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奉獻精神人物事跡
大家對事跡都不陌生吧,而且事跡是指對本單位具有突出事跡的集體和個人整理出的文字宣傳材料,那么事跡材料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具有奉獻精神人物事跡,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具有奉獻精神人物事跡篇1
__X,男,中共黨員,現任__縣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副局長。多年來,他憑著無私奉獻、敬業創新的主人翁精神及精心管理、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在工作中埋頭苦干,頑強拼搏,用辛勤的汗水譜寫了一名共產黨員創先爭優、愛崗敬業的奉獻之歌。
2019年到__縣農業農村局任職后,面對紛繁復雜的工作,堅持抓班子帶隊伍,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大處著眼,細處著手,全身心投入工作,團結帶領全局推進工作,取得了較好成效,使農業農村局的工作有了新提升。2020年,親自帶隊組織全局干部分別對全縣小麥、玉米、青貯、苜蓿、特色等作物的耕地地力保護補貼面積進行核查,共挽回國家損失371。46萬元。2021年,7萬畝5個高標準農田項目全部動工建設,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的穩步推進,__縣農業生產、產業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舍小家顧大家,他總是把工作放在第一位,時時刻刻都在考慮怎么把工作做得好,以單位為家,以工作為重,始終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對待工作兢兢業業,一絲不茍。日常生活中,勤儉節約、艱苦樸素。他時刻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團結帶領全局推進農業農村局工作,使農業農村局的工作有了新提升。
具有奉獻精神人物事跡篇2
__老師忠誠于黨的教育事業,熱愛本職工作。在27年的教學生涯中,時時以一個優秀教師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熱愛學生,團結同事,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
提高修為,提升境界
作為一名教師,在恪盡職守的同時,還要努力適應時代的的發展。從教27年,在這五彩繽紛、酸甜苦辣的三尺講臺上,作為一名為孩子們服務的普普通通的老師,陳老師猶如大路邊一株清雅的百合的存在,不為取悅偶然路過的行人。只為那一張張充滿天真稚氣的笑臉。看著他們的成長變化,看著他們變得懂事成熟,平常人做好平常事就是一種不平常的人生享受。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但教師如果沒有扎實的教學技能,空有一腔熱情是沒法完成教書育人這一使命的。自走上教學工作崗位以來,她一直重視個人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她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得有一桶水”。通過努力自學,她成為普通話測試員;同樣是通過努力自學,她較早地熟練掌握了多媒體信息技術,能熟練的操作“班班通”,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在同時代年紀較大一點的教師中起到了表率作用。
顧全大局,勤懇教學
從教多年來,她從未拒絕學校領導安排的任何一項工作,并且能認真完成每一項工作。經常有人這樣對她說:“你這人也太老實了吧!”而她總是笑笑說:“老實人不吃虧,我這樣做只是愿意換位思考,愿意替他人著想。”
她每一年、每一期,都認認真真工作著,備課、上課、批改作業。學校教學常規考核中,有這么一條:教師批閱學生作業時,不允許替學生改作業。這種現象從不會在她身上發現。因為,當學生作業中出現問題時,她總是嚴格要求學生自己更正。哪怕是一個小標點,也要讓學生補上。她這樣做,不是怕學校檢查時被扣分。她的理由是:教師不應該替學生改作業。教師批閱作業時,替學生改下錯題,批閱速度確實快些,但學生沒有經歷更正作業的過程,以后還會出現類似的問題。工作中,經常有同事跟她開玩笑:“這么認真做什么呢?又沒有誰發你獎金。”而她總是一笑了之,她常說:“我所做的一切,是為了我的良心。”
