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的英雄人物事跡
事跡可以起到引導讀者認識先進,學習先進的作用;現代的英雄人物事跡有哪些?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現代的英雄人物事跡(精選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現代的英雄人物事跡篇1
有這樣一個人,他的生命雖然只有短暫的22年,但他做的好事卻數不清;他雖然出身貧寒,但卻值得每一個中國人去向他學習;他做的好事太多太多,但從未留過姓名。
他,就是雷鋒。
大嫂的車票丟了,他就用自己的津貼去買;下雨了,碰到抱孩子的大嫂,他幫著抱,并把雨衣脫給孩子穿,還把干糧給孩子吃;每逢節假日,別人休息的時候,他總是到車站打掃衛生,幫客人倒水;戰友的棉褲破了,他總是悄悄地補好;當戰友家有困難的時候,他偷偷地以戰友的名義寄錢……
他常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
雷鋒是我心中的英雄,是我崇拜的偶像。我是新時代的少年,是優秀少先隊員,更應該向雷鋒學習。我雖然還小,但我可以給老年人讓座,可以幫助我身邊需要幫助的同學,還可以幫助迷路的小弟弟、小妹妹回家……老師常常教育我們:“做好事要從小事做起,要從身邊的一點一滴做起。”螺絲釘雖小,只要永不生銹,照樣能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現代的英雄人物事跡篇2
抗日戰爭時期,在河北省沫源縣出現了一位抗日小英雄,他的名字叫王二小。
那是1941年9月6日,二小正在放牛,鬼子在山口掃蕩,不知怎么的糊里糊涂地迷了路,于是就抓住了二小讓他來帶路。二小為了掩護村里的幾千名老鄉和干部,他不顧自己的生命危險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
鬼子們大搖大擺地走進了山溝。這時,石嶺子上的八路軍戰士們開了搶,七八個鬼子應聲倒地。鬼子見左邊有八路,又朝石嶺子崖下躲避,正好被右邊的八路軍打個正著。鬼子們成堆地倒下。
鬼子中隊長氣壞了,連叫:“上當了!”一個鬼子連忙用刺刀猛刺二小的胸膛,又把二小用槍尖高高地挑起來,摔在大石頭上。我們的王二小英勇地犧牲了。
看后王二小的故事,我更加敬佩他。我比較膽小,在家里見小蟲子都感到害怕。晚上也不敢一個人在路上行走,我以后一定要克服這些壞毛病,做一個勇敢的孩子!
王二小已經犧牲好多年了,但是,他的英雄事跡和獻身精神將永遠鼓勵和激勵我們,他將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現代的英雄人物事跡篇3
考上飛行員之后,景海鵬先是在保定的飛行學院學習了三年半,接著,到臨汾的初級航校,又學習了半年。在運城機場的中級航校,學習了一年,學會了飛初教機。在永濟的高級航校,學會了駕駛噴氣式飛機。
在剛開始學飛行時,憑著不服輸的倔勁,景海鵬不僅度過了飛行員人生的第一道難關,還讓他得到了全中隊第一個獎勵。在小時候,景海鵬就一直很內向,根本沒有其他農村孩子的調皮搗蛋勁,不少兒童都會的游泳,旱鴨子景海鵬卻一竅不通。
作為飛行員,如果不學會游泳,下一步的命運肯定是淘汰。景海鵬不甘心自己的飛行員夢早早夭折,就下決心苦練游泳。只是短短的一周時間,景海鵬的游泳就從不會到會,從及格再到優秀。他因此得到全中隊第一個嘉獎。當時,他所在的中隊,是125名飛行學員。
