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抗疫先進事跡材料
你聽過哪些疫情防控事跡?事跡材料是對先進人物或先進集體的事跡,進行高度概括整理的書面材料。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防疫抗疫先進事跡材料7篇。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防疫抗疫先進事跡材料篇1
面對我市新冠疫情防控的嚴峻形勢,市政材料供應站黨支部堅決貫徹落實上級黨組織的決策部署,在10月21日接到集結令后開始迅速行動,立即組織了9名黨員干部下沉社區,積極投身疫情防控一線;同時在安排好站區生產生活及各項防控措施后,先后再次抽調9名同志深入防控一線,主動自覺駐守社區,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其中,呂衛東同志積極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和志愿者們齊心協力、履職盡責,以實際行動踐行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
本著就近下沉原則,他第一時間趕往城關區嘉峪關西路社區。當時社區正在組織轄區居民進行第一輪核酸檢測,報到后社區安排他維護現場秩序,他佩戴好紅袖章,做好個人防護,迅速進入工作狀態,積極配合醫護人員,引導和提醒受檢人群保持好安全距離,戴好口罩,有序接受核酸檢測……為保證第一輪核酸檢測按時完成,社區領導提出要盡快搭建兩頂帳篷,以備醫護人員臨時休息和儲備防疫物資使用,他二話不說,主動請纓,帶領3名志愿者不到1個小時就完成了任務,并將各類防疫物資進行了分類擺放。在做好社區疫情防控的同時,呂衛東同志作為市政材料供應站辦公室主任還肩負著防疫物資聯系發放、信息報送等工作。
根據疫情防控要求,避免人員扎堆,嘉峪關西路社區第二輪核酸檢測點設置在更為寬敞的原二熱電廠院內,為盡快開展核酸檢測,志愿者們開始重新布置檢測現場。三輪車沒人開,我來!發電機不會用,我來!哪里需要他就出現在哪里,時刻體現出一名共產黨員的先鋒作用。
11月1日上午嘉峪關西路社區安排他和其他3名志愿者協助社區衛生站對在社區報備的62個黃碼人員及共同居住人員進行核酸檢測。9:30檢測小組開始按照程序對受檢人員進行單人單管核酸檢測工作,但在10:00天空開始下雨并逐漸加大,節奏一下被打亂,為保證此次補檢工作順利進行,作為志愿者們中的老大哥,他第一時間主動和社區領導及現場醫護人員進行了溝通,對現場的志愿者們進行分工,一面組織受檢人員避雨,一面有序加快檢測步伐。志愿者們不顧雨淋,齊心協力,按時完成了全部150余人的檢測工作。
因嘉峪關路街道轄區目前疫情防控工作總體可控,從11月2日開始,社區將志愿者們進行了分組,他作為組長和其他2名同志被派至佳裕小區西區進行值守,同時負責該小區的第5、6輪核酸檢測工作。他在發放出入證時對該小區住戶進行了摸底,該小區共有住戶348戶,目前居住297戶。在值守時他嚴格執行各項防控措施,認真宣傳各項防疫政策,對小區的外出者進行勸返,對進入者查驗健康碼;在進行核酸檢測時,他做到應檢必檢,對無法下樓的老弱群體,和醫護人員溝通后進行上門采樣;對在家上網課的學生統計后上報社區統一安排,堅決做到不漏1人。
聽黨指揮,為民服務。面對突臨的疫情,我們絕不退縮。呂衛東同志以實際行動踐行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同時也展示了市政人的責任和擔當。
防疫抗疫先進事跡材料篇2
自我省的疫情發生以來,一大批黨員干部不顧個人安危,紛紛走下工作崗位志愿下沉社區一線,戰斗在抗擊疫情的最前沿,展現了他們作為黨員干部的責任和擔當。環城道路養護所副所長楊明強同志就是這眾多志愿者中的一名老黨員,他沒有忘記自己曾經在黨旗下的誓詞,疫情當前,容顏雖老,一顆紅心依舊!在這座城市需要勇士、在人民需要幫助的時候,他義無反顧地站了出來!
