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最美家庭事跡材料
根據事跡的性質,可分為正面典型材料和反面典型材料;愛國最美家庭事跡材料如何規范擬定?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愛國最美家庭事跡材料(精選5篇),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愛國最美家庭事跡材料(篇1)
有句歌詞唱到:回家的感覺真好!一提到“家”,總會給人以親切、溫馨之感。“家”,是人生的起點,是成長的避風港和歸宿。在這里,父母用慈愛的傘為兒女撐起一方晴空,兒女用孝順的心給父母奉上一縷慰藉;在這里,洋溢著濃濃的親情。
福建省周寧縣浦源派出所所長詹家便是這樣一個溫馨小家。從1992年踏上工作崗位,后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警察,至今23年過去了,詹始終把群眾的利益放在心上,默默無聞地為群眾辦實事,獻愛心。從警20多年,沒有刀光劍影的殊死格斗,也沒有驚心動魄的警對決,在平凡的崗位上,詹只是從一點一滴做起,從不放過每一個事關群眾冷暖的細節;只是一步一個腳印地一路走來,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人民警察為人民”的錚錚誓言。作為家中五個子女中的幼子,詹就小就體會到年老的父母將他養育成人的含辛茹苦。結婚后立馬將年老體弱的父母接到身邊照顧。現在其父親已95歲,母親86歲高齡了。目前一家五口擠在僅六十平方米的小套間內,小學四年級的女兒還和兩夫妻同睡一個房間,即使在住房條件這么緊張的情況下,但夫妻倆毫無怨言,默默配合照顧好兩個高齡老人。平常要是家中老人(不論是自己父母還是岳父岳母)有個頭疼腦熱的,他無論多忙,都要抽出時間來,陪伴左右,尋醫問藥。對工作的認真負責讓詹常常早出晚歸,工作繁忙時,幾天幾夜不著家更是家常便飯。對于這一切,作為一名周寧縣郵政局普通員工的妻子周葉容,她毫無怨言。眾所周知,郵政局日常工作緊張忙碌,時常加班加點,但是她從來不覺得苦,回到家中,看到孩子天真的笑臉,聽到老人溫暖的關懷,她覺得一切疲憊都消失了。結婚十多年來,丈夫對待工作的認真努力,她看在眼里,體諒在心里,在她心中認真工作的男人最有魅力了。不僅如此,她對待工作也從不輕忽,多次被評為優秀工作者,先進個人,2019年更是被評為省級優秀營銷員。孝順老人,教育孩子,認真工作,這已經成了她生活的全部。對妻子的辛苦,詹滿懷內疚,他常說老婆跟著我吃苦了。家中的兩位老人更是常跟左鄰右舍夸:“兒子孝順,更難得的是媳婦孝順,跟女兒一樣呢。”老人家來自農村,手腳勤快,為人淳樸善良,體諒兒子媳婦的不容易,常常幫忙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中,家中唯一的獨女,既聽話又懂事,成績優秀,父母加班不在家時,孩子自己乖乖在家學習,給夫妻倆省了不少心。
常言道:家和萬事興。只有家庭和睦,才能讓辛苦撫養自已長大的父母安享晚年,才能培養教育好孩子,才能共建和諧美好的社會。
愛國最美家庭事跡材料(篇2)
她叫吳__,在新城街道華星園社區工作,現在擔任黨委副書記一職,工作比較忙,有時候沒有時間照顧家和孩子,雙方父母會主動幫她照顧,丈夫也是全力支持她的工作,主動承擔起家務和輔導女兒的學習不讓她分心。
認認真真的工作,踏踏實實的做人。這是她們全家人做人的準則。從事社區工作4年了,每年都被評為社區先進工作者,在工作中兢兢業業,沒有出過差錯,也沒和居民發生過爭吵。她很愛社區工作,身為一名社區工作者很自豪。愛人也是和她一樣,是個默默無聞地為社會奉獻自己一輩子的普通人。
一、一個相親相愛的—家