在永濟學完后,景海鵬又來到江蘇,正式成為空軍的一員。他先是在連云港,后來又到無錫,繼續學習更高級的飛機駕駛。也是在無錫,景海鵬遇到了后來成為他愛人的張萍。
張萍的老家在河北省滄州,是縣級市河間的一個普通農家。當時她在無錫一家賓館是管理人員,因為姑父也在無錫機場,經常看親戚的張萍認識了景海鵬。
景海鵬和張萍結婚時,是在運城老家舉行的典禮儀式。一直記著兒子結婚情景的王珍玲說,因為當飛行員有規定,海鵬結婚時,已有29歲,比小他三歲的弟弟海龍都已結婚幾年,并且生了女兒。
海鵬的結婚日子是1993年的農歷九月二十四,這一天,正好是他29歲的農歷生日。而算公歷,又是張萍的生日。小夫妻的農歷、公歷生日正好與結婚的日子重合,日子雖然清貧,他們卻開始了浪漫的幸福人生路。
1997年,景海鵬結婚后的第四年,張萍在無錫生下了一個男孩。而就在此一年前,國家開始在飛行員中選拔宇航員。已不甘心只是一名飛行員的景海鵬也報名參加了選拔。
飛行員選拔條件本來就很嚴,選航天員更是嚴上加嚴。要求身體素質特別好不說,還不能有病史。景海鵬從小身體就非常健康,也沒有過住院史。航天員選拔時,他自然成了幸運兒。
兒子生下來后,因為心里一直牽掛著航天員選拔,景海鵬一直不給兒子起名。到孩子4個月的時候,他終于接到航天員錄取通知。于是,他的兒子,就有了一個承載景海鵬飛天夢的名字——景宇飛。
接下來,景海鵬就從無錫來到北京航天城,成為航天員大隊的一名學員,直到最后,他成為中國首批14名航天員之一。
現代的英雄人物事跡篇4
熟識著名電影演員魏鶴齡的人都知道,他有個愛打瞌睡的毛病,只要一停歇下無論在什么場合,他都能立即睡過去。為此,他曾鬧出不少笑話。抗戰時在重慶,他演話劇《重慶二十四小時》,他飾演的角色是受傷躺著的。一次演出時,他真的在舞臺上睡著了,該他說臺詞時,竟是鼾聲,惹得觀眾捧腹大笑。
解放初,魏鶴齡到北京參加全國第一次文代會,周恩來一見他就關心地問道:“老魏啊,你還打瞌睡嗎?還忘臺詞嗎?”原來,當時在重慶工作的周恩來也知道魏鶴齡的這個毛病,記得這段趣事,并始終關心著他。
魏鶴齡憨厚地一笑,老老實實地點了點頭。
周恩來關切地拍了拍他的肩頭,要他注意身體,多為人民演戲。
事后,魏鶴齡回到上海與夫人袁蓉談起這件事,他眼中噙著熱淚:“周總理的記性真好,連我愛打瞌睡、愛忘臺詞的事他都記得,而他要記的事又是那么多……”魏鶴齡什么都容易忘,唯獨周總理對他的關懷永不忘。他一直牢記著周恩來的“”囑咐,抱病演出,演了不少好影片、好話劇。毛澤東與周恩來曾兩次接見他,并同他一起合影留念。在接見前,魏鶴齡生怕在這樣重要的時刻也會打瞌睡,他叮囑趙丹等同被接見的老朋友,務必在他欲打瞌睡前重重地擰他一把!有年夏天,周恩來請赴京開會的魏鶴齡和幾個電影界人值同去家中做客。飯后,演員們情不自禁地跳起舞來,周恩來也與大家一起跳舞,見大家高興,他心中也格外舒暢。
一曲舞罷,周恩來忽然發現魏鶴齡一人孤單單地坐在一邊,似乎睡意又起,便走過去關心地問:“老魏,為什么不跳舞?”魏鶴齡驚醒了,他尷尬地答道:“我穿著短褲,與別人跳舞不禮貌。”
周恩來看了看他,笑了:“老魏啊,你干嘛不早說呢?”他立即讓人把自己的一條長褲取來,讓魏鶴齡換上。當魏鶴齡也起舞在歡樂的人群中時,總理抱著雙臂笑得那么歡暢……
現代的英雄人物事跡篇5
美國著名女作家賽珍珠所以如此熟悉中國人民的.生活并進行成功的描述,完全得益于她在中國長期生活的經歷。她在中國度過了將近40年,而這40年是她一生最難以忘懷的歲月。
