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幫老助殘事跡材料
根據事跡的性質,可分為正面典型材料和反面典型材料;你是否在尋找“2023幫老助殘事跡材料”?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資料,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2023幫老助殘事跡材料【篇1】
“冬殘奧會的成功舉辦讓我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了‘勇氣、決心、激勵、平等’的殘奧價值觀,也鼓勵了每一名殘疾人自尊、自信、自強、自立。”連日來,剛剛卸任江西省樂安縣殘聯理事長的黃__一直忙著向殘疾人朋友們宣傳北京冬殘奧會。
3月22日,他來到位于鰲溪鎮前坪路的楊聰敏的家,遠遠看見坐在輪椅上的楊聰敏正在門口努力地踏著康復機。“老楊,最近狀態不錯呀,馬上就能自己站起來了哈?”看到楊聰敏身體狀況與精神狀態都越來越好,黃__倍感欣慰。
20__年,黃__剛剛調任縣殘聯理事長,就收到楊聰敏的求助短信。當時,楊聰敏因視神經脊髓炎導致身體殘疾、不能自理。“那段時間我很消沉,怨天尤人,想不通為什么這個病偏偏發生在自己身上,于是就發了一條短信給黃理事長。沒想到第二天,他就來看我,我一下子感到很溫暖。”楊聰敏回憶起初見黃__的情景,仍然十分感動。
楊聰敏的家可謂“家徒四壁”,家里最多的就是藥,除了30多盒未拆封的中成藥,還有兩個透明的大箱子,里面是不同顏色的藥片分裝盒,藥片按早中晚用量分裝后疊在一起……看著躺在床上的楊聰敏,黃__心里五味雜陳。他立即協調縣人民醫院醫生上門評殘,為楊聰敏辦理殘疾證,幫他申請了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并為他申請了輪椅、彈力帶、握力器等康復體育器材。在黃__的鼓勵和幫助下,楊聰敏重拾對生活的信心,每天堅持做3至4個小時的康復訓練。如今十余年過去了,他的身體康復情況遠遠超過了醫生的最初預測。
20__年,在調研貧困重度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工作時,黃__結識了下肢殘疾的羅雪蘭。羅雪蘭常年坐輪椅,還要照顧兩個孩子起居。她向黃__反映家中灶臺太高,對于坐輪椅的人很不方便。黃__便把這項細節納入貧困重度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方案中。在隨后的幾個月里,黃__多方奔走,向上級殘聯和縣財政爭取到近300萬元資金,為全縣906戶建檔立卡貧困殘疾人家庭進行了無障礙改造。
不久后,羅雪蘭家中的灶臺按照她的使用習慣降低了高度,房門拓寬了,門口的臺階也改成了坡道,她坐著輪椅可以很方便地進出……縣殘聯干部到羅雪蘭家回訪時,她激動地握著工作人員的手說:“黨和政府對我們這些殘疾人格外關心、格外關注,讓我感受到了穩穩的幸福!”
“縣殘聯是個大家庭,殘疾人就是我的家人,怎么把家人的事情安排好,是我每天思考最多的問題。”黃__說,這么多年的助殘工作讓他養成了一個習慣,經常帶著備忘錄去下大街社區的惠民家園走訪殘疾人。
惠民家園小區是一個廉租房小區,該小區安置了許多殘疾人,樂安縣“殘疾人之家”就設置在這里。小區里的不少殘疾人都認識黃__,見到黃__又來了,他們熱情地跟他打招呼,邀請他去家里坐坐。也有向黃__反映問題的,黃__便掏出備忘錄詳細記錄下來,最后撕下一張寫著自己手機號碼的便箋遞給對方:“你的訴求我記下了,一定幫你落實好,這是我的手機號碼,有什么問題可以隨時聯系我。”
黃__的手機從不關機,不管是清晨還是深夜,只要接到殘疾人朋友的來電,他總是耐心接聽。有的殘疾人朋友有心結,電話一打就是好幾個小時,聊得手機發燙,黃__就開著免提繼續接聽。黃__妻子勸他改天再聊,他卻說:“殘疾人朋友生活中遇到了困難,心里著急,打電話給我是對我的信任,我作為殘疾人工作者應該多一份耐心,多站在他們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殘疾人心理,解開殘疾人心結,黃__還帶領縣殘聯干部自學了心理學。
面對貧困重度殘疾人,黃__毫不猶豫地提供幫助,但對于個別明明有勞動能力卻懶散度日的殘疾人,他則上門勸導:“殘疾人想要過上好日子,就必須自立自強,我們殘聯會盡最大努力幫助你。”近幾年來,黃__帶領縣殘聯加大對殘疾人就業培訓和產業扶持的力度,通過推薦殘疾人務工、開辦就業技能培訓班、建立殘疾人產業孵化基地、發放殘疾人創業補貼等方式,扶持了一批又一批殘疾人就業創業,培養了一批又一批自立自強的殘疾人典型。
鰲溪鎮視力殘疾青年鄒懷遠正是其中一位。他在黃__的幫助下到省殘聯培訓中心學習盲人按摩,學成歸來后與另一名殘疾青年楊建坤合伙在縣城開辦了一家盲人推拿門店。門店開業以來,生意一直很紅火,還接收了30余名視力殘疾的學徒,帶領大家一起走上了自立自強的道路。
