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好事個人事跡
事跡材料以先進對象的事跡和成績為主要內容,側重于“做了什么”;典型經驗材料以先進對象的經驗和做法為主要內容,側重于“怎么做”。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好人好事個人事跡,希望大家喜歡!
好人好事個人事跡篇1
從上學的第一天起,老師就教導我們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在我眼中道德就是講文明,懂禮貌,守規則,誠實守信,與人為善。生活中,我時刻提醒自己,要做一個文明的小學生,一個有道德的人。道德就像一個人的靈魂,沒有道德的人就沒有光彩。有的人認為做個有道德的人很難,其實道德就在我們身邊。
還記得_年前汶川發生的那場大地震嗎?當時地動山搖,剎那間人們失去了親人,失去了家園,望著災區人民那一張張焦急痛苦的臉,我被深深地觸動了,我拿出了我所有的零花錢,毅然地捐給了災區人民。還有許多的好心人給災區人民捐錢捐物,獻血,有的人還領養了災區的孤兒,還有的人到災區去當志愿者。他們為了幫助災區人民,整日整夜地忙來忙去,顧不上休息,這都是有愛心,有道德的表現啊!此時道德就是在別人遇到困難時,你伸出的那雙援助之手。
最近,我們學校開展了“雙創”活動,暨創文明班級,創文明達標生。老師倡導我們要做一個文明的小學生。在我們身邊就有這樣一位品德高尚的同學,他待人友好,愛幫助同學。記得又一次,我們班有位同學生病了,吐在了教室的地上,當時氣味非常難聞,許多同學都露出厭惡的表情,捂住鼻子離開了。這時,出現了一個人的身影,只見他拿起撮箕,到教室外邊鏟了些土,又急匆匆地跑回來,將土倒在嘔吐物上,開始打掃起來。他沒有怕臟怕累,一會兒功夫,就把垃圾打掃得干干凈凈。他就是我們班的朱國慶同學。他是我們的好榜樣,是一個有道德的人。
在我們班的教室里,張貼著一句名言: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生活就是由點滴小事構成,隨地吐一口痰,吐掉的是你的美德;彎腰撿起一張紙,揀起的是你的形象。生活中的點滴都會彰顯一個人的品質。文明一小步,道德成長就會一大步。只要我們播下一顆道德的種子,就會養成一個好習慣,收獲一個好品質。讓我們將道德的種子撒滿世界的各個角落,讓種子生根發芽,長大開花,愿道德之花開滿整個人間。
好人好事個人事跡篇2
_年12月3日,楊云新師傅像往常一樣工作到凌晨,時間已到1點半左右,楊師傅拉完最后一趟客準備回家。當他把車開到小區門口清掃時,發現車子后排座墊遮蓋著一個包,經驗告訴他“乘客又落東西了”,隨即,楊師傅把拉鏈拉開,看見里面放有行車證、銀行卡,金卡以及厚厚幾沓百元大鈔,但是楊云新沒有具體清點錢數目就拉上了拉鏈。回想當時的心情,楊師傅說:“我就想這樣可能也是人家的救命錢,我作為駕駛員,這樣一筆錢,貪我也不敢想,因為人家也盼著這筆錢,我這個人也不會要這種錢。”將心比心,楊師傅知道失主一定很焦急,應該想辦法盡快找到失主,但撿到的東西是報公安、報公司還是報運政處呢?時間已經將近是凌晨2點左右,反復考慮后,楊云新想,失主肯定會第一時間聯系公司,他還是給公司打了一個電話,然而公司的座機沒人接。楊師傅只好先回家,向愛人講述了事情的經過,看到他憂心忡忡的樣子,妻子勸他先不要著急,建議他先收好失主的東西,等到早上拿去公司處理也穩妥些,因為擔心失主著急,楊云新一夜未睡好。第二天一大早,楊云新起床匆匆梳洗后便趕到自己所屬的商貿公司把包交了上去,公司經過清點,黑色的包里除了各類卡之外還有現金4。6萬元。
把包交給公司后,楊云新覺得輕松了很多,他說:“已經一晚上沒睡好了,交給了公司,找到失主的希望就更大了,我也稍稍放心。”而公司在收下包以后,正要通過各種途徑多方尋找失主時,一個電話響起,原來是一位自稱失主的羅先生,羅先生來到商貿公司后,經核查,他正是失主。
失主羅先生向大家講述了事情的經過,原來,羅先生是四川人,到臨滄做生意。_年12月2日晚,羅先生和朋友喝酒后,打車時不慎將錢包遺忘在車上,包中裝有借來做工程的款項四萬六千元。羅先生回憶說:“發現錢不見了時,我是驚出一身冷汗,當時以為錢可能找不回來了,當晚自己又喝了酒,只記得是黃色的出租,可想找一輛車猶如大海撈針”。天亮的時候,抱著試試看的態度,羅先生打了商貿公司的電話。原本對還能找回錢包不抱任何希望的羅先生驚喜地發現:撿到錢的司機也在找他!
