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模范個人先進事跡
各個歷史時期都有不少名留千史的英雄人物,關于英雄的事跡故事總是讓人為之震撼;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英雄模范個人先進事跡(精選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英雄模范個人先進事跡(精選篇1)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雖然這些風流人物的生命早已消失,但人們寫英雄贊英雄卻留下了千古傳送的精美詩篇,杜甫贊頌諸葛孔明“功蓋三分國”,蘇軾贊周瑜“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曹操,在正史的記載中,他頗受贊譽;在戲臺上,他被固定化為奸臣;而在《三國演義》中,他的面貌要復雜得多,常常使人捉摸不透。
在九年級課本中有這樣一篇文章。文章內容是以楊修之死為線索展開的。文章內容是由于楊修恃才放曠,愛耍小聰明。不懂得顧全大局。而引起曹操的不滿和憤怒,從而枉送了性命。在這篇文章中,曹操是一個心胸狹窄、深謀遠慮、虛偽、城府很深的一個人。
雖然曹操在很多作品和書籍中不被肯定,甚至遭到唾罵,但在我心目中,曹操卻是一個文武雙全、有遠大志向的人。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這首詩是多么的激情,多么的豪邁。他就是由曹操寫成的。雖然曹操在舞臺上被固定為奸詐的角色,但這些因素是不能阻擋它所散發出來的那股魅力。曹操,東漢末年的政治家;、軍事家、詩人。他是我國古代以來將文與武發揮得淋漓盡致的名人之一。他與曹丕、曹植合稱為三曹。他寫的那篇《觀滄海》就表現出了他壯闊的胸襟,吞吐日月的氣勢和威儀。
如果要用一句話來表達我對曹操的看法,那我只能這樣來評價:“一代奸雄,一代才子,一代風流人物……”
1939年在東南滿地區秋冬季反“討伐”作戰中,他與魏拯民等指揮部隊化整為零、分散游擊。自己率警衛旅轉戰于蒙江一帶,最后只身與敵周旋5晝夜。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蒙江三道崴子壯烈犧牲,時年35歲。為紀念他,1946年東北民主聯軍通化支隊改名為楊靖宇支隊,蒙江縣改名為靖宇縣。
楊靖宇將軍的的事跡被編寫入小學課本中和電影。
英雄模范個人先進事跡(精選篇2)
偉大的人物劉胡蘭,從小就聽爸爸媽媽講過。劉胡蘭這光輝的名字早就銘記在我的心中,我盼望早一天能讀到這樣一本關于劉胡蘭的書。
今天,我終于有幸地讀到了這本書,我被書中的劉胡蘭的英雄事跡深深感動了,給我的震撼很大。
劉胡蘭,一個只有十五歲的文靜小女孩,表現出來的是對黨的事業赤膽忠心,對人民、對其他革命同志忠心愛戴,對敵人的屠刀臉不改色心不跳,寧死不屈,大義凜然,表現了共產黨人的崇高氣節。當她昂首走向敵人的屠刀時,是那么從容不迫,視死如歸。
十五歲,是一個花樣年華。十五歲,我們還在父母身邊享受著天倫之樂!我們無憂無慮地生活著!可是,劉胡蘭卻被敵人屠殺,一個活生生的生命就這樣結束了!我們偉大的領袖毛澤東為她揮筆寫到:“生的偉大,死的光榮!”這是對劉胡蘭的一種贊揚!
與劉胡蘭對照一下,我感覺自己十分地渺小。我平時碰到一點點困難,遇到一點點挫折就會垂頭喪氣,叫苦叫累……我決心要向劉胡蘭姐姐學習,做一個勇于拼搏、不怕困難、英勇不屈的人,將來為祖國效力!
讀了這本書,使我懂得了一個道理:我們生長在和平年代,沒有了硝煙戰火,這樣的環境是由千千萬萬個像劉胡蘭姐姐一樣的英雄經過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此時此刻,我們要更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生活啊!為了更好地為人民服務,我們要從小好好學習,掌握科學文化知識和社會知識,練就過硬的本領,正確樹立世界觀和人生觀,不斷磨練自己的知識,嚴格要求自己身體力行,使自己向一個正確的目標邁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添磚加瓦!