人們都說:“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樣的”。她和所有美滿的家庭一樣有著一個和睦而溫馨的家。
三口之家,丈夫,女兒和她。婆婆和婆公雖然不和她們生活在一起,但我們一樣都要照顧到,平時常回家看看,誰家有什么事,都跑前跑后地盡孝心。雙方父母過生日,都要在一起慶賀一下。每年年三十,幾家都聚到她家來在一起過,既是娘家人又有婆家人。別提多熱鬧了。雖說在物資生活上不算富裕,但全家相親、相敬、相愛,真誠相處,建立起一個和諧美滿的家庭。
二、一個尊老愛幼的家
孝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這種美德在家中同樣表現得更細致入微。夫妻雙方的父母親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雖然他們沒有什么文化,但對她們子女的教育是一刻也沒有放松,他們含辛茹苦地把我們養大,供我們讀書,我的父母還讓我上了新疆紡織工業學校,讓我接受了很好的專業教育。現在雙方父母都不種地了,可是一刻也閑不住。父母們的生活完全靠自已,他們不愿意給兒女添麻煩,可是做兒女的總要想盡一切辦法給他們提拱更好的生活條件,每個周末都去雙方父母家中,給他們做家務,陪他們聊天,陪他們出去散散步步,給他們買所需的生活用品及保健品,讓他們享受天倫之樂。
三、一個與鄰里,朋友,同事互敬的—家
在單位團結同事,同事友情是時間磨練出來的。她與十幾家鄰居相處非常融洽,鄰里之間都是相互幫助,年輕人也非常尊重老人,孩子們在一起玩的很開心,大家和睦相處。
總之,還是那句話“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樣的”,一個美滿的家庭之所以讓每個成員都感到幸福,是因為家庭成員之間有一個能相互理解、和睦相處生活氛圍;是因為有一個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是因為有一個熱愛生活、珍惜所有的心態;對幸福的家庭歸結一句話:那就是——家和才能萬事興。
愛國最美家庭事跡材料(篇3)
俗話說:忠厚傳家遠,家和萬事興。在花石峽鎮吉日邁村,提起村民卓青一家,那是人人羨慕的幸福之家,全家共6口人,上有兩位老人,還有一雙兒女,家庭和睦,父慈子孝,受到全村人的一致好評。
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積極擁護和遵守村規民約。卓青一家一直積極執行村委會有關規定,參加村委會組織的各項活動,配合村委會完成村里的各項工作目標。在村硬化道路期間,因工作需要需占用其部分土地,全家人二話不說,主動配合工作人員,完成清理整治工作,犧牲小我,顧全大局,起到良好的模范帶頭作用,使村委會硬化道路工作順利完成;卓青一家堅決抵制賭博、打架斗毆、聚眾鬧事等行為,勇于同歪風邪氣做斗爭,宣傳積極向上的良好的社會風氣。
在完成本職工作的同時,卓青還努力做一個“好兒子,好丈夫,好父親”,協調好家庭事務,使整個家庭和諧融洽,和睦相處。他把空余時間都留給了家人,陪伴家人,就算只是一家人在一起聊天,那也是他心中最幸福快樂的時光。身為一家之主,他以寬容和理解善待每一位家庭成員,做到“多一點理解,多一點關懷”。作為兒子,他尊敬老人,關心老人,孝順老人。在忙碌的工作過程中他仍然堅持抽空陪伴他人,是出了名的孝子;作為丈夫,他愛護妻子,與妻子相互關心,互相扶持,夫妻感情融洽,從不為小事爭吵;作為父親,他以身作則,注重對兒女的教育,培養孩子節儉、謙遜、自強的良好品質,教育他們獨立自主、學會做事、學會做人,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積極幫助、團結鄰里。不管誰家有困難,卓青一家人總是伸出援助之手。20__年3月份的一天,村民羅保因車禍死亡,其上有老,下有小,一下子失去了家里的頂梁柱,使本來就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得知情況后,卓青一家人立即趕去幫忙解決問題,安慰老人孩子,送去錢物,這種做法得到了全村群眾的一致認可。不只是鄰里之間和睦相處,卓青一家人不管走到哪兒,都能和群眾打成一片,受到群眾的好評。
