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疫情給自己寫的事跡材料
我們不能只是了解事跡,而要深入學習事跡背后所蘊含的時代精神。你聽過哪些疫情防控事跡?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抗擊疫情給自己寫的事跡材料7篇。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抗擊疫情給自己寫的事跡材料精選篇1
金城的秋,天高云淡、清風送爽、絢爛多彩,盡顯黃河之都的美好。然而就在十月,新冠疫情突襲__,這些天來,片片黃葉隨風落下而無人賞嘆,多少抗疫志愿者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控的工作中,用實際行動詮釋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這一刻沒有防護服只有抗疫“紅”,沒有退縮只有直面風雨前行,用平凡筑起了為群眾服務的堅實壁壘,用那一片“紅”述說著街頭巷尾迎難而上的逆行者。
以身作則挺身而出
張輝同志是城關市政設施養護所安質股股長,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面對疫情的來勢洶洶,他在抗疫行動中的態度是堅決服從,堅決執行。接到單位疫情防控領導小組下沉社區志愿服務工作的命令后,他第一時間到社區報到,身穿志愿“紅”加入到為群眾服務的抗疫志愿工作中,奔走在社區樓院,電話核實信息、院落測溫登記、疫情反饋、信息報送、社區點位夜間值守、抗疫重點應急抽調,重點區域圍欄掛牌,緊急支援疫情核酸檢測重點保障等任務中。工作中他一度怕耽誤疫情核實進展,用他自己的話,再快一點,再多做一些,這樣數據覆蓋面就更詳細一些準確一些,疫情防控就能更精準一些。在他的不懈努力下,電話問詢記錄詳實,檢測點工作有條不紊,檢查出入證登記嚴謹認真。此刻他心中只有一個信念是抗疫路上一定有我,他每次都能圓滿完成任務,并在急難險重工作中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22日凌晨,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響起,他接到命令,清晨5:50臨時抽調緊急支援核酸檢測點志愿者服務。當時他正在值夜班,因一位抽調人員居住地較遠且跨區居住,他向單位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申請由他替代參加,匯報完畢后又向社區作了報備。在沒有交通工具的情況下準時到達鴻運潤園南門集合報到,和志愿者們一起堅守到最后一名群眾檢測完畢離開時已是深夜。
24日晚8點左右,剛回到家的他,還沒顧上喝口水,就接到電話,要求在第二天早晨7點前,完成在__重離子醫院的圍擋上懸掛公益廣告牌任務,并要求他立即參加重離子醫院門前的現場工作會議,都沒顧上和孩子父母多說一句,即刻奔往現場,和大家緊急商討并形成了方案安排。與同事們簡短的對接后,已無暇顧及因重離子醫院是所有疫情病人集中治療隔離專屬治療地的不安和心理恐懼。工作交流中發現疫情還較為嚴峻,沒有一家廣告公司正常營業且又在深夜能夠完成廣告制作,又發現廣告語素材必須是文明網平臺特殊用語方可宣傳懸掛,再就是懸掛廣告牌必須在醫院門前區域圍欄懸掛,時間要求有限必須保證,這一系列必須處理完成的節點的出現可是一個一個難點的放大,都是未知的區域又都是必須按時完成的任務。這一夜,張輝同志和同事們在寒風中經過探尋終于有一家公司愿意連夜開工制作,可又在廣告牌素材特殊點上停滯,又上網查詢最后敲定廣告語內容,時間已經定格在凌晨2點多了,5點30分張輝電話聯系牛科軍一起懸掛宣傳標語廣告牌,在規定的時間前完成了懸掛調整后快速清場撤離。這一夜,每一個環節進展情況都是他和同志們爭分奪秒高強度完成的,他用共產黨員凝心聚力的精神,敢打硬拼的堅定守住了抗疫“紅”的信念。
