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巡蒼穹的英雄航天員景海鵬事跡
四度飛天,榮譽等身;景海鵬收獲了無數的鮮花和掌聲;你是否在尋找“四巡蒼穹的英雄航天員景海鵬事跡”?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相關資料,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四巡蒼穹的英雄航天員景海鵬事跡篇1
2016年,神舟十一號任務后,景海鵬立即投入新的備戰訓練,有人勸他:“你已經完成3次飛行任務,也過50歲了,還值得再冒險嗎?”他回答:“只要祖國需要,我隨時準備再上太空!”
景海鵬1998年成為我國首批航天員,圓滿完成了神舟七號、神舟九號、神舟十一號3次載人飛行任務,先后獲得“一級航天功勛獎章”“八一勛章”“改革先鋒”等稱號。這一次,航天老將重整行裝再出發,擔任神舟十六號航天員指令長。4次飛天,他將再次刷新中國人飛行次數紀錄。
神舟十一號任務距今已經7年。7年來,景海鵬一如既往保持著學習、訓練狀態。在陸軍某部任職期間,他隨身攜帶所有飛行訓練資料,定期和教員電話溝通交流,回隊訓練。600個俯臥撐、600個仰臥起坐、上千次跳繩是他每天的“標配”……
本次任務乘組將承擔更艱巨、更繁重、更高精尖的科學實驗。在訓練過程中,景海鵬對乘組提出了高標準嚴要求,重點在操作能力上下功夫,“只有在地面上練到極致,在太空面對風險、面對危險,才能臨危不懼?!?/p>
自主分析、判斷、決策、處置……每次訓練,拿到操作指南后,景海鵬都要求乘組先獨立完成整個操作流程后,教員再進行總結和講解。如此反復,乘組的操作能力有了質的提升。
四巡蒼穹的英雄航天員景海鵬事跡篇2
黃土地“飛”出了航天員
1966年10月,景海鵬出生在運城市鹽湖區楊家卓村,一個一千人口的小村莊。父母親都是土生土長的農民,他們給孩子起名叫“海鵬”,希望他將來有海一樣的胸襟,像大鵬一般翱翔高空。
讀高中時的一天,景海鵬去運城中學參加籃球比賽,在運城中學宣傳欄里,他第一次看到了飛行員的照片。回到家中,景海鵬興奮地向父親比劃,飛行員的頭盔是這樣的,護鏡是那樣的.。他說,自己真得非常喜歡飛行員的服裝,看起來很威武。
他告訴父親:“我要當飛行員。”
1984年,空軍在運城招飛行員,景海鵬迫不及待地報了名。但因身體原因沒有過關。幾年后,保定航校到運城招生,不甘心的景海鵬又一次報了名,并偷偷跑到運城參加體檢。
這一次,他順利地通過了各項體能的檢測。憑著這股倔勁,從保定航校到空軍飛行部隊,景海鵬一步步實現著兒時的夢想。
“這就是山西人的性格”
“航天人有一句話,寧可備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備。第一次執行任務之后鮮花掌聲不斷,但我們沒有忘記自己的身份,第二周開始就投入緊張的訓練,”景海鵬將此歸納為:想干的事,一定要干好,“也許這就是山西人的性格”。
20__年第一次入選神舟六號載人飛行任務乘組梯隊,面對中外媒體,景海鵬向大家介紹:
我是景海鵬,來自山西運城,關公故里,有5000年文明的河東大地。關公文化的精髓就是“忠義禮智信勇”,這六個字在我心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也培養了我忠誠、勇敢、執著、勤奮、吃苦的品質,這是咱們三晉文化培養的結果。
而這一次,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上,景海鵬以更直接的方式表達了對家鄉的熱愛:
沒錯,他把山西老陳醋帶上了太空!目測,山西陳醋這一瓶“黑”將潤彩太空,成為新的“太空紅”。
四巡蒼穹的英雄航天員景海鵬事跡篇3
景海鵬是山西省運城人,是一個農民的兒子,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特級航天員,少將軍銜。2008年9月,景海鵬圓滿完成神舟七號載人飛行任務,獲得“英雄航天員”稱號。2012年3月,他完成神舟九號飛行任務。2016年10月17日,他擔任神舟十一號飛行指令長,三飛太空,并獲得成功。
景海鵬讀高中的時候,有一次無意在一個宣傳欄里看到飛行員佩戴頭盔和護鏡的照片,十分威武,他看得挪不開腳步?;丶液螅麑Ω赣H說:“我要當飛行員。”父親雖然沒有說什么,但認為一個農民的兒子怎么可能當飛行員?
