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景公的個人簡介
齊景公(在位時間:前547年―前490年),姜姓,呂氏,名杵臼,齊靈公之子,齊莊公之弟,春秋時期齊國君主。齊景公在位58年,國內治安相對穩定,然因無有嫡子,身后諸子展開了激烈的王位之爭。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齊景公的個人簡介,希望對你有用!
齊景公的成長歷程
齊景公并非齊靈公的嫡長子,能夠登基成為齊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還要得益于他那個給臣下戴綠帽的哥哥——齊莊公。
崔武子崔杼為齊國大臣,屢有政績,多有戰功,深得齊靈公的信任,并經常與太子光參加外交事宜。前552年,齊靈公薨逝,崔杼擁立靈公長子光,為齊莊公。
莊公即位后,更是倚重崔杼,君臣關系非同一般。莊公經常出入崔杼家中,但是不久就迷戀上崔杼的妻子棠姜,并與之私通。
后崔杼得知被國君戴了綠帽,出于自保,于前548年,就聯合慶封一起弒殺莊公,以報此仇。
這場政變中,崔杼是主謀,慶封只是從犯,齊國史官記載“崔杼弒其君”。崔杼狡辯,要求更改,史官不同意。崔杼可沒有趙盾那種涵養,說殺就殺。命史官的弟弟接班,太史的二個弟弟也如實記載,都被崔杼殺了。又讓他們的幼弟接班,幼弟還是不肯改,終于權臣崔杼屈服了。這大概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文字獄吧,從此看出崔杼的心虛。他知道弒君是天理不容的,趙盾、欒書都因為弒君而遺禍子孫。就在此時的兩年前,晉國的欒氏被滅族,范氏剿滅他們的旗號就是欒書弒君。也就難怪崔杼要如此“據理力爭”了。
崔杼為了保全家族,擁立齊莊公的幼弟杵臼為國君,是為齊景公。齊景公幸運的續姜姓之嗣,成為了齊侯。
前490年,趙鞅向荀寅與士吉射的巢穴柏人發起總攻。荀寅、士吉射從柏人突圍,逃亡齊國。經過趙簡子長達8年的艱苦征伐,晉國的內戰基本結束。齊景公晚年將暮年的最后精力如同賭注一般全部投入到這場戰爭,最終齊景公的計劃徹底破產了。戰爭的失敗,令已年入黃昏的景公心灰意冷,加速了他的死亡。
這年夏天,齊景公自覺不久于人世,終于開始考慮他遲遲不愿提起的立嗣問題,最終他決定立一個寵妾鬻姒所生的公子荼,并將上卿國惠子國夏與高昭子高張招到了自己的榻前,把幼子荼托付給了兩位重臣。
齊景公咽下了最后一口氣,與世長辭。
齊景公的人物評價
國情有所好轉后,齊景公便不再從諫如流,而是采用忠臣、奸臣"兩用之"。既需要晏嬰、司馬穰苴等忠臣為其治國安邦,又不能離開梁丘據、裔款等奸臣的阿諛奉承。
臨終前,景公廢長立幼,致使景公死后不久,陳乞乘虛發動政變,奪取了齊國朝政大權,拉開了"田氏代齊"的序幕。
國內治安相對穩定,是齊國執政最長的一位國君。
齊景公的藝術形象
從文學的角度審視成書于先秦的《晏子春秋》,吳則虞先生曾明確指出它是"我國最早的一部短篇小說集口,楊義先生也認為"稱它為小說集是最符合實際的","它已經毫無遜色地位居最早的短篇小說精品之列"③。小說的核心任務是寫人,《晏子春秋》便成功地刻畫了晏子、齊景公、梁丘據、觸槐者女、逢于何等一系列人物形象。其中為學者所屬意者,大多是主人公晏子,認為他是"藝術上的典型","具有自己的個性"o;而對于全書的另一重要人物齊景公卻鮮有涉及。其實,若從作品人物考察《晏子春秋》的結構特征,則惟有齊景公陪同晏子貫穿著全書始終,其著墨之多,有勝于晏子外的任何人物,其形象的生動也可與晏子媲美,如果說晏子形象以鮮明突出著稱的話,齊景公則以復雜變化見長,各有千秋。可以說,齊景公這一人物的成功刻畫,為晏子乃至全書增色不少。晏子形象為后世的史書和小說刻畫賢臣提供了借鑒,景公形象則為后世描寫人君作出了嘗試,值得我們研究思考。 之所以說《晏子春秋》是小說集,首先在于它不僅寫出了歷史人物的真實性,更寫出了他們的生動性。作者把一批歷史人物塑造成為文學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