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驗科抗疫先進集體事跡
根據范圍的不同,事跡可分為集體事跡和個人事跡;那么你知道哪些檢驗科抗疫先進集體事跡?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檢驗科抗疫先進集體事跡5篇,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檢驗科抗疫先進集體事跡(精選篇1)
“疫情來臨,責無旁貸”,這是全體疾控人的心聲。接到疫情防控任務后,中心全體黨員主動請纓,流調隊員24小時待命,持續作戰,流調、取樣、送檢,每天往返包頭好幾個來回,半夜回家已是常事,為了避免影響家人,就在單位臨時搭建的床鋪睡一覺;數據統計和上報人員,整天坐在電腦前不敢離開,經常要反復核實,加班到深夜,確保數據上報的準確無誤,有的人甚至出現了腰疼、偏頭疼的問題。后勤人員加班加點,整理、登記、分發應急防護物資,最大力度的保障了防控工作的開展。從1月23日至2月17日,疾控中心先后出動流調人員124人(次),流調人數達52人,進行核酸檢測31人,追蹤管理密切接觸者6人,追蹤其他接觸者和一般接觸者48人。
當接到疫情防控命令時,固陽交管二中隊立即駐守到了距縣城60公里外的楊樹壩,對進入固陽縣的車輛和人員進行嚴查管控和交通安全保障。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全中隊干警24小時輪流堅守在第一線,他們冒著被疫情感染的風險,值勤查控、排查登記,冷了進四面透風的帳篷烤火,餓了吃一口泡面。他們堅守崗位、24小時無縫對接,對每一輛來往車輛和人員進行耐心的詢問,逐一登記,做到逢車必查、逢人必檢、不漏一車、不漏一人,截止2月15日累計檢查車輛近萬輛,檢查人員3萬多人次。
疫情當前,接到縣公安局通知后,特警大隊全體人員取消休息,沒有一絲抱怨,全員到崗到位,毅然投身于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該大隊負責固陽縣下濕壕鎮三岔口、銀號鎮朝力干村、金山鎮三份渠卡口、西斗鋪鎮的張發地村和達頭地村開展道路設卡盤查工作。鄉下工作條件雖然艱苦,隊員們住在臨時搭建的活動板房和集裝箱內休息,吃飯問題也較難解決,大多時候是以泡面充饑,但特警隊員們不畏艱險,個個沖鋒在前。連日來,氣溫驟降,凜冽的寒風中,隊員依然堅守在各個路口。熱心群眾送來開水和雞蛋,表達了誠摯的謝意,特警隊員的身上是冰冷的,但內心是火熱的。截至21日,該隊共在7個道路卡口執勤點排查登記過往車輛共計7000余輛。
接到疫情防控宣傳任務后,縣融媒體中心編輯記者迅速集結,連夜召開了新聞策劃會、輿論引導會,開辟網站專欄,開設微信專題、電視、電臺策劃新聞專題,抖音、短視頻、H5等新媒體傳播方式列入創意策劃中……一批年輕記者,面對疫情,主動請戰,自發組成突擊隊,深入醫院、村鎮、商場、企業、收費站等地,用文字、鏡頭捕捉黨員、醫務人員、干部、網格員、志愿者等全縣上下全力以赴抗擊疫情的感人瞬間,及時全面地向公眾報道疫情一線消息,回應公眾最關心的問題,鼓舞全社會樹立戰勝疫情的強大信心。一篇篇報道在新華網、中國文明網等主流媒體刊登。截至目前,共在全媒體平臺發布____疫情相關報道4332條(次),其中云上固陽APP發布信息421條,“多彩固陽”微信公眾平臺發布信息440條,抖音35條,微博141條,各新媒體平臺閱讀轉發量累計突破20100000+。