劉胡蘭的崇高理想,堅定意志,寧死不屈的革命氣節,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英雄模范個人先進事跡(精選篇3)
這個抗日小英雄的故事,發生在華北抗日根據地。12歲的龍門村兒童團團長海娃每天一面放羊,一面放哨,監視著前邊平川地里敵人的據點。一天,炮樓里的鬼子進山去搶糧食了,只剩下“貓眼司令”和幾個鬼子兵。民兵中隊長老趙畫了一張攻打炮樓的路線圖,并寫了一封信準備把它交給八路軍張連長。老趙把送信的任務交給了兒子海娃。海娃一看信封上面插了雞毛,知道是十分重要的,他趕著一群羊作掩護送信去了。沒想到,海娃在山溝里碰上了鬼子,他靈機一動,把雞毛信拴在了“老頭羊”的尾巴里,瞞過了鬼子小隊長。一路上海娃受盡了折磨。深夜海娃好不容易從睡得像死豬一樣的鬼子的腿縫里溜了出來。他趕到羊圈里,小心地把雞毛信取了下來,一口氣跑了幾里路。后面偽軍也追來了,海娃又被他們抓回去。他把鬼子帶到了一條山路上,鬼子的騾馬不能爬陡峭的山坡,海娃乘機拼命往山上爬,愈爬愈遠,鬼子開槍打中了海娃的手。海娃忍著疼拉開嗓子喊“八路軍叔叔……”海娃把雞毛信交給了張連長。
抗戰時期,兒童團長海娃經常一邊放羊,一邊放哨。如果有敵人來,他就給村里發信號,叫人們提前逃避。一天,他接到民兵分配的新任務:給八路軍送封雞毛信。沒想到半道上他遇見了日本鬼子,海娃急中生智,撲到”老頭羊”身上,將信拴在羊的大尾巴里。
信的事是瞞過去了,但小胡子隊長看中了他的羊群,連羊帶人都抓了回去。海娃憑借著勇敢機智保住了雞毛信。最后,鬼子被海娃引進伏擊圈,八路軍全殲了敵人。
根據雞毛信里提供的情報,八路軍又襲擊了一個日本鬼子的據點,活捉了貓眼司令。
英雄模范個人先進事跡(精選篇4)
在湖北省武漢市,有一條以陳懷民命名的小路,時常會喚起人們對這位抗日英烈的記憶。4月下旬,記者專訪陳懷民的侄子陳德,聽他講述那段刻骨銘心的抗戰傳奇。
今年67歲的陳德,在華中科技大學工作,是陳懷民的哥哥陳天和之子。陳德告訴記者,他是聽著父輩們講述叔叔的抗戰>故事長大的。
“叔叔原名叫陳天民,參軍后改名陳懷民,意即有所作為、愛國懷民。淞滬會戰爆發后,年僅16歲的叔叔,與他的兄長、我的父親陳天和一起投筆從戎。”
說起陳懷民的經歷,年近古稀的陳德如數家珍:“從畢業到犧牲的2年多里,叔叔分別在淞滬、南京、臺兒莊和武漢等地參加了5次重大戰役,殲滅敵機8架,展示出非凡的空戰天賦。”
1938年4月29日,日軍36架“九六”戰斗機和18架重型轟炸機殺氣騰騰地撲向武漢。陳懷民所在的中國空軍和蘇聯志愿隊,在武漢上空與敵機展開了激烈的生死搏斗。
“那一戰,叔叔渾身是膽,作戰十分英勇,開戰不到5分鐘就咬住了一架敵機。‘噠噠噠’隨著一串猛烈的機槍掃射,熾熱的彈頭擊中了敵機的油箱。‘轟’的一聲,敵機燃起一團大火,一頭栽向滾滾江濤??”講到動情處,陳德滄桑的面龐上洋溢出自豪的神情。
“空中,叔叔的座機成了眾矢之的,5架敵機將他團團圍住。突然,機身一陣顫動,一發炮彈擊中座機,叔叔的胸部也被一塊灼熱的彈片擊中,殷紅的鮮血不斷涌出來。此時,飛機油料所剩無幾,子彈也全部打光??”陳德揩了揩眼角的淚水,稍作停頓后激動地回憶道,“緊急關頭,叔叔放棄了跳傘求生的機會,他駕駛冒著青煙的飛機,向上倒翻180度,猛地拉大油門,呼嘯著撲向一架敵機??”
