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革命先鋒人物事跡材料
你聽過哪些先烈的事跡?大家或多或少都有過寫事跡的經歷,都知道真實性,是事跡最重要的要求。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有關革命先鋒人物事跡材料7篇。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有關革命先鋒人物事跡材料(篇1)
王樸
王樸生于1929年,犧牲于1943年,河北省完縣人。他生長的太行山石嶺下的河北省完縣野場村,11歲時被大家推選為兒童團團長,犧牲時只有14歲。
王樸誕生在村里一戶貧苦農民的家庭里。在他開始懂事的時候,日本強盜發動了“七七”蘆溝橋事變,侵占華北,戰爭的火焰燒到了他的家鄉太行山。日寇燒殺搶掠的兇殘行為,在王樸幼小的心靈燃起民族仇恨的烈火。有一次,野場村的鄉親們全被日寇趕到村子里,王樸也是其中一個,日寇拿著一份由漢奸金珠子提拱的村干部和抗日軍屬名單,叫漢奸翻譯把他們一個一個拉出來,然后狗漢奸齜牙咧嘴地問王樸:“你就是野場村的兒童團團長王樸吧?”。王樸理都不理這個狗漢奸。
“你一定知道八路軍的東西藏在那里,說出來就放你回家。”“不知道!就是知道也不會告訴你鬼子和狗漢奸!”王樸面不該色得回答。日寇猛地抽出了東洋指揮刀,指著王樸的胸口,狂叫道:“你的小八路,快快的說,你不說死了死了的!”
王樸面對日本鬼子強盜的刺刀,想起了“五不誓言”,想起了張喜子和秀大伯,更想起了自己領著兒童團團員宣言的誓言“頭可斷,血可流,秘密不可泄!”于是把牙一咬,昂首挺胸,面對死亡,毫不畏懼。就這樣,王樸英勇的為自己的祖國獻出年輕的生命。
有關革命先鋒人物事跡材料(篇2)
李大釗
李大釗同志1889年10月出生于河北省樂亭縣。那時,中國正處在帝國主義列強加緊侵略和封建統治愈益腐朽而造成的深重災難之中,國家和民族瀕于危亡的邊緣。進入二十世紀,辛亥革命爆發、新文化運動涌起,特別是五四運動的發生,使中國社會出現了曙光初現的變化。李大釗同志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走上探索救國救民道路的。
1913年,他東渡日本,就讀于東京早稻田大學,開始接觸社會主義思想和馬克思主義學說。1916年回國后,他積極投身新文化運動,宣傳民主、科學精神,抨擊舊禮教、舊道德,向封建頑固勢力展開猛烈斗爭。他和他的戰友們改造舊中國的決心和激情,有力激發了當時中國青年的蓬勃朝氣和進取精神。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后,李大釗同志備受鼓舞,連續發表《法俄革命之比較觀》、《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新紀元》等文章和演講,熱情謳歌十月革命。他以敏銳的眼光,深刻認識到這場革命將對二十世紀世界歷史進程產生劃時代的影響,也從中看到了中華民族爭取獨立和中國人民求得解放的希望。在宣傳十月革命的過程中,他自己的覺悟得到迅速提高,從一個愛國的民主主義者轉變為一個馬克思主義者,并且成為我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傳播者。
1919年,偉大的五四運動爆發,這是中國近代歷史上第一次徹底地不妥協地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李大釗同志熱情投入并參與領導了五四運動。在這場運動中和運動之后,他更加致力于馬克思主義的宣傳,做了大量工作。他在《新青年》發表的《我的馬克思主義觀》,系統介紹馬克思主義理論,在當時的思想界產生了重要影響。