張輝同志在抗擊疫情的工作中,始終都能以最飽滿的精神狀態鼓勵著身邊人,他說:“我是一名共產黨員,越是困難就要越不能退縮,只要疫情需要,只要疫情未退,我就必須沖鋒在前”。他說出了多少奮戰在一線志愿者們的共同心聲,吃苦在前,敢于擔當,他也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政治本色和志愿者勇往無前、抗疫有你有我的使命擔當。
積極配合堅決執行
抗擊疫情不忘保障安全,張輝同志是所安質股股長,是所安全工作保障小組成員,作為一名安全工作者,在疫情期間也時刻不放松所管轄區域的安全管理工作,即便抗疫工作中再忙碌,也會電話提醒督促庫房管理、民工駐地負責人注重安全無小事的原則,安全工作防患情況的落實。積極配合所疫情小組調配急需安全防護物資、防寒物資保障性的支持。
堅決執行所抗疫工作安排,作為股室的領頭羊他始終率先垂范帶頭沖在一線。張輝同志在股室動員會上要求所有人積極加入抗疫,說到:我們股里除一名積極分子,其他人都是共產黨員,我們每個人就是一支蠟燭,只要綁在一起就會很亮,所有人綁在一起就是光明!說的多,不如動起來,干起來,就能落到實處了,他是這樣說更是這樣做的。他帶領股室全員一起認真落實疫情期間所有信息及時報送,從每天疫情健康綠碼匯錄到每輪核酸檢測信息反饋,到所抗疫小組抽調部署,抗疫信息大數據錄入,張輝同志都能始終在股室報送中第一時間上傳完成,并帶動鼓勵同志們積極配合信息錄入小組的要求,做到信息回復快捷準確,匯總報送及時到位。在他的帶領下安質股全員在抗擊疫情工作中團結凝集無掉隊,落實反饋有痕跡,為全所抗疫信息快捷閉合提供了保障。
在抗擊疫情的艱難險阻中他就是一名“戰斗員”,迎難而上、連續奮戰;在投身“疫”線引領帶動中他就是一名“聯絡員”,力做紐帶、齊心協力;在他的鼓勵帶動下全股下沉志愿者都在不同的社區做到了堅決服從,堅決執行疫情工作要求。堅守崗位、堅定信念、不怕吃苦,在各自疫情值守點位上發揮了共產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共同筑起了一道堅不可摧的志愿“紅”壁壘,也都用實際行動展現了市政人在應急突發事件中敢作為、能擔當、勇往無前的精神面貌,用無私奉獻詮釋了抗疫“紅”在危難面前不畏懼的逆行。
吃苦耐勞公而忘私
在疫情防控的工作中,張輝同志真正的將“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這句話落到實處,對于疫情防控的每一項工作,他都是履職盡責,全心全意,做好疫情防控就是他抗擊疫情的堅定信念,面對每一天隨時都有可能被抽調到最緊急危險的抗疫工作中,面對抗疫不能按時用餐休息甚至都沒時間回家,他都是毫無怨言堅守住了共產黨員的初衷,準時到達指定支援地點開展志愿者抗疫工作,做到接到命令不推卸、不拖延,以實際行動踐行一名共產黨員為民服務的初心使命。
在家他是兒子、丈夫、父親,抗擊疫情期間一線工作繁多根本無暇照顧家人,回家不定時都是常態化,父母年邁小孩尚小,照顧父母和孩子的重擔就落在愛人的肩上,愛人總是開玩笑安慰他:“你去服務人民群眾,家中的群眾就由我來服務吧”。抗疫期間的多輪核酸檢測都是愛人抱著小孩帶著父母拿小凳排隊檢測,檢測后還不忘留言告知他一下,怕他擔心。晨起走的較早,母親總會早早為他做好早飯,還不時的囑咐多吃些,不然你忙起來就又到晚上了;家中幼兒每每在他出門時只要起床都會送他到門口,小手緊拽不愿丟開,依戀爸爸再抱一會,還會說:“爸爸要去打怪獸嗎,快些打跑,您就可以帶我去玩了,爸爸拜拜,我會乖的”。家人的支持是他每一天勇往直前的動力,在抗擊疫情中他將這份細膩的溫暖回饋到疫情需要的工作中,譜寫了共產黨員在大疫面前有擔當、大愛面前有奉獻的贊歌。
有一種精神是市政人不屈不撓的精神,敢于在抗疫中勇于沖鋒超越自我,為社會、為城市勇挑重擔,堅守我們的家園。守住綠碼、體溫正常、核酸陰性、軌跡安全,這一系列的數據保障,離不開志愿“紅”不分晝夜的奮戰護航。抗疫在一線的志愿者們,你們是__人民最靚麗的兒女,全市人民為你們的勇敢擔當點贊。讓我們一起迎接抗疫的勝利,一起迎接牛肉面的春天!
