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革命犧牲的英雄人物事跡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聽過不少的英雄的事跡;那么你知道哪些為革命犧牲的英雄人物事跡?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為革命犧牲的英雄人物事跡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為革命犧牲的英雄人物事跡【篇1】
周銀海
1947年1月18日清晨,對侯河地區進行“掃蕩”。周銀海發現敵情后,立即通知鄉干部,為了掩護這些鄉干部撤退,周銀海挺身而出,將敵人引開,自我卻英勇被捕。敵人逼他供出誰是...干部和干部家屬,周銀海堅定地說:“我不明白!”
。敵營長命令士兵把周銀海按倒跪在地上,一邊壓杠子,一邊要周銀海說出誰是...,直至把周銀海壓昏過去。敵人又舀來一盆冷水潑向周銀海。周銀海透了口氣,一字一句地說:“你們這些狗東西,就是打死我,我還是不明白!”
敵人又搬出老虎凳,把周銀海綁在凳上,腳后跟下塞進一塊塊大磚,上到四塊,他又一次暈厥過去。從上午直到深夜,敵人還在對這個鋼鐵般的少年不斷用刑。
在敵人的酷刑下,周銀海一次次昏迷過去,可是始終沒有屈服。敵人將全村鄉親集合在曬場上,把周銀海帶到人群面前,要他當場指認誰是...干部和干部家屬。周銀海環視四周,大聲喊:“鄉親們,解放軍必須會打敗反動派!”
敵人見無計可施,就放出狼犬,將周銀海身上的肉一塊一塊地咬下來周銀海始終沒有屈服。敵人一無所獲,就將周銀海拖到曬場槍殺。剛滿14周歲的周銀海壯烈犧牲!
為革命犧牲的英雄人物事跡【篇2】
謝榮策,1931年11月13日,誕生在遼中縣茨榆坨鎮茨榆坨村一個貧苦農民的家庭,小時候因生活所迫,9歲就給地主放豬、放牛,受盡了地主老財的百般虐待。在他幼年的心靈里,就埋下了對地主老財仇恨的種子。因此,謝榮策少年時期就參加革命活動,擔任茨榆坨村兒童團長。
謝榮策的童年是在苦水里度過的。社會的黑暗,生活的艱難,使榮策幼小心靈上萌發了反抗壓迫的信念和力量。
1947年冬,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全國戰場開始戰略性反攻。尤其是東北各線進軍更是神速,打得國民黨部隊丟盔卸甲,潰不成軍。村里地主老財紛紛逃往沈陽。鄉親們如久旱盼甘露一樣的心情,盼望著共產、解放軍的到來。12月18日,解放軍主力部隊開進了茨榆坨村,謝榮策在小伙伴們的推選下當上了村兒童團長。
1948年春天,駐遼中一帶的我人民解放軍,根據黨中央和毛澤東的戰略部署,陸續開往前線。龜縮在沈陽城里的國民黨軍隊,妄圖打通沈遼要道,命令一個騎兵團,乘機對遼中東部四方臺、茨榆坨一帶進行騷擾。在這嚴峻時刻,剛滿16歲的謝榮策經過斗爭的鍛煉,更加成熟起來。他不顧疲勞,日夜堅守戰斗崗位,同敵人進行英勇斗爭。
一天,謝榮策和武裝隊長肖洪義正在農會屋里擦槍,突然聽到遠處傳來陣陣槍聲。不一會兒,有人向農會報告說,從沈陽城竄出來的那股騎兵已經到了四方臺,正沿著公路向茨榆坨村撲來。榮策和肖洪義不顧個人安危,掩護農會干部、土改積極分子和兒童團員安全撤出農會后,倆人才分頭走出。與榮策同時離開農會大院的還有他的叔伯哥哥謝榮環,哥倆直奔謝家墳走去。當走到村西一座小土崗時,被國民黨騎兵發現,敵人追上后,槍口對準他們兇狠地叫嚷:“你們是不是兒童團?快說!不說實話就崩了你們!”榮策不謊不忙地說:“我們是學生。”一個國民黨騎兵不耐煩地說:“學生?管他媽干什么的,帶走。”于是,榮策和榮環被敵人捆綁著拴在馬韁上,帶到村子里。