黃__的助殘熱情感染了身邊的同事和全縣的助殘人士,在他的帶動下,樂安縣殘疾人工作委員會被評為全國殘疾人工作先進單位,黃__本人也被評為全國殘疾人工作先進個人。
2023幫老助殘事跡材料【篇2】
__,女,43歲,20__年以來一直在圍場四合永鎮負責殘疾人工作,心系群眾,勇于擔當,樂于奉獻。多次被鎮里評為先進個人、優秀共產黨員,獲得縣政府各項嘉獎。目前全鎮已辦理殘疾人證682人,其中享受殘疾人生活補貼167人,護理補貼180人。
履行職責,做殘疾人的貼心人。積極動員社會力量,努力推進殘疾人教育、就業和社會保障等各項事業,多次聘請農村實用技術專家到鎮里進行技能技術培訓,幫助殘疾人實現脫貧致富。她走鄉串戶進行信息采集工作中,發現有25名臥床殘疾人無法到殘聯辦證,就為他們申請入戶辦理殘疾證;發現22名急需輪椅的肢體殘疾人,幫助申請輪椅。
作為一名基層殘疾人工作者,她始終對殘疾人始終充滿著愛心、細心、耐心和恒心,滿懷深情到殘疾人中去,不斷改進工作方式,真心為殘疾人辦實事。
2023幫老助殘事跡材料【篇3】
__,男,中專,42歲,23歲的那年病魔無情地奪去了他的視力。他在家里人耐心的開導和妻子細心的呵護下,慢慢明白了作為頂天立地的'男子漢,首先要有對家庭的責任感。一次偶然的機會,家里叔叔帶著他尋求殘聯幫助,參加市殘聯盲人按摩培訓班。畢業后,先后在吉林省白城市及__市從事按摩工作。20__年,在寬城殘聯的大力支持下,利用家里空閑的房間開起了盲人按摩店。開店期間,通過到北京、保定、石家莊等地的參觀學習,按摩技術更加精湛,按摩的人越來越多,在寬城小有名氣。先后被評為市級殘疾人專門協會委員、縣盲人協會主席;獲得省、市級優秀殘疾人榮譽證書;在20__年分別參加省、市技能比賽,分別獲得第三名、第一名。
他說,今天的成就是黨和政府的關愛才換來的,現在有能力幫助更多彷徨無助且身殘志堅的殘疾人,他將按摩技術傳授給16名殘疾人徒弟,帶動更多殘疾人就業自立。
2023幫老助殘事跡材料【篇4】
王__,今年66歲,四團鎮紅衛村人。80年代中期他就創辦了福利企業,吸納殘疾人到廠就業。他是原區福利企業協會的會長,他更是一名助殘幫困的領頭羊,三十余年來,他助殘幫困的先進事跡讓人折服。
殘疾職工池林娟夫婦,因多年不育而領養了一個女兒。當女兒六歲時,池林娟竟然懷上了孩子,這本來是件喜事,但不幸的是,她的丈夫患上了肺癌,四處求醫,耗盡家財仍無力回天。就在她丈夫去逝的當天,小女兒也同時降生了。面對一個行動不便的殘疾人、一個家徒四壁的貧困家庭和兩個失去了父親的孩子,王__又出錢又出力,忙里忙外幫她們料理后事。池林娟家的危房即將倒塌,王__主動找村委會求援并出資3000元,幫她們翻修了兩間新房。大女兒求學讀書,王__每年捐助三千元供她考進了曙光中學。到高中后,王__每年捐助上萬元,一直到她考上了上海科技大學。
王__為殘疾人做好事總是全心全意,不厭其煩,無私援助,許多鄉里鄉親稱他為“王善人”、“活菩薩”。肢殘人金永林家房子癱塌,王__獲悉后馬上到現場了解情況,拍下照片,并親自到村里、鎮里、殘聯及建委幫助落實房屋翻修。殘疾人宋春官家庭貧困,王__捐資3000元幫他買來一臺軋米機,讓他為村民軋米,宋春官家的生活從此也有了好轉。
四團鎮有526名殘疾職工退崗無業,王__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積極聯系,落實村企掛鉤,由企業購買崗位,讓殘疾人在企業拿報酬,在村里做環衛和家政服務,使殘疾人就地就近上崗。王__根據不同的殘疾對象,通過不同的渠道,先后幫助138位殘疾人重新走上了就業崗位。數據里閃耀著王__的一腔熱情和無私奉獻的精神境界。
“一花獨放不是春”,王__深切體會到:助殘幫困要靠大家的力量,要靠社會的力量。他經常動員其他福企老總為困難弱勢群體辦實事、做善事,承擔起社會責任。在他的帶動下,各種社會慈善捐助、抗災救災、助殘助老、助貧助學等活動層出不窮地涌現,如火如荼地開展。
2023幫老助殘事跡材料【篇5】
__,副主任醫師,22余年來先后從事臨床內科、急診、外科、骨傷、針灸工作,曾先后在《__中醫》等雜志發表醫學核心期刊論文13篇,省級期刊3篇;獲得市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項、三等獎4項,共完成市級科研項目6項。20__年被寬城縣殘聯評為20__年度全縣殘疾人先進工作者。
在小兒腦癱治療上獨具特色,仔細研究治療方案,語言障礙的給予健腦,益智,對大腦神經通過經絡直接和間接刺激,令其語言中樞發育,改善語言障礙;對于不能走路或者走路姿勢不協調的`給予仔細和反復分析患兒不同體征,針對個體每塊肌肉,利用超微針刀改善和調節肌肉、肌腱功能,令其能走和走的更好;對于癱瘓孩兒,給予針灸,藥物穴位注射,埋線,針刀綜合治療,本著不放棄,不遺漏,堅持實施靈活治療方案。五年來共有50余例腦癱患兒接受治療有效,對殘疾兒童特別是腦癱患兒的康復工作作出了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