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奉獻名人事跡10篇
事跡具有概括標明先進事跡的主要內容或材料的用途;你知道哪些愛國奉獻名人事跡?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愛國奉獻名人事跡(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愛國奉獻名人事跡【篇1】
梅蘭芳是一位有愛國氣節的藝術家。1931年,日本侵略者發動了九一八事變,侵占了東北,然后又向華北進犯,威脅北平和天津。梅蘭芳痛恨敵人,為了不當亡國奴,他舉家遷到了上海。
在上海,他編演了《抗金兵》和《生死恨》兩出戲。《抗金兵》講的是南宋女英雄梁紅玉抵抗金軍的故事,《生死恨》是講在敵人的統治下,人民的痛苦生活和反抗精神。這兩出表現愛國思想的新戲一上演,就受到觀眾喜愛。有一次,梅蘭芳連演三場《生死恨》,觀眾踴躍買票,把票房門窗的玻璃都擠碎了。
1937年8月13日,日軍在發動七七事變后,又進攻上海,不久就占領了這座大城市。日本人知道梅蘭芳是聞名世界的大藝術家,托人要求他在電臺播音,為他們的侵略服務。梅蘭芳巧妙地說:“我馬上要到香港和內地巡回演出了,不能做這件事。”
不久,他到了香港,演出結束后,就留在了香港。為了擺脫敵人的糾纏,他決定不再露面,不再登臺演出,就在家里練唱昆曲。1941年底,日軍攻占了香港。他們知道梅蘭芳正在香港,就到處找他。梅蘭芳心想:“躲是沒地方躲了,可我絕不為日本人唱戲!”
這一天,清晨洗臉時,梅蘭芳第一次打破慣例,沒有刮胡子。兒子見了很奇怪。
“爸爸,您不是每天都刮胡子嗎?今天怎么不刮了?”
“我留了胡子,日本鬼子還能強迫我去演戲嗎?”梅蘭芳說。一天上午,日軍司令酒井派把梅蘭芳接去。一見面,他就假熱情地說:“我過去看過您的戲,您還認識我嗎?怎么,您留起小胡子了?像您這樣一位舉世聞名的大藝術家,怎么能剛步入中年就退出舞臺呢?”
梅蘭芳坦然地說:“我已經快五十歲了。一個演旦角的,扮相和嗓子都不行了,已經失去了上臺的資格。”
后來,梅蘭芳又回到上海,靠畫畫賣錢養活家人和與他一起演出過的朋友。上海日偽政權多次請他出演,都被他拒絕了。他說:“一個人活到一百歲也總是要死的,餓死就餓死,沒什么大不了的!”
一次,日軍慶祝“大東亞圣戰”一周年,派人讓梅蘭芳出演,還說如果不演,就要軍法從事。梅蘭芳事先得到消息,一連打了三次傷寒預防針。平時,他只要一打預防針就發燒,這次果然又高燒不止。日軍軍醫來檢查,一看梅蘭芳燒得迷迷糊糊,只好走了。
1945年8月15日,傳來了日寇投降的消息。梅蘭芳高興地流下了眼淚,笑著對夫人說:“天亮了,這群日本強盜可真完蛋了!”
這天,幾位朋友興高采烈地來到梅家道喜。只見梅蘭芳身穿新衣,精神煥發,手里的一把紙扇遮住了半個臉。
“梅先生,您一定剃了胡子,對吧?”
梅蘭芳笑著把扇子一撤,露出了刮了胡子的面孔,說:“抗戰勝利了,我就要重返舞臺了!”
不久,梅蘭芳就在上海演出了,觀眾場場爆滿。他們說:“我們就是要看看八年不給日本鬼子唱戲,如今刮了胡子的梅蘭芳!”