地主宋四環,聽說國民黨軍隊進村的消息后,穿上長袍,得意洋洋地走出了家門。當他看見榮策被匪軍捆綁著時,幸災樂禍地走了過去,提高嗓門對院子里的匪兵說:“唉呀?這不是我們茨榆坨村大名鼎鼎的兒童團長謝榮策嗎?”宋四環的一句話,驚動了那些正在院子里、屋子里搶東西的匪兵,一個個象惡狼似的向榮策撲來。一個敵軍官瘋狂地叫嚷:“把這小子帶進來,給我打!”幾個匪兵把榮策推進屋,抽一陣皮鞭。榮策怒不可遏,咬牙切齒地大罵敵人。當天下午,這伙騎兵押著榮策回到團部駐地四方臺村。
國民黨騎兵團長尚其悅以為榮策年紀小,只要稍用嚴刑就可以從榮策口中得到我軍情報,酷刑一招接一招,“你們的部隊上哪去了?你們那幫窮人頭子都跑到哪去了?”敵副官惡狠狠地追問。榮策瞪著憤怒的眼睛:“不知道!不知道!”敵人咆哮著:“來人,夾他手指頭!”敵人用竹筷子狠狠地夾住榮策的十指,榮策用盡全力反抗著。一會兒工夫,榮策的臉變得蒼白,但他還是咬緊牙關,寧死不屈。敵副官一遍又一遍吼叫:“謝榮策,你到底是說還是不說?”“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接著又是一陣皮鞭落在榮策身上。殘暴的'國民黨騎兵團長見榮策不怯硬,便耍起軟招。當天晚上,狡詐的副官假惺惺地裝出一副笑臉,拍著榮策的肩膀說:“受苦了吧?小小的年紀應該放聰明點,干嘛要跟共產黨跑呢?”榮策理直氣壯地大聲說:“是共產黨救了我,我就要永遠跟著共產黨,死也不向你們投降。”
3月12日早晨,敵副官假惺惺地要請榮策吃飯,被榮策嚴詞拒絕了。但敵人沒有死心,晚上,他們把榮策帶到團部,榮策雖遍體鱗傷、疼痛難忍,但他仍堅強地挺著腰板走。一進屋,那個副官假獻殷勤,對榮策說:“請坐!請坐!”榮策理也不理,怒目環視四周。國民黨騎兵團長尚其悅來到榮策面前,哈哈大笑說,“好啊,你這個小孩長得確實不錯啊,這樣吧,我看你年紀小,又聰明能干,以后就給我當個勤務兵吧。”榮策滿腔怒火,他猛地闖到尚其悅跟前說:“呸!我是共產黨兒童團長,死也不給國民黨干事。你這個團長當不多久了!等我們大部隊回來抓到你,我還要審訊你呢!”尚其悅的臉刷地變了,兇相畢露地尖叫著:“好厲害的小兔崽子!你不想活了嗎?”榮策正言厲色地回答:“為什么不想活?是你們不讓我活!”尚其悅氣急敗壞,歇斯底里地對士兵下令道:“把這個窮人頭拉出去,槍斃!”
3月13日早晨,榮策見到了榮環哥說:“我不回去了,你回去告訴我媽媽,不要難過,革命是勝利的。”
1948年3月13日,天空突變,烏云壓頂,北風怒吼,古老的四方臺大廟前變得殺氣騰騰。人們立刻意識到劊子手要行兇了。敵人押著榮策和肖洪義,謝榮策和肖洪義昂起頭,神色自若,步履堅定地登上廣場中的一個小土臺上。尚其悅騎著馬來到榮策面前說:“怎么樣,謝團長,你不怕死嗎?”榮策慷慨激昂地說:“怕死就不參加兒童團!我們的軍隊一定會打回來,共產黨一定會給我報仇!”敵人無計可施,兇殘地下了毒手,罪惡的子彈打響了,年僅16歲的謝榮策和肖洪義,為人民的解放事業流盡了最后一滴血。
1949年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遼中縣委員會追認謝榮策為革命烈士,將他的遺體安葬在茨榆坨烈士陵園,并為謝榮策立了紀念碑,碑上刻著:“謝榮策小烈士千古!”
1984年3月,中共沈陽市委決定,進一步修建謝榮策烈士陵園。10月13日,謝榮策烈士像塑成,在塑像基座正面大理石上,原中共沈陽市委第一書記李濤同志題寫的“少年英雄謝榮策”七個大字,寄托著人們對烈士的懷念和哀思!
