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榜樣7事跡觀后感心得
《榜樣7》是中央組織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制作的專題節目;你是否在尋找“2023榜樣7事跡觀后感心得”?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相關資料,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023榜樣7事跡觀后感心得(篇1)
通過觀看了2023年3月25日晚間8點檔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CCTV-1)首播的《榜樣7》專題節目,讓我感悟頗深。動人以言者其感不深。
以行動人,以行感人。好的榜樣就是最好的引導,榜樣的力量可以穿越歲月,光照未來。它是旗幟,指引前進的方向;它是鏡子,衡量你的言行;它是資源,凝聚著力量。任何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在發展的過程中,榜樣的力量都是不可忽視的,榜樣的力量指引我們不斷向前進,激發國家不斷發展。
在我們前進的道路上,要以“優秀”為標桿,以功勛模范人物為榜樣,更好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和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敢于擔當、積極作為,我們黨就會很有力量,我們國家就會很有力量,我們人民就會很榜樣的力量猶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不知不覺間滲透進我們的生活,潛移默化中影響著我們。
《榜樣7》專題節目彰顯當代共產黨人信仰堅定、心系群眾、勇于擔當、創新奉獻的精神風貌,具有較強的思想性、藝術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是開展黨員教育培訓的生動教材。特別是本期節目邀請王亞平、王傳喜、艾愛國、張玉滾等8位黨的代表參加錄制,通過典型事跡展示、現場訪談、重溫入黨誓詞等形式,生動展現中國共產黨人堅定信念、踐行宗旨、拼搏奉獻、廉潔奉公的高尚品質和精神風范,彰顯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動人以言者其感不深。
品讀“榜樣”背后蘊涵的精神密碼和時代意義,不忘初心,砥礪前行。要做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必須堅持以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要在關鍵時刻站得出去,緊要關頭豁得出來,以一言一行彰顯共產黨員的境界和追求,以實際行動踐行共產黨員的為民情懷,充分彰顯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充分發揮共產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要時時刻刻提醒自己以“奉獻”的精神為民服務,努力修養身心,提高自己的黨性修養。
2023榜樣7事跡觀后感心得(篇2)
近日,中央組織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制作的專題節目《榜樣7》播出,節目中的“菌草專家”林占熺正是脫貧攻堅題材優秀電視劇《山海情》中凌一農教授的角色原型。剎那間,種蘑菇的扶貧專家投身閩寧協作、共赴山海之情的感人事跡又浮現在眼前,令人肅然起敬、久久不能忘懷。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干部,吾輩當傳承林占熺教授“咬定青山大地,立根黃沙破巖”的榜樣精神,以“達則兼濟天下”的胸懷共赴新時代的“山海之情”。
以“信仰”為名,立許黨報國之志,共赴“咬定青山大地”的山海之情。何為“信仰”?“為黨的事業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為共產主義的實現而奮斗”——節目中,林占熺鏗鏘有力地說道。1997年,面對閩寧村呼嘯的黃沙,他帶領黨員組建閩寧菌草扶貧工作隊,將菌草技術推廣到寧夏13個縣(市)的1.75萬戶人家,菇農年均增收5000多元;2013年,面對烏蘭布和沙漠的狂風,他不斷摸索用菌草防風固沙阻沙,歷經菌草的7次“死而復生”后,終于制服流沙……黨交辦的任務,即便再艱險、再困難,他從不講條件、不打退堂鼓,幾十年如一日地深耕鉆研,用實際行動踐行“對黨忠誠”、用優異成績回應黨的信任。青年干部當傳承林占熺教授的“拳拳報黨心”“濃濃報國情”,扣好“對黨忠誠”之扣、立下許黨報國之志,以堅定的理想信念砥礪對黨的赤誠紅心,用“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終身”的信仰之光照亮前行之路,為黨和國家的事業奉獻自己的全部光和熱。