五四運動和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和組織上的準備。1920年3月,李大釗同志在北京大學發起組織馬克思學說研究會。同年秋,他又領導建立了北京的共產黨早期組織和北京社會主義青年團,并積極推動建立全國范圍的共產黨組織。1921年,中國共產黨宣告成立,這是中國近現代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件,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李大釗同志對中國共產黨的創建作出了至關重要的貢獻。
中國共產黨成立后,李大釗同志代表黨中央指導北方地區黨的工作,在北方廣大地區領導宣傳馬克思主義,開展工人運動,建立黨的組織。
1922年8月到1924年初,他受黨的委托,幾次往返于北京、上海、廣州之間,同孫中山先生商談國共合作,為建立國民革命統一戰線、實現第一次國共合作作出了重大貢獻。他領導北方黨組織發動群眾,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反帝反軍閥斗爭,猛烈沖擊了帝國主義勢力和北洋軍閥統治。
1927年4月,在反動軍閥的白色恐怖中,李大釗同志在北京被捕入獄。他受盡各種嚴刑拷問,始終堅貞不屈、大義凜然,慘遭反動軍閥殺害,犧牲時年僅38歲。
有關革命先鋒人物事跡材料(篇3)
劉胡蘭別名富蘭,山西省文水縣云周西村人,生于1932年10月8日,她的一生很短暫。她8歲時上小學,10歲參加了兒童團,13歲進中共婦女干部訓練班,劉胡蘭14歲時被破格納入中國共產黨后補黨員,領導當地的土改運動。
1946年5月,劉胡蘭調任第五區“抗聯”婦女干事,組織參與當地婦女革命工作,同年6月她被調回云周西村領導當地的土改運動。
1946年12月,劉胡蘭配合武工隊員將云周西村的反動村長石佩懷處死。
1947年1月12日,國民黨閻錫山軍和地主武裝“復仇自衛隊”包圍了云周西村,將群眾趕到場地上,劉胡蘭因叛徒出賣被捕。
在敵人面前她沒有被屈服,面對敵人問她的“你給八路做過什么工作?”她大義凜然地說:“我什么都做過!”敵人問她你為啥要參加共產黨?她回答“因為共產黨為窮人辦事。”
殘忍的敵人為了使她屈服,當著她的面殺害了六位革命群眾,可是劉胡蘭毫無畏懼,從容地走向鍘刀,壯烈地犧牲了。
有關革命先鋒人物事跡材料(篇4)
1.被刺真相
1934年11月9日,曾經擔任抗日同盟軍北路總指揮,浴血奮戰收復多倫的吉鴻昌將軍,在天津國民飯店遇刺。
這一消息迅速傳遍了全市、全國乃至世界各地。但兇手是誰,不得而知。
天津解放后,1951年,天津市人民法院才將真兇呂一民繩之以法。
2.被迫出洋
1930年春,馮、閻、蔣中原大戰爆發。吉鴻昌被馮玉祥委任為第三路軍總指揮,率部在豫東一帶作戰,重創蔣軍。但在蔣介石收買、分化和瓦解之下,馮、閻反蔣聯合戰線不久就四分五裂了。西北軍全線崩潰,所部分別為蔣收編,吉被任命為二十二路軍總指揮兼三十軍軍長,防區在河南潢川、光山一帶,擔任“剿共”任務。但吉卻向其部下和士兵們宣傳“槍口不對內”、“中國人不打中國人”等進步思想,而且在三道河給蘇區寫信,表示決不與紅軍打仗,還隨時準備棄暗投明。
同年5月,蔣介石電令吉鴻昌向安徽金家寨進剿紅軍,并派冷欣為特派員駐吉鴻昌總部監視,而吉拿定主意就是不打內戰。于是,蔣介石撤銷了他的軍職,迫使他以考察軍事為名出國。
3.加入中共
1932年2月28日,吉鴻昌回國返抵上海。他通過原西北軍中的中共地下黨員與上海黨組織接頭,不久返回天津,與華北政治保衛局取得聯系。同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由此被蔣介石視為眼中釘、肉中刺,決意暗殺吉鴻昌。
1934年,蔣介石一方面責成國民政府發出通緝吉鴻昌的緊急命令;一方面通過軍統特務頭子戴笠,派天津站長陳恭澍負責對吉鴻昌等人進行殺害。
陳恭澍受命后,深感此事重大。為了盡快完成這項任務,他與情報組組長王文經過反復磋商后,決定吸收幾名“膽大心細”、善于搞特務活動的反革命分子,讓他們具體執行刺殺活動。王文先來到北平,在西單商場門前,巧遇了多年未見的表兄呂一民。王文眼前一亮,這不正是最好的人選嗎?
