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禎卿詩詞賞析
“吳中四大才子”中,獨有徐禎卿以詩詞著稱,與唐寅、祝枝山、文征明三人所屬領域不同,此三人皆以書畫揚名。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徐禎卿詩詞賞析,望大家喜歡。
徐禎卿詩詞賞析
徐禎卿在詩壇的地位頗高,被稱為“文雄”,其詩作之多,又皆為佳品,著實是名副其實。早期作品的行文風格偏向于白居易、劉禹錫此類婉約詩人一派;之后因受李夢陽、何景明等人的影響,提倡“文必秦漢,詩必盛唐”,參加文學復古運動,名列“前七子”之一。
清朝文人沈德潛編選《明詩別裁集》,吳中四大才子的詩僅徐禎卿與文征明的詩作錄入其中,文征明僅錄有兩首,而徐禎卿竟有二十三首詩編輯在內。徐禎卿在前七子的排名中,僅次于李夢陽、何景明二人,《明詩綜》中比較三人詩歌文風指出:“李氣雄,何才逸,徐情深”,由此可見,徐禎卿的詩詞多富有情感,且手法細膩,動人于字里行間,情韻雋永。
細細觀摩徐禎卿詩詞里的所埋藏的情感脈絡,大抵與中原詩人有所不同,仍保留了江左流風與吳中派清麗秀逸的風格,因其獨具特點,徐禎卿在行文創作的過程中,遣詞造句皆為“熔煉精警”之語,擅長七言近體,絕句更甚,手法細膩,暗含詩眼,賞其詩猶如清風拂面,清逸暢懷,卻又在回味間悲從中來。
徐禎卿的故事介紹
徐禎卿與唐寅、祝枝山、文征明齊名為“吳中四大才子”,但因為影視劇的關系,大眾所熟知的“四大才子”有所出入,單單就是徐禎卿被掉了包,成為了周文賓,這其中有何玄機。
眾所周知,“江南四大才子”在眾多影視劇中皆有此名號,他們分別是唐寅、祝枝山、文征明和周文賓,但在歷史資料中查明,卻無周文賓此人,四大才子的稱號確有其事,但這第四人被周文賓所代替的卻是徐禎卿,與其他三人文學成就大有不同,因而在關于四大才子的藝術創作中,作者便杜撰出周文賓此人來匹配另外三大才子,可憐獨精于詩詞的徐禎卿就這樣被人奪去了譽稱。
徐禎卿自小聰穎,在詩詞方面極有天賦,無師自通,文理皆極為擅長,人稱“家不蓄一書,而無所不通”。略年長后文章拜師于吳寬,書法拜師于李應禎,學成之后,青勝于藍,自成一家。與李夢陽‘何景明、康海、王九思、邊貢和王廷相并稱為“前七子”,徐禎卿所提倡文學流派,強調文章以秦漢為標榜,古詩則推崇漢魏,近體宗法盛唐。徐禎卿在文章書法上皆有大家之作,他所作詩歌中“文章江左家家有,煙月揚州樹樹花”被無數名家引用,成為千古絕句。
吳中四大才子中三人精通繪畫,且性格風流,行事高調,而徐禎卿卻與之不同,不通書畫,只忠于詩詞,性格也屬清高冷傲,著實與風流才子不靠邊,大概是這個原因,故事作者才會杜撰出一個英俊瀟灑的周文賓來湊數吧。
徐禎卿和徐文長的關系
徐禎卿與徐文長皆為明朝文學家,因而很多人將其二人混淆,更有甚者認為他們是同一人,其實徐禎卿與徐文長八竿子打不到一塊兒,不僅所擅長涉獵的文學領域極為不同,他們各自所生活的年代也相差甚遠,徐文長在徐禎卿過世后近十年才出生,兩人根本沒有任何交集。
徐文長,本名徐渭,起初字為文清,后改為文長,此人有眾多名號,例如青藤老人、青藤道士、天池生、天池山人、金壘、金回山人、山陰布衣、白鷴山人、鵝鼻山儂、田丹水、田水月,可見這位文學家以改名號為樂趣,徐文長名號眾多與他涉獵廣泛也有一定關系,此人才能眾多,并且大都有所建樹,不僅是明代著名文學家,另有書畫家、戲曲家、軍事家之名稱。
徐文長在文學上,可謂是遍地升花,在詩文、戲劇、書畫等方面獨樹一幟,與解縉、楊慎并稱為“明代三大才子”。
而另一人徐禎卿,則在詩壇的地位頗高,被稱為“文雄”,其詩作之多,又皆為佳品,著實是名副其實。早期作品的行文風格偏向于白居易、劉禹錫此類婉約詩人一派;之后因受李夢陽、何景明等人的影響,提倡“文必秦漢,詩必盛唐”,參加文學復古運動,名列“前七子”之一。
看了“徐禎卿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