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女貞德個人簡介
圣女貞德(法語:Jeanne d'Arc或Jeanne la Pucelle,1412年1月6日-1431年5月30日)是法國的軍事家,天主教圣人,被法國人視為民族英雄。在英法百年戰爭(1337年-1453年)中她帶領法國軍隊對抗英軍的入侵,最后被捕并被處決。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圣女貞德個人簡介,希望對你有用!
圣女貞德個人簡介
圣女貞德(法語:Jeanne d'Arc或Jeanne la Pucelle,1412年1月6日-1431年5月30日)是法國的軍事家,天主教圣人,被法國人視為民族英雄。在英法百年戰爭(1337年-1453年)中她帶領法國軍隊對抗英軍的入侵,最后被捕并被處決。
貞德原本是一位法國農村少女,她聲稱在十六歲時的一日,在村后的大樹下遇見天使圣彌額爾、圣瑪加利大和圣加大肋納,從而得到“上帝的啟示”,要求她帶兵收復當時由英格蘭人占領的法國失地。后來她幾番轉折,得到兵權,于1429年解奧爾良之圍,成為了聞名法國的女英雄,后帶兵多次打敗英格蘭的侵略者,更促使擁有王位承繼權的查理七世于同年7月16日得以加冕。然而圣女貞德于1430年在貢比涅一次小沖突中為勃艮第公國所俘,不久為英格蘭人以重金購去,由英格蘭當局控制下的宗教裁判所以異端和女巫罪判處她火刑,于1431年5月30日在法國魯昂當眾處死。20年后英格蘭軍隊被徹底逐出法國時,貞德年老的母親說服教宗卡利克斯特三世重新審判貞德的案子,最終于1456年為她平反。500年后被梵蒂岡封圣。
貞德死后成為了西方文化的一個重要角色。從拿破侖到現在,法國的政治人物都曾以她的偉大形象進行宣傳。主要的作家和作曲家,包括莎士比亞、伏爾泰、席勒、威爾第、柴科夫斯基、吐溫、蕭伯納、布萊希特都創作過有關她的作品,而大量以她為題材的電影、戲劇、和音樂也一直持續發展直到今天。
圣女貞德所處于的歷史背景
在貞德嶄露頭角前的法國,是法國歷史上最陰暗的一段時期,長期的戰爭讓法國人民遭受了大量苦難。法國北邊的一大片領土被英格蘭軍隊所占據,而且這些地區很可能就要被以“第二王國”的名義永久成為英格蘭領土。當時的法國國王為查理六世,查理六世大約在貞德出生的那年發瘋了,導致他完全無法處理政事。國王的兩個親戚,勃艮第公爵無畏的約翰與奧爾良公爵路易,經常為了攝政的權力與王室成員的監護權而爭吵不休。而當巴伐利亞的伊薩博王后的婚外情緋聞傳出后兩派的斗爭急劇升高,各自開始綁架王室的成員,斗爭在1407年達到最高潮,無畏的約翰策劃刺殺了路易公爵。這兩人的支持者各自被稱為勃艮第派(約翰)與阿馬尼亞克派(路易)
英格蘭國王亨利五世借著這場政爭的混亂入侵法國,在1415年的阿金庫爾戰役中獲得戲劇性的勝利,并接著占領了法國北部的城鎮。未來的法國國王,查理七世,在他4個年長的哥哥都去世后,于14歲時承擔起了王儲的頭銜。他第一項重大的行動是于1419年和無畏的約翰締結和平協議,但這次談判卻變成一場大災難,查理事先保證會保護約翰的安全,但在談判中約翰卻被阿馬尼亞克派刺殺了。繼任勃艮第公爵的是菲利普三世于是改與英格蘭結盟,大片的法國領土都被英格蘭和勃艮第人占領了。
1420年,巴伐利亞的伊薩博王后簽下了《特魯瓦條約》,條約中承認了由英格蘭的亨利五世和他的繼承人來繼承法國王室,這等于剝奪了王儲查理的繼承權。條約還引起了關于王儲其實是王后與奧爾良公爵的私生子、而不是國王查理所親生的揣測。亨利五世和查理六世于1422年在2個月內相繼去世,留下了一個嬰兒亨利六世,在名義上成為了英法兩國共同的國王,由亨利五世的弟弟貝德福公爵(Bedford)攝政。
