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忠芳感動中國事跡簡介
沈忠芳獲頒感動中國2022年度人物!沈忠芳的事跡有什么呢?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沈忠芳感動中國事跡簡介(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沈忠芳感動中國事跡簡介(篇1)
2022年感動中國年度人物中,出現了一個令我們陌生的名字,一個隱藏了88年的名字:沈忠芳。在我們了解了他的故事之后,一股敬佩之感便油然而生。
沈院長,這位二院的老領導,這位祖國的鑄盾人,這位家人孩子眼里“最熟悉的陌生人”,用自己的一生演繹了何為“國士無雙”。沈院長在二院由青絲奮斗至白頭,堅持真理,堅持理想,堅持國家利益高于一切,為祖國國防能力的提高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這種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精神,是名副其實“國士無雙”、“感動中國”的國家榜樣,也是同樣在二院工作的我們奮斗和追求的榜樣。
更令人動容的是,哪怕在退休之后,沈院長依然對祖國的未來抱有殷殷期盼:他希望打造祖國天空之盾的事業可以后繼有人,希望可以培養出更多的青年才俊。對于我們這些二院青年職工,沈院長的殷切希望更在我們肩上增添了一份使命感與責任感,增添了為祖國國防與航空航天事業做出貢獻的一份決心。
沈忠芳感動中國事跡簡介(篇2)
今年88歲的沈忠芳,他是《導彈人生》書中12位已過了脫密期的中國導彈總指揮總設計師之一,是我國航天事業的重要參與者、組織者和見證者。
1934年8月,沈忠芳出生在上海。隨著淞滬會戰爆發,轟炸機時常對上海進行轟炸和掃射。童年的沈忠芳感受最深的就是顛沛流離和對日寇的痛恨,家園被戰火摧毀的瞬間,在他的心里也埋下了一顆種子。
新中國成立后,1953年,高中畢業的沈忠芳考入北京航空學院飛機設計專業。他夢想著有一天自己親手設計的飛機,能夠保衛祖國的領空。
這里是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二研究院。1958年,沈忠芳大學畢業之后,就一直在這兒工作。
當時,美軍派出最先進的U2高空偵察機,大搖大擺的侵入我國領空,搜集情報。
沈忠芳:美國的U2高空偵察機,它的飛行高度是21000米左右。我們現役的飛機飛不到那么高,炮更打不到那么高,怎么辦?
為了摧毀U2,我軍開始研制地對空導彈系統。一次又一次反復實驗,付出終于迎來回報。我國自主研發的第一款地空導彈“紅旗—號”橫空出世。
沈忠芳:西方國家,他們以美國為首對我們封鎖,中央指導我們只能自力更生為主,艱苦奮斗,所以主要靠自己的力量,來發展我們的武器系統。這個很重要,(核心技術)買是買不來的。
30歲的沈忠芳又開始參與“紅旗二號”研制。新型地空導彈的研究工作量很大,難度也大。為了拿出最優的方案,幾百名科研人員始終艱苦奮斗,同時也在爭論不休。
1967年,隨著“紅旗二號”導彈的研制成功,邁出我國自主研制防空導彈的關鍵一步。隨后幾年,在沈忠芳的帶領下,他所負責的導彈型號在很多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并成功完成了4次飛行試驗考核,其中8項成果榮獲全國科學大會獎。
1992年1月,沈忠芳被任命為第三代中高空中遠程防空導彈型號總指揮。經過一次次挑戰,僅用了三年時間,就全面完成了攻關任務,突破了五大關鍵技術,取得了九項科研成果,使得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統邁入了正軌。這標志著我國防空導彈研制水平跨入到世界領先行列,大幅度提高了我國防空導彈體系對抗能力和國防的實力。
導彈事業讓他付出了絕大部分精力,而陪伴沈忠芳一生的伴侶和戰友,同樣是北航飛機設計系畢業的徐正年,在承擔了中國航天工作的同時,還肩負起照顧家庭的責任。
因為保密的原因,孩子在年幼時,爸爸就像個陌生人。直到今天,沈忠芳也無法向孩子們和盤托出工作的全部。
作為中國國防中國航天武器事業的建設者,國家利益高于一切,深深地印在沈忠芳心里。
沈忠芳:堅持真理,堅守理想,對黨忠誠,不負民族。
國士無雙,無數像沈忠芳這樣為中國航天武器事業而隱姓埋名的英雄們,他們是真正的大國脊梁。
沈忠芳感動中國事跡簡介(篇3)
先生是中國的一位偉大而隱秘的科技工作者,他參與了國家防空武器系統的總指揮,為國家安全和人民的平安做出了重要貢獻。近日,他被評選為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這是對他60余年默默付出的褒獎,也是對他勇敢堅韌的敬佩之情。 沈忠芳先生在面對日軍轟炸家園的時候,選擇了報考飛機設計專業,這意味著他將來要為國家的防空安全做出巨大的貢獻。
這個決定反映了他對祖國和人民的責任和擔當,展現了他高尚的愛國主義情懷。在落實自己的理想和職責的過程中,他選擇了從事導彈研制工作,在這個領域里默默耕耘,默默奉獻了60余年,為國家的安全和發展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沈忠芳先生說:“人生最大的幸福,莫過于為人民的幸福奮斗?!边@話言簡意賅卻道出了他堅定的信念和高尚的情操,也說明了他為國家和人民默默付出的原因。毫無疑問,沈忠芳先生是一名真正的愛國者和奉獻者,他把自己全部獻給了祖國和人民,用實際行動和成就詮釋了愛國主義和奉獻精神的內涵和價值。