在這場抗疫戰爭中,縣交通局這支先鋒隊晝夜堅守在入城的交通路口。局領導班子分5個小分隊,以縣域入口為屏障,第一時間在全縣入境口設置了8個疫情防控監測點,多點布控,嚴防死守。隨著疫情的不斷變化,該局在做好全縣公交車、出租車全部停運管理工作的同時,統一調用征集出租車、公交車、客運車50臺應急車輛,為醫療救援人員、急用物資的及時運送,做好了保障準備。同時,在全縣3個監測站點率先成立臨時黨支部,將戰斗堡壘建在最前沿。在支部的統一指揮下,廣大干部職工對入境車輛逐一排查,細致登記,做到了“不漏一車、不漏一人”。他們以“交通人”應有的擔當和奉獻精神,為廣大群眾織起了一張張嚴密的安全防護網。
檢驗科抗疫先進集體事跡(精選篇2)
2022年7月,突然而來的新冠疫情使得蘭州這座城市不得不再次按下暫停鍵,病毒越發狡猾,傳播速度越發迅速。7月14日,甘肅省衛健委下發關于抽調人員支援蘭州市核酸檢測的通知,在主管院長的統籌協調下,醫院抽調8人前去支援,其中檢驗科5人,轉化中心3人,但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科室人員嚴重不足,在2人被封控在小區,1人被抽調到第三方實驗室進行質量督查,1人被抽調到張掖等地進行督導的情況下。其余人員在完成臨床常規標本檢測的同時,還需承擔本院職工、住院病人及陪員的核酸檢測工作,在人員如此緊缺的情況下,已經無法抽調人員進行閉環管理。
為了保證科室正常工作開展,防止核酸檢測人員檢測出陽性標本面臨后期隔離而造成無人上班的局面,醫院領導現場辦公為科室解決困難,對科室所有在崗人員都進行閉環管理,科室人員積極響應當天完成閉環管理準備工作。隨著蘭州市疫情防控態勢的逐漸加重,各市州支援團隊陸續抵蘭,轄區內酒店嚴重缺乏,為了讓遠道而來的武威市核酸采集支援團隊順利入住賓館,大家毅然從閉環管理酒店中撤出搬至醫院進修生公寓進行院內閉環管理。
在蚊蟲叮咬的簡陋住宿環境中,大家克服一切困難,采用24小時換人不停機的工作方式,完成七里河疫情防控辦分配的社會面核酸檢測樣本5000余管48000人次。當接到每批樣本,檢測人員便迅速投入到工作中,科主任按要求每小時上報檢測進度,每三小時上報檢測結果。每次實驗結束后,拖著汗流浹背的身體無處清洗,只能和衣而睡短暫休息后,繼續完成下一班實驗。
2022年7月19日,蘭州市大規模核酸篩查工作開始,檢驗科承擔七里河區部分社區核酸檢測任務,所有人員隨即待命,執行三班倒進行核酸檢測工作,保證每份標本的結果及時簽發。當晚7點,1900多管(17980人次)核酸標本送至檢驗科,第一班胡紅蓮、楊銀芳兩人從當天12點檢測到晚上24:00;晚上8點何貴山主任、陳曉怡接班,一直工作到次日12點;期間,何貴山主任不但親自參與核酸檢測工作,還要隨時與蘭州市疫情防控辦溝通,每隔3小時上報一次實驗進度,在這樣高強度的工作中,他顧不上吃飯和休息,嚴陣以待,連續工作40余小時才得以短暫休息。第三班陳俊瑤、丁世凱凌晨4點準時接班,直到第二天中午12點才結束所有的標本檢測工作。7月20日,大規模篩查工作還在繼續,1400多管(12326人次)標本如期送到檢驗科,黃海祥、任慧子已準備就緒,此時他們已經完成了本院標本的檢測,來不及休息,再次投入到大規模篩查的標本檢測中。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已是晚上8點,張志艷、張正華準時接班,凌晨的時間總是過得很慢,汗液已浸濕了防護服,PCR室溫度很高,使人更加疲憊,但時間就是生命,早一分鐘出報告,可以早一點降低感染的風險,不知不覺,時間到了凌晨四點,第三班的人員早早地來準備試劑。7月21日,1100多管(12019人次)標本按時送達,檢驗科的同志們早已做好準備……
連續三天的大規模篩查,不僅是對檢驗人的考驗,更是對PCR室的考驗,連軸工作三天的PCR室,雖然實驗室有明確的分區,但是空間狹小,設備少缺,通風系統也存在瑕疵,稍有不慎,會導致實驗室污染,這會導致無法正常開展工作,需要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進行消毒。為了保證實驗環境不被污染,每天處理完標本后,還要對樣本和環境進行終末消毒處理,全是由隊內人員認真仔細逐項完成……白班連夜班,夜班連白班,工作強度之大,但大家都樂觀對待,積極處理,緊張有序地完成了此次核酸檢測工作。