呂一民將王文引至家中盛情款待。呂一民當即表示自己愿為蔣委員長效力。
到津不久,呂一民找到比他小8歲的本家堂叔伯侄子呂問友。在他的舉薦下,陳恭澍吸收他作為情報助手。在英租界馬克斯道(今保定道松壽里)弄到一所樓房作為據點,開展特務活動。至此,刺殺吉鴻昌小組成員已全部聚齊。陳恭澍負責指揮,呂一民、呂問友、楊華庭和王文執行偵察和具體刺殺實施。
吉鴻昌潛回天津,最初住在英租界的毗連處中心花園側面紅樓(今和平區花園路4號),并以此為聚會點。吉鴻昌寓所三樓的燈光常常亮至深夜,透過窗簾縫隙,人影隱約可見。呂一民等見到這種情形,即與租界工部局相勾結,準備對吉采取行動。
45號房內,吉鴻昌正與任應岐、劉少南及李干三一邊打牌一邊談著工作。
陳恭澍獲悉后非常高興,親自出馬來到國民飯店后門,躲在汽車里指揮這次行動。首先由王文、二呂及楊華庭在45號對面也開了一個房間。然后,為弄清第一射擊目標吉鴻昌的位置,由楊弄來一個小皮球,在二樓樓道里佯作拍球游戲,當飯店茶役走進45號送水時,將球扔了進去,借找球為名,闖進室內,偵察了吉鴻昌等坐的位置。
一切準備就緒,陳恭澍命二呂執行刺殺任務,王、楊把門接應。陳最后說:“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絕不能讓吉鴻昌跑了!”
4.實施暗殺
正在這時,屋里的牌正好打滿四圈,搬莊換門。劉少南換到了吉鴻昌的位置,他也脫掉了棉衣,只穿一件小白褂。突然,房門大開,二呂沖進屋內,對準楊華庭報告的位置開槍便射,劉少南中彈當即死亡。跳彈傷及吉的右肩,----正欲再次開槍,吉急撲上去踢掉其手槍,二呂見勢不妙,沖出門外,與李、楊一起由西餐部倉皇逃走。
工部局巡捕聞聽槍聲,沖上樓來問道:“誰是吉鴻昌?”吉答:“我在此等候多時了!”巡捕說:“請你到工部局辛苦一趟吧!”吉說:“我被刺受傷,須到醫院治療。”巡捕打電話請示工部局許可后,將吉送進醫院稍加治療,后連同任應岐、李干三一同拘押于工部局。時為1934年11月9日。
5.真兇伏法
11月13日,孔祥熙、宋美齡由綏遠經北平至津,為引渡吉對法租界施加壓力,并以行賄手段買通了法工部局。14日,吉、任被引渡至天津公安局審訊,后又被押往國民黨第51軍軍法處受審,并關押于曹家花園陸軍監獄(今河北區月緯路64號)。李干三被釋放。
此后,國民黨中央軍委北平分會頭子何應欽唯恐夜長夢多,急電令天津當局把吉押解到北平。22日,吉鴻昌、任應岐及吉的連襟林少文等3人,被武裝軍警嚴密押往北平。
解放后,二呂一直匿居天津。在鎮壓反革命運動里,二呂匪終被我公安人員捕獲,解送天津軍事管制委員會軍法處審理。審訊中,二人對刺殺吉鴻昌將軍的事實供認不諱。1951年3月31日,天津市人民法院判處呂一民、呂問友死刑。
有關革命先鋒人物事跡材料(篇5)
1895年10月18日出生于河南省扶溝縣呂潭鎮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受父親影響,吉鴻昌幼年即具有愛國 思想。19秋天,不滿18歲的吉鴻昌棄學從戎,投入馮玉祥部當兵。他因吃苦耐勞、智勇正直被馮賞識,提升為手槍連連長,不久又提升為營長。當外國人都在歧視中國人的時候,吉鴻昌在自己胸前掛上“我是中國人”的牌子,真可謂是愛國名將。
19,吉鴻昌回鄉探親時,拿出全部積蓄,利用一所破廟作校舍,創辦了“呂北初級小學”。吉鴻昌立下規定:凡是貧家子弟,一律免費上學。學校規模一度壯大,曾被譽為“豫東第一”。
1925年10月,吉鴻昌升任綏遠省督統署直轄騎兵團團長兼警務處處長。不久又被任命為第36旅旅長。十幾年里,吉鴻昌雖不斷升官,但卻絲毫沒有改變“當兵救國,為民造福”的初衷,時刻銘記著父親“作官即不許發財”的教誨,平時省吃儉用,興辦公益事業。他嚴于律己,也約束部隊不許擾民。吉鴻昌結識共產黨員宣俠父等人,開始接觸革命思想。1926年9月,馮玉祥在五原誓師,響應北伐。吉鴻昌率部參加了西安之戰。1927年4月,吉鴻昌所部擴編為第19師,升任師長,歸屬馮部國民革命軍第2集團軍所轄。國民革命軍沿隴海路東征,吉鴻昌率部攻克洛陽、鞏縣,又強渡黃河,占領豫北重鎮新鄉,奉軍被打得抱頭鼠竄。吉鴻昌所部被譽為“鐵軍”。