因為工作過于認真,身體欠佳的我常常失眠,達到相當嚴重的程度。但她從未請病假,既然干了這一行,就得付出心血,就得努力工作。這樣才能對得起“教師”這個崇高的稱謂。她熱愛教育工作。達到了癡迷的程度。
從愛出發,甘心奉獻
“教育中不能沒有愛,就像池塘里不能沒有水一樣。”
自走上三尺講臺,她就明白我肩上的擔子,一頭擔的是義務,一頭擔的是責任。她常說:“我的兩個心房,一個裝的是良心,一個裝的是愛心。我捫心自問時,問的是良心,我傾情付出時,灑的是愛心。”熱愛學生是做好教育教學工作的前提,也是教師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要教育好學生,首先要關心學生、熱愛學生,做學生的知心人。每當接手一個新的班級,面對著不同的學生,陳老師總是努力尋找她們身上的閃光點,不偏愛,不歧視任何學生,關心關愛每一個孩子,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健康快樂的成長,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在課堂上展示自我,找到自信。她對那些家庭困難的學生,尤其是那些特困家庭的優良學生,從多方面注意給予他們以溫暖的關懷。她始終堅持:“多一點耐心,多一點愛心,多一點理解,多一些鼓勵。”使優秀學生變得更加優秀,點燃發展生學習的希望。正因為這樣,所以當她嗓子啞了的時候,班上的學生就偷偷的放潤喉片在她的辦公桌上,每次元旦她都能收到很多以前那些畢業生的書信和賀卡。前一段時間還有兩個男學生來母校,他們現在讀高三。一個是以前成績很好的,一個是很調皮的,但很聰明。調皮的學生說:“老師,我現在覺得你以前批評我的話都是對的。你真的為我們的學習打下了扎實的基礎,不管我們怎么調皮,但我們的成績在學校一直都是前幾名。真的要感謝您!”她還經常能收到在高中就讀的學生發來的信息,一個女孩子發給她的信息:“老師,我們在寢室經常說到你,我們還想聽您上課。您以前說的‘學會傾聽,是一種修養’已經成為我們公用的座右銘”。她跟同事們談起這些,常常會說:“對于我來說這些已經足夠了,孩子們純潔的心、圣潔的情、深厚的意,凈化了我的心靈,激起了我對教育事業深深的愛,我真正地體會到了一個教師最大的幸福和快樂。”
她的工作格言是:“我愿把愛灑向每一個孩子的心田。”陳老師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課堂上、課余間,時時處處都會關心每個學生,不會因為學生的成績好壞而另眼相待。老師把對學生的愛,對事業的執著,傾注到工作的每個細節中,才是真正的成功。
作為一名教師,自身的修養是最重要的,在平時的工作中,陳老師在各個細節上注重為人師表,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打動人,感化人,把對學生的愛,對事業的執著,化為自覺的行動。面對課堂上愛插嘴,但語言能力很強的學生,她從不“怒吼”,也不曾采取粗暴強硬手段,而是盡量讓他們在課堂發言,并針對他們的優點進行鼓勵、表揚,讓這些學生的優勢得到發展。課后對這些學生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這部分學生已有了良好的習慣。課堂上,他們心理有什么想法要說,一定會先舉起手來。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越來越強。在他們的帶動下,課堂上很多不愿意舉手發言的同學,也積極舉手發言了。她所授課的班級,同學們的學習勁頭越來越足,整體成績穩步上升。
以德為先,愛崗敬業
法國作家羅曼羅蘭曾說過:“要播撒陽光到別人心中,總得自己心中有陽光。”作為人民教師,每天教育學生的同時也應該捫心自問,自己的心中是否擁有這片陽光呢?在實驗學校這個和諧環境的影響下,陳老師與同事之間和睦相處,與科任老師之間團結協作,努力以寬容、諒解待人,規范自己的言行道德,在領導分配的任務面前,默默接受,在榮譽面前不想去爭去搶,她用實際行動能夠證明一切。“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陳老師常常告誡年輕的同事們,教師任重而道遠,要多多向優秀的同事們學習,而她自己則以身作則不斷地刻苦鉆研,不圖名利,腳踏實地默默無聞地工作。