抗擊新冠病毒,是一場持久戰,但在這個團隊,沒有一個人抱怨過。抗擊新冠三年時間,他們任勞任怨、不圖名譽、不計報酬,自愿放棄公休假,克服家庭困難,減少孝敬父母及陪伴兒女的時間;長期超負荷工作,導致大家身體處于亞健康狀態,為了顧全大局,他們毅然堅守在一線,始終奮戰在疫情防控最前線。隨著防控工作的常態化開展,核酸檢測的工作也將呈常態化。檢驗科將秉承 “以質量為本、持續改進、優質服務”的工作理念,繼續優化檢驗流程,提升服務質量,做好疫情防控的幕后“偵察兵”。
檢驗科抗疫先進集體事跡(精選篇3)
自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有這樣一群默默無聞的“隱形”大白們,他們默默付出著、堅守著,其中就有這樣一位“隱形”大白,她就是岳普湖縣人民醫院檢驗科的核酸標本“接收人”——__。
從核酸采樣到檢測,要經歷不同的流程才能將采樣樣本送往PCR實驗室進行檢測,而接收樣本一環也是必不可少的,疫情就是戰情,為保證人民的健康和安全,3年來,她承擔著我院核酸采樣標本接收工作,沒有一天是停止的。
樣本接收工作遠不如我們想象的那么簡單,她要掃碼打開轉運箱,核對管數與交接單是否一致;將轉運箱里外進行全面消殺;將包裹好的樣本進行消殺,拆掉包裹樣本的密封袋后,對樣本再次消殺;檢查試劑管條形碼是否完好無損;在海量的標本里,她仔細小心地將整理好的試劑管進行一一對應排版,要保證零失誤,不能張冠李戴;將消殺、排版完畢的樣本送往PCR實驗室窗口進行檢驗。事關每個人的生命健康,所以粗心大意是絕不允許發生的,看似簡單的工作,實際上繁瑣至極,她與我院核酸檢測樣本接收區人員各司其職,共同做好接收工作。
自全員核酸檢測以來,全縣三分一樣本均送往我院檢測,每天在工作崗位上顧不上饑餓、顧不上疲憊帶來的酸痛,她一直在接收區,從未離開。為了工作效率,她加班加點,晝夜奮戰在核酸檢測標本接收區,一遍遍重復著操作步驟,只為助推全員核酸的順利完成。高強度的工作,辛苦可想而知,等她摘下手套,發現手指頭已經被汗液泡的發白,臉部被口罩勒出深深的印痕,護目鏡滿是霧氣,長久站立導致雙腿酸軟無力,但她對此毫無怨言,只是在接收完畢后露出欣慰的笑容。
手機24小時開機、接到電話即奔赴工作一線幾乎成了她習以為常的經歷。有時下夜班接到緊急任務已是夜晚,她盡管白天已經工作十幾個小時卻毅然再次投入到工作中,將初心寫在行動上,把使命落在崗位上,恪盡職守,用實際行動為人民群眾筑起疫情防控安全線。
檢驗科抗疫先進集體事跡(精選篇4)
在抗擊____疫情的一線,有那么一群人,他們不像醫院里負責救治病人的醫護人員那么引人注目,甚至大多數人并不知道他們的存在,但他們同樣是這場抗擊疫情戰斗的主角,發揮了至關重要的“健康守門人”作用。他們就是抗擊疫情戰線上的“隱形戰士”——檢驗人。而她——__,就是一名女戰士。
有一種成長,叫挺身而出
由于我市新型冠狀病毒的核酸檢測標本量激增,經市衛生健康局協調安排,2月5日下午市中心血站緊急借調了一套核酸檢測設備和3名檢驗人員到我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原微生物檢驗科支援新冠病毒篩查與檢測工作。__就是這次參與一線支援工作的一員。
早上她接到通知,下午就趕往市疾控中心,只為盡早熟悉工作環境,掌握一線崗位各環節的操作流程及規范,能盡快投入到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的工作中去。
她說:“我是一名90后,2003年非典時,我們是被保護的一代,現在輪到我們守護世界了。”
