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是怎么死的
用現代流行語來評價莊子,那是絕對的“高富帥”,出身名門,身上流著皇族血液,家庭出身高貴。擁有絕對先天優勢的莊子沒有走上紈绔子弟的道路,反倒是一心積極上進,成為了一名大人物。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莊子是怎么死的,歡迎大家閱讀。
莊子是怎么死的
戰國時期,人的平均壽命也就四、五十歲,而莊子卻活到了八十多歲高齡,這在當時可算得上高壽了。莊子之所以能活這么大歲數,完全是因為他想得開。他認為生死是人世間的自然輪回,不以個人意志力為轉移,對于自然而然的事情完全沒有必要痛苦與悲痛。
莊子自感所剩時日不多,便對弟子交代自己的身后事。他提出在他死后不需要陪葬品,讓他清清白白的離開。平日里弟子們對老師天馬行空的思維方式早已見怪不怪,但這個想法一出來都還著實嚇了一跳。戰國時期的陪葬文化比較流行,認為陪葬品可以保障人在下個輪回生活富足。而像莊子這么好地位的大家,陪葬品定是少不得的。莊子看透弟子們的心思,笑而不語,指指天與地,世間萬物都在他的腦子里長眠。
莊子的綠色葬禮在當時社會足夠前衛,引得人們議論不斷。有人說莊子在他妻子死后敲著盆唱歌,那時候就看出他精神不正常了。有人說莊子追求的與眾不同是道家崇尚的天人合一。即使飽受爭議,莊子從生到死,一直都在做他自己,這一點自始至終沒有改變過。
思想家莊子讓王篇原文及翻譯
《莊子·讓王》這一篇文章呢,普遍認為雖然是在《莊子》這本書里面,卻不是莊子寫的。而是莊子的徒子徒孫們等等后輩不知道是誰的作品。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里面已經有了一些脫離莊子口中“無為而治”的東西了。
這篇文章講了一件什么事情呢,其實說的是在很久很久以前,王位的禪讓這件事情。
堯這個人,大家都知道,大圣人嘛,所有中華兒女都應該感謝的人物。他在生命晚年的時候呢,想把王位給禪讓出去,可是當初的人素質太高了,王位跟個燙手山芋似的,讓不出去了。許由不要,子州支父不要。結果呢,大家都知道后來有了誰。舜王位做到了年限,想把王位讓給子州支伯。子州支伯不要;給善卷,善卷不要;給一個相熟的農夫,這位更好,帶著自己老婆孩子直接卷著鋪蓋跑了……由此可見,也不是人人都想做君王的哈。
不要不是重點,重點是大家的借口,要么是自己德行不夠,要么是自己能力不行。天下雖然重要吧,但是不如自己重要。生命還是最重要的。
這只是第一個故事,在接下來的幾個故事里面,層層深入,就在闡述生命的重要性。雖然總體來說還是不受外物所困擾,哪怕是最尊貴的王位,但是其中有一些已經是“有為”的東西,這些不屬于莊子,因此這也是懷疑并非莊子所作的最主要原因。
莊子是哪里人
莊子生活的時代是戰國中期,離我們現代社會十分的久遠,而當時他處的社會又不像我們現在這樣信息發達,因此要回答清楚莊子是哪里的人這個問題實在不容易。
莊子是道家學派的繼承人,是道家學派的大師級人物,對于他的記載和研究很早就有了。關于莊子是哪里人這個問題,最早給出答案的是創作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作品《史記》的司馬遷。在他的《史記•老子韓非列傳》曾經簡單的描述了莊子是哪里人:“莊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嘗為蒙漆園吏,與梁惠王、齊宣王同時。”但因為司馬遷的描述過于簡單,我們很難弄清楚“蒙”、“漆園”的具體位置。雖然司馬遷對于莊子來自哪里給出了明確的信息,但是我們確確實實還是不知道莊子是生活幾千年前中華古國的那個位置。
研究莊子的學者們不甘心如此模糊的概念,于是不斷的根據莊子留給我們的蛛絲馬跡進行尋找。
有的學者根據南朝宋羅泌《路史》、《嘉靖壽州志》等留下的證據,判斷莊子生活的蒙就是安徽省的蒙城。有的學者根據《隋書·地理志》反對莊子生活的蒙并不是現在的安徽省蒙城,因為在莊子那個時代安徽省蒙城還沒有被稱之為“蒙”。有的學者則根據《括地志·冤朐縣》、《史記正義》、《贈從弟冽》等推斷,莊子所生活的蒙,其實是現在的山東省曹州。直到現在關于莊子是哪里人的問題仍然爭論不休。
看了“莊子是怎么死的”還想看:
1.莊子被世人稱為什么
2.莊周就是莊子嗎
3.莊子的簡介
4.莊子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