一聲巨響過后,兩團烈火飄墜長江。一個月后,陳懷民的遺體才從長江中被打撈上來。追悼會那天,2萬多人前來致祭,周恩來代表中國共產黨中央駐武漢辦事處為他敬獻了花圈和橫幅,挽聯和橫幅上分別寫著:“捐軀報國”“義薄云天”。
然而,比起家仇國恨的血淚心結,陳家人更愿意訴說他們對和平的呼喚。陳德告訴記者,陳懷民駕機對撞的日本飛行員,名叫高橋憲一。后來,人們在高橋憲一的口袋里,找到了一封他妻子美惠子寫的親筆信和一張照片,字里行間流露出美惠子對丈夫的思念和對日本發動侵華戰爭的怨恨。
“看到美惠子寫給高橋憲一的信后,我們陳家人感到大家都是這場侵略戰爭的受害者。”陳德介紹,他的姑姑(陳懷民的妹妹)陳難親筆給美惠子寫了一封5000多字的信,希望化解日本普通民眾因受軍國主義欺騙而產生的民族仇恨。后來,這封信被譯成多國文字在全世界傳播。
陳德說,世人應當從殘酷的戰爭中得到警示,更加珍惜今天和平幸福的生活。
英雄模范個人先進事跡(精選篇5)
抗日戰爭時期,晉察冀邊區的北部有一個小村莊叫蘆花村,雨來就生活在這個村莊里,雨來不僅喜歡游泳,而且他的游泳本領在蘆花村中也算是名列前茅。之后雨來上了夜校,在老師的教導下他知道了“我們是中國人,我們愛自己的祖國”這句樸實的話語。
在這個小英雄身上發生過許多意想不到的趣事。其中令我記憶最深刻的是:那天,雨來趴在炕上念《識字課本》,不料,鬼子再次開始掃蕩,忽然,聽到街上有人大聲喊叫,雨來急忙把書放在懷里想出去看看,他剛想邁出門檻,卻擠來一個人.他抬頭一看,是李大叔,隨后聽見鬼子嗚哩哇啦地叫著。李大叔忙把缸搬開,跑進洞里,雨來幫忙把缸搬回原處,雨來剛到堂屋,鬼子就闖了進來,雨來為了掩護李大叔,被敵人抓住了。他在敵人嚴行拷打之下,還是不向敵人屈服,雨來把敵人氣的怒火中燒,嗷嗷地喊叫:“拉出去槍斃。”子彈飛出了蛋殼,之后傳來的就是一陣刺耳的槍聲。敵人走后,鄉親們來到河邊尋找雨來,雨來的朋友鐵頭等幾人都哭得泣不成聲,老人們都說:“有志不在年高。”鐵頭說,我們沿著河沿往下找雨來的尸體吧!就在這時,水面上露出了一個小腦袋,小聲問道:“鬼子走了嗎?”大家高興的叫起來“雨來沒有死。”原來槍響以前雨來趁鬼子不防備一頭扎進河里,從河底游到了遠處。
這個故事很感人,小英雄雨來不顧自己的生命安危去保護李大叔,而且,他用自己的勇敢機智將敵人騙去。
雨來僅僅是一個十二歲的孩子,出生在那樣動亂的時代,隨時都有生命的危險,然而他卻能面對最強暴的敵人,勇敢地說:“不”。我們現在的生活多么幸福,有父母無微不至的關懷,有老師長輩耐心的教導,我們生活在一個愛的港灣里,不用害怕有什么風雨來襲擊。然而我們卻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我們挑食,總是埋怨玩得不夠,電視看得還不過癮,電腦游戲還不夠刺激……我們無休止地向父母要這要那,從沒想過為家庭、為社會做一點力所能及的小事。同雨來相比,我顯得多么渺小和缺少責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