與病毒“近身搏斗”
談起工作,__表示:“讀了那么多年書,終于能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為社會做點貢獻了,我覺得很自豪。”
每天用二十分鐘穿戴防護用具:防護服、N95口罩、隔離衣、防護帽、防護面罩、防護靴套等,然后全副武裝進入實驗室。在接收標本、處理標本、上機檢測、報告審核,一系列工作流程中,要防止標本撒漏,防止氣溶膠產生,所有操作都要在標準實驗室的生物安全柜中進行,重中之重是要保證結果的準確可靠。
這樣,一整套檢測程序做下來需要七八個小時,脫下厚重的防護裝備,衣服早已被汗水浸透,臉頰上N95口罩深深的壓痕清晰可見,雙手也因長時間戴手套布滿皺痕。
舍小家為大家
新婚伊始,還在蜜月時光,然而國家一聲令下,她與同為檢驗人的丈夫就都毅然決然地選擇站在一線,奮斗在各自的抗疫“戰場”上。__2月5號支援一線至今,因為工作需要24小時輪班,休息時間短,而且出于防范傳染考慮,需要住在酒店,與丈夫也是聚少離多。
火線入黨
工作間隙,__抽空寫下了這份入黨申請書,她說“申請入黨,這不是一時沖動,而是發自內心深處的一種執著與信念。關鍵時刻,只有共產黨員才會為人民的利益甘愿拋頭顱灑熱血,在危急關頭黨員們時刻沖鋒在前,我也渴望成為一名共產黨員。”
她還說,“作為一名檢驗人員,檢測出可疑樣本,讓患者盡早確診,及時治療是我的工作,更是我的職責。在疫情防控一線戰斗這一個多月里,很苦很累,但每次快撐不下去的時候,身邊黨員拼搏付出的榜樣和先進事跡時刻激勵著我、鼓舞著我。從他們身上我看到了戰勝疫情的決心和信心,從他們身上我感受到了共產黨員的使命和力量,我深刻的明白,參加此次抗疫工作是錘煉意志的契機,也是組織對我的一次考驗。抗疫戰場煉意志,火線入黨擔使命。”
在疫情面前,她是一名戰士,不懼感染風險,堅守崗位,不辭勞苦,每天爭分奪秒對標本進行檢測,與疫情賽跑,爭取第一時間拿出檢測結果,守護更多人的健康。她是一個有信念、有擔當的90后,更是一名踐行“愛站、團結、敬業、奉獻”的血站人!
檢驗科抗疫先進集體事跡(精選篇5)
面對這次唐山突發疫情,遷安疾控中心全體干部職工充分發揮無私奉獻的精神,全員在崗,全員參戰,不分晝夜,只要有任務隨時出戰,以高度的政治責任心和舍我其誰的使命感為打贏這場戰疫全力以赴。
中心檢驗科承擔著我市密接人員所在環境采樣和檢測、涉唐山盛華海鮮市場關聯人員和環境采樣檢測,本單位的全員核酸采樣和檢測等任務。回想起一起奮斗的每個晝夜,雖有辛苦,更是感動。一路走來,看看他們怎么做,聽聽他們怎么說......
標本采集,不分晝夜。由于疫情越來越嚴峻,檢驗科的工作也隨著越來越繁重,只要接到命令,就要不分晝夜馬上出發,第一時間到隔離點、密接家等重點環境進行核酸采樣;老抗疫一線人員,對新來的同事耐心安撫、鼓勵組員,既要打勝仗,又要“0感染”;面對密接人員,舉重若輕,消除恐慌情緒,叮囑注意事項。每天的工作量驟然加大,頂風冒雪、披星戴月,穿著厚重的防護服,戴著口罩、防護眼鏡,穿梭于隔離點和密接環境中采集核酸標本,采樣時汗流浹背,疲憊、困乏,眼睛因為連續通宵作戰,熬得通紅;餓了,來碗泡面;困了,能靠哪兒瞇一會兒就瞇會兒,甚至立著打個盹兒,不分晝夜奮戰在一線……
核酸檢測,爭分奪秒 。標本送到實驗室,馬上著手進行核酸檢測,為了盡早做出檢測結果,他們經常一天上兩到三次實驗,標本多的時候,也會連續五六個小時不出實驗室,一直加樣檢測,直到全部標本完成,才下來休息,周而復始,連續“作戰”,睡覺、吃飯,已成“奢望”。多少次通宵達旦,黑夜中前行……在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懷著執著的初心,載著無悔的善良,與時間賽跑、與病毒較量,用忠誠與擔當護佑著一個個寶貴的生命......