到了1429年,法國的整個北部,以及西南方的一部分,都在外國的控制下。英格蘭占領了巴黎,而勃艮第人則占有蘭斯。蘭斯的重要性在于,它一直是法國國王進行加冕典禮和祝圣儀式的傳統地點,尤其是這時主張擁有王位的法國王室成員都還沒有進行過加冕。英格蘭這時展開了對奧爾良的攻勢,奧爾良處在盧瓦爾河上,它成為了最后一個能阻擋英軍長驅直入剩余法國領土的戰略要地。法蘭西民族的存亡面臨了空前危機,依據現代歷史學家的說法“整個王國的命運都系在奧爾良上了”。當時沒有多少人對奧爾良的未來感到樂觀。
圣女貞德的影響
百年戰爭在貞德死后繼續進行了22年,查理七世成功的保住了法國國王的正統性,而沒有被英國所宣稱的繼承者亨利六世(于1431年12月時進行加冕)所敵過。在英國能重新組織于1429年損失的軍事將領和長弓兵部隊前,英國也失去了和勃艮第的同盟,法國成功的在1435年的阿拉斯條約(Arras)中使勃艮第向法國靠攏。英國攝政的貝德福公爵在同一年去世,使年僅10歲的亨利六世成為最年輕的英國國王而卻沒有人輔政。勃艮第立場的轉變以及亨利六世無能的領導或許就是造成戰爭結束的主要原因。KellyDeVries主張,貞德將火炮作為攻勢用途和正面攻擊的戰術也影響了法軍往后的戰爭。
圣女貞德在接下來400年成為了半傳說的角色。有關她的記載主要來自編年史,英國主導的首次審判的5份原始手稿于19世紀時在舊檔案庫里被發現。很快的歷史學家也找出重新審判時的完整紀錄,包含了115位目擊者的證詞,以及以拉丁文記載的首次審判的紀錄。許多當時的信件也被發現,其中3份有著貞德“Jehanne”的簽名,搖擺的字跡顯示她還在學習寫字。這些第一手資料都是兩次審判所留下的文件,成為相當不尋常的豐富資料來源,如同DeVries說的:“沒有任何中世紀的人物,無論男女,像貞德一般能被廣泛的研究。”
貞德來自一個不起眼的小村莊,而且只是個不識字的17歲農村女孩,但卻在短短幾年內成為了傳奇人物。在貞德前英法兩國都以有千年之久的薩利克繼承法(Saliclaw)來正當化這場戰爭,這場戰爭原本只是君王之間的為了繼承權產生的沖突。貞德則為戰爭帶來了不同的意義,如JeandeMetz所描述的:“我們(法國)的許多國王都來自英國血親;但我們就要成為英國人嗎?”而StephenRichey則說:“她將一場原本枯燥乏味、普通人民深受其害但卻不感興趣的王朝間的沖突,變為一場熱情激昂的保家衛國的圣戰。
Richey也描述了她對后代的影響力:“在她死后5個世紀的人們,對她做了一切紀念:(她是)狂熱的信徒、宗教神秘主義者、天真純潔,卻又可悲地成為一枚被當權者擺弄的棋子,同時又是現代民族主義的創始者和象征,被崇拜的女英雄和圣女。她即使面臨酷刑的威脅和火刑的死亡時,仍然堅持著她所聽到的來自天主的聲音。無論那個聲音是真是假,她的事跡讓所有聽到她故事的人都會震撼不已。”
在1452年戰爭結束后對她的死刑進行重新調查的同時,教會宣布由于她在奧爾良的光榮事跡,核準奧爾良為朝圣的地點之一,并對當地的罪犯頒布了一次特赦。圣女貞德在16世紀被反對新教徒的天主教同盟作為他們的象征。而在1849年至1878年擔任奧爾良主教的FélixDupanloup的努力下,于1909年對貞德進行了賜福禮。她并于1920年5月16日由教皇本篤十五世封為殉教圣女并圣師,她的紀念節日被定在5月30日。她成為了羅馬天主教會里最受歡迎的圣人之一。
