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資助工作先進教師事跡
事跡有兩種用途:一是宣傳典型,二是評選先進,那么你知道哪些學生資助工作先進教師事跡?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學生資助工作先進教師事跡5篇,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學生資助工作先進教師事跡(篇1)
廖徐姣,女,39歲,苗族,中共黨員,建始縣民族小學教師。
9年日夜忙碌,找到多種渠道,聯系資助人一對一的資助50多名貧困兒童,募集衣服上萬件,學習用品及助學金額二十幾萬元??嘈谋疾ǎ粸楹T學子,一位心系學生的好園丁,一位助人為樂的女教師。她最大的希望,就是讓貧困家庭的孩子少一些挨凍,少一些失學,讓他們能和自己小時候一樣得到應有的愛和溫暖!
故事還得從2012年冬天說起,那是很冷的一個早晨,廖老師像往常一樣準備去教室,突然發現校門外站著一個遲到了的學生凍得瑟瑟發抖,身上只穿了兩件單薄的衣服,而且褲子上還有破洞,腳上穿著一雙大得可以裝下兩只腳的破棉鞋……她心里猛然一驚,沒想到還有這樣貧困的家庭,連御寒的衣服都沒有!處置完畢,她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廖老師課余就到各班去了解貧困生情況,放學后約上父親和愛人一道去貧困生家里走訪,晚上她的愛人陪著她在家里將這些貧困學生信息一一記錄下來,她發現很多都是留守兒童,部分孩子的家庭非常貧困,經常受凍挨餓,她想為這些貧困的孩子做點什么。
從此開始了她長達九年的募捐之旅。
廖老師最先想到的就是把自己和親人、朋友家里的衣服拿一些送給貧困的孩子穿。然后又通過“捐舊衣吧”的網絡平臺募捐到成千上萬件衣服,棉被,文具和一些體育器材等。
2013年元月,她又聯系到了北京的中國華陽公司和武漢興華保險公司。華陽公司愛心代表王彥妮女士、武漢新華保險公司的愛心天使白瑩女士組織員工根據需要對學生進行捐贈,解決生活急需。她又先后募集到3萬元投入到學校操場的修建中。
募集到的物資錢款暫時緩解貧困孩子的燃眉之急,但是,怎樣才能長期幫助這些孩子呢?廖老師課余就在網上查詢、和熱心的QQ朋友們交流,尋找幫助孩子們的途徑。功夫不負有心人,廖老師通過“春苗助學”組織、熱心網友轉發朋友圈、QQ日志上傳貧困學生信息等途徑為三十幾個孩子找到了一對一的長期資助人。她不僅給網絡愛心人士推薦她本校的貧困孩子,還把范圍擴大到當地初中,高中和大學,哪里有她所知道需要幫助的孩子,哪里就有她忙碌的身影。
2014年廖老師隨丈夫調到建始三里民族小學工作,她繼續著幫助孩子的腳步,為三里民族小學楊興娥、賀倩倩、熊友芳及三里初中的陳友來、崔海珍、羅苑等貧困學生找到了一對一的長期資助。她還為班級募集運動會的班服和書籍。
2016年廖老師被遴選到建始民族小學工作,她仍然心系貧困山區的孩子,又給三里民族小學的李彩虹、李彩霞雙胞胎、劉思琦和陳祝清和三里初中的王艷同學找到了資助人……
2016年秋廖老師加入了建始縣義工協會,她一直到現在周末都積極的參加義工活動,做著一些助學助醫,助弱助殘的義工活動。
2018年她又為三里小學的鄧藝涵同學找到了一對一的長期資助。
2019年她又為本校的建檔立卡貧困學生何健,雷明莉找到了一對一的長期資助人。
2020年疫情期間她不僅在單位積極捐款,而且還帶頭并組織班上的學生及家長,還有親戚朋友參與了建始縣義工協會組織的捐款。她不僅自己奉獻大愛,還成功影響了同事,親戚,家長及學生助學助困。
9年日夜忙碌,聯系資助人30多名,募集衣服上萬件,學習用品及助學金額二十幾萬元??嘈谋疾?,只為寒門學子,燃燒青春,點亮希望之光,就是讓貧困家庭的孩子少一些挨凍,少一些失學,讓他們能得到溫暖和愛。她不僅助學助弱,在疫情期間也積極想辦法參與義工協會助困。這就是這位看似平凡而偉大的廖老師!
