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中國2023徐夢桃事跡
3月4日《感動中國2022年度人物》揭曉啦,其中徐夢桃的事跡你了解多少?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感動中國2023徐夢桃事跡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感動中國2023徐夢桃事跡(精選篇1)
“為祖國拼金牌是使命也是榮譽,付出再多的汗水淚水都值得?!边@是徐夢桃說過的一句話。而在此之前她已經為之奮斗了28年。28年的堅持與努力、汗水與淚水都匯集在北京冬奧會女子三周臺的最高領獎臺上,當國歌響起的那一刻不僅是她自己,連同我們也似乎能夠感同身受。
新時代年輕人的優良品質在她身上展現得淋淋盡致,也讓大家看見了中國年輕力量!但很多人又曾問到,身邊或是自己又有多少個能夠和她一樣,在努力之后取得收獲,更能得到大家的關心與喜愛。如題而訴,因熱愛而堅持,因夢想而堅定。年輕力量充斥著各行各業,社會各個角落里看見的不僅僅是電視銀屏上光彩奪目的她,更多的是擦肩而過的快遞小哥、微笑服務的客服人員或是服務基層的工作人員。可這絲毫不能影響優良品質在這些人身上的體現。無論從事任何職業、任何工種,都是在為國家、為社會、為群眾而服務。能夠在自己的崗位上有所堅持,一步一腳印,一行一進步,也是發光發亮的另一種體現,更是實現自我價值的體現。
在更為年輕時,或許有過放棄、或許夢想與現實有差距、又或許能夠在競爭激烈的社會現狀中無法堅持,但這從未影響過年輕一代勇敢“追夢”勇氣,也相信只有堅持與努力才能換來自己的熱愛與初心。
在徐夢桃身上也看到了這一點,四次征戰奧運,身上與心里的創傷未撼動她絲毫,也終在而立之年,夢想照進的現實。她也曾說,在她入黨的那一刻,就已用最高的標準要求自己,也是在那一刻更加堅定了為夢想與熱愛而堅持。
心中有夢想、腳下才有力量。作為新時代年輕人,不僅要在道路面前披荊斬棘,更要在困難面前乘風破浪。在認清社會大背景下的艱難,也要持續不斷提升自己。始終以堅持者的身份,做好每一件小事,更要以奮斗者的姿態,在自己平凡而務實的崗位上扎扎實實。
感動中國2023徐夢桃事跡(精選篇2)
激動與興奮,溢于言表,只能用淚水來宣泄這種難以抑制的情緒。
徐夢桃哭了——在美國選手最后一跳失誤、徐夢桃鎖定冠軍的那一刻,她哭了;賽后站在領獎臺前,她在哭;披著國旗在場上奔跑時,她依然在哭。
“真的,我太激動了。四屆了,我在家門口奪冠了。為之努力了16年啊!人生有多少個16年,真是太不容易了?!毙靿籼以诓稍L區依然抹著眼淚。
這一枚金牌,中國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隊等了24年。1998年長野冬奧會,中國隊由徐囡囡拿到一枚銀牌。隨后李妮娜在2006年都靈冬奧會和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上連拿兩枚銀牌,郭心心在溫哥華冬奧會摘得銅牌。2014年索契冬奧會,徐夢桃遺憾拿到銀牌。平昌冬奧會,中國選手張鑫和孔凡鈺分別拿到銀牌和銅牌。六屆冬奧會,5枚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銀牌,收“銀”員的魔咒,在這一刻終止。
