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時的酎金奪爵
漢武帝采取的一項打擊王侯勢力的措施。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漢武帝以諸侯王所獻助祭的"酎金"成色不好或斤兩不足為借口而奪爵,被奪爵者達106人,占當時列侯的半數。通過這些措施,進一步加強了中央集權,基本上結束了漢初以來諸侯王割據的局面。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漢武帝時的酎金奪爵,希望對你有用!
漢武帝圖片
酎金奪爵的歷史背景
漢武帝鑒于景帝雖然平定了七國叛亂,但是侯王及其子弟依然獨霸一方,仍然擁有各種特權,成為政治上很不安定的因素。前127年(元朔二年),漢武帝采納主父偃的建議,頒布"推恩令",規定諸侯王死后,除嫡長子繼承王位外,可以推恩將王國的部分土地分給其他子弟為列侯。就在推行"推恩令"不久,淮南王劉安勾結衡山王劉賜謀反的陰謀于前122年(元狩元年)敗露。漢武帝處死劉賜和劉安妻,劉安自殺,兩國被廢為郡,黨羽死者數萬人。武帝頒布《左官法》和《附益阿黨法》,不準官吏與諸侯王交通,并嚴禁諸侯王招賓客從事非法活動。就在這樣背景下,公元前112年(元鼎五年),漢武帝再次發難,借口列侯所獻的助祭酎金分量和成色均不足,奪爵一百零六人。
酎金奪爵的事件經過
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武帝為祭宗廟,要列侯獻酎金助祭,以所獻酎金的分量不足或成色不好為借口,廢列侯106人。
漢制,諸侯貢金以助祭宗廟稱酎金。酎是一種優質酒,自四月至八月分三次追加原料反復釀成。漢文帝時規定,每年八月在道都長安祭高祖廟獻酎飲酎時,諸侯王和列侯,要按封國人口數獻黃金助祭,每千人貢金四兩,余數超過五百人的也是四兩,由少府驗收。酎金之制即由此產生。諸侯獻酎金時,皇帝親臨受金。如發現黃金的分量或成色不足,則要受罰,諸侯王削縣,列侯免國。這種有關酎金的法令稱為"酎金律"。它是當時削弱和打擊諸侯王及列侯勢力,加強中央集權的一項重要法律。元鼎五年(前112)九月,武帝由于列侯無人響應號召從軍赴南越,即借酎金不如法奪去一百零六個列侯的爵位。丞相趙周也以知情不舉的罪名下獄,被迫自殺。此后,也時見坐酎金失律免侯的記載。
至此,王、侯雖然還存在,但只能"衣食稅租",不得過問封國的政事,封土而不治民。
酎金奪爵產生的影響
進一步加強了中央集權,基本上結束了漢初以來諸侯王割據的局面,為漢武帝盛世奠定了基礎。
漢武帝人物生平
"功莫大于秦皇漢武",漢武帝劉徹生于公元前156年(景帝前元元年),公元前141年3月21日登基。劉徹的母親王娡進宮前曾嫁作金家婦,生有一女。劉徹的外祖母聽了算命的話,將她從金家帶走,進與皇太子劉啟,也就是后來的漢景帝。劉徹4歲被冊立為膠東王,7歲時被冊立為太子,16歲登基,在位54年(公元前141年3月21日—公元前87年3月29日),死于公元前87年3月29日(后元二年二月丁卯日(十四))。
漢武帝開創了西漢王朝最鼎盛繁榮的時期,那一時期亦是中國封建王朝第一個發展高峰。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漢朝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他也因此成為中國歷史上偉大的皇帝之一。此外,漢武帝是中國第一個使用年號的皇帝。
其在位期間,曾用年號有: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漢、太始、征和、后元。謚“孝武”,葬于茂陵。
《漢書》評敘劉徹“雄才大略”,《謚法》說“威強睿德曰武”,就是說威嚴,堅強,明智,仁德叫武。在中國歷史書內,“秦皇漢武”經常互相銜接。今天我們看他的歷史,不能否定他是一個杰出而特殊的人物。他的功業,對中國歷史進程和后來西漢王朝的發展影響深遠。
登基之初,漢武帝繼續父親生前推行的養生息民政策,進一步削弱諸侯的勢力,頒布大臣主父偃提出的推恩令,以法制來推動諸侯分封諸子為侯,使諸侯的封地不得不自我縮減。同時,他設立刺史,監察地方。加強中央集權,將冶鐵、煮鹽、釀酒等民間生意編成由中央管理,禁止諸侯國鑄錢,使得財政權集于中央。思想上,采用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為儒學在古中國的特殊地位鋪平了道路。當然,漢武帝時期,漢朝亦不曾缺少法治思想。在宣揚儒學的同時,漢武帝亦采用法規和刑法來鞏固政府的權威和顯示皇權的地位。因此,漢學家認為這更應該是以儒為主以法為輔,內法外儒的一種體制,對廣大百姓宣揚儒道以示政府的懷柔,而對政府內部又施以嚴酷的刑法來約束大臣。
經文景之治的休養生息等一系列的發展經濟與民生政策之后,西漢王朝的國力已蒸蒸日上。漢武帝在承襲這些政策同時,積極準備軍事力量的發展。
繼位后,先平定南方閩越國的動亂。后開始著手以軍事手段代替帶有屈辱性質的和親政策來徹底解決北方的匈奴的威脅。派名將衛青、霍去病三次大規模出擊匈奴,收河套地區,奪取河西走廊,打通西域,封狼居胥,將當時漢朝的北部疆域從長城沿線推至陰山甚至更遠。
在對匈奴的戰爭同時,采取和平手段和軍事手段使西域諸國臣服。喪失肥沃茂盛的漠南地區后,匈奴王庭遠遷漠北,從此一蹶不振,這就基本解決自西漢初期以來匈奴對中原的威脅,為后來把西域并入中國版圖奠定基礎。張騫出使西域,絲綢之路由此而始。
春節始于太初改歷,漢武帝改正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