1928年任第30師師長,調防甘肅天水。1929年7月,吉鴻昌進兵寧夏,任寧夏-政府主席兼第10軍軍長。他整飭了軍隊和吏治,致力于漢回團結,提出了“開發大西北”的口號,決心為民興利除弊。
1930年4月,蔣、馮、閻中原大戰爆發。吉鴻昌奉命率部從寧夏出潼關,參加討蔣大戰。9月,馮玉祥的西北軍戰敗。吉鴻昌為了保存實力,接受蔣介石改編,就任第22路軍總指揮兼第30師師長,不久被蔣派往光山、商城一帶進攻鄂豫皖蘇區。
吉鴻昌對進攻蘇區十分反感。他“托病”到上海與黨組織取得了聯系,隨后又化裝到鄂豫皖蘇區進行了考察,思想上受到很大觸動。隨后曾在潢川組織所部起義參加工農紅軍未果。蔣介石發現吉鴻昌有“謀反”之意,便解除了他的軍職,逼迫他出國“考察”。(第一次兵變)
1931年9月21日,矢志抗日的吉鴻昌將軍被蔣介石逼迫下野,到國外“考察實業”。船到美國,吉鴻昌就接二連三地遭到意想不到的刺激,如那里的頭等旅館不接待中國人,卻對日本人卻奉若神明。有一次,吉鴻昌要往國內郵寄衣物,郵局職員竟說世界上已經不存在中國了,吉鴻昌異常憤怒,剛要發作,陪同的使館參贊勸道:“你為什么不說自己是日本人呢?只要說自己是日本人就可受到禮遇。”吉鴻昌當即怒斥:“你覺得當中國人丟臉嗎,可我覺得當中國人光榮!”為抗議帝國主義者對中國人的歧視,維護民族尊嚴,他找來一塊木牌,用英文仔細地在上面寫上:“我是中國人!”
在國外,吉鴻昌通過利用記者的采訪,以事實揭露了日本侵略中國的種種罪行,并斥責英國縱容日本侵略中國和蔣介石對日妥協的丑惡行徑。在德國時,吉鴻昌曾多次要求到蘇聯進行訪問,遭到蔣介石反動政府使館的百般刁難,不予簽證。悲憤之下,吉鴻昌揮筆疾書:“渴飲美齡血,饑餐介石頭。歸來報命日,恢復我神州。”
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變爆發后,吉鴻昌聞訊立即回國寓居天津,秘密與中共華北政治保衛局聯系。不久,他整理出版了《環球視察記》,借以抒發他憂國報國的熱情。同年4月,吉鴻昌在北平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由一個愛國的舊軍人轉變為堅定的共產主義戰士,從此踏上了新的革命征程。他按照黨的指示,到湖北黃陂、宋埠一帶召集舊部策劃起義。(第二次兵變)起義失敗后,他赴泰山動員馮玉祥出山組織武裝抗日。吉鴻昌毀家紓難,變賣家產6萬元購買武器,積極聯絡各地抗日零散武裝,作起兵抗日準備。
1933年5月26日,吉鴻昌同馮玉祥、方振武等抗日將領依靠蘇聯的武器支援和集合東北義勇軍在張家口宣布成立“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吉鴻昌任前敵總指揮兼第2軍軍長。敗退的熱河軍,蒙古族武裝,察哈爾當地民團和一些當地的土匪武裝建立了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任第2軍軍長,旋任北路前敵總指揮,率部向察北偽軍進擊,在收復康保、寶昌、沽源等城池后,吉鴻昌又指揮部隊向多倫進攻。經過五晝夜血戰,7月12日終于收復多倫。察北四城的收復,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的斗志。然而,蔣介石卻反誣同盟軍破壞“國策”,令何應欽指揮16個師與日軍夾擊同盟軍。
1933年8月26日,吉鴻昌率領3000多人試圖去商都同抗日同盟軍高樹勛會合,建立蘇區。但遭到國民黨軍隊圍追堵截,蘇區因而無法建立。吉鴻昌無奈之下找到了方振武,準備一同進攻由國民革命軍駐守的北平城。9月21日,行進到日軍和國軍交界的非武裝區。日軍飛機投放傳單,要求吉鴻昌部隊3日內離開,不然派兵剿滅,吉鴻昌在3日內離開了。10月10日,吉鴻昌部隊在進攻到北平附近的昌平被中央軍伙同晉軍、西北軍包圍,軍隊大部崩潰。