早些年,很多學校乃至全國都存在著教師補課現象。望江也有這種現象,我們的身邊也不乏其人。但陳老師從不曾為此動心。她勸誡年輕的同事們:“其實,我也不是不食人間煙火,增加收入的機會,我也想抓住。 但我認為這樣做,是與教師職業道德相違背的。況且,我認為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把過多的心思放在補課上了,勢必會影響教學。我認為我應該做好我的本職工作,恪守著自己的職業道德。”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她指導的學生在省級語文知識競賽和作文競賽中有多人次獲得省級一、二等獎;20__年在全縣語文優質課比賽中獲得初中組一等獎;她撰寫的論文《情感態度與語文課程的關系》在20__年安慶市中學語文教育論文評選中獲得二等獎;論文《怎樣在語文學科中進行研究性學習指導》在20__年度安徽省中學語文教育論文競賽中獲得三等獎;2008年全縣師德標兵演講比賽中她獲得一等獎第一名,同年被評為縣級優秀教師;她所帶的每屆班級中考成績都位居全縣前列,她還是實驗學校首屆“師德標兵”獲得者。
“既然選擇了教師為業,我便無怨無悔!”這句話經常掛在陳老師的嘴邊。她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告訴了我們:只有愛崗敬業,把愛都奉獻給學生,才堪為人師表,才能得到社會和家長的認可,才能得到廣大師生由衷的崇敬和愛戴。
具有奉獻精神人物事跡篇3
沈星,男,1981年6月出生,生前系第二炮兵工程大學士官職業技術教育學院副營職參謀、上尉軍銜,第四屆山東省道德模范。
2012年5月11日,沈星請假回山東青州,為準備畢業論文收集相關材料。2012年5月13日10時許,青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中學生王鴻昊在青州市南陽河不慎落水。途經此地的沈星聽到呼救聲后,奮不顧身立即跳入水中實施營救。他一次次將王鴻昊推向岸邊,由于水流湍急、河堤坡陡濕滑,王鴻昊一次次從河堤滑下來,經過沈星數次奮力推舉,在聞訊趕來的一名婦女和中年男子協助下,終將落水學生營救上岸,但沈星因體力透支沉入水中。在軍地共同搜救下,沈星被救撈上岸,但因溺水時間過長,經搶救無效壯烈犧牲。當沈星被打撈上岸時,在場的人們都驚呆了,他仍然舉著雙手保持著向上托舉的姿勢。他用生命踐行了“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的莊嚴承諾。
沈星同志是一個理想信念堅定的人。掛在他宿舍臺燈上的小卡片,寫著這樣一段話:“共產黨員的稱號本身就是一種精神、一種感召,蘊含著把優秀的人、高尚的人引領凝聚到一起的無窮力量!”。沈星同志是一個奮發有為、恪盡職守的人。每次崗位調整都能很快進入角色、勝任本職。先后參與編寫了6項教學規范和教材,2套教材分獲二炮一、二等獎,發表多篇教學理論研究文章。沈星同志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根植頭腦、融入血脈。他生在農村,長在農村,從小就對人民群眾懷有深厚的感情,經常幫助村里的孤寡老人洗衣服挑水打掃屋子。沈星還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曾組織策劃同學“保衛母親黃河”活動,自行車騎行1000多公里,力所能及開展社會調查和宣傳活動。
沈星的英雄壯舉,感動了古城青州,感動了齊魯三秦,感動了神州大地。駐地數萬群眾自發到英雄犧牲的地方點亮燭光、敬獻花圈、譜寫詩歌,通過各種方式沉痛哀悼英雄、追憶英雄。追悼會那天,200多家黨政、企事業單位敬獻花圈,近10萬群眾自發沿途送別。
英雄逝去,精神長存。人民日報、新華社、解放軍報等10多家主流媒體深入報道沈星事跡,新聞聯播節目以3分鐘時長在提要和頭條中播出,網絡點擊量超1000萬,跟帖評論達10余萬人次。2013年3月,沈星的英雄事跡被西安電影集團拍攝成專題片《一道星光化彩虹》并進入院線公映,成為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生動教材。
為弘揚英雄壯舉,二炮黨委和山東省濰坊市委分別作出向他學習的決定。沈星先后被軍隊系統追授“第二炮兵踐行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模范”、“熱愛人民好軍官”榮譽稱號;山東省、陜西省分別追授他為“見義勇為先進分子”、“見義勇為道德模范”榮譽稱號;團中央追授他“中國青年五四獎章”。
具有奉獻精神人物事跡篇4
郭慶剛,男,46歲,山東省青州市東夏鎮雙廟村農民,2012年榮登中國好人榜,山東省第四屆道德模范。
2008年,郭慶剛與戴某一起收購大姜的生意陷入市場困境,戴某卷走了100余萬元貨款,郭慶剛毅然選擇了償還本不應該由自己全部承擔的巨額欠款。5年還債之路,郭慶剛依靠艱辛汗水還清了120萬欠款,他用自己質樸的行動和不變的信念譜寫了一曲動人的誠信之歌!