抗擊疫情給自己寫的事跡材料精選篇2
我市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崔明功作為市政工程服務中心的一名普通干部職工,按照上級要求,10月21日,積極到所在下沉社區廟灘子社區報到,幫助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十多天來,始終以主動負責的態度和強烈的使命擔當,與來自各單位的黨員干部一起在疫情防控一線并肩作戰,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市政力量。
崔明功同志作為進入市政行業二十多年的老同志,平時工作認真負責,積極主動,工作經驗豐富,為年輕干部職工樹立了良好的榜樣,在疫情發生之后,積極投身疫情防控,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在“抗疫”一線書寫使命與擔當。
疫情發生以來,面對居民健康安危,崔明功同志風雨無阻,始終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在核酸檢測采樣點,“請佩戴好口罩,保持一米距離,請大家打開健康碼……”他耐心細致一遍遍提醒群眾有序排隊、提前掃碼登記,確保采樣工作高效安全。從早到晚,每一環節都不疏漏,每一時刻都不懈怠,核酸檢測現場秩序井然,竭盡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在每天核酸檢測完畢后,他還積極主動負責起對醫護人員的消毒消殺工作,為醫護人員健康安全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值守卡口,為小區每一位進出人員測溫、登記、查驗健康碼;在社區樓宇巷道,他會拿著喇叭向住戶宣傳疫情防控知識,耐心勸導群眾嚴格落實疫情防控要求,堅持非必要不外出,一起堅守努力,戮力同心,共同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崔明功同志所在社區城關區草場街街道廟灘子社區坡度較大,車流量較多,人流量較大,由于地形限制核酸檢測點只能設在這樣的斜坡當中,他看到這樣的情況,在做好全身防護下,一方面主動擔當起交通勸導員,引導車輛安全有序通行,另外一方面還要維持現場群眾核酸檢測秩序,引導他們有序排隊,每次核酸檢測現場都會出現他全服武裝的身影,這樣的工作復雜辛苦,但是他只是淡淡地說:“我只是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也沒啥。”就是像他這樣許許多多奮戰在防疫一線的同志,守護著我們的家園。
疫情就是責任,疫情就是命令。在疫情防控重要階段,崔明功同志積極履職盡責,主動擔當作為,發揮個人最大力量,和其他同志一起共克時艱。
崔明功同志表示,只要疫情不結束,他就不會后退,將繼續堅守在社區,為社區群眾生命健康安全保駕護航。
抗擊疫情給自己寫的事跡材料精選篇3
2021年10月中旬,傳染性更強、癥狀更隱蔽的德爾塔病毒侵襲__,一時間,人人自危。但有一群人,迎難而上,用身軀筑起防疫壁壘,用行動詮釋眾志成城,用熱血守護__。
眾所周知,疫情期間的“重點區域”讓人望而卻步,公交改道,駕車繞行,大家生怕多停留一分鐘而無辜變為黃碼,但有一些人,卻深深扎根在這些地方,恪盡職守,履行志愿者的責任。
華榮璽在接到單位通知后,拿著單位介紹信迅速下沉至東崗西路街道所屬社區報到。在社區,華榮璽做過核酸采樣點的“疏導員”,做過穩定居民的“宣講員”,做過健康檢查的“護理員”、做過疫情防控知識的“講解員”。
