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電視臺《榜樣7》事跡
中央電視臺《榜樣7》事跡有哪些?《榜樣7》開播,一幅幅具有意義的畫面,一個個令人感動的故事,振奮著網(wǎng)友;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中央電視臺《榜樣7》事跡8篇,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中央電視臺《榜樣7》事跡(篇1)
王亞平,女,漢族,1980年1月出生,中共黨員,現(xiàn)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特級航天員。榮獲“二級航天功勛獎章”、“英雄航天員”、“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中國青年五四獎章”、“最美太空教師”等稱號。
出生平凡,立下凌云夢想
王亞平出生在山東省煙臺市福山區(qū)張格莊一個普通的農家,她從小好學、要強,是數(shù)一數(shù)二的“尖子生”。她的身體素質特別好,是“天生的體育能手”,在學校的各種長跑比賽中,幾乎每次都能拿第一。
1997年,空軍長春飛行學院到她就讀的學校招生,王亞平被選中。大學四年,她努力學習文化課知識,同時熟練掌握了4種機型的飛行駕駛技能。畢業(yè)后,她被分配到武漢空軍部隊,擔任運輸機飛行員。在這期間,憑著過硬的作風和出色的業(yè)務技能,王亞平很快就成為骨干飛行員,參與執(zhí)行并出色完成了汶川抗震救災、北京奧運會消云減雨等多項重要任務。
堅持不懈,刻苦訓練不言棄
2009年,我國開始選拔第二批航天員。得知消息后,王亞平立刻就報了名,并成功進入預備航天員行列。之后,她付出更多的辛苦和努力。超重耐力訓練中,在高速旋轉的離心機里,她要承受8個g的重力加速度,呼吸困難,面部扭曲變形,甚至連眼淚都甩了出來。
在出艙活動水下訓練中,她穿戴120多公斤的裝備入水,進行長達4~6小時的不間斷訓練,一次體能消耗相當于跑一個“全馬”。日復一日的“魔鬼訓練”并沒有讓王亞平放棄,她堅信:“夢想就像宇宙中的星辰,看似遙不可及,但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夠觸摸得到”,“每練完一次,技術上又進步了,離夢想又近了一步”。
圓夢太空,成就“最美太空教師”
2013年,經(jīng)過層層選拔,王亞平與聶海勝、張曉光一起乘神舟十號進入太空。那次飛行中,她還完成了一項特殊的任務——在“天宮一號”里給全國的中小學生們奉上了一場精彩的“太空授課”,這次授課大大激發(fā)了孩子們鉆研科學、探索太空的夢想。
2021年,時隔八年之后,她和翟志剛、葉光富再次進入太空,在空間站一起工作生活了183天后,成功返回地球。在這次太空之旅中,王亞平兩次在太空授課,一一展示各種各樣的實驗,被譽為“教學中的頂流,網(wǎng)課界的天花板”。
此次太空之旅,王亞平還創(chuàng)造了多項紀錄,成為我國第一位出艙的女航天員、首位進駐中國空間站的女航天員,目前在軌時間最長的中國女航天員。能成為飛行員就已經(jīng)是萬里挑一,成為航天員更是幾億人中才選出一個,這樣優(yōu)秀的王亞平值得我們大家的尊敬!
