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勛章獲得者事跡及感悟
八一勛章是軍隊最高榮譽,由軍徽、旗幟、長城、橄欖枝等元素構成,一般每五年授予一次。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八一勛章獲得者事跡及感悟,歡迎閱讀分享,希望幫助對大家有所幫助。
八一勛章獲得者事跡及感悟【篇1】
卓越的軍人應該是怎樣的,他們就是標準。經軍委機關各部門和各大單位黨委提名推薦,產生3名“八一勛章”提名人選。“八一勛章”承載著革命軍人的血性和榮譽,是人民軍隊的最高榮譽。從將軍到士兵都有,具有極大的代表性,每個人的事跡都令人敬佩,堪稱楷模!從一線戰斗人員到科技工作者,再到航天英雄,可以說涵蓋了方方面面。本次獲得本次獲得提名的3位候選人,有的是一線排雷排爆戰士,有的是軍工科技專家,有的是三巡太空的英雄航天員。他們雖然領域不同、經歷各異,但在他們身上,都彰顯著為祖國和人民敢闖敢拼的擔當和血性。楷模不遠,可學可追。一名優秀的革命軍人,不是必須要全知全能、樣樣出彩,也不是必須要在“耀眼”的崗位“驚天動地”。英雄的業績或許無法復制,但只要能牢記使命,不懈奮斗,能在自己的戰位用實干交出一份無愧于人民期望的業績,也同樣是讓人民感到驕傲的優秀子弟兵。
忠誠決定方向,信念堅定方鑄英雄之魂。杜富國同志身為一名部隊軍人,主動請纓參加中越邊境掃雷任務,熟練掌握各項技能。在突遇事故時勇敢保護戰友,自己永遠失去雙手雙眼。術后他的精神并沒有萎靡不振,而是始終保持樂觀心態和昂揚狀態,2019年被中央軍委授予“排雷英雄戰士”榮譽稱號。
樸實體現境界,淡泊名利方展英雄之風。錢七虎同志懷揣深厚的愛國之情與堅定信念投身現代防護工程建設事業。制定我國首部人防工程防護標準,創建我國防護工程人才培養體系,解決核武器和常規武器工程防護一系列關鍵技術難題,為我國防護工程發展作出巨大貢獻。
執著成就事業,拼搏奮斗方建英雄之功。聶海勝同志是我國的英雄航天員。他三次踏上上天征途,始終用遨游太空的壯麗航跡書寫對黨的無限忠誠,是新時代中國航天事業無數奮斗者攀登者的代表。
使命在肩,哪里都是光榮的陣地。八一勛章不只是給三位英雄,更是對無畏、堅持、勤奮的肯定與贊揚。
八一勛章獲得者事跡及感悟【篇2】
2022年7月27日,杜富國、錢七虎、聶海勝等同志榮獲中央軍委頒授的“八一勛章”。
杜富國同志是忠誠使命、英勇無畏的排雷英雄,錢七虎同志是科技強軍、為國鑄盾的防護工程專家,聶海勝同志是矢志報國、三巡太空的英雄航天員。“八一勛章”獲得者貢突出、功勛卓著,他們是推進新時代強軍偉業的標桿楷模,他們的精神是軍人精神的集中體現。我們要向“八一勛章”獲得者學習,深入學習和踐行軍人精神。
學習軍人忠誠擔當的優秀品格。堅持不懈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深刻領悟“兩個確立”,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牢記“初心使命”。
學習軍人無私奉獻的優良作風。不斷磨練意識、鍛造本領、錘煉自身,充分發揚特別能叫苦、特別能戰斗的風格,關鍵時刻敢于犧牲、甘于奉獻。
學習軍人對事業極端負責的嚴謹態度。主動擔當作為,勇于攻堅克難,銳意開拓創新,奮力攀登高峰,爭做新時代社會主義事業的先進者。
學習軍人恪盡職守的寶貴精神,艱苦奮斗、勤奮敬業、苦干實干,提高履行新時代使命任務能力,在強省會行動中做出更大貢獻,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x大勝利召開。
八一勛章獲得者事跡及感悟【篇3】
2018年10月11日,南部戰區陸軍云南掃雷大隊四隊在雷場掃雷作業時,杜富國和戰友發現了一個危險性極大的加重手榴彈,杜富國對戰友說,“你退后讓我來”,正當杜富國小心翼翼操作時,彈體發生爆炸,杜富國失去了雙眼和雙手。由于杜富國的舍生忘死,他的戰友才幸免于難。
“你退后讓我來”,簡短的幾個字,堅定而有力,卻詮釋了眾多的意義,刻畫了在危險來臨之際,一心想著戰友的深厚同志之情,彰顯了在重大困難面前,毫不退縮的迎難而上精神,詮釋了在面對生死較量時,舍生忘死的奉獻情懷。
有一首歌是這樣唱的,“白鴿奉獻給藍天,星光奉獻給長夜,我拿什么奉獻給你,我的小孩,雨季奉獻給大地,歲月奉獻給季節,我拿什么奉獻給你,我的爹娘,我拿什么奉獻給你,我不停地問,我不停地找,不停地想。”我開始思索,奉獻到底是什么,奉獻到底應該是什么樣子的?我個人是這樣來詮釋奉獻的。
愛是奉獻的本質。奉獻就像蠟燭一樣,照亮了別人犧牲了自己,所以說有愛是奉獻的本質。我們青年人要發揚奉獻的精神,就要愛自己的國家,要忠于祖國忠于人民。要愛我們的黨,歷史和實踐證明,黨是領導一切的,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領導中國人民謀幸福。要愛自己的家庭,有家才有國,千千萬萬的小家庭構成祖國大家庭,青年人應該尊老愛幼,夫婦友愛,打理好自己的家庭,構建和諧美好的新生活。