隨后,日軍主力在察邊境集結,并驅使敗退偽軍準備重新進攻。蘇聯在國民政府的壓力之下也停止了對同盟軍的支援。國民政府中央也派出要員去說服同盟軍領袖馮玉祥放棄獨立割據的念頭,將部隊交給中央指揮。而中共則在同盟軍內部開始宣傳策反,準備將抗日同盟軍發展成紅軍,在河北山西建立蘇區。內憂外患之時,同盟軍內部的東北義勇軍部首先表示歸附中央。馮玉祥也發表聲明取消了同盟軍司令的頭銜。8月15日,偽軍重新進攻多倫。分崩離析的同盟軍不敢正面對抗。在15日夜連夜不戰放棄多倫,全軍轉移。轉移之后,剩下的5萬抗日同盟軍徹底瓦解。
吉鴻昌戰至10月,因彈盡糧絕而失敗。為了保存抗日實力,吉鴻昌與方振武到國民黨第32軍駐地同商震談判。不料,蔣介石卻電令商震把吉鴻昌和方振武押送北平審問。途中,吉鴻昌用計使方振武脫身。車行至北平城外,押送人員在吉鴻昌感化下,冒著生命危險放走了吉鴻昌。(第三次兵變)
1934年5月,吉鴻昌回到天津,組織成立了“中國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他被推為主任委員,進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工作。在他家三樓一角,設立了一個秘密印刷所,出版了機關刊物《民族戰旗》報。他的住宅也成了黨組織的地下聯絡站,因而被黨內同志稱為“紅樓”。
6月,吉鴻昌、南漢宸秘密與西安楊虎城將軍取得聯系,并得到楊虎城的援助。吉鴻昌積極籌資購買武器,進行武裝抗日反蔣的準備工作。
吉鴻昌同志還親自約集原西北軍中具有反蔣思想的蘇雨生、刑肇棠、雷中田等人來天津,由天津地下黨組織集中進行開展秘密武裝斗爭的訓練,然后派往西北、豫南、豫西、安徽等地,組織人民抗日武裝自衛軍,作為紅色火種。(第四次兵變)
1934年11月9日晚,吉鴻昌在法租界秘密開會時遭軍統特務暗殺受傷,被法國工部局逮捕。蔣中正他老婆宋美齡和親戚孔祥熙拿公款向租界行賄, 吉鴻昌被引渡到國民黨“北平軍分會”。11月23日,北平軍分會舉行了一場所謂的“軍法會審”。吉鴻昌在法庭上義正詞嚴地說:“我是中國共產黨黨員,由于黨的教育,我擺脫了舊軍閥的生活,而轉到為工農勞苦大眾的陣營里來,為我們黨的主義,為全人類解放事業而奮斗,這正是我的光榮……”
11月24日,所謂的“軍事法院”以“叛國罪”(多次煽動兵變)和“叛黨罪”(脫離國民黨加入共產黨)判處吉鴻昌槍決。
(1934年11月24日是吉鴻昌殉難的日子。面對“立時槍決”的命令,吉鴻昌鎮定安詳地向敵人要來紙和筆,揮筆疾書,寫了自己坎坷曲折而終于走向革命道路的一生,歷述蔣介石禍國殃民的種種丑行。在給夫人胡紅霞的遺囑中寫道:“夫今死矣,是為時代而犧牲……”吉鴻昌披上斗篷,從容不迫地走向刑場。他用樹枝作筆,以大地為紙,寫下了浩然正氣的就義詩:“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
吉鴻昌聲色俱厲地對特務喝道:“我為抗日而死,為革命而死,不能跪下挨槍,死后也不能倒下,給我拿把椅子來!”吉鴻昌又命令道:“到前面開槍!共產黨員要死得光明正大,決不能在背后挨槍,我要親眼看著蔣介石的子彈是怎樣打死我的!”當特務在吉鴻昌面前顫抖著舉起槍時,他振臂高呼:“中國共產黨萬歲!”“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中國革命萬歲!”在這震山撼岳的呼喊聲中,英勇的共產黨員、中華民族的英雄吉鴻昌壯烈地犧牲了,年僅39歲。)
以上系后人杜撰,真實的歷史比想象的要殘酷的多,吉鴻昌的絕命詩是有人偷偷從監獄中傳出來的。犧牲的經過也并不像影視作品中那樣壯烈。
有關革命先鋒人物事跡材料(篇6)
李大釗同志1889年10月出生于河北省樂亭縣。那時,中國正處在帝國主義列強加緊侵略和封建統治愈益腐朽而造成的深重災難之中,國家和民族瀕于危亡的邊緣。進入二十世紀,辛亥革命爆發、新文化運動涌起,異常是五四運動的發生,使中國社會出現了曙光初現的變化。李大釗同志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走上探索救國救民道路的。