檢驗科年齡最大的劉迎新大姐,曾經參加過2020年疫情一線的,這一波新冠疫情來臨,又一次站在抗疫的“前線”。雖然身體不如以前,但抗“疫”行動還和以前一樣,積極和同事們不分晝夜地去隔離點、密接家里等采樣,核酸檢測。不舍晝夜,連續多日在單位奮戰。其實,在她為疫情工作付出的時候,也擔心自己那年邁多病的父母,但同時也感謝自己的姐姐妹妹能讓我靜下心來為疫情付出,她說,這個時候她只有顧大家舍小家......
疫情無情人有情,疫情面前顯擔當,這是一個需要英雄的時代,每當夜幕降臨,人們進入夢鄉時,康瑞秀和隊友們仍然在工作崗位上默默奉獻,流淌的汗水,詮釋著醫者仁心的錚錚誓言,彰顯著醫務工作者的使命擔當。“我們一路逆行,一路前行,忠于職守,盡職盡責,堅守一線,只為打贏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防控戰。今后,我將一如既往地努力奮斗在衛生防疫第一線,為人民群眾保駕護航。”康瑞秀說。
2020年6月,李秀娟因疫情防控需要被抽調到市疾控中心從事環境采樣、核酸檢測工作。兩年來,她一直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做好本職工作。沒有節假日、加班至深夜成為常態。尤其是此次唐山疫情發生以來,一直吃住在單位、自己身體吃不消也不離開工作崗位,即使孩子生病也只能交給家中老人照料。在她心中,只有一個信念: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為抗擊疫情做出自己的貢獻,人們早日回歸平靜的生活!”
3月9日晚,胡曉麗接到領導立即到崗的電話,三歲的孩子摟著她說:“媽媽,你跟領導說說讓你早點回家!”“媽媽,你一點一定要回來!”,可每次她都騙孩子:“你早點睡覺,等你睡醒媽媽就回來了。”由于連續多日去密接活動場所采樣,采回樣還要馬不停蹄進實驗室做核酸標本,保證結果及時準確。所以,連續十幾天沒有回家,孩子和她視頻說“媽媽,我要扛上我的槍和迫擊炮,我去打病毒,把媽媽救回來,讓媽媽早點回家!”疫情期間雖然累,但是胡曉麗沒覺得辛苦。雖然不能陪伴孩子成長,她說她相信,孩子一定會從我身上學到責任和擔當!
這次疫情防控戰役中大家逆流行而上,不畏艱險,梁霄和姐妹們夜以繼日,任勞任怨舍小家顧大家,流汗流血也流淚;每天24小時隨時待命,克服防護帶來的身體不適和長時間持續負壓工作環境心里障礙,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密接采樣任務,疫點消毒監測采樣,上了一場又一場的核酸實驗,及時出具核酸結果,為領導專家決策、重點人群篩查、人民群眾出行安全,提供了準確可靠依據。
去年10月,劉佐霞通過公開招聘來到疾控中心檢驗科工作。由于對象也是中醫院檢驗科的一線主力隊員,24小時在單位做全民核酸檢測,所以就把孩子托付給老人看管,使夫妻倆個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到一線。不分白天黑夜,哪里有任務就到哪里采集新冠核酸標本,每次任務經常忙到凌晨三四點鐘,每天只睡幾個小時的覺,有時連續72小時工作,唯一的享受就是坐在下鄉的車里睡上一會兒。核酸檢測更是我們檢驗科的主要任務,劉佐霞和同事們經常在核酸實驗室穿著厚重的防護服,一干就是5個多小時,出來后回身都濕透了,鼻子被N95口罩的鼻夾夾出深深的印記,久久不能退去。她說:“我們的堅守是為了明天的勝利,春暖花開一定讓大家都能去看看外面的鳥語花香.......”
陳鵬舉雖然身體有缺陷,又一波疫情突然來襲,做為參加工作不久,自身條件不足的他也一樣挺身而出,身為疾控中心檢驗科的一份子,每天看著忙碌的戰友,由于自身的缺陷不能身穿防護服奔赴一線,深知自己的責任感與使命感,在全民抗疫里也要貢獻自己的力量。所以,他主動承擔起標本的接收、消殺、統計、傳輸與上報;報告生成、發放等工作。自從疫情以來,一直堅守崗位,保證結果與數據的實時傳輸,并且認真核對人與環境的標本,確保標本的合格性及數量的準確性。每天負責與外面出現場的同志核實采樣數量,與實驗室溝通樣品數量,核對編號,每天都工作到很晚,有時都連續工作20個小時,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戰他將不懈奮斗,無怨無悔!”
感謝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