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英雄人物的事跡材料
借助事跡可以很好地體現先進對象的先進思想、精神,以及特定的時代特征;你知道哪些關于英雄人物的事跡?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關于英雄人物的事跡材料五篇,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關于英雄人物的事跡材料(篇1)
在湖北省武漢市,有一條以陳懷民命名的小路,時常會喚起人們對這位抗日英烈的記憶。4月下旬,記者專訪陳懷民的侄子陳德,聽他講述那段刻骨銘心的抗戰傳奇。
今年67歲的陳德,在華中科技大學工作,是陳懷民的哥哥陳天和之子。陳德告訴記者,他是聽著父輩們講述叔叔的抗戰>故事長大的。
“叔叔原名叫陳天民,參軍后改名陳懷民,意即有所作為、愛國懷民。淞滬會戰爆發后,年僅16歲的叔叔,與他的兄長、我的父親陳天和一起投筆從戎?!?/p>
說起陳懷民的經歷,年近古稀的陳德如數家珍:“從畢業到犧牲的2年多里,叔叔分別在淞滬、南京、臺兒莊和武漢等地參加了5次重大戰役,殲滅敵機8架,展示出非凡的空戰天賦。”
1938年4月29日,日軍36架“九六”戰斗機和18架重型轟炸機殺氣騰騰地撲向武漢。陳懷民所在的中國空軍和蘇聯志愿隊,在武漢上空與敵機展開了激烈的生死搏斗。
“那一戰,叔叔渾身是膽,作戰十分英勇,開戰不到5分鐘就咬住了一架敵機。‘噠噠噠’隨著一串猛烈的機槍掃射,熾熱的彈頭擊中了敵機的油箱。‘轟’的一聲,敵機燃起一團大火,一頭栽向滾滾江濤??”講到動情處,陳德滄桑的面龐上洋溢出自豪的神情。
“空中,叔叔的座機成了眾矢之的,5架敵機將他團團圍住。突然,機身一陣顫動,一發炮彈擊中座機,叔叔的胸部也被一塊灼熱的彈片擊中,殷紅的鮮血不斷涌出來。此時,飛機油料所剩無幾,子彈也全部打光??”陳德揩了揩眼角的淚水,稍作停頓后激動地回憶道,“緊急關頭,叔叔放棄了跳傘求生的機會,他駕駛冒著青煙的飛機,向上倒翻180度,猛地拉大油門,呼嘯著撲向一架敵機??”
一聲巨響過后,兩團烈火飄墜長江。一個月后,陳懷民的遺體才從長江中被打撈上來。追悼會那天,2萬多人前來致祭,周恩來代表中國共產黨中央駐武漢辦事處為他敬獻了花圈和橫幅,挽聯和橫幅上分別寫著:“捐軀報國”“義薄云天”。
然而,比起家仇國恨的血淚心結,陳家人更愿意訴說他們對和平的呼喚。陳德告訴記者,陳懷民駕機對撞的日本飛行員,名叫高橋憲一。后來,人們在高橋憲一的口袋里,找到了一封他妻子美惠子寫的親筆信和一張照片,字里行間流露出美惠子對丈夫的思念和對日本發動侵華戰爭的怨恨。
“看到美惠子寫給高橋憲一的信后,我們陳家人感到大家都是這場侵略戰爭的受害者?!标惖陆榻B,他的姑姑(陳懷民的妹妹)陳難親筆給美惠子寫了一封5000多字的信,希望化解日本普通民眾因受軍國主義欺騙而產生的民族仇恨。后來,這封信被譯成多國文字在全世界傳播。
陳德說,世人應當從殘酷的戰爭中得到警示,更加珍惜今天和平幸福的生活。
關于英雄人物的事跡材料(篇2)
傣族傳說故事英雄人物
小溫邦的后娘為了霸占家產,將小溫邦騙進森林,用繩索縛之后推進深坑,企圖使其凍餓而死。人小但懂事的溫邦不愿讓父親在自己與后母之間左右為難,帶著忠實的小狗向森林深處走去。好心的魔王夫婦將其收為養子,并將神咒和高超的法術傳授給了他。
幾年后,溫邦長大成人回到故鄉勐巴拉納西。正遇上國王被妖魔脅迫,被迫把美麗的小公主捧邦送去給妖魔吃;溫邦憑借高超的法術殺死群魔,救出公主,公主與有恩之人一見鐘情,溫邦做了駙馬,并繼承了王位做了勐巴拉納西的大國王。
鄰國勐沙哩的國王狂妄好戰,帶兵來攻打勐巴拉。威武的召溫邦輕易克敵,勐沙哩國王見識了王者的威力,歸順了召溫邦。從此,召溫邦的威名傳遍天下。
篤信佛法樂善好施的召溫邦贏得了宇內尊崇,他尊奉十王道,勤于政事,不忘布施,德澤四方,佛蔭百姓。此時召溫邦的后娘已淪為乞丐,在前往召溫邦舉行的大布施途中突然一陣狂風卷起,大地裂開,惡毒的后娘旋即被吞沒,得到了應有的懲罰。
關于英雄人物的事跡材料(篇3)
今天我看了《英雄人物故事》這本書。這本書中的英雄全部都是共產黨黨員。在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故事是“董存瑞舍身炸碉堡”。
下面就讓我來為大家介紹董存瑞:董存瑞,1929年出生于河北省懷來縣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他當過兒童團團長。13歲時,曾機智地掩護區委書記躲過侵華日軍的追捕,被譽為“抗日小英雄”。參軍兩年多來,他繳獲了兩挺機槍,立了四次小功,三次大功,榮獲了三枚勇敢獎章和一枚毛澤東獎章。
有一次,我軍要攻打隆化的消息傳到了董存瑞所在的部隊中。這時董存瑞在心中暗暗地發誓:至死也要幫死去的同志們報仇!在戰爭中,董存瑞帶著爆破組的成員在東北部炸毀了五座碉堡,就在此時,董存瑞在一座橋下,突然聽到了橋上的機槍在掃射的聲響,他就一邊用手頂著炸藥包,一邊高喊為共產主義而奮斗,把小鬼子趕出中國!