圣女貞德并不是女性主義者,她所扮演的角色為依據宗教傳統的特殊人物,代表了無論來自何種社會階層都能得到神的召喚。她嚴格禁止法軍招引婦女進入營地,有一次甚至還以劍背來敲打這些營妓以驅離她們。
不過,許多在貞德生命中非常重要的幫助都來自女人,查理七世的岳母阿拉貢在起初對貞德的調查中證實了貞德的處女之身,并資助發起了援救奧爾良的遠征。在貞德于貢比涅被俘后,盧森堡伯爵的姑母珍夫人(JoanofLuxembourg),也改善了貞德在監獄里的生活狀況而且可能也延緩了她被移交給英國人的時間。最后,英國攝政的貝德福公爵的夫人安妮(AnneofBurgundy),在審判前證實了貞德仍是處女之身。也因此法庭無法指責貞德為女巫,并為貞德的清白和圣徒品行提供了證據。從克里斯蒂娜·德·皮桑(ChristinedePizan)到現代,圣女貞德成為女性眼中勇敢而積極的正面角色。
自從拿破侖開始圣女貞德在法國時常被作為政治的象征,自由派強調她出生于卑微平凡的家庭,早期的保守派則強調她對國王的支持。后來的保守派則強調她的民族主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維希政府與法國反抗勢力都以貞德作為象征之一:維希政府的宣傳強調她對抗英國人的事跡,在海報上顯現英軍戰機轟炸盧昂的情景,并輔以標題:“他們總是回來展現暴行。”而反抗勢力則強調她與外國占領勢力的對抗,以及她的故鄉洛林被納粹所控制。
傳統的天主教徒,尤其是在法國,也用貞德作為象征之一,在1988年反對教宗進行改革的法國樞機主教勒費弗爾·馬塞(Marcel Lefebvre)被逐出教會,支持者則將他和圣女貞德被逐出教會相提并論。三艘法國海軍的軍艦也前后以貞德為名,現役的是一艘直升機航空母艦。引起相當爭議的法國政黨國家陣線(Front National)也以貞德作為號召,在出版物上都有她的畫像,而且還以燃燒的三色旗作為殉教的象征。不過這個政黨的反對者往往諷刺這種盜用貞德形象的做法。每年的五月的第二個星期日,也被法國定為紀念貞德的全國假日。而香港港島東區的圣貞德中學,就是在1955年時以圣女貞德命名。
圣女貞德的人物評價
拿破侖對貞德有著很高評價,認為是法國的救世主。貞德死后法國的民族主義高漲,出現了很多關于貞德的史料編寫和研究,法國愛國主義運動(法國右翼政治組織)以她的偉大形象進行宣傳。并有大批作家和作曲家歌頌她,包括伏爾泰、席勒、威爾第、柴可夫斯基、馬克·吐溫、蕭伯納和布萊希特都創作了有關她的作品,而大量以她為題材的電影、戲劇、和音樂也一直持續發展直到今天。
在英國貞德被認為是“魔女”。包括莎士比亞在描述法國王室的腐敗歷史劇『亨利六世第一部』(HenryVI,Part1,1592年)中貞德被描繪為妖女。近代英國百年戰爭勝利并吞并法國,那今天的自由主義將不在英國存在,貞德救助了‘’英國”的看法也出現。
溫斯頓·丘吉爾也在《英語國家史略》中有過很高的評價:貞德遠遠超越于普通人之上,在一千年里無人能同她相媲美。關于她的審訊記錄提供出的細節,經過千百年光陰的消蝕仍然躍然紙上,后代人都可以根據她的言語對她作出公斷。她完美地體現了人類本性的善良和勇敢。不可征服的勇氣,無限豐富的感情,單純者的美德,正直人的智慧,這一切都在她身上放出了光彩。她解放了養育自己的土地,因此贏得了光榮。軍人們都應該讀一讀她的故事,思索一下這個真正的軍事家的言論和行動。她雖然沒有學過戰爭藝術,卻在短短的二年時間里在各種形勢下揭示了制勝的訣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