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奉獻精神個人事跡
事跡材料是對工作、學習中涌現出來的先進集體、先進人物的優秀事跡如實記載和反映的書面材料,可以反應一定的意志,事跡材料到底怎么擬定才正確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度奉獻精神個人事跡精選篇1
崔會峰,綜采一隊組長。在工作中,他帶頭踐行踐行“講境界、長本事”八項具體要求,自覺查改“八種不良現象”;他認真學習“白國周班組管理辦法”。他能夠模范遵守安全紀律、經濟紀律、政治紀律,時時刻刻用高標準去規范自己的行為。他講操守,重品行,講境界,從不跟公司講條件,全身心地投入到上級安排的工作中去。他情趣健康,有事業心,有責任感,把工作當作自己的事業去做,用極大的熱忱去完成每天的工作,兢兢業業,勤勤懇懇。
崔會峰同志工作能力強。他十分注重學習,并能學以致用,他善于動腦筋,善于提前考慮問題,有一整套科學思維方法和工作方法。他技術業務精,解決問題及組織創新的能力強,他善于總結解決問題的方法,善于用自己的經驗和理論水平,處理實際問題;能夠做到自主管理。今年元月份,綜采一隊進入2326工作面回采,由于2326工作面回風巷壓力大,底鼓嚴重,回風巷巷臥底量大,經常是臥過不到一個圓班就又鼓起來了。五個月里接著過了3個斷層區,1個陷落帶。回風巷壓力大,頂板需要用鋼梁棚加強支護,整個一季度工作量較大。作為組長,他首先嚴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則,勇于承擔起自身的責任,在生產中,班隊內部的工作他不推諉,自己的責任他不推托,把隊里看成自己的家,工作面則看成自己責任田。臥底時他帶頭背袋子,架棚時時他帶頭扛棚梁、棚腿等重活,他始終認為作為一名組長不僅僅要組織協調好當班工作,在困難的時候更要身先力行、率先垂范,把職工的工作積極性調動起來。他就這樣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響職工的安全行為和工作熱情,他通過在班前會、班后會現身說教,規范班組中職工的操作行為,同時將遠離“三違”作為搞好安全行為的重要手段,使全隊每位職工自覺規范自己的操作行為。對于職工在生產中出
現的不規范行為,他從不放過,通過耐心講解不規范操作帶來的不利影響,使有不規范行為的能夠工人深刻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通過他的努力,2326工作面回風巷從來沒有出現過斷面不夠的情況,改棚沒有出現一點差錯,有力的保證了工作面的順利回采。
高度奉獻精神個人事跡精選篇2
__X,女,1982年4月出生,中共黨員,現任____市紀委副書記、監委副主任,評選時任____市旅游發展中心主任。榮獲2021年度____市愛崗敬業“道德模范”榮譽稱號。
她始終發揚“求真、務實、高效”的工作作風,愛崗敬業、履職盡責,充分發揮共產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強化政治建設,緊扣時代脈搏,增強與時俱進理念。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規矩。提升科學思維,堅持旅游業務更新為提升能力素質的第一要素,積極推進我市文旅深度融合。全力做好省第三屆旅游產業發展大會____市現場觀摩地東北抗聯紀念館和火山溫泉水世界承接工作與現場景觀建設休閑小品和花海帳篷相結合,成為我市旅游新業態的聚焦點。進一步夯實旅游基礎設施,完善A級景區內部標識系統和外部交通引導標識,全面提升旅游景區服務水平。大力弘揚東北抗聯精神,擦亮紅色旅游品牌,積極組織申報,朝陽山抗聯紅色景區晉級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邊河村成功入選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堅持人民至上的情懷和擔當。創新疫情防控期間旅游宣傳模式,積極組織全域旅游商品帶貨直播,展示我市地域文化旅游商品,有效提升五大連池旅游商品市場的知名度。加強疫情防控期間旅游行業管理,在開放期間做到防控標準不放松。積極應對疫情,成立集中隔離領導小組,嚴格執行隔離觀察點領導帶班和重要崗位24小時值班等工作制度。用百倍的努力高質量完成各項工作任務,為我市旅游經濟繁榮發展,共同抗擊疫情作出自己的貢獻。