學生資助工作先進教師事跡(篇2)
朱仕品,老師,性別男,1980年10月出生,現今年齡34歲。2003年從黔西南民族師范高等??茖W校畢業, 隨后又利用三年寒暑假的時間從貴州師范大學讀完函授本科。他是海子鄉海子中學的一名普通英語教師,參加工作已經近十一個年頭,一直堅守在自己的教學崗位上,曾擔任過畢業班英語教育教學工作數年,并兼英語教研組組長,各項工作成績都很突出,為海子中學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和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并且贏得了學校和社會的一致好評。曾先后多次被評為鄉級優秀教師和多次獲鄉級表彰。
一、教書育人,無私奉獻
朱仕品老師,他將自己的心血全部無私地奉獻給了自己深愛的教育事業,家與學校是他兩點一線的生活軌跡。學校的工作耗費了他大量的精力,在他的日歷中沒有“節假日”、“雙休日”。繁忙的工作使他連與同學聚會的時間都沒有,他將自己的大量時間留給了學生,家里的一切家務都由妻子一人包攬。妻子不僅要做飯,還要買菜,接送孩子上學,同時還要照顧年邁的父母。為了學校的發展,他虧欠家人和妻子的實在太多、太多。自己沒有請過一天假。有時孩子和父母生病了,他都沒有時間帶孩子和父母去醫院檢查,總是妻子一人照料孩子和父母,而此時的他卻仍在學校里忙碌著、忙碌著。
二、教法獨特,技術精湛
他十分喜歡學習,無論工作有多忙,有多累,他總是要擠出時間加強學習。良好的學習習慣,使他擁有了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樹立了正確的教育觀、價值觀。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潛心研究教育教學理論,不斷探索創新,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逐步形成了新穎、自主、獨特的教學風格。在當前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改革中,依據新課程、新理念,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古人說得好: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因此,他在教學時不再要求學生去死記硬背簡單的單詞和語法知識,而是注重學法指導,重視解題思路分析,積極創設問題的情景,進行探究性教學,啟發學生從不同角度去思考問題,從而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了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中他一貫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進行分類推進、逐層提高教學,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既讓優生“吃得飽”,又使學生消化得了。歷年來,都出色地完成了各項教學任務,教學成績顯著。
朱仕品老師,他熱愛教育教學工作,尊重領導,團結同事,熱愛學生,與學生打成一片,辛勤工作。既注重師德修養又鉆研業務,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取得了驕人的成績。
三、有事業心和責任心
他熱愛教育事業,努力提高教學質量,千方百計地改進教學工作,努力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教學研究有興趣,不斷總結教學經驗,一絲不茍地完成每一項教學工作,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藝術水平,力爭精益求精。并在課堂中進行高效課堂實踐和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能為學生在知識、思想上排憂解難。始終堅持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減輕學生的負擔,每一節課的練習、作業都經過精選,力爭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英語。隨著教改的發展,他不斷學習新的教育教學理論,更新自己教育教學理念并應用在實際教育教學當中。