心里裝著觀眾梅蘭芳是表演大師,但他從不對觀眾擺架子,對同行也謙虛禮讓,始終保持著高尚的戲德。
過去,演員唱一場戲給一份錢,有病可以請假,遇到天氣不好還可以“回戲”(即臨時宣布停演)。可梅蘭芳盡量克服困難,處處替觀眾著想。他說:“觀眾事先不知道回戲,頂風冒雪從老遠趕來聽戲,讓人家白跑一趟,太不應該了。”
有一次,他嗓子啞了,可第二天要演一出唱工極重的戲。這可怎么辦呢?那天,他很早就來到舞臺,每隔半小時就噴一次藥,嗓子卻一點不見好轉。大家很著急,有人提出回戲,可梅蘭芳知道劇場里已坐滿了觀眾,怎能讓他們掃興而歸呢?他沒有同意,強打著精神化妝,大家都很替他擔心。
在觀眾熱烈的掌聲中,梅蘭芳上場了,他和剛才判若兩人,精神煥發,唱念精彩。不過,內行人卻聽出他的嗓子變窄了。戲演完后,有人趕往后臺,關心地問:“梅先生,您今天的嗓音怎么變窄了?”
“您還不知道吧?前兩個鐘頭,我的嗓子還是啞的呢!”
“那您怎么還上臺?這是怎么唱出來的呢?”
“不上,怎么對得起觀眾?我這是在沒辦法的情況下臨時用的一個急救方法,這戲是用半個嗓子唱的!”
“半個嗓子,這怎么唱?”
“這是全憑一股虛勁把嗓子提起來唱的,勁頭如稍用過一點兒,馬上又會啞不成聲。這是假嗓,怕低不怕高,怕寬不怕窄。過去我也從來沒用過,今天完全是臨時逼出來的。”
在場的人都感嘆不已,不僅為他豐富的舞臺經驗所傾倒,更為他一心為觀眾著想的精神所感動。
愛國奉獻名人事跡【篇2】
錢學森爺爺,您是中國五星的其中一棵,給中國帶來了寧靜,給中國帶來了許多武器。您用自己的智慧鍛造成一個個知識的大門和階梯,留給后來的“攀登者”,是您給中國年輕人創造許多理想,給我們搭起了一座座橋梁。您是我們中華人民族知識分子的典范。
您放棄了自己的快樂和休息時間,卻給我們創造了祖國兒女的美好未來。讓我們說聲:您休息一下吧!錢學森爺爺。可在這時,您卻離我們而去了,您可曾知道中華民族都為您的死去而哭泣,人們紛紛都淚眼蒙蒙,恨不得把自己的生命給您在讓您在一次重生啊!您為我國生命科學和載人航天事業做出了貢獻。
您是知識的棟梁,您可曾知道,您可能不知道。許多網友看到您死去而悲痛!全中國也包括國外都知道您死去來看您。
雖然我并沒去,但我會在心里掛念你。我會好好學習,將來也成為知識的棟梁!我也要把中國帶到先進的時候,相信我,我會成功!
愛國奉獻名人事跡【篇3】
周恩來總理是全國人民敬愛的偉大人物,他的事跡被人們廣為傳誦。
周恩來從小就有大志。1910年,才12歲的周恩來到東北沈陽,進東關模范學堂讀書。有一天,校長問同學們:“你們說說,讀書為的是什么呀?”
同學們一一回答,有的說為了父母,有的說為了長大找事做,有的說為了賺錢發財。周恩來卻大聲說:“為了中華的崛起!”
崛起就是強盛、振興的意思,周恩來的回答,博得一片贊揚,給大家留下了難忘的印象。
周恩來的夫人鄧穎超也是一位品德高尚、志向遠大的人。也是在12歲那年,鄧穎超在天津直隸第一女師學校讀書。有一次,學校舉行作文比賽,內容是紀念為國立功的蔡鍔將軍。鄧穎超的作文是其中四篇最好的之一。她寫道:“蔡將軍囑咐我們要愛國,要講道德,不要重私輕公。我希望同胞們上下一條心,振奮精神,謀求國家的進步!”
小小年紀,她還大膽預言:“如果能這樣,怎么就不能讓我們國家超過列強,立于它們之上呢?”
周恩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鄧穎超為謀求國家進步而學習。他們一生為人民做出的無私奉獻,證實了他們是說到做到的人。
愛國奉獻名人事跡【篇4】
人人都有偶像,我也有,他是魯迅先生。我為什么敬佩他?因為……
先說他愛國吧。他跟一般人確實不同,他非常熱愛自己的國家。第九冊第6課講到,魯迅先生他由于對黑暗會的強烈不滿,經常在不同的報刊上發表文章來批評當局者。反動派不讓他發表文章,也就是課文里說他老是“碰壁”。機智的魯迅利用100多個筆名來寫文章,跟敵人斗爭,讓廣大群眾來看清舊社會,起來鬧革命。
再說他幫助老百姓的生活吧。記得書上說,魯迅救過一個黃包車夫。黃包車夫的腳刺到了玻璃,魯迅拿藥水給他清洗傷口,還給他錢。誰聽了這個事不感動呢?