在核酸檢測現場,她常常一整天都不喝水,就只為了不上廁所,盡可能的一直在崗,保證核酸檢測現場秩序良好。為了更好的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她認真地學習城關區疫情防控卡口點工作”九步法”,并對照城關區疫情防控卡口點“十有標準”進行防疫卡點值守。平涼路“三幢樓”人員以租住戶為主,多是華聯和周圍服務行業的集體宿舍,還有萬象城工地的建筑工人,人員復雜。華榮璽在值守中遇到一對年輕夫妻,拉著行李箱要離開,起初對方拒絕登記,態度十分惡劣,華榮璽不急不惱,再三勸阻,終于將年輕夫婦的信息登記下來,才予以放行。
華榮璽針對院內人群疫情防控意識薄弱的情況,不厭其煩地向進出人員科普疫情防控知識,同時嚴格執行“逢人必查”的工作理念:體溫檢測、登記、消毒,一樣都不馬虎。與此同時,華榮璽還是個不給社區添麻煩的人,在小區值守以來,她都是自己解決吃飯問題,哪怕是下午八點下班,她也是回家再做飯。
曾斌也是一名在重點區域值守的志愿者,自21號下沉五泉街道和平新村社區到現在,沒休息過一天。
他值守和平新村社區8號樓小區、五棟樓小區、通信段小區、火電公司北家屬院小區期間,由于這里多為老舊小區,居住人員有工薪族,有實習生,有菜市場小販、糧油店老板,有開牛肉面館的,還有回收廢品回的,復雜的人員結構增加了管理難度,大多數居民不理解,三不五時要出去購置生活物資,有的居民甚至出言不遜,派發小區出入證時,按要求每家住戶只給一張,曾斌遭到了“圍攻”,面對這些,曾斌一直都是耐心勸導,極力疏散……29號徬晚,社區在群里通知志愿者速來報道,正在吃飯的曾斌扔下碗筷立刻出了門——火電北小區值守夜班。當時他還不知道,該小區有了確證病例。“我沒有穿防護服,沒有手套,只帶了個口罩,就殺進去了,回想起來真是有些后怕的”,曾斌穿著社區隨后送到的防護服,在小區門口值守到夜里十二點,“沒有燈火的小區很黑,很安靜。”
曾斌通過微信建立了小區“黃碼人員群”,通過微信發布信息,精準服務小區居民。在城關區重點區域進行了第七、八次核酸檢測時,拿著大喇叭一個單元一個單元通知居民下樓做核酸檢測,有些老年人身體不好,加之天氣轉涼,曾斌和醫護人員溝通后,給老年人開通了綠色通道,由曾斌攙扶過來直接做檢測,做完后再送回去。小區122號三樓的老人,久病臥床,兒子身體有殘疾,曾斌了解情況后,帶領醫護人員上門給老人家做核酸,老人一家十分感激。
還有在雁北街道的金雪萍,在草場街街道的薛潔……他們都堅守在防疫一線,不顧個人安危,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支持著這座城市“戰疫”,為__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殲滅戰貢獻自己的力量。
抗擊疫情給自己寫的事跡材料精選篇4
自3月底阜城“抗疫”阻擊戰打響以來,河東街道向陽社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常娟始終堅守在工作崗位,肩扛責任、靠前指揮,帶領社區網格員、志愿者和機關下沉干部,夜以繼日地奮戰在疫情防控工作的第一線。
沖鋒在前的“領頭雁”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正是懷著這樣一份責任與擔當,常娟積極帶領社區黨員干部群眾響應上級疫情防控工作部署,投身到抗擊疫情傳播的第一線。面對流調排查、核酸檢測、后勤保障等諸多防疫工作,常娟主動扛起責任、靠前指揮,帶領社區干部共同研討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創新提出“黨建引領,廣泛發動”的工作思路,向黨員、共青團員發出“戰斗號令”,向群眾發出“動員倡議”,以最“硬核”的措施迅速集結全社區力量,全力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