牽手相伴幾十個春夏秋冬,卓青夫妻倆相濡以沫、風雨同舟,一同克服了生活中的種種困難,夫妻倆從沒因生活瑣事紅過臉、吵過嘴,他們用自己的真誠、善良和孝心換來了家庭的美滿、幸福。卓青一家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著文明和諧家庭的深刻內涵。
愛國最美家庭事跡材料(篇4)
我叫羊亞要,來自海南省白沙縣七坊鎮長龍村委會長龍村,是一名普通的農村家庭婦女,擁有著一個幸福的五口之家,愛人和我,還有三個活潑懂事的子女。我的家庭沒有什么轟轟烈烈的事跡,但我們全家人用自己的勤勞、樸實和寬容守護著最真實的幸福,享受著最舒心的生活。二十多年來,我和我的丈夫共同努力,建立起了一個和諧美滿的家庭。丈夫愛崗敬業,事業有成,子女熱情上進,受到了鄉鄰們的一致稱贊和好評。
身為人妻、人母和人媳,我一直堅持著中國傳統婦女的樸素、孝順和勤勞,盡心盡力地做好一切,照顧好老人和孩子,關心體貼丈夫。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給予家人最無微不至的關懷,讓我的家庭變得更加溫暖。為了讓丈夫能安心工作,平日里,我會主動打理大大小小的家務,同時協助丈夫管理好家里種植的六百多株橡膠和幾畝水田。每逢割膠時,往往從凌晨三四點就要出門,一忙就忙到中午,雖然勞累但因為擁有一個溫暖而幸福的家庭讓我倍感欣慰。孝敬老人長輩是家庭和諧的重要因素,雖然公公婆婆都已不在人世,但對于家里的老人長輩我都能盡責盡孝,每當看到老人如同孩子般童真的笑臉,我如同吃了蜜糖一樣的甜。只要為了這個家庭,為了老人和孩子能幸福快樂,我付出什么都在所不惜,心甘情愿。作為一名農村婦女,我一直主張主動依靠自己的辛勤勞動、合作進取來共同發家致富。在2002年,村里辦了一個竹編企業,我很幸運地成為了竹編廠的技術骨干,并且有幸接待前來參觀的外國友人,這次經歷讓我深刻地認識到農村婦女在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同時我的經歷也鼓舞和帶動了更多的農村婦女努力提高素質,實現自我追求。
我的丈夫是村委會書記,工作非常積極努力,嚴肅、敬業、奉獻是群眾對他的評價。連續三屆當選村委會書記以來,團結帶領著村兩委班子,用心做實服務,幫助村民致富奔小康,聯合當地群眾辦起了一個集養豬、養魚為一體的養殖合作社,每年包本包利收入三十多萬元,帶領著全村村民發家致富。由于工作比較繁忙,丈夫照顧家庭的精力相對較少,但我并不埋怨他,看到丈夫為村民辦實事,看到周圍的村民一個個富裕起來,我的心里也非常驕傲,心里更多的是一種喜悅和幸福。對于丈夫的工作,我更多的是理解和支持,為丈夫能夠有機會為村民服務而感到榮幸,希望我的支持能成為他努力工作的動力,也希望我的默默付出,能使得他把村委會的工作做得更優秀、實在。雖然他工作繁忙,但只要有空在家,都會主動地幫我,承擔起丈夫在家應承擔的責任,對于孝敬老人、教育孩子等大事小事,他總會主動與我商量,互相配合,很少因生活瑣事而吵架,兩人相處得非常融洽。