高度奉獻精神個人事跡精選篇3
__,女,漢族,1983年4月出生,2005年參加工作,202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現任現代服務系英語教師,講師。選擇教師崗位意味選擇了一份責任,從教17年來,她堅定自己的選擇,耐得住寂寞,經得起誘惑,守得住清貧。她用自己的愛心與責任搭建。
一、用心搭建師生情感溝通的橋梁
技師學院是寄宿制學校,學生大多來自周邊縣市,遠離家鄉的他們缺少父母的關懷與教育,心靈更需要陪伴和關心。
為了全面了解學生,__老師每天堅持早早來到學校,和學生聊家常,詢問了解學生的吃飯、穿衣、學習情況,用心體會內心青春男女的心理躁動,讓學生感受到她發自內心朋友式的友情,家人般的關愛,從而搭建起了與學生之間的情感橋梁。
她注重培養學生的興趣、自信,鼓勵學生發揮優勢參加各類活動,如演講比賽,班級文化節,英語角等。她都作為其中一員參與到學生中去,給予她們鼓勵,共同收獲成功的喜悅。
二、用責任托起教師的形象
__老師在多年的教育教學中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和管理辦法,而支撐這一切的是心中那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在課堂上,她是一名優秀的船長,善于駕馭課堂,調動學生的興趣,為學生創設自由學習空間,引導學生通過閱讀獲取知識,讓學生充分體驗自主學習帶來的樂趣。學生有時調皮搗蛋,逆反,不聽話,她也有多種小妙招令她們乖乖就范。
在班級管理中,她是一名老練的指揮,善于組織學生共同參與班級建設,帶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解決問題,設計問卷調查,例如:“我能為班級建設做什么?”“同學眼中的我”,適度引導學生發現自身、班級存在的問題,共同尋找較為恰當的解決辦法,使學生在探尋的氛圍中認識自己,找到成就感、歸屬感,學生逐漸地成長起來。
愛心與責任是師德的靈魂,學識魅力與人格魅力是師德的最高境界。多年來__老師正是這樣追求過來的,現在的她也依舊如此,用她平凡的工作、務實的教學態度,謙遜的為人處事方式,獨特的教學風格感染著一屆又一屆的學生,陪伴著她們一起努力,成長。
高度奉獻精神個人事跡精選篇4
余老師自1994年以來一直從事高中英語教學工作,長期以來為適應時代的要求,她不斷認真學習先進的教育理論,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體系,不斷拓寬自己的知識視野,是一名具有豐厚、系統的專業知識,具有扎實、實用的業務功底,能勝任各年級教學任務的優秀教師,贏得了學生、家長的信任和支持,得到了各級領導的充分肯定。2001年獲武進市政府嘉獎,并連續被評為鄭陸鎮優秀教師、河三口中學首屆十佳青年教師,并在武進區教師基本功競賽(解題)和青年教師形象技能競賽中獲獎。
自1994年以來,長期擔負高中英語教學工作。無論哪項工作,她都全身心投入,發揮模范表率作用。在教學中,一直堅持“多鼓勵,多表揚”的原則,堅持“面向全體學生,扶持偏科生”的原則,用自己對英語的熱愛去感染著一屆屆的學生,所任班級的英語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同時,余老師還犧牲了許多休息時間為偏科的學生補課,精心輔導,得到了每屆學生的一致好評。從教近二十年來,每年的工作量都很大,任務重,但一直任勞任怨勤奮工作,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成績。
俗話說:“學校無小事,處處皆教育”。二十多年來,余老師十分注意自己的道德修養,注意自己在學生面前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努力在許多不經意的小事中,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人格魅力。
學生曾這樣寫道:“余老師,你是一株溫柔的常青藤,也許你很平凡,但你細密的綠葉卻為我搭建了一片天空,給了我向上攀登的平臺;也許你并不起眼,但你彎彎的脈絡卻一直延伸,深深地融進我的心里,讓我有追求夢想的動力。你是我心中的橡樹,因為你的堅韌指引我前進;你是我心中的常青藤,因為你的溫柔給予我動力,感謝你,感謝一路有你相伴!”