中央電視臺《榜樣7》事跡(篇2)
艾愛國,男,漢族,1950年3月出生,中共黨員,湖南華菱湘潭鋼鐵有限公司焊接顧問。
精通技藝,是焊接領域的“大國工匠”。他在焊工崗位上工作50多年,攻克焊接技術難關400多個,改進工藝100多項,多次參與我國重大項目焊接技術攻關和特種鋼材焊接性能試驗。指導實施參與某試驗型導彈焊接工藝,將中碳調質鋼彈殼與發(fā)射座焊接相連,X射線檢驗100%達到一級標準。海軍某在研先進艦艇的推進動力裝置,要在僅0.2平方米的紫銅導板上密集施焊,制造方歷時半年也沒能拿下來。艾愛國受邀前往,采用熔化極氬弧焊接工藝重新制定焊接方案,并現(xiàn)場指導,成功解決了產品一直焊縫滲漏、質量不合格的技術難題。
傳承技術,是響當當?shù)摹按髱煾怠薄K鞒值南驿摪宀暮附訉嶒炇遥缓鲜×袨楹附庸に嚰夹g重點實驗室,被全國總工會命名為“全國示范性勞模創(chuàng)新工作室”。多年來,他帶過的徒弟有600多名,湘鋼高級技師、技師、高級工以上級別的焊工,80%都跟艾愛國學過藝。他的徒弟中,有的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有的成為湖南省勞動模范、“三八紅旗手”、“十佳青年”等。艾愛國還無償向200多名下崗工人和農村青年傳授焊接技術,其中有100多人進入南方電力機車集團、三一重工集團等大型企業(yè),憑借過硬的技術基礎和自身的努力逐漸成為企業(yè)骨干。
堅定本色,是扎根一線的“老黃牛”。艾愛國在湘鋼工作一輩子,最高職務就是焊接班的班長,領導曾經(jīng)多次想提拔他,艾愛國都婉言謝絕了。退休之后,女兒想把他接過去安享晚年,但艾愛國選擇了留在湘鋼。如今,70多歲的艾愛國,早上7點半前上班,下午6點半后下班,幾十年不變地騎著他那輛破舊自行車,繼續(xù)奮戰(zhàn)在焊接工藝研究和操作技術開發(fā)第一線。
榮獲“_”、“全國勞動模范”、“全國技術能手”、“全國十大杰出工人”等稱號。
中央電視臺《榜樣7》事跡(篇3)
張玉滾,男,漢族,1980年12月出生,中共黨員,現(xiàn)任河南省南陽市鎮(zhèn)平縣高丘鎮(zhèn)黑虎廟小學校長。
堅守初心,投身鄉(xiāng)村教育事業(yè)。2001年9月,師范學校畢業(yè)的張玉滾毅然回到家鄉(xiāng),成為黑虎廟小學教師。從此,他往返于高丘鎮(zhèn)和學校之間的山路上,風里來雨里去,一干就是二十一年。他經(jīng)常騎摩托車為學校托帶書本、教具,少則幾十斤,多則百余斤,一個來回近10個小時,先后騎壞了3輛摩托車。這么多年來,學校老師換了一茬又一茬,只有張玉滾一直在堅持。在張玉滾的執(zhí)著堅守下,一批批學生走出大山,用知識改變了命運。鄉(xiāng)親們都說:“張老師就像大山深處的一輪明月,照亮了山村孩子前行的路”。
全科教學,千方百計上好每一堂課。由于當?shù)亟煌ú槐恪l件艱苦,新老師招不來、留不住,師資嚴重缺乏,張玉滾不得不把自己練成“萬金油”,各個學科他都教。數(shù)學課上,他和孩子們一起制作鐘表表盤、正方體、長方體等教具;語文教學中,他認真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運用簡潔準確的語言,啟發(fā)學生思考;體育課上,他把鄉(xiāng)土游戲融入課堂,教孩子們推鐵環(huán)、丟手絹等;音樂課上,他讓學生跟著錄音機學唱歌;上美術課時,他領著孩子們到校外寫生,畫山水、樹木和動物。張玉滾的這種教學方式,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
關愛學生,精心呵護大山的孩子們。學校服務半徑大,山區(qū)環(huán)境惡劣,留守兒童無人接送,為了孩子們的安全,張玉滾經(jīng)常義務接送學生。2012年6月4日晚,學前班有個孩子晚上10點多還沒到家,張玉滾知道后,立刻和妻子一起打著手電筒去找,終于發(fā)現(xiàn)了在石頭旁熟睡的孩子,張玉滾把他背回家,孩子的爺爺感激地說,“多虧你們了,要是出了意外,我可怎么向他爸媽交代啊!”為了解決學生們的吃飯問題,張玉滾牽頭建起集體食堂,并動員在外打工的妻子回來給學生做飯。2006年3月,妻子在一次為學生軋面做饅頭時,中指、無名指被軋面機壓碎,造成了終身殘疾,但妻子一直毫無怨言,直到現(xiàn)在還為學生的一日三餐忙碌著。在妻子的支持下,張玉滾還資助了300余名兒童,讓他們能如愿完成學業(yè)。
