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統一北方之戰的結局
北魏登國元年(386年)至太延五年(439年),中國北方、黃河流域發生了北魏統一北方之戰。經過一系列征戰,最終北魏完成統一北方大業。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北魏統一北方之戰的結局,歡迎大家閱讀。
北魏統一北方之戰背景介紹
拓跋氏是鮮卑族部落聯盟中的一支,原居于今黑龍江省嫩江流域大興安嶺附近。后逐漸南移,于東晉咸康四年(338年),在乎城(今山西大同東北)一帶建立代國,代王為拓跋什翼犍。后被前秦攻滅。淝水之戰后,東晉太元十一年(386年)正月,拓跋圭于牛川(今內蒙古呼和浩特西南)重建代國,同年遷都盛樂(今內蒙古和林格爾西北土城子),改國號魏,史稱北魏。拓跋珪即太祖道武帝。
拓跋圭稱魏王后,一面務農息民,一面著手進行統一大漠(即大沙漠,東起興安嶺西麓,西盡天山東端)諸部的征戰。東破庫莫奚,西擊高車,滅亡匈奴別部劉衛辰,相繼征服北方一些游牧部落,俘獲大批人眾和牲畜,使拓跋部迅速強大起來。
北魏統一北方之戰的結局
魏太延五年(439年)五月,拓跋燾治兵于平城西郊。六月,率兵西討北涼,以永昌王健等督諸軍與常山王素二道并進,為前鋒,樂平王不等另督軍為后繼。魏軍進展順利,北涼軍望塵退卻。八月,拓跋燾率魏軍進抵姑臧城下,牧犍兄子祖皕城降魏,魏軍即展開圍城之戰。九月,沮渠牧犍率左右文武5000人面縛降于北魏軍前,魏軍占領姑臧,又分兵追擊北涼殘余勢力于張掖、酒泉等地,北涼亡。
至此,北魏統一了北方,西晉末年以來135年的十六國分裂局面宣告結束。從而與南方的劉宋政權并立,形成南北朝對峙的格局,而太延五年即公元439年魏滅北涼這一年, 被認為是南北朝的開始年代。
看了“北魏統一北方之戰的結局”還想看:
1.北魏統一北方之戰的結局怎么樣
2.北魏統一北方簡介
3.參合陂之戰的背景原因有什么
4.八王之亂中“八王”有什么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