在我的心目中,魯迅先生是一個品德高尚的人,也是我最敬佩的人。他的一句話:“時間就像海棉里的水,只要愿擠,總還是有的。”一直印在我的腦海中,永遠都難以忘卻!
愛國奉獻名人事跡【篇5】
1937年8月13日,日軍進攻上海,淞滬戰事爆發。日寇占領上海不久,得知蜚聲世界的京劇第一名旦梅蘭芳住在上海,就派人請梅蘭芳到電臺講話,讓其表示愿為日本的“皇道樂士”服務。梅蘭芳洞察到日本人的陰謀伎倆后,便決定盡快離滬赴港,擺脫日寇糾纏。于是他一邊給日本人帶口信說,最近要外出演戲,一邊攜家率團星夜乘船赴港。
梅蘭芳來到香港后,深居簡出,不愿露面。為了消磨時光,他除練習太極拳、打羽毛球、學英語、看報紙、看新聞外,把主要精力用來畫畫。他喜歡畫飛鳥、佛像、草蟲、游魚、蝦米和畫外國人的舞蹈。這些作品,家人和劇團人員看到后十分高興,都說給他們帶來了許多美感和歡樂。
1941年12月下旬,日軍侵占香港,梅蘭芳苦不堪言,擔心日本人會來找他演戲,怎么辦?他與妻子商量后,決心采取一項大膽舉措:留蓄胡子,罷歌罷舞,不為日本人和漢奸賣國賊演出。他對友人說:“別瞧我這一撮胡子,將來可有用處。日本人要是蠻不講理,硬要我出來唱戲,那么,坐牢、殺頭,也只好由他了。”
愛國奉獻名人事跡【篇6】
大家都應該知道劉備吧!他總應該愛國吧!他一心就是要共扶漢室,最終打平了天下點三分之一。
自從桃園結義到自立漢中王到死,到諸葛亮,姜維一直沒有停止或放棄共扶漢室。但最終沒有成功。
比如諸葛孔明六出祁山,就是未來共扶漢室。
大家不僅知道劉備他們也是愛國的,那么錢學森也是的吧。
錢學森自從知道中國成立后就一心想回國,去幫助國家。但可怕的美國不停給他金錢,地位和權利,但他什么都不要,就是有一顆愛國的心。可惜錢學森得罪了他們,美國人就不停的去折磨他,不給他吃,也不給喝,就這樣一天比一天瘦,但他想回國的想法一天比一天強,最終還是踏上了回國的道路。最終為我國得了好多優異的成績。
你還記得岳飛嗎?就是那個,為了國家而死在戰場上。我記得宋朝滅亡時,當時有很多人還在喊岳飛的名字。
啊!有那么多數不盡的愛國英雄。如今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并具有這么好的學習環境,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學習?我們不僅要熱愛祖國,還需要更努力學習來報答祖國。
愛國奉獻名人事跡【篇7】
當我讀到邱少云這位革命少年時,眼前便出現他活活被烈火焚燒的情景。他明知只要拍打幾下,火苗就會被撲滅,可他沒有,因為他深知,只要動一下,他們所有人都會暴露,這次行動也意味著失敗。
那時,邱少云所在的部隊得知日軍要從這里經過,他們必須派出一部分人前去埋伏,邱少云想都沒想就跟隨他們去了。
邱少云他們都埋伏在日軍即將通過的路邊上的一片草地中,當一切準備就緒,正好從遠處傳來了一片“咚咚咚······”的腳步聲。越來越近,越來越響,邱少云一些人也越來越警惕起來。當敵人快要進入埋伏圈的時候,狡猾的他們好像事先就知道邱少云會來埋伏一樣,用噴火器噴出火來,用來清掃道路兩邊的雜草。
就在這個時候,邱少云突然被大火燒到了,一開始,只有褲腿著了,他知道,自己千萬不能動,一動就全完了,所以邱少云只能忍受著熊熊烈火的殘害······直到他被燒死的那一刻,他還是一動不動!埋伏成功了,勝利的果實是輝煌的,在這歡慶的時刻,每一位中國人都沒忘記他們的英雄——邱少云!
