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桓公昏庸晚年生活
春秋五霸之一的齊桓公是一位最有影響的諸侯。當政期間他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成為諸侯霸主,但他晚年昏庸腐化,寵信三個奸佞小人,終于害人害己,落了個異常悲慘的結局。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齊桓公昏庸晚年生活,歡迎大家閱讀。
齊桓公昏庸晚年生活
被齊桓公寵幸的三個奸臣叫易牙、豎刁和開方。這三個人用滅絕人性的無恥手段來投其所好,騙取了齊桓公的信任和重用。
易牙是桓公的櫥子,齊桓公曾開玩笑地說想嘗嘗人肉的滋味,易牙就把自己親生的兒子殺死,將兒子的肉蒸給齊桓公吃。
豎刁為了達到親近齊桓公的目的,主動閹割自己。
開方本是衛國的公子,見齊國強大主動要求跟隨齊桓公,為了表示忠于桓公,十五年不回國見父母,其父衛懿公被戎人殺害也沒掉一滴眼淚。
管仲輔佐桓公時,對這三個諂媚小人的意圖了如指掌并十分反感。齊桓公41年,管仲病重,桓公問管仲曰:“你有什么話要囑咐我嗎?”管仲說:“我希望你不要相信易牙、豎刁和開方。”桓公說:“易牙殺死自己的兒子來滿足我的欲望,豎刁主動閹割自己來親近我,開方為了忠于我,十五年不回家,難道對他們還有所懷疑嗎?”管仲說:“正因為如此,才不能相信他們。像殺死親子、閹割自己、背棄父母這樣的事都能忍心干得出來,怎么又能忠于國君呢?這種人是靠不住的。”桓公問:“仲父何不早說?”管仲喘息未定說:“這三人就像洪水,我就是國君的堤壩,如今堤壩欲去,恐有橫流之禍,望君遠之。”齊桓公點頭答應。
管仲死后,齊桓公生病,易牙、豎刁、開方等人立即原形比露。他們忙于在桓公的十多個公子中拉幫結派,爭奪權力,尋求新的靠山,把朝廷上下鬧的烏煙瘴氣,齊國從此陷入混亂,再也沒能重登霸主地位。
按說齊桓公是當局者迷,管仲沒能匡正君側應該負有責任。后來桓公病重,這三個奸佞小人掌握了朝廷大權。此時他們不再唯桓公馬首是瞻,而是挾群公子作亂,把桓公幽禁在冷宮,門前筑起了一道高墻,斷絕了與外界的一切聯系,連飯也不許送,桓公靠著屋檐流下的雨水茍延殘喘。
據說有一婦人進入桓公的住處,看到桓公已人非人鬼非鬼的樣子甚是可憐。桓公好久沒有看到人來,像見到救星似的求她:“給我一點吃的吧!”婦人說:“沒有呀。”桓公說:“給我一點喝的吧。”婦人說:“沒有呀。”桓公說:“怎么會這樣呢?為什么?”婦人說:“易牙、豎刁和開方互相勾結作亂,他們把你囚禁起來,外面筑起高墻,堵塞了宮門,不許任何人進來,他們正在爭奪權力,哪里來的吃喝呢?”至此桓公才如夢初醒,連連嘆息,流著悔恨的淚水說:“唉,管仲真有圣人的遠見啊!如果死而有知,我有何面目去見他呢?”于是用衣袖遮住自己的臉,悲慘地死去。
易牙、豎刁等人只顧扶持公子爭奪王位,一代雄杰竟被活活餓死,他們依然不管不問。桓公死后,遺體整整停放了六十七天無人收殮,尸體腐爛臭氣熏天,綠頭蒼蠅滿宮飛舞,蛆蟲到處亂爬,一直爬到宮外。
一代霸主齊桓公晚年竟如此悲慘,真令人哀戚不已!
齊桓公和管仲有什么故事
齊桓公與管仲起初雖然同在齊國,但是并不是主仆關系,當時管仲在給公子糾效力,而當時效力公子小白(也就是后來的齊桓公)的是鮑叔牙。齊襄公時期齊國朝政大亂,災難橫飛,為了躲避災難各位公子紛紛逃到別國,但是公子小白跟鮑叔牙逃到了莒國,管仲幫助公子糾逃到了魯國。
后來齊國大亂齊襄公被殺,國君之位空缺,各位公子爭相回到齊國爭取王位,當時管仲就算到公子糾坐上王位的最大障礙就是公子小白,所以他在護送公子糾回國的途中轉到公子小白回國的路線想要幫助公子糾除掉這個障礙。
管仲見到公子小白,假意下跪拜見,乘小白不注意就放了一只冷箭,小白吐血到底不省人事,管仲見小白中箭就快馬疾馳趕回去報信。因為公子糾的這個障礙除掉了,所以一行人不慌不忙的返回齊國。
但其實公子小白其實沒有中箭,管仲的那一箭刺中了小白的帶鉤上,所以小白就將計就計假裝中箭身亡。在管仲走后小白一行人日夜兼程回到齊國當上了國君,史稱齊桓公。當公子糾等人來到齊國的時候才知道小白已經成為國君,于是就利用一同前來的魯國軍隊功城,沒想到齊桓公早有準備,魯國大敗而回。
直到這個時候齊桓公和管仲都還是敵對的關系,如果不是鮑叔牙的推薦,可能齊桓公與管仲就真的成了一輩子的死敵。多虧鮑叔牙才讓管仲得以輔佐齊桓公,并促使兩人成為后人贊頌的明君忠臣。
看了“齊桓公昏庸晚年生活”還想看:
1.齊桓公之死是怎么回事
2.齊恒公的人物生平
3.歷史上齊桓公是怎樣的
4.春秋五霸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