自2006年起,郭慶剛與戴某一起做大姜生意。生意過程中,以戴某為主。為此,郭慶剛給了戴某最大的信任,資金和銷售賬目都由戴某負責。在當地農民銷售大姜,都采取先賒后付款的模式。2008年,戴某與郭慶剛分別給302戶姜農打下了欠條,其中,戴某打欠條72.55萬元,郭慶剛打欠條48.2萬元,倆人共欠120.75萬元。而戴某要回的姜款卻始終沒給郭慶剛,年底,對方不見了蹤影。
消息不脛而走,上門送姜的農民變成了要賬的債主。面對困境,郭慶剛沒有逃避,“戴某走了,我還在!他留下了債,我來還!戴某欺騙了我,我不能欺騙姜農!”。他一諾千金:“所有的欠款我一個人還!”
突然變成百萬“負翁”的郭慶剛,想重新起步,談何容易。最初,姜農還擔心他還不起錢,不敢把姜賒給他。經過短暫的困難期,人們發現,郭慶剛是講誠信的,他不僅沒有跑,反而想方設法湊錢還債,有好心,夠實誠。于是姜農再度把姜交到他手上,甚至主動提出賣姜的錢不用著急還。
為了盡快還清欠款,郭慶剛沒日沒夜地干。生意忙時,晚上打通宵裝集裝箱,白天走村串戶收大姜,很難睡上一個囫圇覺,一天的飯都忘了吃。他的妻子、女兒都在洗姜廠里忙生意,賺錢還債。去年10月,郭慶剛的妻子被確診為乳腺癌骨轉移后,一家人仍然償還了15萬多元的債務。
郭慶剛做一年生意能有二三十萬元的利潤,但他們一家人卻過得極其清貧。想到妻子跟著自己吃苦受累,孩子連肉都吃不起,這位總是掛著憨厚笑容的漢子,深夜里,一個人經常是淚流滿面。
幾年來,他每天的飯菜總是煎餅、饅頭和咸菜,沒買過一件新衣服,郭慶剛用的手機還是6年前花100多元買的“老頭機”,他最值錢的東西便是用了8年的舊款2輪摩托車。但是,洗姜廠每年2.6萬元的租賃費,20多個工人的工資,他沒欠過一分錢。
他把“欠賬”沖清了,卻將“誠信”累積得越來越厚,替人還款的“誠信農民”郭慶剛,被許多人譽為“用一擔擔生姜挑起誠信的‘農民哥’”。都在說中國夢,他的夢想是讓周圍更多人講誠信,從誠信中獲得財富。
好人有好報,他的感人事跡經中央電視臺等百余家新聞媒體跟蹤報道,生意也越做越好。
具有奉獻精神人物事跡篇5
__,是我校的一名普通教師。1994年畢業時她被分配到__縣__鄉中學任英語教師,20__年調入縣一中,20__年高中與初中分設后進入現在的香泉中學。從教18年以來,該同志扎實工作,無私奉獻,開拓進取,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精一行,默默無聞地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實踐著“一切為了學生”的宗旨,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成為學生的嚴師慈母和朋友,成為老師們學習的榜樣;她愛生如子,愛校如家,敬業奉獻,虛心好學,刻苦鉆研,所教學科成績多次名列全縣首位,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素質的全面提高。
她的的人生信條是:“認真做好每一件事,踏實過好每一天。”
她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老師,但在學生及家長眼中,卻是一位做事認真、責任心強、工作扎實的好老師,她每接新的班級都深情地承諾:“也許我不能保證你們每個人都上大學,但我能保證把你們培養成為一個正直的人。”在學校領導同事眼中她是一個立足本職,鉆研業務,熱愛集體,具有奉獻精神的人。在家人眼里,她為了搞好教育教學工作,全身心的撲在工作上,在打理家務方面只有早起晚睡地去做,難得有機會一家人帶著孩子出趟門。
她自踏上教師崗位的第一天起就暗下決心:一定要用平平常常的心態,高高興興的心情,去干實實在在的事情,一定盡自己所能,讓家鄉的孩子們不出家門也能享受到最優質的教育。她18年如一日嘔心瀝血,辛勤耕耘,舍小家顧大家,奉獻著青春熱血,收獲著幸福快樂,用她那份責任與愛心撐起屬于自己的一片藍天。
一、勤奮工作,精心施教
