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救災烈士先進事跡
根據事跡的性質,可分為正面典型材料和反面典型材料;你是否在尋找“抗震救災烈士先進事跡”?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抗震救災烈士先進事跡5篇,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抗震救災烈士先進事跡(精選篇1)
人的無私,對逆境的堅強,對生活的熱情和對關愛的感恩。我不禁拷問自己,假如那天下午,我就在地震現場,我將會怎樣?
假如,那天下午發生了地震,我們正在上課,整幢教學樓像在驚濤駭浪中的一葉小舟劇烈搖晃,我也許會驚恐萬狀,四肢癱軟,嚇得大喊大叫;也許我會奪路而逃,丟下全班同學,當了那個“范跑跑”。可是十五歲的楊__說:“害怕也不能丟下同學!”9歲的小林__說:“因為我是班長,如果其他同學沒了,要你這個班長有什么用呢?”這些話如一把利刃扎在了我的`心上,我也是個班長,災難面前我怎么能夠舍棄同學,顯現自私自利的模樣?!
假如,那天下午發生了地震,我跑得太慢,被壓在了廢墟里,周圍也有同學,我一定會拼盡力氣喊爹哭娘,亂刨亂推;當力氣耗盡,我一定會唉聲嘆氣,等待死神的降臨。而甯加馳卻在廢墟里不斷給同學唱歌,相互鼓勵勇敢活下去;身材矮小的小林__自救成功后,沒有驚慌逃離,卻又鎮定地返回廢墟救了兩名同學,他們的行動如一縷陽光,照亮我的胸膛,災難面前幼小的身軀一樣可以挺起脊梁!
假如,沒有也不能假如。
因為我該慶幸,好在那天下午,我不在地震現場,如果那樣我將會自慚形穢,抱憾終身。
好在有你抗震救災的小英雄們,你們的事跡如一場及時雨,澆灌我日漸干涸的心靈,催生出無限的生機。你們用堅強和勇敢,傳遞給我戰勝災難的信心和力量,你們用樂觀和善良,教會我戰勝災難的智慧和品格,認識你們真好!
抗震救災烈士先進事跡(精選篇2)
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8.0級特大地震。在這場突如其來的大地震中,涌現出許許多多可歌可泣的舍己救人的感人故事,感動得我熱淚盈眶。在這場特大自然災害面前,為了保護學生生命安全,災區廣大教師中涌現出一大批英雄人物。21歲的棉竹市遵道鎮歡歡幼兒園老師瞿__用后背牢牢擋住一塊垮塌的水泥板,她身下緊緊護住的那個孩子得救了,而她卻停止了呼吸;年近50歲的德陽市漢旺鎮東汽中學教導主任譚千秋張開雙臂扒在課桌上,身下死死護著的4名學生都活下來了,而他卻永遠地離去了;小學教師茍嘵超三次沖回危在旦夕的教學樓救學生,當他第三次沖進去后,一塊一噸重的混凝磚塊砸向他,那一瞬間,他將兩個孩子藏在自己的懷中,孩子得救了,而他卻永遠地走了;吳忠紅、杜正香、任湯鴻、張米亞、向麗、唐春梅、鄭發富、郭小琴……這些年輕的老師,或留下嗷嗷待哺的孩子,或留下白發蒼蒼的雙親,沒有和心愛的人道別,在那一瞬間,他們選擇了同一個姿勢,緊緊擁抱著他們深愛的學生。災區廣大教師的英勇無畏和大愛之舉,深深感動了我。聆聽著他們感人的'事跡,我潸然淚下。
作為一名教師我為有這樣的同行感到驕傲和自豪,他們是我們教師學習的楷模。我決心要學習他們的獻身精神,自強不息的精神;以抗震救災英雄教師為榜樣,在實際工作嚴格要求自己,為人師表,愛崗敬業,勤奮努力,做到既教書又育人,努力做到以身作則,盡心盡力,服從領導,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加強職業道德修養成,同時,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論水平,豐富專業知識,加強教育、教學與教研能力’的培養,加強的事業心和工作責任感。在實際教學中關愛每一個孩子,使他們每天能快樂充實;同時在教書本知識的同時還要加強思想品德的教育,教學生如何做人。對學生要有耐心特別是學困生,對他們要采取多鼓勵少批評的方法,以寬容的心態去對待他們的每一次過失;用期待的心態去對待他們的每一點進步;用欣賞的目光去關注他們的每一個閃光點;用喜悅的心情去贊許他們的每一份成功。在教學上,要積極參加教育教學改革實踐,不斷更新教育教學觀念,認真備課、上課、聽課、及時批改作業、講評作業,做好課后輔導工作,廣泛涉獵各種知識,形成比較完整的知識結構,嚴格要求學生,尊重學生,發揚教學__,使學生學有所得,不斷提高,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思想覺悟,圓滿完成自已的教學任務,以實際行動來為在抗震救災中失去的英雄們致敬。
一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關愛他人是無限的;一個人的生命是短暫的,但是,人性的光輝是永恒的。因此,雖然有許多人在地震中舍己為人獻出了生命,但是,他們的精神在瞬間釋放了萬丈光芒,而且,必將永世長存!