另一名學生寫道:“你去澳大利亞回來后,經常在學校吃晚飯,然后備課,批改作業到天色晚了才回去。你說:‘這么長時間不上課,都快忘了,當然要多花點時間。’認真負責是你不變的信念與執著。無論你面對如何肆虐的風雨和滔天的巨浪,在人生的風雨中,你總是笑著面對。感謝您,余老師,感謝您教會我認真負責,教會我用一顆真摯的心去對待生活。”
精神需要精神的感染,道德需要道德的濡化,人格需要人格的陶冶,愛就是最好的教育。余老師在平凡工作中詮釋著教師工作的偉大,彰顯著工作的價值和生命的責任,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了不平凡的業績。
高度奉獻精神個人事跡精選篇5
二十年的春風秋雨,云卷風舒,是她用心流淌過的每一天,猶如一股清新的春風吹拂在這個平凡的崗位上。教師職業平凡樸實,工作辛苦。然而就是在這個平凡的崗位上,她二十年如一日,踏踏實實,兢兢業業,嚴以律己,甘為人梯,實現著人生的價值,“敬業奉獻”就是她人生的寫照。
“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把每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這是她最喜歡的一句教育格言。去年擔任高三畢業班班主任時,她不僅重視班級管理,營造高考氛圍,而且她時時刻刻關注著學生的學習和紀律情況。每天早讀開始前她一定已經站在教室里了,每天總是在晚自修開始后才離開教室,每個大課間休息她都進班對學生進行耐心細致的輔導。因為她相信,一個成功的班主任首先是一位勤快而細心的班主任,只有多接觸學生多溝通,才能多了解情況。她所帶過的班級兩次被評為常州市“先進班級集體”,多次被校評為先進班集體。她個人也多次被評為校優秀班主任。
她是一位學生信任的班主任,也是一位學生樂于與她交流的導師,總有導生會主動找她交流,因為她的臉上始終洋溢著親切的微笑,她喜歡與學生以平等的姿態進行面對面的交流與溝通,尤其是對那些“學困生”傾注了更多的關心,時常鼓勵他們,使他們找回自信。去年畢業的學生王萍在寄給她的新年賀卡中寫到:感謝您高三時對我的照顧和教誨!那時同學間的相處是那么融洽那么歡樂,而老師又是那么令人尊敬,老師對我們無微不至的關懷以及嚴謹、一絲不茍的教學態度都令我折服…。
“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不是一句簡單的口號,而是一種教育品格,一種教學理念”。教師不應當只教會學生去利用課本來完成作業,而是應該讓學生“學會”學習。她深入鉆研教材,精心設計教法,不斷積累教學經驗。她堅持課堂教學改革,以學生主體,創設充滿情趣的課堂氛圍,使學生在愉快中得到發展,在發展中獲得愉快。她的學生都愛上她的課,在快樂中學習。她所帶班級在歷次高考中成績優秀,得到了學生、家長和學校的一致認可。她從不間斷對業務的鉆研和理論學習,積極參加校省級課題組活動,并積極撰寫論文有多篇論文獲一等獎。2010年被評為武進區學科帶頭人。三次受到武進區人民政府嘉獎,多次被評為鎮“優秀教師”,2006年被評為校首屆“十佳青年教師”。
一份春華,一份秋實,在教書育人的道路上她付出的是汗水和淚水。雖然沒有轟轟烈烈的業績,但她在教育崗位上默默耕耘著,為學生做出表率,為新教師樹立了榜樣。她正是憑著自己的人格魅力,用自己的真誠和能力將責任托起,默默地演繹著自己平凡而又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