服務群眾的“暖心人”
轄內有一戶居民因是次密接者,按照防疫規定需要居家隔離七天,但該戶居民對隔離政策不理解,覺得被隔離在家對工作生活造成了很大的不便,情緒焦慮。常娟了解情況后,耐心傾聽他們的訴求,仔細解釋疫情防控政策與相關要求,為隔離居民提供生活及心理上的幫助,讓他們沒有后顧之憂。在小區靜態管理期間,一位居民因不小心摔斷了腿需住院治療,家里只有一個未成年的孩子獨自生活。得知情況后,常娟和機關下沉干部帶上方便面、牛奶等食品前去看望,并將自己的手機號碼留給孩子,叮囑道:“你自己在家一定要注意用火用電安全,有什么困難和需要及時和阿姨聯系”。
認真負責的“工作狂”
自疫情防控以來,常娟帶領社區網格員、志愿者和機關下沉干部認真開展三輪全員核酸檢測“敲門行動”,全域3個核酸檢測臺12個檢測點都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準備開展核酸檢測所需物資、為醫務人員統籌安排醫療物資、隨時協調解決各卡點的突發狀況……身處抗疫一線,常娟常常一忙就是一整天,晚上累了就睡在社區,自4月5日阜城三區實施靜態管理以來,常娟連續10多天沒回過一次家。長時間超負荷的工作讓本就患有胃病的她病情加重了,但是她沒有因此而停步休息,依舊堅守崗位。
社區安全的“守門員”
向陽社區臨近火車站,又是老城區,小旅館、出租屋眾多。針對區域內居住人員密集,防控形勢復雜等實際困難,常娟及時制定應急預案,對各項工作進行詳細部署。特別是實行靜態管理后,常娟和同事們摸排了全社區139家旅館和出租房,共排查出300余名流動人員,挨個核查行程信息;對照戶檔信息和戶況圖,逐戶摸排返鄉人員;全面排查病例密接、次密接者,做到關聯人員全部登記在冊,確保不漏一戶、不落一人。
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常娟一直跟同事們說:“只有把第一道門守好了,整個社區才會安全,群眾才能有安全感!”她不僅是“守門員”,也是“疏導員”“宣傳員”“跑腿員”……她用貼心、細心、暖心,為疫情防控夯實堡壘,為居民群眾守好健康大門。
抗擊疫情給自己寫的事跡材料精選篇5
平安是人民的福祉,安定的社會秩序需要我們共同守護。我校信息工程學院20級學生侯志童于1月11日響應政府為充分發揮青年在構建平安和諧社會環境中的積極作用,讓青春與家鄉來一場“雙向奔赴”的倡議,及時與所在縣,街道主動對接,加入當地大學生團員志愿者隊伍,成為了云夢社區的一名志愿者,在志愿崗位上努力發光發熱,以夢為馬,不負韶華。
在志愿者崗位上,侯志童同學切實的為人民服務積極協助開展全民核酸工作和卡點值班登記工作,在全面核酸現場秩序進行維護,確保現場秩序的穩定,引導人民群眾便捷的完成核酸檢測,保證不漏檢不混檢;還積極參與了“敲門行動”和“雙禁行動”來幫助防疫信息更加完整,為人民的安全加“保險”。忘不了的是寒冬之下手被凍得通紅仍然堅持核酸檢測信息錄入;是“敲門行動”中沒有桌椅板凳蹲在地上也要完成手動登記;是即使大年三十家人團聚的日子也要堅持夜間“雙禁”巡邏。
在這期間,侯志童同學在忙碌之余依舊注意到雖然居民的日常生活因疫情防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但他們仍可以積極配合社區的疫情防控工作,對疫情防控的志愿者及工作人員,報以理解和積極配合的態度,這讓她不禁感動感慨于我們偉大祖國的凝聚力。