這一枚金牌,徐夢桃等了16年。出道以來,她獲得了27站世界杯分站賽個人項目冠軍,7枚團體項目金牌,2013年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挪威世錦賽冠軍,2011—2012賽季、2012—2013賽季、2016—2017賽季、2018—2019賽季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世界杯女子總冠軍,唯獨沒有奧運會冠軍的頭銜。從溫哥華的黃柏山滑雪場到索契的玫瑰莊園滑雪場,再到平昌的鳳凰雪上公園,三屆冬奧會無緣金牌的“宿命”,在這一刻被打破。
這一枚金牌,是從失敗中成長起來的金牌。溫哥華冬奧會,決賽中徐夢桃在跳躍代號bLdFF的動作時出現較大失誤,無緣領獎臺;索契冬奧會同樣的動作她在決賽中表現稍遜,屈居亞軍;平昌冬奧會決賽中,她在跳躍代號bFTF的動作時出現較大失誤,僅獲第9名。2月14日,從資格賽開始,徐夢桃的3跳均超過了100分,3跳的難度均在4.0以上,得分與難度分冠絕全場。
“世界之大/總想要去飛/就算滿身傷痕也不曾后悔/無人喝彩/依然在期待/雨后的彩虹它是那樣的精彩……”現場播放的音樂,描摹著徐夢桃的圓夢之路,也是諸多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運動員的寫照。
每一枚金牌,背后都是不為人知的傷痕累累。在當日的賽場上,失誤的運動員或是向后倒,“砰”的一聲后背和頭部硬生生拍在地上;或是向前倒,趴在地上從坡道上滾落下來。她們已是世界頂尖高手,在成功路上不知經歷了多少這樣的失誤;決賽中每人不過三四跳,在一個冬奧備戰周期,她們要跳多少次,經歷多少次摔倒后的爬起?我們不知道。關于徐夢桃,我們知道的是,2018年3月,她完成了雙腿半月板的手術。她的職業生涯中,類似的腿部大手術已有4次。2018年8月11日,手術僅僅4個月后,徐夢桃就開始了北京冬奧會周期的備戰?!拔抑皇窍胝宫F我能做到的最好,我做到了?!毙靿籼屹惡笳f。
徐夢桃在賽后談及2月14日這一日期對于她的別樣記憶——
2009年2月14日,在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世界杯莫斯科站,19歲的徐夢桃拿到了人生中第一個世界杯分站賽冠軍;俄羅斯當地時間2014年2月14日,在索契冬奧會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決賽中,徐夢桃獲得銀牌,拿到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枚奧運會獎牌;8年后的北京時間2月14日,徐夢桃在北京冬奧會拿到了第一枚奧運會金牌。
2月14日或許真的是她的幸運日,但我們更相信越努力越幸運。
感動中國2023徐夢桃事跡(精選篇3)
在江蘇蘇州吳江區平望鎮,有一家相冊工廠,招工時殘疾人優先入職。這個特殊的要求始于老板陸鴻自己的經歷。
陸鴻一歲時生了一場大病,從此成了腦癱,他的小學和初中時光也因此在痛苦中度過。每次上體育課,同學們都去操場上開心地跑跳,只有他孤零零地坐在教室里?!巴瑢W都模仿我走路,每次體育課老師都不讓我上,真難受,我想鉆到桌子底下。”
初中畢業,陸鴻去找工作,單位負責人拒絕了他,“廠里那個人跟我媽媽說,你看看你兒子這副樣子,他能干什么?!蹦菚r正值酷夏,陸鴻卻感到渾身冰冷。他埋怨天、埋怨地,甚至埋怨媽媽,為什么要生下他。
萬般無奈之下,陸鴻只能去叔叔的廠里學敲白鐵皮。為了這份來之不易的工作,他學會了騎自行車上下班,每天往返50公里。在路上,他不知摔過多少次跤。由于手不靈活,手指經常被敲出血,陸鴻也咬牙堅持著。漸漸地,陸鴻的手藝越來越好。
由于父親病重,花光了家里的積蓄,陸鴻的收入不能給家里帶來太大的幫助。父親離世后,陸鴻決定撐起這個家,開始創業,“我不愿當家里的累贅”。
陸鴻的創業從擺地攤開始,他修過自行車,開過報亭、電話亭和碟片店,收入卻依然微薄,直到他開照相館。