1913年,他東渡日本,就讀于東京早稻田大學,開始接觸社會主義思想和馬克思主義學說。1916年回國后,他進取投身新文化運動,宣傳民主、科學精神,抨擊舊禮教、舊道德,向封建頑固勢力展開猛烈斗爭。他和他的戰友們改造舊中國的決心和活力,有力激發了當時中國青年的蓬勃朝氣和進取精神。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后,李大釗同志備受鼓舞,連續發表《法俄革命之比較觀》、《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新紀元》等文章和演講,熱情謳歌十月革命。他以敏銳的眼光,深刻認識到這場革命將對二十世紀世界歷史進程產生劃時代的影響,也從中看到了中華民族爭取獨立和中國人民求得解放的期望。在宣傳十月革命的過程中,他自我的覺悟得到迅速提高,從一個愛國的民主主義者轉變為一個馬克思主義者,并且成為我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傳播者。
1919年,偉大的五四運動爆發,這是中國近代歷史上第一次徹底地不妥協地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李大釗同志熱情投入并參與領導了五四運動。在這場運動中和運動之后,他更加致力于馬克思主義的宣傳,做了很多工作。他在《新青年》發表的《我的馬克思主義觀》,系統介紹馬克思主義理論,在當時的思想界產生了重要影響。
五四運動和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為共產黨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和組織上的準備。1920年3月,李大釗同志在北京大學發起組織馬克思學說研究會。同年秋,他又領導建立了北京的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和北京社會主義青年團,并進取推動建立全國范圍的中國共產黨組織。1921年,共產黨宣告成立,這是中國近現代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件,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李大釗同志對共產黨的創立作出了至關重要的貢獻。
共產黨成立后,李大釗同志代表黨中央指導北方地區黨的工作,在北方廣大地區領導宣傳馬克思主義,開展工人運動,建立黨的組織。
1922年8月到1924年初,他受黨的委托,幾次往返于北京、上海、廣州之間,同孫中山先生商談國共合作,為建立國民革命統一戰線、實現第一次國共合作作出了重大貢獻。他領導北方黨組織發動群眾,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反帝反軍閥斗爭,猛烈沖擊了帝國主義勢力和北洋軍閥統治。
1927年4月,在反動軍閥的白色恐怖中,李大釗同志在北京被捕入獄。他受盡各種嚴刑拷問,始終堅貞不屈、大義凜然,慘遭反動軍閥殺害,犧牲時年僅38歲。
有關革命先鋒人物事跡材料(篇7)
1928年,朱德同志帶領一支紅軍隊伍到井岡山跟毛澤東會師。山上是紅軍,山下不遠就是敵人。
井岡山上出產糧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的茅坪去挑糧。從井岡山上到茅坪,來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十分難走。可是每次挑糧大家都爭著去。
朱德同志也跟戰士們一塊兒去挑糧。他穿著草鞋,戴著斗笠,挑起滿滿的一擔糧食,跟大家一塊兒爬山。白天挑糧,晚上還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樣跟敵人打仗。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擔藏了起來。不料朱德同志又找來了一根扁擔,寫上“朱德扁擔不準亂拿”八個大字。大家見了,越發敬愛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