她堅信:“共同戰疫,抗疫有我,在這場阻擊戰中,我們當以奉獻詮釋信念、以行動彰顯忠誠、以初心不變擔當使命,書寫新時代雷鋒故事的生動篇章,彰顯“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充分展現青年志愿者勇挑重擔、樂于奉獻的扎實作風和朝氣蓬勃、吃苦耐勞的精神面貌,讓祖國,人民認同我,讓祖國和人民相信有我們明天會更好。”侯志童同學主動到社區參加志愿服務活動,用實際行動完美詮釋了一名大學生的青春靚麗本色。
抗擊疫情給自己寫的事跡材料精選篇6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市政工程服務中心徐龍同志時刻不忘自己共產黨員的身份,積極響應市住建局和中心號召,第一時間以志愿者身份迅速下沉至銀灘花園社區集結報道,刻不容緩地投入到疫情防控的最前沿。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自我價值,彰顯責任擔當。
全員核酸檢測工作開始后,他積極協助銀灘花園社區開展轄區居民核酸檢測工作,天還沒亮,便來到銀灘花園B區檢測采集點,穿上紅馬甲,拿好測溫槍,“大家不要著急”、“保持一米線,佩戴好口罩,打開健康碼,”他一遍遍的向居民講解核酸檢測前的注意事項,為居民進行信息登記,引導大家有序排隊,嚴防人員聚集、扎堆。看到隊伍中有老人不懂采樣流程,主動上前協助申請健康碼,對于行動不便的老人,迅速上前攙扶,直至老人做完核酸檢測的整個過程。在他和其他志愿者的引導下,居民認真執行疫情防控措施,有序、快速的接受核酸采樣。一個個紅馬甲成為一道道流動的風景線。
10月25日,他所值守的銀灘花園B區出現一名確診病例,小區進行封控管轄,所有在B區工作人員進行居家隔離。在家隔離了兩日后,核酸結果一直保持陰性,健康碼也未出現變色。“作為一名黨員,我不能閑著,得出力啊”他對家人如是說。經請示下沉工作組組長和社區,可以解除隔離后,他立即下沉到他所居住的藍岸麗舍小區,全身心投入到小區值守和核酸檢測工作中。雖然家就在本小區,但是從未按時在家吃過一頓飯,四歲的女兒在做核酸檢測時才能在志愿者隊伍里尋找到爸爸的身影。
疫情無情人有情,當入冬第一場雪飄然而至的時候,中心疫情領導防控小組向一線的志愿者們發放了防護服、消毒液等抗疫物資。劉棠與徐龍兩位同志一大早趕到單位,將抗議物資整理好后立即送到科室每一位成員手上,讓大家在特殊時期第一時間感受到在艱難時刻組織的關懷。回到自己所值守藍岸麗舍小區時,藍岸麗舍物業服務中心也考慮到小區居民買生活物資不便,為業主免費配送愛心饅頭。鑒于疫情原因,為了避免密集接觸,徐龍和其他志愿者帶領物業工作人員主動承擔起配送員的責任,冒著風雪,將一袋袋饅頭送到了小區所有住戶的家中,使小區的住戶在這氣溫突變的日子感受到了春天般的溫暖。
為了充分發揮黨組織戰斗力和共產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經上報秀川街道黨委成立了臨時黨支部,將戰斗堡壘前移。他和下沉社區的12名黨員志愿者在藍岸麗舍小區門口佩戴黨徽、面向黨旗,再次緊握右拳,重溫入黨誓詞,以實際行動踐行一個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爭當抗擊疫情的排頭兵,真正讓黨旗在疫情防控一線高高飄揚,用實際行動展現共產黨員的先鋒本色。
抗擊疫情給自己寫的事跡材料精選篇7