自強是奉獻的根基。一個樂于奉獻的人,必定是一個自強自立的人,只有自我強大,才有能力去奉獻他人,自強是奉獻的根基。青年人,正直風華正茂的年紀,當有自強之心,自強之意,把握好青春韶華,點滴積累,提升自我,努力進取,開拓創新,把自我融入到祖國的大我中,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征程中,在自強不息的拼搏進取中,創造輝煌,奉獻社會。
付出是奉獻的底色。奉獻的本質就是付出,所以說付出是奉獻的底色。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尤其要宣揚奉獻的精神,她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自我進步的精神支柱。近日,_會見第六次全國自強模范暨助殘先進表彰大會代表時,表揚了身殘志堅的殘疾人代表,表揚了杜富國不畏艱難、不懼生死的奉獻精神。甘于付出,敢于奉獻,是個人自我價值的升華,是個人社會價值的體現,青年人,應該繼承優良傳統,把奉獻的精神發揚光大。
“你退后讓我來”,讓我們深深地感受到奉獻的力量,讓我們感受到奉獻就在你我的身邊。
八一勛章獲得者事跡及感悟【篇4】
生死瞬間,彰顯英雄本色。杜富國在參加邊境掃雷行動,清理未爆彈時,面對危急關頭主動向前,發生爆炸事故時用身體為戰友擋住沖擊波和彈片。自己卻永遠地失去了仰望星空的雙眼,失去了匍匐前行的雙手。
帥在危難時刻“讓我來”的無畏。面對危險系數非常高的加重手榴彈,杜富國對戰友說:“你退后,讓我來。”鐵骨錚錚的六個字,體現出這名90后戰士“隨時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的堅定誓言。在英雄們的負重前行下,我們過著歲月靜好的生活,無需面對炸彈的危險、生死的考驗,但青年干部仍需有不怕犧牲的無畏精神。唯有敢于涉險灘、啃硬骨頭,勇克難關、勇斗風險,經風雨、見世面、受考驗,才能百煉成鋼,在為民服務道路上步履鏗鏘、勇毅篤行。
帥在無私奉獻“我先來”的氣節。在杜富國的病床前,弟弟杜富強慨嘆:“如果不是掃雷,那些犧牲的戰士現在應該擁有各自的幸福生活,那些負傷的官兵也不必背負傷病度過余生。”杜富國反問:“如果不掃雷,邊疆百姓哪來的‘余生’?”是啊,為了邊疆人民不再被炸傷,為了邊疆人民能開荒種地過上正常的生活,杜富國主動請纓參加排雷。甚至在受傷蘇醒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請求安裝一雙智能手,能繼續去排雷去戰斗。杜富國一心為民,青年干部要見賢思齊,將人民裝入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利益高高舉過頭頂。克己奉公,立足工作崗位,無私奉獻,盡職盡責扎實工作,為民謀利、為民造福。
帥在困難面前“有我在”的擔當。杜富國剛到掃雷大隊時,由于炊事技能出色,隊干部準備安排他到炊事班,但他堅決要求去戰斗班,堅定說道:“既然申請來掃雷,就要到一線去戰斗!”在掃雷任務中,他多次主動申請去排最大最危險的炸彈,是排雷最多的人之一,“他技術好,又總是搶著上。”杜富國用赤膽忠心、鐵血擔當,以絢爛的青春印記、偉岸的英雄之軀,為新時代青年樹立了豐碑。青春,最搶眼的是奮斗風采;為民服務的崗位,最吸睛的是擔當精神。我們青年干部要以“雷神”為榜樣,樹立與時代主題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既要立志干大事,又要俯下身子,扎扎實實做好小事實事,擔當起新使命,成就無悔青春。
八一勛章獲得者事跡及感悟【篇5】
錢七虎,男,漢族,江蘇昆山人,1937年10月出生,1954年8月入伍,原解放軍理工大學國防工程學院爆炸沖擊防災減災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
他是科技強軍、為國鑄盾的防護工程專家,是現代防護工程理論的奠基人、防護工程學科的創立者。上世紀60年代,他以優異成績從國外軍事工程學院畢業,懷揣許黨報國的堅定信念,回國投身現代防護工程建設事業。50多年來,他勇攀科技高峰,建立從淺埋工程到深埋工程防護、從單體工程到工程體系防護、從常規抗力到超高抗力防護等學術理論與技術體系,制定我國首部人防工程防護標準,創建我國防護工程人才培養體系,解決核武器和常規武器工程防護一系列關鍵技術難題,為我國防護工程發展作出巨大貢獻。取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等,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退休后,仍活躍在國家戰略防護工程建設前沿,積極為川藏鐵路建設、渤海灣海底隧道論證建言獻策,將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800萬元獎金全部捐助貧困學生,捐款650萬元支持武漢抗擊新冠疫情。榮立一等功1次、三等功2次,被表彰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道德模范。