身先士卒,沖鋒一線。疫情就是命令,面對日趨嚴峻的蔓延態勢,楊明強同志作為環城道路養護所的副所長,第一時間響應住建局及中心的號召,同其他班子成員一起身先士卒,帶領環城所全體干部職工走進社區,沖鋒一線。身為一名基層領導,他沒有搞特殊、擺資歷,而是沉下身去,積極配合社區做好各項防疫工作,不管是當“宣講員”宣傳各種防疫知識,還是當“勤務員”搬運、分發防疫物資,還是當“執紀員”維持核酸檢測點的秩序,他都兢兢業業、一絲不茍的認真對待。作為副所長,在做好志愿工作的同時,他也時刻關心著所里的其他干部職工,像一位熱心的老大哥一樣提醒大家出門做好防護、天冷了多穿衣服,看到大家經常白天晚上的連軸轉,他就又給大家加油打氣,讓大家重新鼓起干勁兒。所里的本職工作他也絲毫沒有拉下,作為分管巡查和辦公室的副所長,路上一有病害他總是能第一時間發布到工作群并督促落實,看到大家都在忙著抗疫工作,宣傳方面有些跟不上,他晚上值完班回家后顧不上休息,又自己動手制作宣傳視頻,忙到大半夜才安心睡覺。
老將不老,紅心依舊。作為一名已經有36年黨齡的老黨員,楊明強同志始終將黨的宗旨銘記在心,在平時的工作和生活當中一直嚴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則。進社區報到以后,社區的工作人員準備讓他和一些年齡較大的老同志們干些相對輕松的工作,但他謝絕了同志們對他的特殊照顧,他說大家都很辛苦,危難當前,共產黨員不能搞特殊化,我作為一名老黨員更應該沖在最前面!從月星家居廣場疫情防控點到吳家園小區,從吳家園小區又轉戰東崗欣欣嘉園社區,風雨無阻,始終堅守。很多時候一站就是一整天,他從來沒說過一聲累字,下社區的初期條件艱苦,既沒有防護服也沒有護目鏡、手套等防護用品,中午更是來不及回家吃飯,他吃碗泡面隨便對付一下就又投入到緊張的工作當中。十幾個日日夜夜,他胳膊上戴著志愿者的紅袖套,胸口貼著市政人的紅色胸牌,猶如三十多年前入黨宣誓時站在鮮紅的黨旗下一樣,挺拔的站立著,直面疫情,無懼任何危險!
在共產黨人鐵一般的意志和鐵一般的堅強下,沒有什么是不可戰勝的,疫情同樣如此,相信在省、市各級黨委的領導下,在我們所有黨員干部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終將戰勝疫情,迎來光明!
防疫抗疫先進事跡材料篇3
連日來,__市疫情牽動著千家萬戶,整個城市一夜之間按下暫停鍵,顯得格外寂靜。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生命重于泰山。在__疫情防控阻擊戰集結號吹響的關鍵時刻,志愿者們紛紛踴躍請戰,城關市政設施養護所雷曉英同志就是其中一員。她說:“面對肆虐的疫情,我雖然沒有專業的醫護知識,沒有雄厚的經濟實力,但我有一顆為民服務的初心,有一顆守護人民的忠心。我愿與志愿者們一起承擔防控職責,守護群眾生命安全!”
社區是疫情防控的第一線,是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的主戰場。雷曉英同志下沉的焦家灣街道嘉東社區管轄小區多,常住人口多,外來人員和出租戶占比較大,疫情防控的工作強度和難度相對較大。為了使防控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雷曉英同志在嘉東社區防控小組的安排下,負責怡柏苑小區核酸檢測點,剛開始沒有全副武裝的“戰袍”,有的僅僅只是一副口罩、一件紅馬甲,她便成為了抗疫前線上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把簡單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簡單,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隨著病例的增加,管控措施進一步加強,接連不斷的核酸檢測、卡口點值守、為居家隔離人員送物資等各種工作接踵而來。社區人手不夠,一些臨時性的工作隨時安排過來,雷曉英同志總是沖到前面搶著干,尤其是做核酸檢測的時候,為了趕時間,經常一大早就開始,持續到深夜仍在繼續,她總是穿梭在檢測現場,一次又一次的維持著現場秩序,不厭其煩的提醒大家提前準備好身份證或者健康碼。家就在跟前,飯熟了,電話一遍遍打來,雷曉英同志正在忙著手頭工作,根本無暇顧及。后來,索性就跟其他志愿者一樣,忙的時候在院子里隨便將就吃點東西便迅速進入工作。
隨著任務的轉變,她又繼續投入到卡點執勤、測溫登記等疫情防控工作中,她是仔細全面的“消毒員”,為避免居民接觸感染,主動了解消毒知識及操作程序,對小區的樓道、電梯、垃圾箱等公共設施開展全方位的消殺工作;疫情當前,她是恪盡職守的“守門員”,在小區出入卡點嚴格執行“外來人員一律禁入、小區居民持證進出、兩碼必須驗明”的鐵律,逢進必登、逢人必測、逢車必查,并做好信息登記、替業主收發快遞等工作;疫情當前,她是耐心細致的“宣講員”,特別是針對社區內一些還未意識到疫情嚴重性而依舊不戴口罩、扎堆嘮嗑的老年人,她都會耐心上前勸說,并告知此次疫情的嚴重性及最新動態,向他們普及防疫措施等,督促并引導居民切勿放松警惕,形成良好防疫習慣。