許海峰同志是城關市政設施養護所的職工,是一名退役軍人,抗擊疫情下沉一線的志愿者。寒風凜冽,疫情來襲,他主動請纓,加入了社區志愿者突擊隊。當他穿起紅馬甲,紅色志愿者徽標貼在胸前的那一刻,作為來自部隊培養的一名共產黨員,心中奔涌著一股熱流——我是一名共產黨員,為人民服務,甘于奉獻是我的初心使命;我是一名戰士,退役不褪色,頑強拼搏是部隊對我的培養;我是一名青年,響應黨的`號召,疫情在即挺身而出是我的責任。語言堅定且無畏,行動勇敢且無懼。在來勢洶洶的疫情面前,許海峰同志給自己下了一份抗疫請戰書,毫不猶豫地趕赴抗擊疫情志愿者的服務中,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服從組織安排,用實際行動詮釋著新時代青年黨員的抗疫決心。
在抗疫中,他是一名充滿活力的志愿者,作為年輕的志愿者,一不怕苦,二不怕累,始終沖在前沿。他在門崗卡口值守不分晝夜,勸返外來人員耐心細致,“疫”不容辭、凸顯擔當,用行動堅守崗位,盡職盡責,化身“衛士”守護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用激情點燃戰勝疫情的信心,努力成為人民群眾危難時刻的貼心人,用實際行動踐行著青年一代市政人吃苦耐勞、敢于守護,有責任感、有使命感的志愿“紅”。
許海峰同志在抗疫一線接到所緊急抽調加入到雁北街道雁園路、雁灘家園核酸檢測點志愿工作任務,報到后聽從社區統一安排,維持檢測隊伍秩序,噴灑消毒滅菌、核查人員登記信息、幫助老年人安裝手機二維碼掃描,特別是22日從清晨到黃昏,他就在人群中逐一詢問還需要幫助的居民,一天下來嗓子都有一些不適,還是默默堅持一遍一遍在隊列里問詢,社區工作人員對他說,小伙子別急,別太累。他說,沒事,我年輕,做這些工作有意義,我喜歡做。許海峰同志就是用實干擔當為人民群眾健康筑牢生命防線最美的一道抗疫“紅”。
面對疫情,許海峰同志所在的社區成立了青年黨員突擊隊、退役軍人志愿服務隊,他作為隊員,嚴格按照要求參加志愿者服務隊抗疫,堅守退役不褪色,盡顯軍人擔當。搬用抗疫物資運送,我年輕我來;夜間卡口值班值守,我是黨員我上;負責“一測二驗三核四詢問”工作,做好“一米距離”秩序維護,我精力好,我干。作為共產黨員,許海峰同志就是在關鍵時刻能夠頂上,懷著責任,帶著擔當,把筑牢抗疫一線使命扛在肩上;作為退役軍人,即使脫了軍裝,依然發揮著軍人退伍不褪色的責任,用實際行動踐行著“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的錚錚誓言,堅信不放棄,為打贏,時刻準備著。許海峰同志就是這樣以星星之火散發自己的光和熱,時刻準備著用實際行動打贏疫情防控遭遇戰貢獻力量。
許海峰同志連續數日奮戰在抗疫一線,閑下來才能與家中父母視頻,爸媽在通渭,只有他退役后居住在蘭州,疫情期間忙起來就少了對爸媽的問候。與爸媽視頻只要接通就能聽到爸爸急切的話語:蘭州冷不冷?疫情控制住了沒?晚上還去值班嗎?你是年輕人多干多動,誰家有需要就多幫;母親使勁搓著手叮囑著穿暖和,天冷了記得吃飯!看著爸爸媽媽,聽到爸媽擔憂且疼愛的嘮著家常,一天的勞累頓覺舒緩,此時許海峰就是一個爸媽疼愛的孩子。
許海峰同志作為身穿紅馬甲的市政人,用行動默默堅守著對抗疫的決心,從他的行動中可以看到共產黨員的堅定,退役軍人的剛毅,青年人的勇敢。
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讓我們一起勇于向前,同舟共濟、凝心聚力,決戰疫情;讓我們一起為冬日里的蘭州增添溫暖再接再厲,抗疫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