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間抗疫情保生產先進事跡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許多人都寫過事跡吧;關于車間抗疫情保生產先進事跡你了解嗎?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車間抗疫情保生產先進事跡集錦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車間抗疫情保生產先進事跡【篇1】
“我是一個沒有任何資源的人……大家都在為這個事情努力,我只是一個組局的人。”汪勇說。2月26日,國家郵政局印發通知授予汪勇“最美快遞員”稱號,并號召向汪勇學習,凝聚起全行業投身疫情防控斗爭的強大力量。
1月23日,武漢全城公交地鐵停運。金銀潭醫院因為位置偏遠,醫護人員上下班通勤成為難題。在經歷了反復的思想斗爭之后,順豐快遞員汪勇下定決心去接送醫院下夜班的求助者。隨后,汪勇把金銀潭醫院的需求信息往其他群里發送,并開始招募志愿者。出行問題初步解決后,讓援鄂的醫護人員吃上熱乎乎的白米飯成為汪勇的執著心愿。他采取掃街的方法,看到開門的餐廳就進去談合作,終于找到了一家固定供餐的餐廳。愛心就像雪球,越滾越大。一個又一個新的“局”不斷組成,一點一點的愛不斷傳遞,一點一點的計劃漸進實施,這背后,是眾多如汪勇一般的志愿者懷著愛心、憑著勇氣聚到一起。平凡之人追隨本心,做出了非凡之事。
汪勇有一段話樸實又感人:“人這一輩子碰不到這么大的事情,不管做什么,盡全力做,不后悔。其實想想,我開始做這件事的初衷很簡單,一天接送一個醫護人員可以節省4個小時,接送100個就是400小時,400個小時,醫護人員能救多少人,怎么算我都是賺的。”
汪勇只是一個快遞小哥,但他同樣在一線為抗擊疫情英勇戰斗,他以自己的行為,告訴我們:只要力所能及地為別人、為社會、為國家做出奉獻,一個普通勞動者也可以在平凡崗位成為頂天立地的英雄!
車間抗疫情保生產先進事跡【篇2】
今年的春節跟往年不一樣,沒有爆竹聲聲辭舊歲,也沒有大街小巷的熱鬧非凡,每個人都在響應國家號召,待在家里做貢獻。
而有那么一個地方卻異常的“熱鬧”。同時有那么一個人,他的身影一直穿梭在這個“熱鬧的場所”——他就是貴溪市人民醫院急診科負責人某。
春節期間,人流量多,往往也是急診科最忙碌的時期,接診的病人都是以往的數倍,夜間更是承擔所有門急診病人。由于疫情的嚴峻形勢,某考慮到大家辛苦,在開交班會時說:“大家超負荷地上班,無一句怨言,我很欣慰,但是我更希望你們能勞逸結合,請上班的醫護人員盡量不要打擾下夜班的同事,有任何事情第一時間撥打我的電話。”就是這么一句話、一個身體力行的舉動,卻將“職責所在,使命擔當”這八個字表現得淋漓盡致。
一場毫無硝煙的戰斗警報拉響了,某不僅要做急診科事務,更是擔任了醫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領導小組成員、醫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控救治專家組成員,負責對全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病例的會診排查、業務指導、醫療救護及相關業務知識培訓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的應急救治工作。
從臨近春節開始他就以院為家,他的兒子在寒假作文中寫到這樣一句話“我想我的爸爸,我想他平安地回家。爸爸每天都奮斗在第一線,每天都要接觸無數的病人,他為了保護我們,主動和我們“隔離”了,只有在微信視頻中才能見他兩眼,我真的好想他,但我更希望他在救治病人的同時好好地保護自己。”
某說:“我是一名醫務工作者,更是一名中共黨員,我有責任也有義務沖鋒在前,挺身而出。以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的使命擔當為群眾生命健康保駕護航。
車間抗疫情保生產先進事跡【篇3】
某某 ,199某年某月出生,中共黨員,現工作于某市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一區。曾獲“某市人民醫院201某年護理技術比武三等獎”
201某年畢業于某大學的她,帶著滿腔的熱情、蓬勃的朝氣,懷揣著對護理工作的熱愛,以優異成績考入某市人民醫院。作為一名年輕護士,她虛心請教、不恥下問,通過自己的努力,在護理前輩的幫助指導下,很快進入了優秀護士的行列。與此同時,她積極參加醫院組織的各項競賽,并取得了可人的成績,得到了領導和同事的贊譽和認可。
榮譽并沒有讓她驕傲,反而更加激勵她對護理工作的渴望與提高。作為一名重癥醫學科的護士,她以飽滿的工作熱情、謙虛的工作態度、溫暖人心的言語、悉心的護理每一位重癥患者。工作認真負責的行動,贏來了病人、家屬及科室領導的贊譽。
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這樣的疫情面前,她用大無畏履行護理職責,用行動踐行護理使命,牢記黨的囑托,履行一個共產黨人的誓言,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關鍵時刻逆行而上做表率。作為一個新婚燕爾的年輕妻子,一個90后的獨生子女,在疫情面前毫不含糊,一聲令下奔赴湖北疫情一線,臨行前表示一定竭盡全力,竭盡所能完成此次救援任務!不辜負醫院和黨組織多年的培養。
作為某某的護士長,我為重癥醫學科有這樣的優秀姐妹而驕傲,我們向佳慧及所有奔赴一線的救援人員致敬!如果人民有需要,我們隨后就到!期盼你們平安凱旋!