抗震救災烈士先進事跡(精選篇3)
6月12日上午,我在市局觀看了抗震救災英模事跡報告團報告會,聽完七名報告人的報告,給我很大的震撼,忍不住流下眼淚。這些英模們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像我們驗證了“大災面前有大愛”的精神。
北川中學校長劉亞春在報告中提到李佳萍老師的時候,我落淚了。李佳萍老師和六個孩子在廢墟中堅持了30多個小時后,感到自己快不行了的時候,把戴了二十多年的戒指交給離她最近的
學生,對她說:“如果你能活著出去,請把它交給我的愛人,告訴我女兒和愛人,我很想他們,很愛他們!”
北川中學校長劉亞春在說到他妻子梁樂平對他工作支持的時候,我落淚了。梁樂平老師為了讓他全身心投入工作,包攬了全部家務,每次出差總是默默地為他準備好行裝,災后第四天,他來到埋著妻子的廢墟前對她說:“樂平,謝謝你二十多年來陪伴我、照顧我。放心吧,以后我會學會自己照顧自己。”
武警某師參謀長王毅在念到自己留給女兒的短信的時候,我落淚了。其短信的`內容為:“女兒,爸爸正在去汶川的路上,走的時候沒來得及告訴你們,如果爸爸回不來,你一定要堅強,你要替爸爸照顧好媽媽。”
廣東抗震救災醫療隊護士刁冬梅提到楊欣建的時候,我落淚了。骨科專家楊欣建在為映川電力公司虞錦華做了他平生最艱難、最痛心的手術后的感慨:“這一刻,我們已經不僅僅是醫生和傷員的關系,而是患難與共的骨肉同胞。”
向鵝鄉黨委書記羅鴻亮在報告中介紹鄉干部李明的事跡的時候,我落淚了。李明為救一名來鄉里鍛煉的女大學生犧牲后,解放軍戰士來到李明家幫助清運財產時,問李明的妻子有什么貴重物品需要清理,她說:“其他的都不需要了,我只希望能找到丈夫的“優秀共產黨員證書”。我要讓女兒知道,爸爸是一名鐵骨錚錚的共產黨員!”
成都的軍區某陸航團政委張曉峰在提到機械師陳林時,我落淚了。陳林的女兒剛過完一歲生日,他因參加救災沒能在女兒的第一個生日送個蛋糕,自己就帶著遺憾離開了人世。
每一次落淚,每一次真情的流露,每一次感動,感動之后是深深的思考。
人間總有真情在。在大災大難來臨時,什么都不重要了,最重要的就是人與人之間體現出來的真摯的感情:同事情、師生情、夫妻情、父子情等等。正是因為人間有真情,有為救四十幾名學生而獻身的羌族漢子張家春老師;有在廢墟中堅持了30多個小時,鼓勵六名孩子活下去最終獻出生命的李佳萍老師;有為救同學而失去父母的晏鵬同學;有自己埋在廢墟中卻不讓別人救自己,叫他們去救學生的下派干部易大東。這些都是在大災大難面前表現出來的人與人之間的真摯感情。
對事業的執著追求。中央電視臺記者張泉靈,在珠峰呆了一個月,本來從高原下來的第一原則是休息,她卻于5月13日擠上了震后拉薩飛往成都的第一班飛機。帶著記者的責任和對事業的執著追求到了災區北川,在雨中發回了她在災區的第一條報道。用她自己的話說:“大災難中,我們用最快的速度,讓全世界都看到了,一個古老而又新生的民族,萬眾一心,共赴國難!”向峨鄉愛蓮社區黨支部書記王婉民的鄉親遇難了,她流著淚朝掩埋母親的廢墟鞠了三個躬,說:“媽,女兒不孝,顧不到您了……”說完就匆匆趕去疏散群眾,第二天,當她再次跑過家門時,家里的人已經把母親的遺體收拾停當,作為女兒,她能做的只能是最后一次幫母親換上一雙新鞋。
作為一名藥監工作者,我要積極向英模們學習,無私奉獻,為食品藥品監管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抗震救災烈士先進事跡(精選篇4)
鄭__,男,現年19歲,家住蒼溪縣歧坪鎮旭光村四組,系元廣中學高2008級27班學生。
5.12汶川大地震使蒼溪縣受到嚴重波及,給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造成了嚴重損失。因為余震不斷,也導致了學校無法正常上課,當元廣中學放假休課后,他擔心自己的家人和家鄉,就早早地回到了家,想幫助家鄉抗震救災。