朱仕品老師任勞任怨,服從學校的工作安排,從2006開始至今擔任初三畢業班的英語教學,勇挑重擔,承擔了七、八年級英語教學任務。并配合班主任做好學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所任教班級的英語成績顯著,培優轉差工作成效顯著。他較高的教學藝術水平和高效的課堂教學效果,受到學生及家長的普遍贊揚。同時他還兼任海子中學英語教研組組長,盡心盡力搞好英語教研組的業務檢查,幫助英語教師提高他們的業務水平,對新分教師的幫扶工作,采用以老帶新等方法來幫助新分教師,想盡一切辦法來提高我校的英語教育教學成績和教育教學水平。
學生資助工作先進教師事跡(篇3)
沈漢真,中共黨員,油車港鎮中學教務主任,區教學能手、后備干部人選。99年來到嘉興,曾任班主任、教研組長、教科室主任。他用拼搏與奉獻、愛心與信心詮釋著人民教師的光榮稱號。
一、樂于奉獻的呵護者
沈老師篤信每位學生都有才,并能成才。愛是開啟孩子心靈之門的鑰匙。他似兄長般地關愛學生,尤其在后進生、心理偏差生的轉化中善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取得了很好效果。其育人為本、無私奉獻的態度受到家長和同行的高度贊揚,曾4次被評為校先進工作者,兩次考核優秀,08年被評為區教文體先進工作者。
二、勇于探索的研究者
沈老師十分重視教科研工作,攜課題入課堂是他的教學特色。他的課題成果也因此獲市教科研成果一等獎。所任教班級中考成績的三指標連續五年列全區前茅。他還善于通過做課題、寫論文深入研究教學中的問題,近年來主持、參與了5項省、市級課題研究,撰寫的論文中6篇獲市一、二等獎或在《中小學教學研究》等省級刊物發表,獲得了市教科研標兵區教科研先進工作者等榮譽。
三、恒于職守的服務者
他為人謙和,工作務實。任教科室主任,抓實教科研制度與文化建設,倡導教師真做課題,做真課題,學校教科研氛圍濃厚、效果明顯;任職期間學校取得區教科研先進集體等榮譽。任教務主任,任職來成功舉辦骨干教師展示周、家長開放日、校雙高課評比等活動,從課堂教學到學科教研;從青年教師培養到學生學習情況的關注,各項工作有條不紊地開展,有力促進了教學質量的提高和教師的成長。
四、勤于實踐的收獲者
沈老師工作滿腔熱情,勇挑重擔。除做好教育教學等學校管理工作外,他還曾擔任校信息員、教研組長,并被聘為鎮通訊員。作為組長他帶領教師實踐新課標,主動上研討課;作為信息員他勤奮撰寫稿件,多篇信息稿在市、區教育網和《南湖晚報》上發表、獲獎,曾獲區積極信息員、鎮優秀通訊員稱號;暇余,他還積極參加鎮團委等組織的各類活動——鎮文藝匯演的主持、敬老愛幼教育和 金點子論壇等等。
學生資助工作先進教師事跡(篇4)
楊家坡小學六年級班的魏濤是班主任閆志立老師的幫扶對象,這個孩子的家庭狀況極不好,孩子父母親因為常年在外打工,很少回家,三個孩子是典型的留守兒童,家里僅靠年過六旬的奶奶照看,奶奶沒念過書,對孩子的學習不能輔導,魏濤是他的大孫子,聽話懂事,每天放學后替奶奶照看兩個小弟弟,這時奶奶才能騰出手去為他們幾個做晚飯,但該孩子較為膽小,平時班內的活動很少參加。特殊的學習環境使他對學習沒有了信心。
認識到孩子們的優點和缺點,就要有細致入微的工作態度和方法。為了幫助孩子們找回自信心,閆老師與他建立一種彼此信任,平等互助的關系,與他進行情感交流,做孩子們的.良師益友。在平時觀察入微,及時發現他出現的一些問題,并采取相應的幫扶活動,解決孩子們生活和學習上的困難,鼓勵他參加學校和班級開展的各項活動。
有空了,閆老師就給他講一些名人的故事,講一些生活中的常識,讓他明白生活中不僅僅有學習,還有很多的樂趣,要把自己的心打開,走出去。通過一個學習的教育與鼓勵,他有了自己的人生價值觀念,有了正確的目標和方向,現在他會朝著自己的目標去努力和奮斗。