賽珍珠一貫對中國社會的狀況和發展很關注,她住在南京時,手邊有一份英文雜志,叫《中國評論周報》,她每期必看,而且一頁頁看得非常仔細。其中,新辟的一個閑話中國政治、社會、日常生活的專欄《小評論》引起了她的注意,《小評論》專欄作者林語堂對事物新鮮獨到的觀點,銳利確切的筆鋒引起了她的興趣。
1933年一個晚上,林語堂邀請賽珍珠到家里吃飯。他們談起了以中國題材寫作的外國作家。林語堂突然說:“我倒很想寫一本書,說一說我對我國的實感。”賽珍珠十分熱忱地說:“你完全可以做得到。我盼望已久,希望有個中國人寫一本關于中國的書。”
1934年,賽珍珠讀罷林語堂《吾國與吾民》的手稿,喜出望外,忍不住拍案驚呼:“這是偉大著作!”并親自為該書撰寫近4000字的序言。林語堂對賽珍珠充滿了感激之情,他在《吾國與吾民》自序中說:“我首先應該感謝賽珍珠女士,她自始至終給我以親切的激勵,付印之前,她替我通篇審閱過我的原稿。”《吾國吾民》是林語堂與賽珍珠的首次合作,它的成功,使兩人彼此名利雙收。
1936年初,林語堂接到美國夏威夷大學請他去執教的邀請,加上賽珍珠的不斷催促,林語堂于是決定赴美生活一段時日,用來專心寫作。到美國后,林語堂攜妻女暫住在賽珍珠在賓州的家里,和賽珍珠夫婦結為至交。
1937年3月初,也就是林語堂到美國整整7個月后,他開始用英文寫作《生活的藝術》,該書次年成為全美國最暢銷的書,高居暢銷書排行榜榜首達52個星期之久。林語堂之所以在美國文壇有一定的影響,與賽珍珠的幫助是分不開的。林語堂和賽珍珠一起創作過劇本,還打算共同把我國古典名著《紅樓夢》翻譯成英文,后因難度太大而改變初衷。林語堂便借鑒《紅樓夢》的藝術形式,于1938年8月8日至1939年8月8日寫成了70萬字的《京華煙云》,立即把《京華煙云》完稿的消息打電報告訴賽珍珠夫婦,賽珍珠在回電中盛贊林語堂說:“你不知道你的創作是多么偉大。”《京華煙云》獲1975年諾貝爾文學獎提名。
50年代林語堂為了研制第一架中文打字機樣機——“明快打字機”向賽珍珠夫婦借錢碰壁,這件事對林語堂的刺激很大。盡管如此,他很快又用東方君子和西方紳士的氣度找到了心理平衡。《蘇東坡傳》寫成后,他不僅將書稿仍交賽珍珠夫婦的莊臺公司出版,還將其后一部長篇小說《唐人街》也交給了莊臺。1953年,林語堂的長篇小說——與《京華煙云》及《風聲鶴唳》構成小說三部曲的《朱門》由莊臺出版了,這是莊臺出的林語堂第13部著作,也是他在莊臺出的最后一部著作。
林語堂的作品都譯成十多種不同文字,許多書非常受歐洲南美歡迎。賽珍珠及其丈夫沃爾什都是他的好友,不僅鼓勵他用英文寫作,而且多年來給他的作品提供了不少寶貴意見,或許,沃爾什因此認為林語堂的作品的外文翻譯版稅,莊臺公司收費應該高于通行的標準,林語堂也應該“知恩圖報”。一般來說,書的海外版及外文翻譯版的版稅,原出版公司只抽10%,而莊臺公司居然抽50%。不但如此,書的版權應該屬于作者,而林語堂由莊臺公司出版的書版權均屬于莊臺公司。這樣一算,這么多年來,林語堂著實吃虧不小,他說,“過了一二十年才發現朋友開書局也是為賺錢的。”
林語堂遂請律師辦手續將他所有的書的版權劃歸自己。沃爾什夫婦大感驚奇,賽珍珠打電話給林語堂的二女兒林太乙問:“你的父親是不是瘋了?”20年后,林語堂回顧往事還生氣地說:“我看穿了一個美國人。我二人的交情,可以說情斷義盡了。我決定就此絕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