2008年5月17日,歧坪鎮接到蒼溪縣人武部的命令,命令歧坪鎮人武部應急分隊20人于5月18晚在縣人武部集結,參加抗震救災應急搶險。由于當時正值農業生產雙搶時節,人員十分緊缺,當他得知這個消息后,立即告訴父親自己要去參加抗震救災應急搶險,并給父親做思想工作,想父親和自己一起去,可是家中已經成熟的'油菜、小麥咋辦?他對父親說:“農活留給母親做,這個時候應急搶險才是第一位的”,父親不想讓兒子失望,答應了兒子的請求。在應急搶險中,他頂烈日冒酷暑,重活難活搶著干。第一天是給蒼溪縣城郊中學搭帳篷,被拆卸的鐵床部件一條就是重100多斤,他一個人扛一件沖在前面,從早上7點直干到晚上8點,他沒說聲苦、叫聲累,歧坪鎮武裝部長見他肩膀都壓成了血痕,心疼不已,必竟他才19歲,一個在校的學生,從來沒干過體力活,為了能完成應急搶險任務,他拼了命地干活,父親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為自己有這么懂事的兒子感到驕傲。在搶蓋歧坪糧庫期間,28度的高溫,烈日當頭,他沒有退縮,在房頂上累得大汗淋漓,因為過度勞累,險些從房項上掉下來,隊員們見他太累,讓他下去休息會,他說我們得搶時間,快變天了,為了國家糧食的安全,我們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把糧倉蓋完。
鄭__,來自元廣中學的一名高中生,以實際行動詮釋著他對國家和人民赤膽忠心和無限熱愛。
抗震救災烈士先進事跡(精選篇5)
汶川地震過后,他一直被埋在廢墟里。13日早晨9點多,他被救出來,滿身都是傷,被緊急送往醫院。被救出來的時候,他的懷里抱著一個孩子,一個四年級的小男生,渾身沒受一點傷。
他叫吉__,四川省德陽市綿竹漢旺鎮小學一位年近40男教師。
在醫院,吉__擦了一點藥,住了一整天。14日早晨,他就回到了學校。“傷情比我重的,大有人在。醫生也很繁忙,我就不添亂了,趕緊救娃娃啊。”
回校后,吉__參加到搶救學生的隊伍中,直到記者采訪的15日下午5點多,一直都沒有離開。他的妻子徐曉琴是一位村小教師,不放心丈夫,也趕過來陪著丈夫,一起尋找被埋的孩子們。
校長何仁貴說:“吉老師平時很愛學生,個人素質很高,教學能力也很強,學生都很喜歡他。”
地震發生前,吉__正在3樓的辦公室和幾位教師聊天。突然,地板抖動。吉__迅速起身,趕到自己所教班級的教室。因為這里經常發生地震,而且每次震級都不高,這次的抖動并沒有引起他的警覺。他跟學生說,別著急,慢慢往樓下走,保持秩序。
他的話音剛落,天花板上的磚塊就掉下來了。
沙石就像雨點一樣往師生的頭上砸。吉__趕緊帶領學生退到拐角處。一個學生嚇得哭起來了,看見吉老師,就跑過來抱著他。吉__下意識地把他摟在懷里。一下子,上面掉下來的磚塊就把他們掩埋了,卡住了。
“當時,我聽到外邊到處都是尖叫的聲音,身邊還在不斷地晃動。學生們亂作一團,哭爹喊娘。”吉__說。
何仁貴告訴記者,全校學生一共3500余人,教師180余人。目前已發現19名教師遇難,小學和幼兒園學生遇難者已經近200人。
“我根本沒有想到會有這樣嚴重。”吉__說,“幸好當時我抱著他,跟墻壁圍成了一個小圍圈,這才讓那個小男孩沒受一點傷。”吉__的'班級一共48名學生,目前仍有兩名失蹤,其余46名全部獲救。
何仁貴說:“在師生陸續被挖出來之后,我們發現,另外還有5位教師,他們的懷里都抱著一個孩子。不幸的是,教師和孩子們都遇難了。”
挖掘中發現,六年級的教室里有很多禮物,都是送給老師的。其中有一支鋼筆,是一位學生送給孫安平老師的禮物。他就是懷里抱著孩子的5位教師之一。
眼看就要小學畢業了,學生準備了鋼筆、賀卡等禮物要送給老師。可是,就在那山搖地動的幾十秒鐘后,學生們的禮物最終沒有送出去,老師也沒有收到學生的禮物。學生對老師的愛,老師對學生的愛,就在那幾十秒鐘內定格為生命最后的姿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