失主羅先生拿回自己的錢包后,感動不已,說原本也只是懷著一絲僥幸心理打個電話到商貿公司試試,“想不到臨滄有個好大哥幫助撿著包,真是太感謝了!”羅先生緊緊握住楊師傅的手,不停地訴說著自己的感激。
楊云新工作兢兢業業,為人樸實厚道,到公司開出租車6年來,一直是出租車駕駛員里的佼佼者,喜歡幫助同事,不僅從不違法,還時時為乘客著想,幾乎從沒被投訴過。同事們都說,楊師傅作為他們出租車駕駛員中的同行,平時就很喜歡樂于助人,這次他拾金不昧的事跡被公司也作為先進典型在全公司進行了通報,以期用楊云新的事跡感染和鼓勵公司上下的所有員工,使楊云新拾金不昧的誠信精神成為行業的模范,也將誠信作為職業道德秉承的原則。
宋朝學者楊簡說過“以實待人,非唯益人,益己尤大,益己則益少,益眾則益多”。說的是用誠信對待別人,不是只對別人有益,對自己的益處尤其很大。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誠信是建立良好人際關系基礎,是獲得他人尊重與信任的保證,是獲得事業的成功根本。“拾金不昧”,作為一個人誠信精神的具體體現之一,不止給別人帶來了極大的方便,還是一個人具有高尚人格品質和良好社會公德的反映,更是一個單位道德水平的一面鏡子。
4.6萬元,對楊師傅來說,相當于他兩年多的收入總和,但他從沒想過據為己有,楊云新說過:“錢是人人都愛,但是不應該要的錢就不應該要,當時我就想要還人家的,失主也相當心急……”樸實真摯的話語讓我們看到楊師傅是真正把誠信意識刻在了心里,為別人著想,將心比心。他認為自己只是做了件理所應當的事,卻不知自己的所作所為如金子般閃閃發光,為整個社會奉獻了一份珍貴的正能量,小小出租車,搭載的不只是乘客,裝載著的是滿滿誠信之金,具有金子的分量和價值;漫漫行車之路,其實是誠信之光普照的人生之路,一位普通司機,卻有著不普通的精神品質,是值得稱贊的“臨滄好司機”,一位地道的“臨滄好人”。
好人好事個人事跡篇3
在永樂中心小學六年級二班,有一個十二歲的小女孩,她雖然不很漂亮,但卻有著一顆善良真誠的心靈,她個頭雖然不高,但卻有著一股執著向上的追求,她雖然年紀不大,但卻有著一腔勇于負責的精神,多年來在老師和父母的教育下,在自己的努力下,她德、智、體、美、勞得到了全面發展,成了同學們學習的榜樣(她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就擔任所在班集體的學習委員,在老師的關愛下得到了鍛煉和成長,出色的表現和真誠的付出,贏得了老師的信任、同學們的信賴、家長們的喜愛————她就是田倩倩同學。)
她勤奮好學、品學兼優、樂觀向上。從踏入小學校園到現在一直被評為被評為三好學生,還幾次被評為優秀學生干部。作為學習委員,因學習工作出色,還獲得過一次縣級“新三好學生”。
在學校,她有一顆真誠的愛心。對于困難同學,她總是樂于伸出援助的小手,助人為樂,真誠奉獻,有時同學忘了帶課本回家,她知道后總是趕緊做完作業把課本借給同學使用。對于學習上的后進生,她也是及時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從不計較個人的得失。她追求學習向上。對待學習,她一絲不茍,并有一股可貴的鉆勁兒和韌勁兒,語文、數學、英語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她追求全面發展,她興趣廣泛,除
認真學習課本知識外,她還特別喜歡看書、繪畫、體育和音樂。
她有一腔勇于負責的精神。由于他家里學校最近,她管著教室的鑰匙,為了讓同學們能夠提前進教室,她總是比其他同學提前到校,放學后最后一個離開,不論是刮風還是下雨,不論是冬天還是夏天,從沒有失誤過一次。在各項活動中她總是積極參與,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為班級贏得了很多的榮譽。因為她是班干部,什么事她總是搶著干,從不偷懶,也不會拿出學習委員的架子指揮別人干,下課后同學們休息她卻還在忙著收發作業本。有同學不守紀律了,她會及時給同學們指出來。有同學遇到不懂的問題了她會耐心輔導,連放學后還有同學甚至是家長找她問這問那。對于這些,她沒有半句怨言。
她愛學習、愛思考、勤于實踐,堅持努力學好各門功課,并且積極參加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她善于觀察,勤學好問,根據自己的想象,經常在家制作一些小東西,種植一些小植物,實踐讓她吸取了甘甜,擁有了豐潤,豐滿了羽翼。
好人好事個人事跡篇4
玉林市第四人民醫院精神科護士——盧敏,她用真摯的愛心為患者拂去滿身的傷痛,用火一樣的熱情點燃病人戰勝疾病的信心。