“疫”無反顧,“舍小家,為大家”。在第二輪核酸檢測的時候,雷曉英早上7:30分就到達了核酸檢測的現場,一直忙到了晚上9:30才回到家中,身心俱疲,只想躺在沙發上休息一會兒,但是女兒的作業還得她檢查。有一道錯題,給女兒講了一遍又一遍,女兒還是不太明白,平時溫柔的媽媽一下子火就上來了,沖著女兒發了脾氣。懂事的小姑娘眼睛里充滿了淚水,但是一聲沒有吭,默默地把錯題改完以后去給媽媽倒了杯水。其實這時候雷曉英的心里很后悔,自己的寶貝女兒哪有不心疼的,她平時一點兒也舍不得兇女兒。當看到女兒端來的開水,雷曉英的眼睛濕潤了,她轉過頭,不愿讓女兒看到她流淚的神情。這時女兒開口了,說:“媽媽,我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了當一名科學家,發明很多很多能夠治療這種病毒的東西,這樣媽媽就不用這么辛苦了,媽媽,您辛苦了!”雷曉英覺得女兒一下子就長大了,她緊緊地摟住了女兒,欣慰而激動的淚水再也忍不住……
自從加入社區志愿隊以來,無論天寒地凍,無論沙塵來襲,無論飛雪漫天,雷曉英同志都一直堅守在抗疫一線,披星戴月,早出晚歸,每天工作至凌晨是常態。她也想家人、想女兒,但她深知戰勝這場疫情才是當下的重中之重,她把對家人的關愛和愧疚化作抗疫工作上的不盡動力,正是這種責任感與使命感,讓她“舍小家,為大家”,默默堅守著社區防線、守護著小區百姓安全。她堅信,烏云遮不住太陽,抗疫勝利就在前方!
防疫抗疫先進事跡材料篇4
今年42歲的張志田,是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放射科醫生,宣恩縣李家河鎮老司城村人。
1月19日,他帶著10歲的兒子從杭州回到家鄉與親人團聚。隨著新冠疫情蔓延,原本計劃1月27日返回杭州的張志田取消了行程。
1月29日晚,張志田主動向宣恩縣衛生健康局“請戰”,愿意參與李家河衛生院疫情防控救治工作。1月30日早上,張志田走進衛生院,成為該院一名“編外醫生”。
張志田從醫20余年,主要從事放射科臨床醫學研究,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張志田發揮自己優勢,參與衛生院影像學報告診斷。
李家河衛生院進出口只有一個大門,醫護人員和患者通道通用,張志田與衛生院商量改造,按照傳染病樓兩通道、三分區的標準,隔離出醫護人員通道、患者通道,分開清潔區、污染區和半污染物區。同時,針對通道還改造兩個小門出入住院樓,該院在衛生院大門,也專門用隔離帶分開為進、出口。
該衛生院醫用物資緊張,張志田便多渠道聯系,為衛生院籌集捐助醫用防護物資。“又捐物資,又捐技術,真的很感動。”李家河衛生院院長段萬能表示。
家住來鳳縣大河鎮大壩社區的楊錚,2020年從湖北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畢業后在外地一企業上班。學習臨床醫學專業的楊錚看到監測點人手不夠,主動申請參加疫情防控工作志愿者服務。他每天工作12個小時,排查過往車輛,為車上人員檢測體溫,同時利用在學校學到的專業知識,指導執勤人員規范防護措施……
防疫抗疫先進事跡材料篇5
新冠病毒,體積雖小,影響卻一點也不小。它如一塊巨石墜入水中,把我們平靜的生活打破了。而此時,也涌現出了一批批英雄不畏生死,逆流而上,沖在了一線。吳紅衛就是其中的一位。
吳紅衛,晉城市人民醫院急診科的一名主治醫生,主動請纓加入了我市的援鄂隊伍。在他剛到湖北開始加入急救工作時,身體極度不適,壓抑的工作氛圍和艱苦的工作條件,以及密不透氣的工作服壓得他幾乎要趴下。因為每天至少要工作六個小時,而且在這期間,不能喝水,不能吃飯,不能上廁所,再加上嚴實的防護服使得他都感到呼吸困難,護目鏡也相應地因這樣的高溫而被蒙上了一層薄霧,視線模糊,這樣導致平常簡單的操作都變得異常困難。但這些都沒有把他嚇倒,吳紅衛堅持了下來,并為自己能在國家危難時機而盡力感到無比欣慰。
經過幾天的適應,吳紅衛逐漸適應了這樣的工作環境,但他又面臨新的考驗。醫院重癥患者90%都需要呼吸機的支持,而大多數患者又都是老年患者,他們精神萎靡,求生欲望極低,這既影響了醫生的情緒,也不利于他們病情的早日康復。所以吳紅衛不僅要監護病人的治療工作,還得不斷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給病人進行心理治療。他在日記中寫道“進入病區的前幾天,我整個人都是崩潰的”,但是,他心中有信念,他把救死扶傷看作是一種高尚的事業,看作是自己應履行的職責。他始終工作在一線,他的誓言是“不勝不歸”。
這就是今天我要稱贊的抗“疫”英雄吳紅衛。他大愛無疆、他醫德高尚,他用自己的身軀為我們隔離病毒,他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什么是恪盡職守。他是新冠病毒的克星,他是我們晉城人的驕傲。我們等著你的早日歸來!