車間抗疫情保生產先進事跡【篇4】
“無論哪個身份,在這非常時期、危急時刻,都沒理由退半步,必須堅決頂上去!”武漢市金銀潭醫院的院長張定宇說。57歲的張定宇用行動書寫著對黨和人民的忠誠,被湖北省委授予“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2019年12月,武漢市華南海鮮市場首批7名不明肺炎患者轉入金銀潭醫院。多年從事傳染病防治工作,職業敏感讓張定宇第一時間判斷,這不是普通的傳染病。他果斷決策將這些病人迅速集中到隔離病房,穿上防護服,進隔離區查看癥狀,分析研判并進行救治。然而,就在金銀潭醫院收治首批病人22天后,同為醫療人員的張定宇的妻子,在工作中被感染___,住進了相隔十多公里的另一家醫院接受隔離治療。妻子入院三天后,張定宇前去探望,卻只待了不到半小時,就又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鮮為人知的是,張定宇在2018年被確診患上了運動神經元病,俗稱漸凍癥。這種罕見病目前無藥可救,通常會因為肌肉萎縮而逐漸失去行動能力,就像被慢慢凍住一樣,最后呼吸衰竭而失去生命。他向全院職工隱瞞了自己的病情,繼續奮戰在治病救人的第一線。
每日燈火通明的金銀潭醫院,張定宇以“漸凍”之軀沖鋒在前,拖著高低不平的腳步追趕時間,帶領醫院干部職工救治2800余名患者,其中不少為重癥、危重癥患者。一個多月,夜以繼日,張定宇病了。躺在床上輸液時,他手里仍拿著各種材料數據了解病人情況、重癥人數、救治進展……共產黨員、院長、醫生,是張定宇的三重身份。當人們勸他休息時,他說:“生命留給我的時間不多了。必須跑得更快,才能跑贏時間,把重要的事情做完?!甭犝邽橹畡尤萋錅I。
車間抗疫情保生產先進事跡【篇5】
邵勤弟,東??h房山鎮中心小學教師,中小學一級教師,自2012年參加工作以來,一直擔任小學數學教學工作,她忠誠于教育事業,始終以一個優秀教師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師德高尚,愛崗敬業,勤奮努力,成績卓著,深受學生的愛戴、家長的歡迎和同事們的廣泛贊譽。
“停課不停學”。因為疫情原因而開展線上教學,作為一名普通教師的她盡職盡責,積極響應領導號召,在上級領導精神領導下,自己制定了適合自己班級學生的計劃,然后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線上授課及線上班級管理。做為老師的她除了擔任兩個班數學課還兼班主任,為保障教學進度、保證學生居家正常學習和學生安全,接到學校通知,馬上行動起來。
她甘于奉獻,為了給孩子創造更好的更安靜的.學習環境,放棄住東海,在房山小學就近住下,每天進教室進行直播。利用QQ群、微信群,把信息傳達給每一位學生,為了督促落實學生學習情況,電話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為穩定學生情緒利用釘釘直播進行班會和心理疏導,從當前疫情入手:“疫情阻擋了老師們返校的腳步,卻擋不住我們教研的熱情?!边@是她說給學生的話,以身作則激勵孩子積極學習。她通過網絡使用釘釘直播方式,為學生傳授知識,為了授好課,她提前備好課,考慮周到,落實細致,最后制定出每天的數學課,早讀,課外閱讀.練字指導的具體內容和具體操作方法,并提前發送到班級微信群里或釘釘群里,讓學生和家長一清二楚。每天早上八點鐘,就和學生們像在學校一樣,經典浸潤心靈,共同誦讀,開啟一天的學習之旅。
每天準時帶領同學們進行直播課!全程跟蹤,督促孩子學習,課上多給孩子互動交流機會,課前通知孩子精心準備,每節課前展示小講師。
在她的引領下,孩子們積極參加線上學習,專心聽講,主動探究,認真完成各科作業,取得了良好的學習效果。她做到有做必改,個別特殊情況電話聯系溝通,力求每個孩子都能參與學習。通過展評優秀作業,樹立榜樣,激勵更多的孩子更加熱愛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