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英雄事跡介紹
借助事跡可以很好地體現先進對象的先進思想、精神,以及特定的時代特征;關于愛國英雄事跡你知道哪些?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愛國英雄事跡介紹五篇,歡迎大家分享。
愛國英雄事跡介紹【篇1】
今天,我閑來無事,便翻開了一本少兒讀物,當讀完了《英雄楊靖宇》這篇文章后,我不禁大為震憾,我實在是佩服他頑強的偏偏和愛國的熱情。
東北是日本人入侵中國最早的地方,在東北抗日軍隊是影響最大的就是東北抗日聯軍。在楊靖宇的領導下東北抗日聯軍給日軍以學生的打擊。日軍海派大部隊進行“圍剿”,楊靖宇帶著部隊轉移到了長白山的叢林中,在高寒缺氧、糧食、服裝、藥品完全斷絕的情況下,堅持同日寇日夜鏖戰,最后,只剩下7個人,結果還是被敵人發現。可楊靖宇以頑強的毅力同敵人周旋,直到最后無情的子彈穿透了楊靖宇的胸膛,他倒下了。英雄的熱血染紅了這塊黑土。他死后,殘暴的敵人剝開他的腹部,發現他肚子里竟只有野菜、樹皮和棉絮。就連兇殘的日軍也感到震驚。
在抗日戰爭時期,有多少中華兒女為了祖國前赴后繼,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啊!我突然又想到了放牛娃王二小和堅貞不屈的雨來,他們都是令人尊敬的抗日英雄!是什么力量讓他們如此勇敢堅強?當然是強烈的愛國之情!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面對處于危難之中的祖國。中華兒女沒有屈服,為了保家衛國而英勇戰斗。讓我們永遠記住他們,讓我們每個人都有一顆愛國之心,好好學習,為祖國貢獻一份力量。
愛國英雄事跡介紹【篇2】
“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每一次看到五星紅旗冉冉升起,耳邊響起了這首鏗鏘激昂的國歌聲時,自己仿佛已經置身于那個戰火紛飛,到處充滿白色恐怖的的紅色革命時代。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歌,至今仍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為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斗。這是每一個中國人都會唱,都要唱的一支歌,這是響徹全中國,響徹全世界的《義勇軍進行曲》。它的旋律,它的氣勢,是那樣的高昂、雄壯、堅定、有力,那樣的強烈,那樣的令人振奮,熱血沸騰!它巨大的號召力,鼓舞所有中國人“萬眾一心”,“前進!前進!前進進!”它的曲作者是聶耳。
聶耳,云南玉溪人,19年2月15日,誕生在昆明甬道街72號他父親聶鴻儀開辦的“成春堂”小藥鋪樓上。聶耳4歲喪父,靠母親行醫賣藥清貧度日。
聶耳自幼表現出對音樂的興趣和多方面的才能。學童時就學會了笛子、二胡、三弦和月琴等多種樂器,求實小學組織“學生音樂團”時,聶耳被選為樂隊的小指揮。他十分喜歡家鄉豐富多彩的民間音樂,尤其對云南花燈與洞經音樂有濃厚興趣。聶耳先后加入了共產主義青年團、中國共產黨,聶耳的音樂創作生涯雖然只有1933年至1935年這短短的兩年,卻創作出《開路先鋒》、《畢業歌》、《賣報歌》等幾十年來一直膾炙人口的歌曲。1934年7月,田漢決定創作一部以抗日救亡為主題的電影《風云兒女》,并將聶耳創作的《義勇軍進行曲》作為該影片的主題歌。隨著電影的公開放映,《義勇軍進行曲》很快傳遍了神州大地。由于震撼人心地唱出了團結戰斗的意志,唱出了時代的呼喚和人民的心聲,它不僅在民族危機日益深重的當時,在以后的抗日戰爭和民族解放戰爭時期,也一直猶如進軍的號角,激勵著人民的革命熱情和戰斗意志。《義勇軍進行曲》在國際上也有著廣泛而深刻的影響。著名黑人歌王羅伯遜曾深情地說:“這首歌不僅唱出了中國人民爭取自由解放的決心,也唱出了全世界被壓迫人民、包括美國黑人在內的爭取解放的決心。1978年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義勇軍進行曲》被正式確定為國歌。
我為家鄉云南有這樣偉大的人民音樂家讓我們感到驕傲和自豪,今天的我們更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美好和平生活,懷著聶耳那不屈不撓、堅持奮斗的精神學習、工作和生活!
