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瀘定地震逆行者甘宇個人事跡
9月21日上午,一位在四川瀘定6.8級地震中失聯長達17天的水電站工作人員甘宇,在石棉縣王崗坪鄉猛虎崗,被當地老鄉找到了。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于“9·5”瀘定地震逆行者甘宇個人事跡,歡迎閱讀!
9·5瀘定地震逆行者甘宇個人事跡(精選篇1)
9月5日12點52分,瀘定發生6.8地震。灣東水電站員工羅永正在宿舍休息,突然聽到“轟轟”的聲音。他趕緊沖到外面,看見滿山都在飛石頭。“電站當時有10多號人,其中有兩人被埋,當場身亡。剩下的人四散逃生,我也被嚇得慌了神。”
慌亂中,羅永突然看到壩前水位明顯上漲,他判斷應該是廠房機組因地震停機,必須立即提起泄洪閘門,否則時間久了洪水要漫過大壩,威脅下面村莊幾百人的安全。可再一看,到泄洪閘的路已經沒了,被滾落的石頭蓋住了,還在不斷往下滾石頭。
羅永心一橫,踩著垮塌的山石沖上去,人一用力,石頭更是亂飛,為了安全,只能暫時又沖回來。等石頭滾得沒那么厲害了,他又第二次往上沖,沖上大概10層樓高的大壩壩肩,趕緊按照平時操作手冊的要求,把1號泄洪閘提起來,緊接著又提起2號泄洪閘,水開始往下流,“做完這些事情,整個人都癱了,崩潰了。看到自己剛剛沖上來的坡,陡得很,都不曉得是咋個沖上去的。”
羅永說,電站的人都逃生后,只剩下小伙子甘宇,他的眼鏡在跑的時候弄掉了。“我倆又想起發電機還沒有停,存在風險,又跑到廠房趕緊拉下電閘。”羅永介紹,那天,他們守在電站里,到處都是廢墟,手機沒有信號,沒有吃的。加上余震不斷,山上還在滾石頭,一晚上睡不著。
第二天,兩人決定自救,但走了很久也沒走出去。
9·5瀘定地震逆行者甘宇個人事跡(精選篇2)
9月5號,瀘定發生了地震,甘宇放棄了逃生,在水電站堅守崗位,挽救了幾百人的生命,避免了下游的村莊被淹。但因此,他自己被困山中和外界失去了聯系。
在甘宇失聯后,消防隊、勇士突擊隊紛紛在指定地點搜尋甘宇,但由于當地地形復雜,一直沒有結果。
甘宇失聯17天,他的家人焦急萬分,關心甘宇的人也無比難受。萬分幸運的是,17天后,甘宇被找到了。雖然受了傷,但身體沒有生命危險,這是不幸中的萬幸。
甘宇為何自己不主動下山呢?有人說甘宇只是在水電站工作,但并非當地人,對地形路線并不熟悉,因此只能原地等待。
也有人稱,甘宇本人重度近視,在地震中慌亂之下丟掉了眼鏡。
重度近視的人,沒了眼鏡就像半個瞎子一樣,沒辦法在崎嶇不平的山路中行走,因此只能原地等待。
究竟是什么原因讓甘宇無法下山?等到甘宇的身體完全好轉后,他應該會對外講述他17天來的心路歷程。
那這17天來甘宇又是如何活下來的呢?這是很多人心中都想知道的疑問。人如果不吃不喝的話,一般生存7天沒有問題,時間再長的話,生命就會遇到威脅,甘宇卻活了兩個多星期,他的食物來源是什么?從哪里得來的水呢?