1984年,景海鵬得到空軍在運城招考飛行員的消息,十分激動,立即報了名。可是身體檢查結果令他非常沮喪,因為平時學習時間太長、眼睛里有血絲,他被淘汰了。原來信心滿滿的景海鵬覺得“沒臉見人”,而父親竟又打算讓他退學就業,為家庭分憂。景海鵬堅持要讀書,并表示今后將繼續報考飛行員。
1985年6月,景海鵬再次報考飛行員,終于收到了夢寐以求的河北保定航校(今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航空大學)錄取通知書。當他把這個好消息告訴父親的時候,父親起初怎么也不相信自己的兒子真的能成為一名飛行員!1991年6月,景海鵬分配到南空某部,成為一名駕駛殲—6戰斗機的空軍飛行員,實現了他的夙愿。他自己做夢也沒有想到,這不過是他航空夢的開始。
1996年底,空軍從現役飛行員中選拔航天員,景海鵬報名參加了航天員選拔。經過一輪輪淘汰,景海鵬從1500多名備選者中脫穎而出,正式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成為我國首批14名航天員中的一員。在他成為航天員的前4個月,他的兒子誕生了,他給兒子取名景宇飛。
1998年,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成立,景海鵬等14名航天員進行了莊嚴的入隊宣誓:“英勇無畏,無私奉獻,不怕犧牲”。12個字的誓詞從此融入了景海鵬的血液之中。
景海鵬從飛行員成為航天員,這是他人生的重大轉折。航天員的生活是非常枯燥的,上午是3個小時的文化學習,下午是身體訓練。與學習基礎理論比較,最艱苦的是身體訓練,如航天環境適應性訓練、航天專業技術訓練、飛行程序與任務模擬訓練等,總共有8大類幾十個科目的訓練任務。通過高強度的訓練,可以保證航天員在失去重力、大腦充血的情況下始終保持頭腦清楚、不犯錯誤。景海鵬嚴格要求自己,一絲不茍,對近千頁操作手冊了然于胸,對所有的儀器設備進行了上萬次的練習,以至于閉著眼睛都能夠識別。他咬緊牙根,以優異的成績通過航天員專業技術的綜合考核。在這批航天員中,景海鵬的水平可以說是數一數二的,這得益于他良好的身體素質。上級規定每個航天員每天要有一個半小時的體育運動,如籃球、長跑等。景海鵬特別喜歡籃球,他在籃球場上從來都是非常突出的一個,每次打籃球都少不了景海鵬。經過長期訓練,景海鵬無論身體素質還是心理素質都比常人好出不止一個數量級。他始終精力充沛、神采奕奕,剛毅果決,不知疲倦。
2005年6月,景海鵬入選神舟六號載人航天飛行乘組梯隊成員。2008年5月,景海鵬入選神舟七號飛行乘組成員。9月27日16時41分,景海鵬與航天員劉伯明一起配合翟志剛完成首次太空出艙行走,在343公里的太空軌道實現了中國人與宇宙的第一次直接握手。9月28日傍晚,神舟七號飛船返回艙順利著陸,景海鵬圓滿完成任務。2012年6月12日,景海鵬入選神舟九號飛船載人航天飛行乘組,分配02崗并當選指揮長。6月16日18時37分許,神舟九號順利發射,景海鵬與劉旺、劉洋一起乘坐神舟九號飛船順利升空,進入預定軌道。6月18日14時許,神舟九號與天宮一號順利自動交會對接取得圓滿成功。6月18日17時04分,景海鵬、劉旺、劉洋“飄”進天宮一號,太空從此有了真正意義上的“中國之家”。6月29日10時08分,景海鵬從神舟九號返回艙順利出艙。2016年10月16日,神舟十一號新聞發布會公布了景海鵬、陳冬兩名宇航員執行神舟十一號飛行任務,景海鵬擔任神舟十一號指令長。10月17日7點30分,神舟十一號成功發射。10月19日凌晨,在神舟十一號飛船與天宮二號成功實現自動交會對接3個小時后,航天員景海鵬打開天宮二號實驗艙艙門,順利進入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景海鵬成為第一個進入天宮二號的航天員。在神舟十一號飛船上,當整流罩打開時,飛船的右舷窗亮了,壯美的太空景色讓景海鵬驚嘆。他問陳冬:“爽不爽?”陳冬酣暢淋漓地喊:“爽!”。11月17日12時41分,神舟十一號飛船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成功分離。11月18日14時許,神舟十一號飛船在內蒙古主著陸場成功著陸。景海鵬三次進入太空,踏上全人類矚目的筑夢之旅,其間有一件令他終身難忘的事。