榮獲“全國優(yōu)秀共產黨員”、“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時代楷模”、“全國優(yōu)秀教師”、“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等稱號。
中央電視臺《榜樣7》事跡(篇4)
武大靖,男,漢族,1994年7月生,中國男子短道速滑隊運動員。
武大靖是短道速滑男子500米世界紀錄保持者、奧運會紀錄保持者。他從小熱愛滑冰運動,從業(yè)余隊到專業(yè)隊,從陪練員到主力隊員,多次在國際和國內重大賽事中取得優(yōu)異成績,為國家爭得了榮譽,是中國短道速滑界的領軍人物。
他從小立志,訓練刻苦。武大靖10歲左右就開始學習短道速滑,摔過無數(shù)個跤,受過無數(shù)次傷。進入短道速滑業(yè)余隊后,每天凌晨3點多,他就起床帶好冰刀,騎著自行車到零下30多攝氏度的室外冰場訓練。因為長時間超負荷的訓練,腳被冰鞋磨破了,訓練結束換鞋時,竟能倒出血水來。但他沒有放棄退縮,一直頑強堅持著。2010年,武大靖破格進入國家短道速滑隊,剛去時只是陪練員。為了進入主力名單,武大靖找來自己和隊友以及世界高水平運動員的訓練比賽錄像,反復分析比較,改進自己的技術細節(jié),成績突飛猛進。
他奮力拼搏,為國爭光。2018年2月22日,平昌冬奧會短道速滑男子500米決賽,武大靖頂住中國隊屢次被判犯規(guī)、短道速滑項目最后一個比賽日和最后一次沖擊金牌機會的巨大壓力,以39秒584的成績打破世界紀錄強勢奪冠,為中國贏得平昌冬奧會首枚也是唯一一枚金牌,實現(xiàn)了中國男子短道速滑選手在冬奧會上金牌“零”的突破。2018年9月,武大靖成為新一期中國短道速滑隊隊長,帶領全體隊員勇往直前,屢創(chuàng)佳績。
武大靖胸懷大愛,奉獻愛心。他利用休息時間參加慈善活動,拍賣自己的冬奧速滑戰(zhàn)服,將善款捐給“EYE 明天”公益項目,幫助失明或處于失明邊緣的孩子。他還多次帶頭為貧困孩子捐款,到養(yǎng)老院、福利院看望孤寡老人和孩子們。
武大靖榮獲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等稱號,被授予中國青年五四獎章。
中央電視臺《榜樣7》事跡(篇5)
這次收看《榜樣7》節(jié)目,學習到各位代表和模范人物的事跡,要說閃光點,有很多都特別值得學習,共同點就是在自己身處的行業(yè)崗位上,以扎下根去、使命必達的精神做出了不平凡的業(yè)績。其中一位在精準扶貧和鄉(xiāng)村振興領域作出突出貢獻的代表林占熺,給我的印象尤其深刻,因為恰好在前幾年看過以他為原型拍攝的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的電視劇《山海情》,那一群不甘命運,在黃沙漫天、寸草不生的環(huán)境中,通過百折不撓的奮斗改變自己和家鄉(xiāng)命運的人物群像,非常令人感動。當年那段歲月里,林教授在幫助當?shù)胤鲐殑?chuàng)業(yè)的過程,并不是自始至終就得到群眾衷心理解從而一步步走上坡路的,而是經(jīng)歷過誤解、挫折甚至反復,但他最終以自己的模范作用,帶領大家走出來、富起來了。
如果模范的故事都是一路上行,那對我的啟發(fā)是有限的,正是像林教授這樣,在挫折、反復直至最后取得一定成績的過程中,讓我感受到了模范的力量,也為自己在工作中遇到困難時,如何克服解決、使命必達,提供了借鑒和參考。
另外,僅僅有鍥而不舍的精神,也是不夠的,還要講求工作方法,____當時還在福建任內,他對林教授在寧夏的扶貧工作作出批示“菌草是我省之優(yōu)勢……要揚長避短”,可見信念上的一腔熱血,與實踐中的千方百計相結合,才是林教授在開展菌草技術扶貧、幫助當?shù)厣鷳B(tài)環(huán)境治理中取得巨大成效的具體路徑所在。
中央電視臺《榜樣7》事跡(篇6)
