和4個月前人們迎接他從太空歸來時一樣熱烈,訓練中的堅忍執(zhí)著,飛天時的從容鎮(zhèn)定,成功后的理智平和,已經(jīng)使他超越了航天英雄的稱號,變成中國人心中一個大寫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