在村民發現他的時候,甘宇仍然頭腦清晰,真的可稱為是,地震中的逆行者,野外生存的勇敢者,抵抗磨難的堅強者。
甘宇頑強的生命力令人佩服。在外界環境如此惡劣的情況下,生存了17天,就像魯濱孫漂流記中的魯濱孫一樣。他的生存不僅對于他來說意義重大,也是對活著的人一種精神上的砥礪和鼓舞。
9·5瀘定地震逆行者甘宇個人事跡(精選篇3)
四川雷波縣藍豹救援隊隊長鄺文學告訴極目新聞記者,地震發生后,他們一直在瀘定磨西鎮參與救援。16日,在得知甘宇失聯后,他們一行8人前往躍進村參與搜救工作。
鄺文學和隊員帶著繩索、無人機趕到猛虎崗扎營,并繼續深入搜尋。“山路非常陡峭,平均坡度都在45度以上,個別地方更陡。”鄺文學說,搜救途中不斷有山石垮塌,最寬的裂縫超過1米,路途艱險。“我們搜救了3天,帶的干糧吃完后,還吃野果撐了一天,山上野果很多,八月瓜、牛奶子、野核桃、野蘑菇都有。”鄺文學介紹,當時他們猜想如果甘宇能活下來,這些野果是他最好充饑的食物。
除了干糧短缺外,水源也是一大問題。鄺文學介紹,他們救援隊加上向導超過10人,消耗比較大,搜救過程中幾乎每晚都會遇到下雨,但山上很難留住水,他們曾從一個牛洗澡的坑中取水過濾飲用。
余震不斷,山石垮塌,也給救援行動帶來困難。救援隊在搜救過程中一直大聲呼喊甘宇的姓名,但山石垮塌聲音經常比呼喊聲更大。此外,垮塌的山石會淹沒此前救援隊經過的痕跡。“我們來之前也有救援隊在搜救,但他們的痕跡經常被滑坡掩埋,此前甘宇的足跡中斷應該也是同樣的原因。實在無法推進,我們就用無人機搜查。”鄺文學說,他們攜帶的6塊無人機電池均耗盡,空中還有直升機盤旋,均未能發現甘宇的蹤跡。
夜晚,救援隊也沒有放棄搜尋,他們用強光手電,往周圍山上發出信號。“晚上他更容易看到,我們照幾分鐘就關,然后希望能看到哪個山上能出現火光,但一直不見回應。”鄺文學說,17日晚下了會大雨,氣溫只有10℃左右,第二天早上山上又起了大霧,能見度有限,他們在山上還遇到了蛇。
18日,搜救依然沒有進展,而救援隊的補給卻已耗盡,只能無奈撤離。“當時我們都有點絕望了,我們半專業人員準備充足在山上都過得艱難,甘宇只是普通職員,還高度近視,他能活下來真的是一個奇跡。”鄺文學說。
甘宇獲救后表示,自己在山里是靠著野果果腹,才撐到了獲救。
9·5瀘定地震逆行者甘宇個人事跡(精選篇4)
猛虎崗(小地名)位于石棉縣王崗坪鄉躍進村,山下的灣東河是石棉縣與瀘定縣的分界河。公開資料顯示,猛虎崗山高林密,地形復雜,也是紅軍長征戰斗遺址。
兩天前,躍進村村民倪太高看到有搜救隊經過家門口,他了解到失聯的甘宇可能在山上。甘先生證實,一支民間救援隊確實到過村里,在山上放無人機搜尋,因為沒有找到上山的路撤了下來。
倪太高告訴紅星新聞記者,他昨天也去山上尋找過,未果。今天早上6點過起床,他再次上山,7點過聽到有人呼喊“救命呀”。他循著聲音上山,9點過在一個陡坡下面看到了甘宇。
“他一直哭,哭了很久。”倪太高說,甘宇看起來很虛弱,全身是傷,他讓妻子帶了水和餅干上去給甘宇吃。甘宇的手機已經沒電了,讓他幫忙給瀘定縣得妥鎮政府打電話報平安,倪太高沒有得妥鎮的電話,于是給在村上當民兵連長的兄弟倪太平打了電話。
58歲的倪太高以前當過多年村干部,他很熟悉山上情況。