戰爭時期有多少人像邱少云一眼用自己的生命去捍衛自己的祖國,比如:王二小、劉胡蘭……
讓我們一起向革命烈士學習吧!
愛國奉獻名人事跡【篇8】
前一段時間,我讀了《革命英雄故事》這本書,書里謳歌了許多精彩紛呈、感人至深的故事,無數的革命前輩用熱血與生命換來抗日戰爭的勝利和新中國的解放,讓我知道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革命英雄故事》這本書歌頌了為人民服務,死得比泰山還重的張思德,贊揚了舍身炸暗堡的董存瑞,描繪了在烈火中紋絲不動的邱少云……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劉志丹的故事,他寧愿犧牲自己,一心想著革命的精神讓我敬佩。1926年劉志丹畢業了,之后隨軍東征。有一次,他帶領著部隊在三交鎮展開戰爭,部隊從清晨打到中午,一直不太順利,總是攻不下三交鎮。于是,劉志丹決定親自去指揮戰斗,結果,在指揮部隊發起進攻時,不幸被敵人的子彈射中了左胸,傷到了心臟。在臨死之前劉志丹還讓其他戰士告訴政委一定要把三交鎮攻下來。他這種就至死,心只有革命,一生都為了革命事業做貢獻的精神多么令人感動,我人看后心潮起伏,久久難以平靜。
現在,我們的國家強大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我們每天都能在潔白、明亮的課室中學習,也沒有戰爭時期的孩子那么痛苦,是多么的幸福。我們應該慶幸我們出身在這當今強大的中國,世界上還有很多國家還處在戰亂之中,戰爭還在繼續,只是因為我們在中國,才不受戰爭的傷害。但現在很多人卻在浪費青春,面對一兩次的打擊,有人選擇買醉,有人選擇沉淪,更有甚者竟然選擇死亡,你們難道就真的這么脆弱嗎?你們在想過為我們新中國的成立而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先輩嗎?你們如何對得起那隨風而逝的“青春”?買醉的人酒醒后,依然迷途不返;沉淪的人乘坐的時候,卻發現青春不在空傷感;而那些輕生者,或許你們不會再有后悔的感覺,但你們留給生者的是無盡的傷心和失望……不要把自己的命運的交給“命運”,而是要自己努力改寫命運,盡管這條路很艱難,可你有青春,有沖勁,有干勁,還有什么好怕的,跌倒了再爬起來,就算是哭,那也要爬起來再哭,繼續著自己堅定的腳步。而我們作為一名少先隊員,一名祖國未來的接班人,我們要學習他們的愛國精神,努力學習,刻苦鉆研,掌握科學文化知識,向未來騰飛展翅。
革命先輩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他們是我們精神的支柱,我們是中國的新希望。為了不辜負家長寄托在我們身上的希望,我們應該盡力地去學習,還回報我們的家長,為國家效力,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
愛國奉獻名人事跡【篇9】
南開中學的創辦者張伯苓16歲時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北洋水師學堂,學習駕駛。畢業后,他參加了“甲午海戰”,但軍艦一出海就被擊沉,這對他觸動很大。1899年英國強租我國威海衛軍港,張伯苓親眼看見,第一天在港口升起的清朝國旗第二天就降下來了。強烈的愛國心促使他毅然退出海軍,回到天津籌辦學校。他四處奔走,籌集資金,終于在1907年辦起了南開學校。張伯苓一生全力辦教學為國家培養了大批的人才。
分析:只有祖國的富強,個人才有尊嚴。為此,張伯苓不余遺力地創辦學校,希望能以教育培養振興中華的人才,其愛國熱情讓人感動。
話題:“教育與愛國”“人生的目標”
愛國奉獻名人事跡【篇10】
1946年,美國某大學以優厚的條件聘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為終身教授。但他回答說:“為了抉擇真理,為了國家民族,我要回國去!”終于帶著妻兒回到了北平即北京。回國后,他不僅刻苦致力于理論研究,而且足跡遍布全國23個省、市、自治區,用數學解決了大量生產中的實際問題,被譽為“人民的數學家”。
此外,還有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生物學家童第周、核物理學家錢學森,高能物理學家張文裕,化學家唐敖慶……他們個個都滿懷愛國之志,為國家的復興作出了巨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