景海鵬8年中執行了3次載人航天任務,但鮮為人知的是景海鵬為此付出了巨大犧牲。從1998年正式成為中國航天預備航天員到2008年搭載神舟七號飛上太空,他整整10年沒有和家人度過一個春節,10年期間回去只有3次。 景海鵬執行神舟七號、神舟九號、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獲得圓滿成功,是中國目前唯一一個3次執行過飛天任務的航天員。他總結自己三次飛天的不同感受說:第一次是“激動”,第二次是“幸?!?,第三次則是“享受”。2008年11月7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景海鵬“英雄航天員”稱號。2009年1月,景海鵬當選2008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給景海鵬頒發“一級航天功勛獎章”。2017年10月13日,中央軍委給航天員大隊記集體一等功。
四巡蒼穹的英雄航天員景海鵬事跡篇4
航天員景海鵬將再一次打破由自己保持的飛天紀錄。
5月29日,神舟十六號3名航天員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問天閣與中外媒體記者見面,航天老將景海鵬帶領乘組自信從容、步伐鏗鏘地集體亮相。這是景海鵬的第四次飛天之旅,屢次創造中國人飛行次數最高紀錄的他,將再次打破自己的紀錄。
這一次,第三次擔任指令長的景海鵬帶領首次由航天駕駛員、航天飛行工程師和載荷專家組成的神舟十六號任務乘組,執行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進入空間站應用與發展新階段后的首次載人飛行任務。
2008年11月6日,被授予“英雄航天員”榮譽稱號,獲“航天功勛獎章”;2012年10月1日,獲“二級航天功勛獎章”;2016年12月26日,獲“一級航天功勛獎章”;2017年7月28日,獲“八一勛章”;2018年12月18日,獲“改革先鋒”稱號并頒授改革先鋒獎章;2021年11月5日,獲第八屆全國敬業奉獻道德模范……
一枚枚沉甸甸的勛章背后,正是景海鵬一次次追逐飛天的夢想。他說:“夢想是很重要的大學,夠不著,跳一跳、努努力,就實現了。”毫無疑問,在夢想這所大學里,景海鵬足夠幸福也足夠努力。他說,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不會干涸,個人夢只有融入中國夢才更加出彩。
渴望再上一次太空
2012年6月16日,景海鵬作為任務指令長,與戰友劉旺、劉洋駕乘神舟九號載人飛船成功進入太空,圓滿完成了首次載人交會對接任務,實現了中國載人航天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此時,景海鵬成為中國首位兩度飛天的航天員。有人勸他,你已經功成名就,也快到知天命的年紀了,航天事業風險那么大,沒必要再拼了。可他說,作為一名航天員,報效祖國最好的方式就是飛天,只要祖國需要,他會毫不猶豫再上太空。
為了繼續追逐飛天夢想,他自覺和年齡小一輪的年輕戰友們一起學習、一起訓練、一起承受離心機8個G的過載,堅持相同的標準,甚至付出更多的努力,直到成功入選神舟十一號任務乘組,并再次擔任指令長。
2016年10月17日,景海鵬帶領航天員陳冬一起飛向太空,在軌飛行33天。
任務期間還出現了一個插曲,一天凌晨,天地話音通信鏈路突然出現問題,只有視頻沒有聲音。如果問題不能迅速解決,就可能導致任務中止,并緊急返回。緊急時刻,他們一邊按照地面指令迅速開展在軌排查,一邊通過視頻寫字鼓勵地面科研人員:“你們別急,我們挺好?!苯涍^天地共同努力,天地話音系統終于恢復正常。
那一年10月24日,景海鵬還在太空中度過了自己的50歲生日,收到了很多祝福。
任務成功后,景海鵬成為中國首個三巡太空,且飛行時間最長的航天員。
2017年7月28日,景海鵬被中央軍委授予“八一勛章”。同年,他當選黨的_代表。10月18日,作為首位“黨代表通道”的代表,記者問他:你已經3次飛天了,下一次還飛不飛?