她始終以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對工作精益求精,勇于開拓創新,努力探索新形勢下教學的新途徑。在教學工作中,認真掌握教學大綱,刻苦鉆研教材,根據所教專業特點和教學內容精心設計教學方法,深入淺出,把抽象的內容條理化、簡單化,因材施教,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教學特色。她探索出了“快樂+興趣教學”的課堂教學模式,該模式依據“以人為本的教學思想,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教育理念,合作學習、快樂學習的教育理論”,樹立了“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意識,創設了寬松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促進了學生全面和諧地發展,教學效果非常顯著。多年來,所帶班級的英語成績和班級總成績總是名列年級前茅,屢創新高。自參加工作以來,始終以一個優秀教師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敢打硬仗,多次接手“差班、亂班”。她堅持每天提前十五分鐘到學校,課前提前三分鐘到教室。她認真做好本職工作,成績顯著,深受學生的愛戴、家長的歡迎和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許多學生在她的微博,QQ上留言,稱贊她是好老師,自己的知己。
二、態度端正,盡心盡責
她堅信“態度決定一切。”并用它時刻提醒自己:無論學習、工作,還是生活,態度永遠是最重要的,有良好的態度才有精彩的人生。“態度決定一切”,在教學工作中,她把它帶到了課堂上。社會上很多人認為做教師很輕松,有兩個假期,沒錯,教師是不用像民工一樣搬搬抬抬,也不用像交警一樣日曬雨淋,但殊不知教師所做的事有多重要!有些人不理解,但她不后悔,只要能看到學生真誠的微笑,聽到他們禮貌地叫聲“老師好”,她就能把一切辛苦統統忘掉。除了態度外,責任心也非常重要。在日常的工作中,無論哪一方面的工作,她都盡心盡責努力完成,如果不負責任地做出一件事,良心就會受到永久的譴責。記得,她剛接現在的初一(7)班的時候,班里一個學生比較調皮,經常撒謊、逃學,她一次次去學生家里家訪、做動員工作。雖然辛苦,但看到學生的成長,她就有無比的快樂和動力。
三、加強教育,精心管理
作為班主任,她一直實行科學民主管理,優化管理過程,想方設法調動學生的積極能動性,營造“比、學、趕、幫、超”的良好氛圍,全面調控。每天抽出時間來和同學們交流,及時了解學生學習生活狀況,及時做好細致的思想工作,做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班級各項工作均出色完成,多次被評為校級“優秀班集體”。為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她在教育教學中,堅持面向全體學生,照顧個別,把集體教育與個別輔導緊密結合起來,采取多種教學方法,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的才能得到充分發展。針對學生在學習上的個體差異,她還十分注意加強課堂指導和課外輔導。因此,她經常利用課余時間輔導在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關心他們,增強他們學習的信心。常年來,她堅持抓“兩頭”(優秀生和學困生)促“中間”的教育方法,實干,苦干,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和積極創新,在教育教學上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四、默默耕耘、成績突出
十幾年的教學經驗和班主任工作經歷,使她在教育教學上有了突飛猛進的進步,她把這些進步,管理方法,積累深化,積累總結,上升到理論水平,撰寫論文,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參加工作以來,曾獲“隴南園丁獎”,5次獲縣級表彰,連年被評為校級“優秀班主任”或“優秀教師”,所帶班級多次獲“優秀班集體”稱號。
她恪守著“丹心化作春雨灑,換來桃李滿園香”的諍諍誓言,在傳遞知識的階梯上,以甘為人梯的高尚品格,用自己的青春年華、無限愛心,堅定執著為學生撐起了一片廣闊的藍天,譜寫著一曲新時期人民教師的青春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