愛國英雄事跡介紹【篇3】
陳嘉庚認為“金錢如肥料,撒播才有用。”他睦到辦學是關系到祖國興衰存亡的大事,就把辦企業獲得的利潤全部用于辦學。據統計,他一生獻給文化教育事業的錢,合1.5億元。1929年因經濟危機,他的企業也虧損了,不得不向銀行借貸,盡管如此,他仍然千方百計地維護廈門大學集美學校的費用。他的個人生活十分儉樸,衣服破了一補再補,伙食也是能省則省。他認為:“該花的錢千百萬都不要吝異,不該花的一分錢也不要浪費。”
陳嘉庚簡介
陳嘉庚(1874-1961),近代愛國華僑領袖。福建同安集美村(今福建廈門集美)人。早年隨父往新加坡經商,后經營菠蘿和橡膠種植業。1907年加入同盟會,曾以巨款資助辛亥革命。嗣后長期從事華僑和家鄉的文化教育公益事業。1912-1920年間,先后在集美創辦小學、中學、師范、水產、航海、農林、商科等學校。1918年在新加坡創辦南洋華僑中學。1921年克服種種困難創辦廈門大學。
1928年5月3日濟南事件后,在新加坡發起華僑抵制日貨運動,并成立濟南慘案籌賑會,任會長。1938年“九·一八”事變后,在新加坡召開僑民大會,號召救國捐款和抵制日貨。1938年在新加坡成立南洋華僑籌賑祖國難民大會(簡稱南洋總會),歷任會長。
1939年回國慰問延安邊區軍民,此后積極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抗戰勝利后創辦《南洋日報》,從事愛國民主運動。1949年回國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建國后,歷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副主席、第一屆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華僑事務委員會委員、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主席等職。墓葬廈門集美。
愛國英雄事跡介紹【篇4】
上個星期,我們學了《陳嘉庚辦學》這篇課文。它的主要內容就是:陳嘉庚十七歲時到新加坡做生意,生意興隆。他回到家鄉后發現鎮里的私塾因沒有經費辦學而關閉了。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他把焦急、憂慮的心思一次又一次表達給妻子,并不厭其煩的對妻子說:“錢花掉了可以再掙,孩子們學習的時間耽誤了就再也補不回來了。”陳嘉庚說服妻子,拿出積蓄,在集美辦了很多學校。
讀了這篇文章,我被陳嘉庚先生的愛國精神深深地感動了。于是,我就在想:要是沒有陳嘉庚先生,集美也不可能有這么多的學校,福建也不可能有廈門大學……陳嘉庚先生真不愧是一位愛家鄉愛祖國的華僑。
陳嘉庚先生非常重視教育。他常常對人們說:“要想祖國立足世界,不受外國欺侮,必須從興辦教育開始。”陳嘉庚先生堅持一個真理,這就是只有興辦良好的教育,才能傳播豐富的文化知識;有了豐富的知識,我們的科技才能進步;科技進步了,我們的祖國才會更加富裕和強大。
陳嘉庚先生是一個愛孩子、愛教育的人,他是我國杰出的愛國華僑領袖和著名的大實業家。雖然他已經離開了這個世界,但他那種愛國精神永遠激勵著我們前進。
愛國英雄事跡介紹【篇5】
今天,我讀了《抗日英雄小故事》一書,增添了不少我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痛恨。使我更了解了日本帝國主義的侵華罪行和我軍英勇抗戰的事跡。
抗日英雄吉鴻昌在刑場上,大義凜然做了一首詩:“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同時厲聲對劊子手說:“我為抗日死,不能跪下挨槍,我死也不能倒下!給我拿個椅子來,我得坐著死。”接著又對敵人說:“我為抗日死,死得光明正大,不能在背后挨槍。你在我眼前開槍,我要親眼看一下敵人的子彈怎么打死我的。”當劊子手顫抖地舉起槍時,吉鴻昌奮力高呼:“抗日萬歲!”“中國萬歲!”
還有一位小英雄王二小,他面對敵人的金錢,不給敵人帶路;面對敵人的刺刀不害怕,機智勇敢地把敵人引進埋伏圈,在與敵人地周旋中,他被敵人的子彈擊中,又被敵人的刺刀刺中,英勇犧牲時年僅13歲,他的鮮血染紅了南河灘。文藝戰士方冰和劫夫知道了王二小的事跡后,譜寫了著名的兒童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至今仍廣為傳唱。
我讀了這幾個抗日的英雄的故事以后,我非常的感動,因為吉鴻昌在刑場上說出了誓死也不會歸順日本人,還編了一首詩:”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還有小英雄王二小,自己不要敵人的金錢,也不給他們帶路,把敵人引進大部隊的埋伏圈里,在敵人的子彈和刺刀打了以后,他才13歲就英勇的犧牲了!
《抗日英雄小故事》,將激勵我更加認真地讀書,更加珍惜這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我永遠也不會忘記為抗日戰爭勝利而獻出寶貴生命的英雄們,他們將永遠活在我的心中!永遠激勵這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