剛開始,顧客看見是一個腦癱患者給他們拍照,十個人里有九個都會轉身離開。為了留住顧客,陸鴻承諾不滿意就免費,并苦練了一手修圖的絕活。憑借著技術與認真,陸鴻打動了顧客,照相館的生意越來越好。
不少顧客問陸鴻,“你有照片,怎么沒有相冊?”這啟發了陸鴻,他決定開始制作相冊。
遺憾的是,這次創業并不順利。陸鴻投入的幾十萬元打了水漂。但他沒有氣餒,這次經歷讓他懂得了怎么去面對對手、面對困難。
2017年,在蘇州市吳江區殘聯幫助下,陸鴻開了一家相冊工廠,并吸納殘疾人就業。短短幾年時間,他的相冊廠從家庭作坊,發展成為正式企業。
后來,陸鴻的工廠里有40多名員工,其中30多名是殘疾人?!皻埣踩苏夜ぷ鞑蝗菀?,我希望能給他們提供一個崗位,讓他們把自己的光給發亮。”陸鴻想證明,殘疾人不是不行。
疫情期間,陸鴻的工廠一度停工,獨守空廠的他堅持給工人們發工資。
隨后,陸鴻購置了近500萬元的機器設備,在員工們不能來上班、人手緊張的情況下,這些機器保證了工廠的正常生產。陸鴻還帶領員工做自媒體、開網店。
在陸鴻的帶領下,工廠2021年的營業額約1000萬元,2022年營業額近1400萬元,比疫情前翻了整整一倍。如今,陸鴻的工廠已經成為遠近聞名的殘疾人扶貧創業基地。
未來,陸鴻希望能繼續努力,“從被幫助轉換成幫助,為社會作貢獻。”
感動中國2023徐夢桃事跡(精選篇4)
28年運動生涯,徐夢桃第一次奪得冬奧會冠軍,也是中國在該項目上的第一枚奧運金牌,為了這個第一,四次出征,淚灑冬奧。兒時狂言成為追夢之旅,因熱愛而堅持,因夢想而堅定。
1994年,四歲的徐夢桃開始學習體操,12歲時轉學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短短幾年,她的成績突飛猛進,先后收獲了自己的第一個全國冠軍賽冠軍、首個世界新人獎杯、中國第一個世青賽冠軍。
19歲的徐夢桃首次出戰冬奧會,決賽最后一跳,她選擇了難度最高的動作,雖然失誤了,卻讓所有人對她未來可期。這一刻的淚水,更多的是不甘心。
滑行、加速、起跳、空中轉體,整個運動過程不超過10秒鐘。每一個完美動作的背后,都潛藏著巨大的風險,尤其是對于女子三周臺運動員來說,每一跳都充滿挑戰。
此時的徐夢桃已經蟬聯了兩個賽季世界杯總冠軍,同時擁有世界第一的難度動作,總積分排名世界第一。
索契冬奧會,徐夢桃為奪金而來。因為落地時出現一個小失誤,徐夢桃與夢想失之交臂,摘得銀牌,淚水遮不住決心再次沖金的堅定眼神。
平昌冬奧會失利后,徐夢桃做了兩條腿的半月板手術,至今膝蓋里還有兩個鋼釘。
時間來到了2022年,北京冬奧會。年過30的徐夢桃第四次站上冬奧會女子決賽的出發臺,在她之前出發的國外選手剛剛刷新了場上最高分——令人窒息的壓力再度襲來。
無悔追夢,放手一搏!徐夢桃果斷選擇將最后一跳難度拉滿。那一天,又是大風、低溫,但她最終完美落地,不負期望,為中國女子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實現了冬奧金牌“零”的突破!
奪冠后,徐夢桃身披國旗、淚流滿面,在風雪中豪邁吶喊。這是激動人心的淚,是實現夢想的淚,一路拼搏,永不放棄,徐夢桃終于站上了冬奧會的最高領獎臺,創造了歷史。
感動中國2023徐夢桃事跡(精選篇5)
3月22日,河北省阜平縣馬蘭村飄起雪花,灰蒙蒙的天,一如村民們悲傷的心情。
大伙兒不能相信,他們摯愛的鄧小嵐老師就這么突然地走了!
3月19日下午,馬蘭小樂隊創建人鄧小嵐,在村里籌備馬蘭音樂節時,突發腦血栓,搶救無效,于21日深夜在北京去世,生命定格在79歲。
在鐵貫山腳下的月亮舞臺,馬蘭村黨支部書記孫志勝看著眼前一切,恍如隔世。鄧老師和孩子們在臺上歡快唱歌的一幕幕,在腦子里不停閃現。他掩面而泣:“鄧老師把所有牽掛和關愛留給了馬蘭,她永遠是我們最親的親人!”