看了榜樣7,讓我印象最深的老黨員是路生梅大夫,她自己許下承諾——“為黨工作50年,為佳縣人民服務50年。”大愛無言,路生梅用近半輩子的時光,默默地兌現(xiàn)著54年前那份鄭重的承諾。這份執(zhí)著與堅定的背后,是一位共產黨員忠誠于黨、忠誠于人民的熾熱之心。她在榜樣的臺上說:“作為一名黨員,要有堅定的理想和信念,別人不去的地方我去,別人不做的事情我去做”。作為一名正式轉正不久的青年黨員,我聽了心里非常觸動,作為一名基層社區(qū)工作者,要時刻把群眾的需要作為自己工作的第一要務,切實了解群眾所急、所需、所想。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更精準解決好群眾困難訴求,宣傳好黨的精神及各項惠民政策,用實際行動詮釋入黨誓言,踐行黨的使命。
中央電視臺《榜樣7》事跡(篇7)
在萬眾期待中,《榜樣》專題節(jié)日于3月25日晚如期播出,節(jié)目通過聚焦學習宣傳偉大共產黨人的堅定信念、拼搏奉獻、廉潔奉公等精神,看的過程讓人熱淚盈眶,看完之后讓人心潮澎湃。
榜樣是什么?榜樣是船,讓我揚起希望的帆,帶我駛向勝利的彼岸。榜樣是燈,照亮人生的道路,驅走黑暗的彷徨。榜樣是指南針,為我指引前進的方向,讓我不再迷惘。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一個榜樣就是一面旗幟,通過觀看《榜樣》,作為一名中共黨員,讓我深切認識到王傳喜那種為民謀利益、不求名利、不圖報答的情懷絕不應該隨著時間的流逝被掩埋,而是更加值得我們去發(fā)揚光大,深刻學習。作為一名中共黨員,在基層的工作過程中,要謹記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以服務群眾,扎根基層為工作導向,樹立信念堅定、踏實肯干、愛崗敬業(yè)、勇于創(chuàng)新、積極進取的良好形象。在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的今天,更加需要這樣的公仆精神去凈化我們的心靈,去深入蕩滌我們的靈魂。
該節(jié)目邀請部分今年受表彰的全國優(yōu)秀共產黨員、優(yōu)秀黨務工作者、先進基層黨組織代表到場,通過典型事跡展示、現(xiàn)場訪談、重溫入黨誓詞等形式,生動詮釋中國共產黨人堅定理想信念、為民實干擔當、勤勉敬業(yè)奉獻的精神和風采。
作為黨員,我們應當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理念。應當時刻牢記自己是一名黨員,要起到模范先鋒作用。積極地幫助周圍的同學,幫助他們克服困難。從身邊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全身心投入生活工作和學習之中,在平凡中實現(xiàn)自身的價值。榜樣是標桿,是楷模,以這些榜樣為精神的皈依和行動的指南,定然會讓我的教育人生更加積極向上、絢麗多彩。
中央電視臺《榜樣7》事跡(篇8)
《榜樣》系列節(jié)目通過典型事跡展示、現(xiàn)場訪談、重溫入黨誓詞等形式,生動展現(xiàn)中國共產黨人堅定信念、踐行宗旨、拼搏奉獻、廉潔奉公的高尚品質和精神風范,彰顯基層黨組織戰(zhàn)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是開展黨員教育培訓的生動教材。
今晚看完《榜樣7》最青年,更應該為以后的基層做出表率與貢獻。不歌頌苦難,但正視成長與人生價值。不思考哲學,但思考人生。不要求價值體現(xiàn)在青春,但青春給予未來以價值!不賦予意義以歲月,只賦予歲月以意義。我的心靈受到一次深刻的洗禮,我認識到他們是我奮斗的方向和標桿,他們所樹立的榜樣力量補足了我的精神信仰,讓我重新汲取了信仰的力量,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我要多向榜樣看齊,讓自己的生活更有溫度。讓我們一起向英雄致敬!一起向每一位辛勤的勞動者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