我育有一子二女,說起兒女,是我和丈夫最大的驕傲。子女們非常地聽話懂事,平時他們在家,掃地、做飯等家務都不用我操勞,若是碰上割膠的時候,他們也都會主動地去幫我收膠水,大兒子有時候還會主動和我一起去割膠。現在孩子們都長大了,大兒子2009年考上了政法學院,大女兒幼師畢業后邊工作邊自學函大,小女兒正在上高三,立志向一本、二本沖刺。雖然兒女們在家的時間少了,但是在外的他們總是常打電話回來提醒我和丈夫注意身體,每當節假日回家時總帶些好吃好用的禮物回來孝敬我們。看到孩子們都如此孝順和有出息,自己心里總是美滋滋的。鄉鄰們有時會問起我關于如何教育孩子的問題,其實我也沒什么訣竅,但我覺得言傳身教,做好行動表率非常重要,與其說教孩子十句,不如父母認認真真做一件。而且任何事情只有我們當父母的做到了,才有資格要求孩子。所以平時哪怕再苦再累,我也不會在孩子們面前表現出來,爭取做到任勞任怨、勤儉持家、肯于吃苦以及尊老愛幼,給孩子們做個好榜樣,讓他們養成良好的品德。教育孩子要付出許多,但是也可以獲得許多幸福。
幸福美滿家庭的建立離不開和鄉鄰們的和睦相處。在對待鄰里關系上,我們全家人都一直堅持著“鄰里關系親如弟兄,情同手足”的理念,鄰居家只要誰有了困難,我們知道的,就一定會伸出友愛之手,主動去幫助大家,為大家排憂解難,只有大家都幸福了,才是真正的幸福。
“家和萬事興”,一個和睦的家庭,之所以和睦,我總結出一條經驗就是“真誠待人、和睦相處、互敬互愛”。相識是一種緣份,而能在同一屋檐下共度一生,則是上輩子修來的福氣,所以我經常告慰自己要懂得知足常樂,善待自己與家人,而我的努力也讓我收獲了幸福和溫暖。愿每一天都增加一個“最美家庭”,使得我們人與人之間相處得更加和諧。
愛國最美家庭事跡材料(篇5)
我叫張__,是周寧縣實驗幼兒園的一名幼教。2019年12月,我嫁進了這個家庭。當時家里有我公公、婆婆、丈夫和我。我們一家4口,相親相愛,其樂融融。2019年,我丈夫在下海的熱潮中辭去了教師一職,一人到上海做生意,留下一個4歲的兒子以及兩位老人給我照顧。
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2019年3月,對我來說是灰色的一年。當年我的父親在正月過世。我還沒從悲痛中走出來。我那一向樂觀開朗的婆婆又被查出是肺癌晚期,這對任何一個家庭來說都是當頭一棒。在丈夫的極力勸說下,婆婆終于答應到上海接受治療。
婆婆在上海治療期間。我因為孩子小,又要上班,沒能去照顧,心里很是不安。只好天天給婆婆打電話問候,了解她的病情,婆婆總是樂觀的說:“沒事,好多了,過幾天就能出院了,你在家要上班又要照顧孩子,自己身體一定要多注意啊……”每次接完婆婆的電話,我總要大哭一下。她自己生病了,還不忘關心我。終于迎來了暑假,我把兒子寄在娘家喂養,整整兩個月陪伴在婆婆身邊。每天給婆婆講些勵志的故事,婆婆的心情也越來越好。為了更好的方便照顧,我們把婆婆從上海腫瘤醫院轉院回到福州腫瘤醫院,于是,我利用周末時間,帶著孩子去看望她,安慰她,讓她心情舒暢。看著婆婆那消瘦的臉頰以及脫落的頭發,我總是偷偷躲進衛生間止不住的淚流滿面。接下來的日子,婆婆的病情越來越嚴重,醫院發了病危通知書,我們只好帶婆婆回周寧。可是,在家的每個晚上,婆婆總是全身痛的睡不著,但為了不影響到我們,她咬著被角強忍著不發出聲音。在家人的極力勸說下,婆婆才肯住到周寧醫院。每天下班后,我總是換著花樣,精心熬制各種營養湯送到醫院,并一口一口地喂給老人吃,由于并發癥感染,婆婆滿嘴都潰瘍了,根本無法張大嘴巴,我只好用吸管讓婆婆慢慢的吸。由于病情擴散,婆婆全身不能動彈、大小便失禁。婆婆是個愛干凈的人,每天都要給老人換好幾次床單、褲子。忙活完婆婆我再回家忙家務,忙孩子。休息日全天伺候,婆婆愛吃什么,我就買什么,照顧的間隙逗老人說笑,婆婆的心情也好了很多,婆婆逢人便說:“有女兒不如有個好兒媳,我家媳婦待我比親閨女還親。同病房的人也都說,跟親閨女一樣。
雖為婆婆花費了巨額的醫療費,但婆婆最后還是撒手人寰,留下了年邁的公公,沉重的家庭負擔壓在了我的肩上。我一邊工作一邊盡孝,下班后忙買菜,煮飯,收拾屋子,照顧老人孩子,忙得像旋轉的陀螺,但我也沒有任何怨言。
孝敬老人是天經地義的事,是晚輩應該做的,我們自己也會變老,這也是給我們的孩子做個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