八一勛章獲得者事跡及感悟【篇6】
杜富國,男,漢族,貴州湄潭人,1991年11月出生,20__年12月入伍,現任南部戰區陸軍某掃雷排爆大隊一級上士。
他是忠誠使命、英勇無畏的排雷英雄。20__年6月,主動請纓參加中越邊境掃雷任務,刻苦訓練掌握10余種排雷方法,3年多累計進出雷場1000余次,排除地雷和爆炸物2400余枚,處置各類險情20余起。20__年10月11日,在云南省麻栗坡縣老山西側壩子雷場排雷作業時,面對一枚局部露出地面的加重手榴彈,他對同組戰友喊出“你退后,讓我來”,在進一步查明情況時突遇爆炸,生死瞬間他撲向戰友一側,遮擋住爆炸沖擊波和彈片,自己永遠失去雙手雙眼。受傷后杜富國做了多次手術,全身留下近70處傷疤,但始終保持樂觀心態和昂揚狀態,堅持每天練習播音、成為戰區陸軍微信公眾號播音員,擔任重慶市特殊教育中心校外輔導員,先后赴北京大學等軍地單位宣講30余次,講述強軍故事,激勵更多新時代追夢人奮勇前行。榮立一等功1次,被評為“感動中國20__年度人物”,被表彰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自強模范。20__年被中央軍委授予“排雷英雄戰士”榮譽稱號。
八一勛章獲得者事跡及感悟【篇7】
聶海勝,男,漢族,湖北棗陽人,1964年9月出生,1983年6月入伍,現任解放軍航天員大隊特級航天員。
他是矢志報國、三巡太空的英雄航天員。1998年入選我國首批航天員,經過多年刻苦訓練,圓滿完成基礎理論、專業技術、任務模擬等八大類上百個科目的訓練任務,以優異成績通過各項考核。20__年10月,執行神舟六號載人飛行任務,與同乘組航天員密切配合,實現從“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航天飛行的重大跨越;20__年6月,執行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并擔任指令長,順利實現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自動和手動控制交會對接;20__年6月,執行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行任務并擔任指令長,57歲再上太空,圓滿完成與天和核心艙自主快速交會對接任務,在軌駐留3個月,精心組織空間站兩次出艙活動,有效檢驗我國新一代艙外航天服的功能性能、航天員與機械臂協同工作能力,實現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成為首位在軌100天的中國航天員。他一心只為飛天,始終用遨游太空的壯麗航跡書寫對黨的無限忠誠,是新時代中國航天事業無數奮斗者攀登者的代表。榮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2次,20__年被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英雄航天員”榮譽稱號,榮獲“一級航天功勛獎章”。
八一勛章獲得者事跡及感悟【篇8】
錢七虎,男,1937年10月生,江蘇,中國著名的防護工程專家、軍事工程專家、教育家,中國工程院院士。1960年畢業于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哈軍工),1961年赴莫斯科古比雪夫軍事工程學院留學,獲博士學位。曾任南京工程兵工程學院院長、總參科技委常委;現任軍委科技委顧問、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工程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在國內首次應用動力有限元法對防護門進行應力分析。在國內提出將運籌學應用于防護工程的破壞概率確定、抗力論證及方案比較,開創了我國國防與人防工程的軟科學研究。建立了我國的三自由度土中結構相互作用計算理論及防護結構概率設計理論。主持實施了世界最大藥量的多層多列條形裝藥峒室大爆破工程——珠海炮臺山大爆破。主持了“21世紀中國城市地下空間發展戰略及對策”的國家咨詢課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