致敬沈忠芳先生,不僅是對他個人的敬意和認可,更是對我國科技工作者的敬意和認可。沈忠芳先生的事跡提醒我們,科技是國家和人民的重要支撐,科技工作者是國家和人民的寶貴財富。我們應該重視科技工作者,鼓勵他們的創新和奉獻,讓他們成為推動國家發展和進步的中堅力量。同時,還需要普及科技知識和文化,提高國家創新能力和競爭力,讓中國科技更好地服務于國家和人民。
總之,沈忠芳先生是一位隱姓埋名的偉大科技工作者,他毫不張揚地為國家和人民默默奉獻60余年,是中國科技工作者的楷模和代表。我們深切地向他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欽佩,也希望更多的人關注科技工作者,關注科技創新和進步,讓科技更好地造福人類。
沈忠芳感動中國事跡簡介(篇4)
沈忠芳,89歲高齡的沈忠芳是中國第三代 防空武器系統總指揮。 他先后完成車載紅纓五號超低空防空武器系統試驗樣車、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統、B6系列武器系統等研發、指揮工作,中國能夠不再具備其他國家都導彈威脅,正是多虧了這些科學家。
沈忠芳隱姓埋名60多年,2022年4月才被解密。讓我們向他致敬!#致敬英雄##這才是我們該追的星#
沈忠芳感動中國事跡簡介(篇5)
隱姓埋名60余年,因為他,我們無懼他國導彈威脅。因為他,我國防空導彈跨入世界領先行列。他是《導彈人生》書中12位已過了脫密期的中國導彈總指揮總設計師之一,89歲的沈忠芳終于解密,進入公眾視野,而他這一次感動中國。
2022年4月,12位隱姓埋名的我國導彈武器型號總指揮、總設計師的名字首次向社會公開,沈忠芳就是其中的一員。這是他退休后12年,第一次以真名展示在公眾面前。
干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他是我國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統總指揮,生在戰火紛飛的年代,從小就立志為祖國設計飛機。
他將自己的一生最好的時光都獻給了中國的航空事業,他說:國家利益高于一切。
1934年,沈忠芳出生于上海市,從小目睹國破家亡、戰火紛飛紛飛,他燃起了報國夢想,造飛機成了他最大的愿望。
新中國成立后,沈忠芳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北京航空學院,在飛機設計專業學習。1958年,沈忠芳和他的同學們,大干一百天,終于將中國的第一架輕型旅客機“北京一號”送上藍天,這是他的畢業設計,也是兒時的夢想。
畢業后,他被分配到國防部從事導彈研究工作,國防部五院二分院就是沈忠芳導彈人生的開始。
中國的導彈是從仿造開始的,但是真正創新則是依靠我們自己培養的人才。當時美國最先進的U2高空偵察機頻繁進入我國空域偵察,高炮部隊設伏防衛,當時礙于其飛行高度達到了21000米,飛機夠不著,高炮打不準。
為了震懾敵人,摧毀U2高空偵察機,我軍開始自主研制地對空導彈系統。其中艱辛自然不必多說,我國自主研發的第一款地空導彈“紅旗—號”橫空出世。
自此U2不敢來犯,我國導彈核心技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在獨立自主研制的路子上找到了一條行之有效的規范。
30歲,沈忠芳又開始參與“紅旗二號”研制。在科研人員通力合作下,1967年研制成功,邁出我國自主研制防空導彈的關鍵一步。
36歲,沈忠芳正式加入FJ型號的方案論證和研制工作。三年后攻關后,FJ型號第一次試飛導彈的試驗。點火幾秒鐘后,發動機就爆炸了,沈忠芳在從不離身的筆記上記下了這沮喪的一天。
從此帶著團隊進入“歸零”,一舉解決了導彈發動機問題,還創新地給導彈穿上一層隔熱服,降低發動機飛行高溫的同時,還降低了彈體溫度。
從單獨型號,到導彈系統,在沈忠芳的帶領下,多款導彈取得成功,其中獲得全國科學大會獎項的就有8個。
80年代,搞民品,人才留不住,沈忠芳和同事們自籌資金450萬元,要知道當年這些錢是多么的難得,那時候工資不到100元,這些錢無疑是天文數字。
第一發失敗了,同事們沮喪無比。他安慰大家說:還有第二發呢,錢不夠,從我們工資里扣。2年時間,地地導彈B610就面世了,后續B611成為外貿產品,“B6”系列成為世界上最先進的精銳武器之一。
外貿型號的成功,不但鍛煉了隊伍,還獲得了數億美元的合同,幫助我們提高防御導彈的研發水平。
1992年,沈忠芳被任命為第三代中高空中遠程防空導彈型號總指揮。他三年完成攻關,突破五大技術難題,取得九項科研成果,我國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統邁入了正軌。這意味著,我國防空導彈研制水平已經與世界先進水平同步。
2009年,國慶60周年大閱兵,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統首次亮相,沈忠芳說:“東方的睡獅醒了,誰敢欺負我們?”
76歲,沈忠芳離開崗位,回到了虧欠太多的家庭,直到這一天他也沒法和孩子問自己到底在干什么。隱姓埋名60載,再回首已是暮年。
他說:“人生最大的幸福,莫過于為人民的幸福奮斗?!?/p>
感動中國頒獎詞這樣說道:從無到有,從近到遠,從長纓在手,到紅旗如畫。這一代人從沒有在乎過自己的得與失,這一代人一輩子都在磨礪國家的劍與盾。今天,后輩們終于能聽到你們的傳奇,隱秘而偉大,平靜而神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