以“擔當”為名,立艱苦奮斗之志,共赴“立根黃沙破巖”的山海之情。“只要還活著,就要做下去”是“80后”林占熺的執著信念。40年前,面對無現成經驗可借鑒,無“正式研發單位”可申請立項,無可供研發的實驗室、資金、設備的“三無”窘境,他憑借一腔熱血,奮戰1000多個日夜發明菌草技術;40年的扶貧路,他失去一位親人,斷掉兩條肋骨,讓三代人受累,遭遇四次生命危險……可磨難沒有把他打垮,反而進一步激發他“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罷艱險又出發”的斗爭精神,在艱苦奮斗中結出菌草產業發展碩果。青春由磨礪而出彩,人生因奮斗而升華,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干部,吾輩當學習林占熺教授的優秀精神品質,昂揚“千磨萬擊還堅勁”的艱苦奮斗之志,不怕困難、不怕吃苦,堅持到一線成長、到一線磨煉、到一線攻堅,砥礪擔當之能、磨礪擔當之勇,敢接燙手的山芋、敢啃最硬的骨頭,在高質量發展實踐中以實干“立根破巖”。
以“使命”為名,立為民服務之志,共赴“達則兼濟天下”的山海之情。林占熺說,30年前他給自己定的使命就是:“發展菌草業,造福全人類”。作為黨培養的農科學者,他堅持“把論文寫在大地上、寫在農民的錢袋里”。曾經,他可以用自己的菌草技術去辦公司掙大錢,但他毫不猶豫選擇免費推廣,幫助農民脫貧致富,助力世界人民解決“饑餓”難題。如今,菌草技術已在全國31個省(區、市)推廣應用,并傳播到106個國家,成為促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典范,他以實際行動書寫“達則兼濟天下”的家國情懷。《山海情》中的動人一幕至今仍記憶猶新:得知“凌一農”教授即將離開時,無數村民紛紛帶上農產品自發趕來為他送行。“心里裝著人民的人,人民將他高高舉起”,在新的趕考之路上,青年干部當以林占熺教授為榜樣,牢記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心懷國之大者、厚植為民情懷、矢志服務人民,將人民群眾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用實際行動解決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與民同心、攜民同行,共赴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山海”!
2023榜樣7事跡觀后感心得(篇3)
在觀看完《榜樣7》專題節目之后,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的是武大靖談到運動員在備賽過程中必然面臨著巨大壓力,專注自己、相信自己、做好自己是緩解壓力的最好辦法。
領獎臺是為敢于追求夢想的人準備的,只要堅定信念、堅持夢想,敢想敢做、敢沖敢拼,就沒有戰勝不了的困難,就一定能夠實現心中的夢想。無論面對任何工作上產生的難題,必須要堅定信念和敢于破冰的勇氣,敢想敢做、敢沖敢拼,就沒有戰勝不了的困難。
2023榜樣7事跡觀后感心得(篇4)
作為一名社區黨支部書記,我深知肩上責任大、擔子重。
在之后的工作中更要向榜樣學習,向榜樣看齊,將榜樣精神轉化為工作動力,做到履職盡責,深入了解群眾的所思所想所盼,把群眾實實在在的需求記在心上、落實在行動中,立足崗位職責,扎實做好每一件民生實事,充分發揮社區基層黨組織引領作用,帶領社區在服務基層、服務群眾中不忘初心,繼續前行。
2023榜樣7事跡觀后感心得(篇5)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政黨不能沒有標桿,事業需要更多的好干部,時代呼喚更多的榜樣,向榜樣學習,向他們看齊,讓自己也變得更加優秀,這樣,我們每一名共產黨員,都可以用自身來詮釋“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行”這一問題!見賢思齊,“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列寧就曾經說過,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一個人、一個故事、一段話語,看似平凡簡單,卻能激發人們向善的、好的方向繼續前行。榜樣是什么?榜樣不僅是一面鏡子,也是一面旗幟,更是一種力量。
榜樣是船,讓我們揚起希望的帆,帶我們駛向勝利的彼岸;榜樣是指南針,為我們指引前進的方向,讓我們不再迷惘。如今的社會是一個榜樣輩出的時代,也是一個需要榜樣的時代。各行各業的道德模范、時代楷模作為傳遞當代社會正能量的火炬手出現在人們面前,他們是感動一個時代的榜樣人物,激勵一代又一代人。