倪太平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得到消息后,他立即上報了情況。當地隨即組織了醫生、民兵、消防、村民等上山救援,并聯系了直升機轉運甘宇。下午2點50分左右,甘宇被抬到山頂平坦的地方后,被直升飛機接走。
9·5瀘定地震逆行者甘宇個人事跡(精選篇5)
9月5日
地震后,甘宇和羅永放棄第一時間逃生,在灣東水電站堅守一夜。
9月6日
早上,甘宇和同事羅永一起,向外逃生,中間打通電話和公司取得聯系。
9月7日
甘宇因體力不支,讓羅永出去找救援,和羅永分開。
9月8日
羅永依靠找到的打火機,點燃柴火后被救援人員發現,被困75小時后,通過救援直升機運送到瀘定縣城。
9月9日
由于當地起霧和下雨,救援沒法開展。
9月10日
成都和德陽兩支消防救援隊伍搭乘直升機,飛赴指定地點開展搜救,救援隊伍由十多名專業消防救援人員、當地向導和之前被救回來的羅永組成。
9月11日
救援力量再次在周邊展開搜救,未能找到甘宇。
9月21日
確認獲救消息,甘宇在石棉縣王崗坪鄉猛虎崗被老鄉營救。
9·5瀘定地震逆行者甘宇個人事跡(精選篇6)
從9月5日地震至今,甘宇已與外界失聯17天。這17天里,他被困電站,自救逃生,獨自一個人面對茫茫荒野……
甘先生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在猛虎崗見到甘宇后,關于這17天的經歷,他跟甘宇有過簡單交流。據甘宇回憶,地震后,他在跟羅永分別后,因為全是絕壁懸崖,他已經無法下山,只有繼續往山上走。
這些天,甘宇靠喝山泉水、吃野果子充饑,晚上無處避雨避寒,只有在樹叢中過夜。他的鞋子和褲子已經爛了,褲子一直是濕的,全身可見很多擦傷。
甘宇向甘先生透露,關于搜救隊曾發現的衣服,那是他自己脫下的。因為地震后在廢墟救同事,身上沾了血跡,當時天氣又很熱,于是脫掉換了一套衣服。
在猛虎崗的山上,甘宇已經躺了兩三天,他再也走不動了,也沒辦法下山。幸運的是,9月21日清晨,他在山上呼救,被村民倪太高聽見了……
9·5瀘定地震逆行者甘宇個人事跡(精選篇7)
28歲的甘宇是四川達州市大竹縣人,系瀘定縣得妥鎮灣東水電站員工。據媒體報道,9月5日地震發生后,甘宇曾和同事羅永一起逃生。羅永曾爬上大壩,打開了兩個水閘,緊急泄洪避免了險情。
據羅永介紹,打開水閘后,他遇到了高度近視且眼鏡已經丟失的甘宇。“電站當時有10多號人,其中有兩人被埋,當場身亡。我也被嚇得慌了神。”后來,電站里只剩下他和甘宇,兩人想起發電機還沒有停,存在風險,又跑到廠房趕緊拉下電閘。
地震當天,他們守在電站里,到處都是廢墟,手機沒有信號,沒有吃的。加上余震不斷,山上還在滾石頭,一晚上睡不著。
第二天,兩人決定自救。羅永說,9月7日,兩人往電站外走了大約二三十公里,甘宇體力不支,實在走不動了,選擇原地等待救援。羅永則繼續走,想辦法求助。9月8日上午,羅永通過放煙霧獲救。
接下來的幾天,搜救人員一直在尋找甘宇。9月10日上午,多支救援隊出發,前往得妥鎮灣東村四組搜尋。9月11日,救援人員找到了羅永和甘宇分別時,羅永為甘宇搭建的臨時庇護所,但那里已經沒有了甘宇的蹤影,只有腳印可見。
據媒體報道,搜救人員沿著腳印搜救,發現了甘宇的貼身衣物,由此推斷甘宇可能出現失溫。再沿著腳印尋找,又發現一處臨時搭建的庇護所,仍未發現甘宇。腳印仍有,繼續搜尋,卻消失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