我們一定要記住為我們美好家園而犧牲的`英雄們!時時刻刻提醒自己:努力學習,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關于英雄人物的事跡材料(篇4)
1140年,金兵又大舉進攻南宋。岳飛等將領分路出擊,岳飛負責中原一線,他一面派人到河北一帶聯絡當地的民間抗金組織,一面親率大軍進擊,收復了河南許多州縣,駐軍郾城,兩軍展開激戰。郾城大戰中,金投入精銳騎兵15000人。兀術以頭戴鐵盔身穿鐵甲的3000“鐵塔兵”打前鋒,以號稱“拐子馬”的騎兵居左右,列隊進攻。岳飛指揮兒子岳云等率軍應戰。將士手持刀斧,沖入敵陣,上砍騎兵,下砍馬腿。雙方從午時激戰到天黑,宋軍大獲全勝,追殺金軍幾十里。
岳家軍乘勝前進,抵達開封的朱仙鎮,北方人民抗金情緒高漲。岳飛請求宋高宗下令北伐。宋高宗和朝中的奸臣秦檜害怕抗金力量壯大,會威脅自己的統治,于是向金求和,并命令岳飛撤回軍隊,岳飛憤慨地說:“十年的功勞,一天就斷送了!”1141年,宋高宗解除了岳飛等抗金將領的兵權。秦檜又派他的爪牙誣陷岳飛謀反,把岳飛和他的兒子岳云逮捕入獄。另一位抗金將領韓世忠去質問秦檜,根據什么說岳飛謀反,秦檜拿不出證據,竟厚顏無恥地說:“莫須有。”韓世忠憤怒地對他說:“莫須有三字何以服天下!”1142年初,宋高宗和秦檜殺害了岳飛。那時候,岳飛剛39歲。
岳飛一生廉潔正直,從不計較個人得失。有人問他:“什么時候天下才能太平”,岳飛說:“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怕死,天下便可太平!”。他一生堅持抗金,保衛了南宋人民的生命財產,所以受到歷代人民的'尊敬。
關于英雄人物的事跡材料(篇5)
1905年8月,京張鐵路正式開工,緊張的勘探、選線工作開始了。詹天佑帶著測量隊,身背儀器,日夜奔波在崎嶇的山嶺上。一天傍晚,猛烈的西北風卷著沙石在八達嶺一帶呼嘯怒吼,刮得人睜不開眼睛,測量隊急著結束工作,填個測得的數字,就從巖壁上爬下來。詹天佑接過本子,一邊翻看填寫的數字,一邊疑惑地問:“數據準確嗎”?“差不多”,測量隊員回答說。詹天佑嚴肅地說:“技術的第一個要求是精密,不能有一點模糊和輕率,‘大概’、‘差不多’這類說法不應當出于工程人員之口。”之后,他背起儀器,冒著風沙,重新吃力地攀到巖壁上,認真地復勘了一遍,修正了一個誤差。當他下來時,嘴唇也凍青了。
不久,勘探和施工進入最困難的階段。在八達嶺、青龍橋一帶,山巒重迭,陡壁懸巖,要開四條隧道,其中最長的達一千多米。詹天佑經過精確測量計算,決定采取分段施工法:從山的南北兩端同時對鑿,并在山的中段開一口大井,在井中再向南北兩端對鑿。這樣既保證了施工質量,又加快了工程進度。鑿洞時,很多的石塊全靠人工一鍬鍬地挖,涌出的泉水要一擔擔地挑出來,身為總工程師的詹天佑毫無架子,與工人同挖石,同挑水,一身污泥一臉汗。他還鼓舞大家說:“京張鐵路是我們用自己的人、自己的錢修建的第一條鐵路,全世界的眼睛都在望著我們,必須成功!”“無論成功或失敗,決不是我們自己的成功和失敗,而是我們國家的成功和失敗!”
為了克服陡坡行車的困難,保證火車安全爬上八達嶺,詹天佑獨具匠心,創造性地運用“折返線”原理,在山多坡陡的青龍橋地段設計了一段人字形線路,從而減少了隧道的`開挖,降低了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