鄧小嵐是原晉察冀日報社社長鄧拓之女,戰火紛飛的年代,鄧小嵐被寄養在馬蘭村附近一戶村民家中整整3年。對她來說,馬蘭村是她的第二故鄉,在生前最后18年里,她把大部分時間和精力投入這個小山村,去年剛剛建成的月亮舞臺是最好的見證。
早在2003年清明節,馬蘭小學20多名小學生參加烈士掃墓活動?;顒咏Y束后,鄧小嵐想跟孩子們一起唱支歌。然而,只有一兩個孩子會唱歌,還都跑調……
“沒有音樂的童年是蒼白的,我想讓他們的童年變成彩色的。”退休后,鄧小嵐扎根馬蘭,建起“音樂教室”、組建“馬蘭小樂隊”。從此,一雙雙小手彈奏著樂器,讓世界名曲回蕩在大山深處。
為了讓孩子們能有表演機會,鄧小嵐在鐵貫山下、胭脂河畔建起月亮舞臺。就在月亮舞臺接近竣工的時候,馬蘭的歌聲,從山林間的小小舞臺,傳向更遠的地方——北京冬奧會開幕式現場。
今年2月,以“馬蘭小樂隊”為前身,44名阜平山里娃組成的“馬蘭花兒童聲合唱團”兩度登臺,在北京冬奧會開幕式和閉幕式唱響《奧林匹克頌詞》,用質樸的歌聲感動了世界。
“馬蘭花兒童聲合唱團”成員、8歲的張艷琪聽到鄧老師去世的消息后泣不成聲。她說:“跟鄧老師學唱歌的日子特別開心,能當鄧老師的學生我感到很自豪,我會永遠記著鄧老師?!?/p>
合唱團的學生家長自發在網上進行追思和吊唁,用自己的方式懷念鄧老師。
張艷琪的父親張秀廣在朋友圈寫下了這樣一段話:“以后的路上,我們再也看不到那位騎著電車,為孩子們成長跑上跑下的老人了,我們要感謝她老人家付出的一切,鄧老師一路走好?!?/p>
3月22日,馬蘭村村民席金海從手機上看到了鄧小嵐去世的消息?!斑@心里可難受哩。我的三個姑娘都跟著鄧老師學過音樂,山里孩子不一定成為音樂家,但音樂能讓孩子們開眼?!?/p>
席金海的小女兒席慶茹是馬蘭花兒童聲合唱團成員之一,一直跟著鄧小嵐學習音樂。從電子琴到小提琴,給份樂譜,席慶茹都能拉一段?!昂髞砦野l現,孩子要是愛好這個東西,就不會影響學習?!毕鸷Uf,更重要的是,他發現有了音樂做伴兒,小孩子似乎更快樂。
這些年,鄧小嵐的付出與堅持,馬蘭村每一個人都看在眼里。
18年來,她每個月兩次來馬蘭,風雨無阻,來回奔波20多萬公里,相當于繞地球五周。
慢慢地,音樂的種子在小山村里生根發芽,馬蘭村出現了這樣的畫面:女孩用白粉筆在課桌上畫出鋼琴鍵,比著指頭練習;山村的小路上,男孩子背著吉他結伴而行……
最動人的是,大人們在地里勞作,孩子們在一旁練琴。一個彎著腰,一個低著頭;一個在播種,另一個也在“播種”。
2013年發起“馬蘭兒童音樂節”,2015年為山里娃打造三層“音樂城堡”,鄧小嵐為馬蘭村輔導過的200多名學生,很多已經上高中、讀大學,其中有10余人在大學里讀藝術專業或畢業后從事藝術教育。
馬蘭小學校長陳業田回憶說:“鄧老師來一次住十天半個月,每天下午到學校上課。小學下午都是社團課,喜歡音樂的孩子就去找她學,周六日去她的住處學。”
陳業田說,學校下午的社團課無非就是學校大合唱,自備的樂器也大多是小鼓、鑼,“但鄧老師帶來的不一樣,是長笛、豎笛、手風琴、小提琴、吉他等樂器。鄧老師每次都說,一個孩子的童年哪能沒有音樂”。
“音樂讓孩子們體會到美好,他們變得更樂觀、更自信了。”阜平縣城南莊夏莊學區中心校校長劉凱是“馬蘭花兒童聲合唱團”帶隊老師,他經常和鄧小嵐一起帶孩子們排練。說起鄧老師,他幾度哽咽:“過年鄧老師還和我們一起包餃子呢,總覺得這事兒不是真的?!?/p>
這兩天,劉凱不時拿出手機,翻看照片,里面記錄著他和孩子們與鄧小嵐老師一起生活、一起排練的點點滴滴。他感傷地說:“鄧老師為馬蘭村付出了太多,鄧老師走了,但‘馬蘭花’不會凋謝,我們要把鄧老師的愛延續下去?!?/p>
“如果有一天,你來到美麗的馬蘭,別忘記唱一首心中的歌謠,讓孩子們知道,愛在人間……”
鄧老師走了,歌聲卻永遠留在了村里,留在了人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