鉤弋夫人是誰
鉤弋夫人(前113年-前88年),趙婕妤,西漢武垣縣人。漢武帝寵妃,漢昭帝生母,戾太子、諸邑公主、石邑公主、衛長公主后母。是漢武帝朝的大美人,姿色美艷,因她總是握拳,被稱為“拳夫人”。
奇女鉤弋
漢武帝劉徹巡狩,路過河間。觀天相、占卜吉兇的侍從對武帝劉徹說此地肯定有奇女,武帝立即下詔尋找。果然如侍者所言,一會兒的功夫,隨行官員就找到一位年輕漂亮的女子,據說此女天生雙手握成拳狀,雖年已十多余,但依然不能伸開。武帝喚此女過來,見其雙手果真是緊握拳狀,武帝伸出雙手將這女子手輕輕一掰,少女的手便被分開,在手掌心里還緊緊地握著一只小玉鉤。隨后,武帝命人將此女扶入隨行的軺車,將其帶回皇宮,號為“拳夫人”,此女便是趙氏。趙氏的父親犯法被處以宮刑,做了宦官,任中黃門,死于長安,葬于雍門。
有人認為趙氏是小兒麻痹才會雙手握拳,但這無法解釋武帝能展開她的手并且手里有玉鉤,也有人認為握拳藏鉤就是當地官員和隨行人員取悅皇帝的一出好戲,趙父的宦官生涯使得趙氏的美貌被一些官員得知,于是趁著這個機會將趙氏送給皇帝。
堯母傳說
拳夫人后晉升為婕妤,即趙婕妤,居住于甘泉宮中,她的宮殿被命名為鉤弋宮[1],所以也稱鉤弋夫人。太始三年(前94年),生子,取名弗陵,號鉤弋子,即為漢昭帝。據說弗陵和上古堯帝一樣是懷胎十四月而生,于是稱其所生之門為堯母門。
巫蠱之禍
征和二年(前91年),發生了著名的“巫蠱之禍”。皇后衛子夫、太子劉據因受蘇文、江充、韓說等人誣陷不能自明而起兵,兵敗后自殺。之后武帝一直沒有立太子。武帝一生有6個兒子,次子齊懷王劉閎早逝,巫蠱之禍后,可以繼承皇位的共有四人。燕王劉旦在劉據死后上書自請入京,希望立為太子,武帝大怒,削其三縣。
廣陵王劉胥為人驕奢,好倡樂逸游。昌邑王劉髆是李夫人之子,李廣利的外甥。李廣利和丞相劉屈氂是兒女親家,公元前90年,二人一起策劃謀立劉髆為太子,事發后李廣利投降匈奴,劉屈氂被腰斬。公元前88年正月,即漢武帝去世的前一年,劉髆去世。
劉弗陵是武帝最為年幼的兒子,公元前90年至前89年間,武帝認為年僅五六歲的劉弗陵壯大多知,極像武帝少年之時,值得期待。武帝有心立之,卻因其年稚母少,恐女主顓恣以亂國家,猶豫不決。
立子殺母
武垣城遺址鉤弋夫人的死亡時間沒有確切的記載,大約是在公元前88年到前87年(即后元元年-后元二年)之間。而且死因的記載《漢書》和褚少孫在《史記》補記里記載的稍有不同。班固在《漢書》里記載漢武帝在甘泉宮修養期間,鉤弋夫人隨侍在側,犯了過錯,武帝斥責鉤弋,后來鉤弋夫人憂死于云陽宮[3],就地下葬。褚少孫在《史記》里補記道:武帝在甘泉宮讓人畫了一張周公背成王朝見大臣的圖,并賜給奉車都尉霍光,于是左右大臣知曉武帝預立少子為太子。數日之后武帝斥責鉤弋,鉤弋褪下簪珥連連叩頭。武帝命人將其拉走送到掖庭獄(掖庭即后宮),被拖走的鉤弋回頭求饒,武帝說:“快走!你活不了了!”之后鉤弋死于云陽宮。使者夜間抬棺將其下葬,并把她的住處封掉。
后元二年(前87年)春,武帝在彌留之際立劉弗陵為太子。拜奉車都尉霍光為大司馬大。四天后武帝駕崩,年僅八歲的弗陵即位,是為漢昭帝。
昭帝即位
劉弗陵(后改名劉弗)即位后,霍光“緣上雅意”追封李夫人為孝武皇后,追封鉤弋為皇太后,在趙氏所葬之處發卒二萬人修云陵(甘泉南,后稱女陵),邑三千戶。詔右扶風置園邑二百家,長丞奉守如法。追封去世的鉤弋之父為順成侯。
順成侯的姐姐君姁,賜錢二百萬和奴婢第宅。諸兄弟以親疏來決定賞賜多寡。但趙氏沒有人得到官爵,除了早已去世的趙父。漢武帝不許女主亂政,而霍光杜絕了趙氏外戚亂政的可能性,至于此舉是否是武帝臨終授意,不得而知。
后世影響
立子殺母在南北朝的北魏成為慣例。魏故事,后宮產子將為儲貳,其母皆賜死。史官認為,漢武帝立子殺母是出于權衡,北魏當成制度是矯枉過正。
《史記·卷四十九·外戚世家第十九》:
(褚少孫補注,作者非司馬遷)鉤弋夫人名趙氏,河間人也。得幸武帝,生子一人,昭帝是也。武帝年七十,乃生昭帝。
上居甘泉宮,召畫工圖畫周公負成王也。于是左右群臣知武帝意欲立少子也。后數日,帝譴責鉤弋夫人。夫人脫簪珥叩頭。帝曰:“引持去,送掖庭獄!”夫人還顧,帝曰:“趣行,女不得活!”夫人死云陽宮。時暴風揚塵,百姓感傷。使者夜持棺往葬之,封識其處。
其后帝閑居,問左右曰:“人言云何?”左右對曰:“人言且立其子,何去其母乎?”帝曰:“然。是非兒曹愚人所知也。往古國家所以亂也,由主少母壯也。女主獨居驕蹇,淫亂自恣,莫能禁也。女不聞呂后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