防疫抗疫先進事跡材料篇6
2月12日晚,早過了下班時間的急診科護士王歡歡脫下防護裝備,正用手輕揉自己的臉,想緩解一下長時間穿戴隔離面罩在臉上磨出的印記。雖略有疲色,但她的眼眸里仍透著剛毅與堅定。
在疫情期間,王歡歡不僅承擔急診科的本職護理工作,還是醫院發熱門診的專職護士。春節前她就進入發熱門診值守,連續在一線奮戰十天,整個春節假期都沒有休息。有同事關心她“別這么拼,休息一會”,她笑著反問“沒事,我是黨員,關鍵時候我不上誰上”。老家的親人曾問她“春節還回來嗎?”,她只能推說工作上忙可能還回不來。她不敢告訴年邁的父母,自己在“危險”的地方值守,對年幼的孩子也只能忍下思念,早早送回老家,連年夜飯也只是在醫院匆匆對付。
每次進入發熱門診工作王歡歡都要穿上厚重的防護服、防護口罩和護目鏡,為了減少防護裝備的穿脫次數,她時常長時間不吃、不喝、不上廁所工作,毫無怨言。
她因為基礎扎實、技術到位,還同時承擔起發熱門診護理帶教老師的職責,指導進入發熱門診增援的護理人員及收款處非醫人員如何做好防護、規范工作。每天下班前,她都抽出時間耐心指導年輕護士解決發熱門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不僅如此,細心的她還發現進入發熱門診的患者大多非常緊張、害怕,她就主動和患者聊聊天、說說話,安慰他們。不少患者在她的疏導下平復了心情,每每看到患者放松后的神情,她都感覺工作沒有白費,自己心里也暖呼呼的。
在與疫情的正面交鋒中,發熱門診的一線醫護人員是沖鋒在前的排頭兵,他們奮戰一線,盡己所能,為守護人民群眾健康貢獻著自己的專業力量。
防疫抗疫先進事跡材料篇7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蘇家作鄉衛生院共產黨員李建軍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在最危險、最關鍵的時刻,沖鋒在前,勇挑重擔,不怕犧牲,無私奉獻,展現了新時期共產黨員的政治本色和精神風貌
李建軍是示范區蘇家作鄉衛生院副院長,共產黨員,分管行政后勤和醫保工作。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斗爭中,他作為衛生院的副院長、共產黨員,一面全力配合楊院長做好全院的疫情防控工作,一面做好全院人員的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展示了一名新時期共產黨員的風采。
從1月21日以來,蘇家作鄉衛生院的全體人員全力以赴,積極響應黨和國家號召,取消春節節假日,開始了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戰斗。為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李建軍就時刻想著自己是名共產黨員,處處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面對突如其來的傳染性極強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在隔離措施還沒有到位的情況下,他來不及考慮個人的危險就趕到“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一線去開展工作。
與此同時,他還積極配合楊院長搞好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管理,在衛生院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的領導下,將衛生院人員進行了合理分組,成立了10個專項小組。同時及時傳達上級指示精神,組織全院人員認真學習掌握防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科學知識,協調相關科室和專項小組,進一步完善科室、分組的管理措施,保證全院每一位醫護人員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的同時,自身不染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李建軍沒有“臨時”思想,而且在關鍵時刻把全院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得更加扎實,充分利用工作閑暇間隙,和同志們談心,交流思想,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通過李建軍耐心細致的思想工作,全院人員對防治戰勝“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的信心更加堅定了。一些心理壓力較大的醫護人員也穩定了情緒,積極投入到一線的戰斗中。在衛生院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戰斗中,每時每刻都能見到他的身影,不知勞苦、不畏疲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