在玉林市第四人民醫院工作,護士隨時可能面對意想不到的危險。有一次,盧敏在護士站內被病人掐住了脖子,病人揚言要掐死她。在緊急狀況下,盧敏面不改色,以多年的護理經驗冷靜沉著應對,同時采取說服教育的方式,制止了突發事件。
在這里,收治的病人有精神分裂癥、情感性精神障礙、抑郁癥、癲癇性精神分裂癥等。他們發病時經常伴有幻聽、幻視、妄想、精神恍惚等癥狀,發起病來異于常人,經常辱罵、踢打醫生和護士,拒絕做治療,拒絕吃藥。所以,護士常常傷痕累累,有些皮外傷也是家常便飯,但盧敏一點怨言也沒有,而是更耐心地幫助病人,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一切以病人為中心,盡全力配合醫生做好護理工作。
值夜班的時間,是不能睡覺的,因為隨時要巡視病房。平時盧敏就守在靠門邊的位置上,每隔20分鐘在病區巡視一次,看看病人有沒有按時休息,有沒有自殺輕生的異常情況,就連去廁所或者喝水都要用筆記錄下來。
無論是從細致的生活護理還是到復雜的心理護理,盧敏不以工作累工作苦為借口,不以病人的不是而怨聲載道,一切以病人為中心,一切為了把工作做好為己任。
盧敏說既然選擇了護理工作,就注定選擇了奉獻,作為一名精神科護士,她無悔當初的選擇。
好人好事個人事跡篇5
金柏澤,男,45歲,漢族,西秀區舊州鎮把士村把士組村民,年輕有為,樂于助人,為人忠厚仁義,村里的青年都親切的稱呼他叫五叔,也是村里年輕一輩爭先學習的楷模。
仁義立身
“人活著,仁字當頭,不論貧窮富貴,仁義二字都要牢記心間。”這是五叔經常教育年輕一輩說的話。他還常說,名這東西不是虛有其表,而是你多年言行實踐造就的一股風,若你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的走,步步為營,顧慮周全,不以利字當頭,你的這股風吹到哪兒,哪兒就有人打開大門迎接。若你荒廢時日虛度年華,損人利己心中無他,你這股風到哪兒,人人惶恐唯恐避之不及,也常常教育我們“君子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對,他正式這樣的人,讓人敬佩,讓人敬仰更讓人值得學習的君子。
愛家庭,愛妻兒,孝父母
他愛家庭、愛妻兒,年輕有為卻從無緋聞,一身干凈利落讓人欽佩。同樣的,他勤勞孝順,一雙兒女都自己和妻子親自撫養長大,哪怕曾經創業艱難,也從未將照顧兒女的重任托付給老母親,只是默默的孝順。他樂于助人,雖然全家現在都是住在鎮上,但是對于村里的事情毫不含糊。誰家大事小事只能力所能及,都會盡力幫忙,村委會有公益活動,他從來不遺余力,每次都是第一個到,村里大小巷子,經常都會有他的身影,他雖年輕,但說話有分量,村里大小糾紛事務,他總能說句公道話。
紅色英雄金柏澤
_年3月22日,為維護我村治安,保證村民安居樂業,不受黑惡勢力影響,降低夜間犯罪率,我村村支兩委會議決定,發動村民志愿者組織一個夜間治安巡邏隊,我們在電話里給金柏澤說明情況,他毫不遲疑的說了一個好字當即掛了電話,當時志愿者招募會時間定在3月22日晚7點半,但是七點不到,金柏澤的身影就出現在我村村委大樓前,我們打趣的問到:“五叔,怎么這么早啊,是不是還沒吃晚飯就來了?”誰知他神情嚴肅,面帶批評的說“你們幾個小鬼還和我開玩笑,這是好事,也是我們應該做的事,吃飯是小事,我能不著急來嗎?”會議開始,我村支書汪文勛給大家介紹完治安巡邏隊的職責和任務之后,在志愿者集體推薦下,金柏澤擔任治安巡邏隊隊長,負責組織治安巡邏工作。當晚會議結束,金柏澤帶治安巡邏隊,穿著紅馬甲,在把士村大小巷子進行巡邏,觀察有沒有夜間犯罪隱患,告訴村民夜間出行注意安全,有情況及時向治安巡邏隊反饋。從此,把士村夜里多了一群紅色英雄,像超人一樣默默保衛者把士村的安全。
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有人不解,你不缺錢,干嘛那么積極的.去做這些事,何況這些都是白辛苦沒錢賺的事,他豪氣大笑道:“就是有錢賺又能有幾個錢?這是我作為把士村的一員該做的事,和錢沒關系,全是我心中一股熱氣讓我不得不去做,我可以做個窮人,也可以做個富人,這些都不重要,也不會影響到我的人生,但我必須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做后輩的楷模,哪怕我的身影微不足道,也足以讓我的人生充滿光彩。”
他是一個充滿仁義和感恩的人,他的這種精神正式我們這個社會所提倡的,也是值得我們大家學習的,在這個和諧社會不能沒有“仁”字,人與人之間的和諧是和諧社會最重要的特征所在,若當今社會從此以孝為先,以仁為本,每個人都像金柏澤一樣充滿仁義,這個社會將變得更加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