為革命犧牲的英雄人物事跡【篇3】
董存瑞:1929年10月15日出生于察哈爾省(今河北省)懷來縣南山堡的貧苦農民家庭,7歲時上過幾天學堂,后因家貧而輟學。抗戰爆發后,他的家鄉成了抗日游擊區,他13歲時就曾掩護過八路軍干部,當上了兒童團團長。年少的董存瑞機靈聰明,很有骨氣,被稱為“南山堡的王二小”。
1945年春,董存瑞參加了當地抗日自衛隊,同年7月參加了八路軍。1946年4月初,在察北重鎮獨石口遭遇戰中,他機智地奪下敵人的一挺機槍而被記大功一次,被部隊授予勇敢獎章。
1947年初的長安嶺狙擊戰,他在班長犧牲、副班長重傷的情況下,挺身而出自任班長,如期完成了狙擊任務,又立大功一次。至犧牲前,他共立大功3次、小功4次,榮獲3枚勇敢獎章和一枚毛澤東勛章。
1947年3月,在平北整訓期間,董存瑞入了黨。毛澤東提出“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的號召后,各戰略區的部隊紛紛練習城市攻堅戰。
當年解放軍沒有飛機,也缺少坦克,攻堅主要靠有限的炮兵和步兵實施爆破。董存瑞帶領的班被師、團領導譽為“董存瑞練兵模范班”,他本人也被授予“模范爆破手”的稱號。
1948年5月初,董存瑞所在部隊參加冀熱察戰役。隆化縣城是熱河省會承德的拱衛,敵人事先在這里修筑了大量碉堡,有些特殊構筑的暗堡還被稱為“模范工事”。
1948年5月25日,進攻隆化縣城的戰斗打響。董存瑞所在的6連負責拔除敵人核心陣地——隆化中學。臨出發前,身為爆破組組長、在比武中奪得“爆破元帥”的董存瑞,代表大家表決心:“我就是死后化成泥土,也要填到隆化中學的外壕里去,讓大家踩著我們把隆化拿下來!”他帶領戰友接連炸毀了敵人3個炮樓5個地堡。打開隆化中學東北角的外圍工事之后,敵人隱藏在圍墻外干河道上橋形暗堡的機槍突然開火,部隊遭受嚴重傷亡,突擊受阻,而派去爆破的戰友又一個個在中途倒下。
面對敵碉堡的兇猛火力,董存瑞再次請戰,在戰友的掩護下沖到橋底。此時,他的左腿被敵人的機槍打斷,暗堡的底部離干涸的河床還有段高度,河道兩側護堤陡滑,他兩次安放的炸藥因沒有木托都滑了下來。此時,沖鋒號已經吹響,拖延一分鐘就會有更多的戰友犧牲。董存瑞毅然用身體做支架,左手托起炸藥包,右手拉燃了導火索。隨著天崩地裂的一聲巨響,敵人的橋形暗堡被炸毀,紅旗插進了隆化中學。董存瑞用自己年輕的生命為部隊的勝利開辟了道路,犧牲時年僅19歲。
為銘記“舍身炸碉堡”的全國著名戰斗英雄董存瑞的犧牲精神,1948年7月10日,冀熱察行署決定,并經中央軍委批準,隆化中學更名為存瑞中學。
為革命犧牲的英雄人物事跡【篇4】
自從我讀了王二小的故事,這一篇故事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我是流著淚把它看完的。
王二小是一名兒童團員,他一邊給地主放牛,一邊給八路軍站崗放哨。有一次,日本鬼子又來掃蕩,走到山口迷了路,他們看見了王二小在山上放牛,便把他叫來,叫王二小帶他們去臥虎溝。聰明的王二小為了鄉親們的安全,假裝給鬼子帶路,他心里想,你們別得意,等會有你們好受的。他走在前面,敵人跟在后面。他把敵人帶到了八路軍的埋伏圈里。當四面八方響起了槍聲時,敵人這才知道上當受騙了,就生氣的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八路軍迅速地跑下山狠狠地把敵人都消滅了。十三歲的王二小就這樣英勇地犧牲了,他用寶貴的生命換來了鄉親們的安全。他的鮮血染紅了山上的花草樹木,映紅了天。
我知道還有許多這樣的英雄人物,有董存瑞炸碉堡;小兵張嘎;······他們都是保衛祖國、保衛人民不顧個人安危和敵人斗爭的革命英雄。讀了這些英雄的事跡以后。我覺得,我們在這和平的時代,條件有這么好,真幸福!
我們要好好學習,要學他們機智勇敢,不要在困難面前低頭。要學會用智慧戰勝困難,長大后把我們的祖國建設的更加繁榮昌盛。
為革命犧牲的英雄人物事跡【篇5】
王璞
王璞從小跟隨父母參加抗日工作,11歲時被選為兒童團長。他經常帶領小伙伴們拿著紅纓槍,站崗放哨查路條,給八路軍送信帶路,開展擁軍優屬活動。王璞工作認真,學習也很刻苦。他對自我要求很嚴格,每學一篇新課文,都要做到會認、會寫、會講、會用。
為了對付鬼子掃蕩,民兵大搞地雷戰,王璞不僅僅學會了布雷,還學會了造雷。一次,他用自制的地雷炸死了一個漢奸,還協助民兵抓住了兩個鬼子。
1943年春天,鬼子掃蕩到王璞的家鄉,王璞和鄉親們躲進山里。一天早上,鬼子包圍了王璞和鄉親們。鬼子拿著漢奸帶給的名單,讓村干部、干部家屬和軍烈屬站出來,王璞和他媽媽張竹子挺胸昂首站在最前面。
鬼子把刀架在王璞的脖子上,威逼他說出八路軍兵工廠的槍和藏在哪里。王璞勇敢地推開鬼子的刺刀,帶領在場的二十多名兒童團員高呼:“我們不能忘記五不誓約,我們至死不當漢__。”殘暴的日本鬼子向在場的群眾開了槍,制造了又一齊殺人慘案——野場慘案:118名無辜群眾倒在了血泊之中,其中包括14歲的王璞、王璞的母親、弟弟和奶奶。
為了紀念犧牲群眾,晉察冀邊區政府召開了追悼大會,授予他“抗日民族小英雄”的光榮稱號,并立了紀念碑。解放后他被共青團中央授予“全國十大少年英雄”的稱號。
王璞生前學習時用過的石板,站崗時用過的紅纓槍,以及犧牲時壓在身下,被鮮血染紅的石塊,陳列于中國革命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