剛接上魏濤所在的這個班的時候,閆老師發現他學習不主動,不舉手回答問題,生性膽小,怕生,做事情沒有膽量,閆老師意識到他的問題不是一天兩天就能解決的,于是閆老師制定了長期的計劃,每天給他一點小小的鼓勵和驚喜,有時候不會做的題目耐心的指導他,有時候還會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給他輔導沒有掌握的知識,慢慢的有所進步,到了六年級第一學期的后半期,他慢慢進步了,他的成績由原來的倒數已經爬到了班級前幾名,現在他每節課都能積極舉手回答問題,上課的每一個知識點,他都能夠掌握,他進步了,閆老師也笑了。
閆老師在這一年多的時間里,充分利用課余及周末時間采取家訪、電話、微信等形式,為了孩子的家長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讓孩子家長及時了解孩子的心理、學習、生活等方面的情況,給孩子更多的關愛,增強了其父母的責任意識。
教育,這首先是關懷備至地,深思熟慮地,小心翼翼地觸擊孩子的心靈,在這里誰有細致和耐心,誰就能獲得成功。
學生資助工作先進教師事跡(篇5)
近年來,在學生資助工作上,身為黨員的曹成成老師一直堅持以人為本,嚴格按照學生資助政策的有關要求,始終以飽滿的工作熱情,細致地做好資助工作。
一、熱愛學生資助管理工作,認真落實資助政策
在平時的日常工作中,曹老師經常深入班級,了解困難學生的實際情況,幫助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建立自信,積極為學生的成才創造條件,為資助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每年上級下達學生資助任務后,曹老師總是認真學習有關文件,深刻領會政策精神,同時,把宣傳資料發送到學生家長手中,廣泛宣傳學生資助的有關政策、條件,要求每位家長、孩子認真閱讀宣傳資料并簽字確認信息,使學生資助政策深入人心。
二、克難奮進,懷著“三心”幫助學生
在學生資助工作中,曹老師總是要求自己要飽含一種心情來工作:一是要懷著對學生資助政策的感激之心:二足要懷著對學生和家長經濟困難的同情之心:三是要懷著對本職工作的誠摯、熱愛之心。因此,在工作中處處體現出來的熱心、愛心、耐心不僅感動了學生和家長,也讓同事深受鼓勵。
每年在開展學生資助工作時,曹老師總是克服時間緊、任重等困難,加班加點收集學生資助信息。曹老師熱情接待、傾聽學生和家長的咨詢,耐心地向家長們宣傳解釋相關的資助政策和程序。用高度的事業心、責任感,不怕吃苦的精神,使學生每月按時領到資助金。
三、檔案管理規范化
對班級學生的信息認真排查、審核從而加強學生資助的后期管理,使得班級經濟困難學生電子數據的使用更加的快捷,電子檔案的保存更的完整。在工作中,曹老師不斷總結經驗,創新工作。目前班級已經形成了較為完整的一套工作體系。
四、嚴愛相濟,教書育人
曹老師深深地懂得:經濟困難學生的自尊心是非常脆弱的。對他們,曹老師總是格外小心,做到了多談心、多家訪、多幫助、多鼓勵,并努力尋找和善于捕捉學困生身上的閃光點趁勢表揚,促其發光。在這些孩子身上,曹老師達到了上課提問多鼓勵、課后輔導要耐心、犯了錯誤不急躁、錯誤嚴重不發火、問題不解決不撒手的要求。
五、以真愛培育真愛
這些年來,曹老師為資助工作付出了很多,也收獲了很多。曹老師經常為班級多數同學購置衣物、學習工具、食品等,還經常自費布置班級文化,確保孩子們的心理健康。不僅在物資上給予經濟困難學生幫助,同時還在生活關心、關注、關愛他們。在關愛經濟困難學生的同時,曹老師還兼顧著全體學生的發展,受到孩子、同事、家長的一直好評。
六、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斷奮斗、進取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曹老師絲毫沒有懈怠,也不敢懈怠,他深知后面的路還很長。在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必將立足實際,盡自己最大的力量認真做好資助學生工作,情暖學生心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