2023榜樣7事跡觀后感心得(篇6)
偉大的時代呼喚偉大的精神,崇高的事業需要榜樣引領,在中國共產黨100年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中,涌現出了無數為祖國和人民無私奉獻的優秀共產黨人,他們的為民情懷、高尚情操,永遠激勵我們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中央組織部、中央電視臺聯合錄制了反映全國“兩優一先”典型事跡的專題節目《榜樣6》。通過榜樣讓我認識了很多讓人尊敬的人。
他們盡職盡責,嘔心瀝血,銳意進取,勇于創新,他們生活簡樸、廉潔從教、克己奉公,言傳身教,把自己全部的愛無私地奉獻給了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他們的崇高品格和師德不僅受到學生和教師的尊敬,而且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高度贊譽。
“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這些榜樣表現出了高尚的品德和頑強的意志,無私奉獻,默默無聞,把自己的心血和力量獻給教育事業,他們的身上閃爍著師德的絢爛光輝。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毋從。”中小學教師的工作對象是成長中有極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教師的道德表現能夠影響一個學生的一生。作為教師,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要在自己的職業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標準,這是構建我們未來民族道德素質的基礎。
師德是中華優秀文化的精萃,也是優良革命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教書育人,教書者必須先為人師,育人者必先行為示范,教師的職業特點決定了教師必須具備更高的素質,而師德是教師最重要的素質,是教師的靈魂。他們讓我們懂得了,一個人,原來可以這樣積極地對待工作和生活,可以這樣真誠地與人相處,可以這樣熱情地幫助別人……在當今冷漠、隔閡漸成風氣的時候,我們需要的,不正是這樣的生活態度和方式嗎?可以想像,假如生活中處處有像郭力華這樣的人,那我們這個社會,必將更加和諧,必將布滿更多的溫情,必將更有人情味,必將更讓人留戀。
我也深深體會到一種師生間難得的和諧之情,在感動的同時,我又自己感到羞愧,同樣身為人師,我卻常埋怨工作的不如意,埋怨學生的調皮,埋怨家長的不配合,卻忽略了自我反思。惰性越來越占據了我的大腦,我不知道自己的思維中是否還存有“對工作的熱情”。郭麗華得知自己患癌證晚期后仍然未有過絲毫的黯淡,痛苦中,她選擇了理智:絕不能萬念俱灰,要靠治療向命運抗爭,要奪回自己的生命,重新回到她怎么也站不夠的講臺。可是我呢?我有著健康的身體,卻拖著一個即將癱瘓了的大腦,看不到生活的希望,消極的思想占據了我的心,沒有希望、沒有信心、沒有斗志,有的只是埋怨。
學習了他們的感人事跡后,我深切體會到:一個人,原來可以這樣積極地對待工作和生活,可以這樣真誠地與人相處,可以這樣熱情地幫助別人……我很感動,從中學到了很多,也讓我重新熟悉了教師這份職業,在如今的這個工作崗位上,我想我應該用一份真摯的態度去對待。我不能埋怨學生,不能埋怨家長,不能埋怨社會,我要拾起信心,鼓起勇氣,爭取做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為教育事業盡微薄之力。
2023榜樣7事跡觀后感心得(篇7)
時代孕育榜樣,致敬平凡英雄。
《榜樣7》節目邀請了王亞平、王傳喜、艾愛國、張玉滾、武大靖、林占熺、孟昆玉、路生梅等8位黨的代表參加錄制。他們嘔心瀝血,胸揣責任,以初心踐行使命,生動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崇高品質和高尚情操。不忘初心方能行穩致遠,不忘過往方知向何而行,他們重溫入黨誓詞,鼓舞不畏艱難的斗志,啟迪戮力創新的智慧,秉持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擦亮青春底色,鞭策奮斗動力,彰顯“敢叫日月換新天”的共產黨員氣概。作為新時代黨員干部,我們要以“忘我”之姿鑄就守護力量,在平凡的崗位中擔當作為,心系群眾冷暖,傾力排憂解難,以榜樣為模范,讓誓言永遠閃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