“我真的十分渴望再上一次太空、再當一回先鋒、再打一次勝仗,讓浩瀚太空再次見證一名航天戰士對黨和人民的絕對忠誠、無限忠誠!”景海鵬回答。
每天有鍛煉標配
距離神舟十一號任務圓滿成功已過去了7年。在這7年中,景海鵬的崗位有過幾次變動,但他始終沒有忘記自己是一名航天員??出征太空是航天員的主責主業,為國爭光是航天員的初心使命,必須時刻準備、任黨挑選、再立新功。
景海鵬在陸軍某部任職期間,一如既往地保持著學習習慣,隨身攜帶了所有飛行訓練資料,定期和教員進行電話溝通交流,利用周末定期回隊訓練考核。晚上12點前幾乎沒有睡過覺,周末幾乎沒有休息過,而且已經4年都沒有回老家看望年邁的父母。
如果因為其他工作耽誤訓練和課程,景海鵬一定會進行補課和加練。就連出差期間,景海鵬的行李箱里會攜帶一個“秘密武器”??跳繩。
600個俯臥撐、600個仰臥起坐、上千次跳繩成為他每天的標配;70多本手冊指南、成千上萬條指令都已爛熟于心……經過多年的堅持,景海鵬的身體素質和飛行技能依舊優秀。
2022年6月,景海鵬和第三批航天員里的兩名新人組成神舟十六號飛行乘組執行任務,景海鵬第三次擔任指令長。
前兩次擔任指令長時,景海鵬帶領乘組反復練習,不僅做好自己的工作,還精準把握整個程序、每一項實驗以及隊友的每個動作。正是憑著這種“分秒不差、毫厘不失”的嚴謹作風,成就了我國首次手控交會對接和中期在軌駐留任務的圓滿成功。
神舟十六號乘組是個全新組合,首次由航天駕駛員、航天飛行工程師和載荷專家三種類型的航天員組成,三人均是博士。面對兩名比自己小了整20歲、毫無飛行經驗及太空環境體驗的隊友組成的“跨代乘組”,景海鵬深感責任重大。
他暗下決心:“一定要安全地把他們帶上天,并安全地把他們帶回來?!?/p>
別緊張,天上有我
造船為建站,建站為應用。這是空間站轉入應用與發展新階段的首個飛行乘組。在這次任務中,他們將承擔更艱巨、更繁重、更高精尖的科學實驗。加上空間站長期飛行,一方面考驗的是設施設備的安全性可靠性,另一方面更考驗的是航天員對空間站的維護維修能力。
景海鵬針對這些特點,在訓練過程中重點在操作能力上下功夫。他說,只有地面練到極致,在太空面對風險、面對危險,才能臨危不懼,才能勝似閑庭信步。每次訓練時,拿到操作指南后,他都要求乘組獨立完成整個操作流程后,教員再進行總結和講解。經過這樣的訓練,乘組的操作能力有了質的提升。
既要授之以魚,更要授之以漁。自主乘組的分析、判斷、決策、處置能力也是景海鵬反復訓練的重點。訓練中,乘組廣泛采取研討式、互動式、交流式的方法,對空間科學試驗、航天員出艙活動、空間站維護維修、長期飛行健康防護,特別是應急與故障處置都進行了精心、精細、精準準備。
他對兩名隊友的飛行品質和飛行細節也著重進行了培養?!耙幸活w大心臟”“遇事不慌,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細節決定成敗”“明天即飛天,今天就要作好準備”……這些理念是指令長景海鵬反復給兩位年輕隊友強調的。
經過一年多的朝夕相處和訓練,景海鵬和兩名年輕隊友亦師亦友,非常默契,任何一個表情、動作和眼神,彼此之間都能心領神會。“1+1+1=1”,這也是景海鵬給乘組設定的目標。
他還經常給兩位隊友說:沒關系,別緊張,天上有我!
“我們的期待是,到時候請我們的科研人員端著茶杯、喝著茶,用欣賞的眼光看著我們做實驗,我們天地一起享受飛行、分享成果、共享喜悅。”對這次“太空出差”,景海鵬躊躇滿志。
四巡蒼穹的英雄航天員景海鵬事跡篇5
景海鵬用親身經歷講述自己從一名飛行學員,成長為飛行員,從預備航天員到航天員,一次次實現飛天夢的過程。
1985年,保定航校到運城招考飛行員,當時在山西省重點學校解州中學就讀的景海鵬報了名,經過嚴格選拔,他最終成為了一名保定航校的飛行學員。
10年1200小時的安全飛行,景海鵬從沒因個人原因耽誤任何一次飛行……
一次次點亮夢想,一步步成為航天員,憑著良好的身體素質和精湛的業務技能,景海鵬成為我國首批預備航天員,但訓練之路卻充滿了艱辛和危險。
“航天員要接受的每項訓練都十分艱苦,最痛苦的是離心機訓練。”景海鵬說,離心機訓練是提高航天員抗過載能力的項目,通過機械臂高速旋轉,讓航天員的身體適應加速度帶來的超荷載,“坐在高速旋轉的座椅上,相當于8倍自身重量的力壓在身體上。臉會被拉變形,口水都咽不下去,呼吸不暢通?!?/p>
每次的離心機訓練對于航天員來說如同煎熬。雖然在訓練過程中,航天員的手邊都有一個“停止”按鍵,只需拇指按下就能結束煎熬,但在一次次挑戰生理極限的訓練中,沒有一名航天員按下無法負荷的報警器而放棄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