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學無術的故事
不學無術現指沒有學問,沒有本領。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不學無術的故事,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不學無術的故事:
漢武帝在位的時候,大霍光是朝廷舉足輕重的大臣,深得武帝信任。武帝監死前,把幼子劉弗陵(昭帝)托付給霍光輔佐。昭帝去世后,霍光又立劉詢做皇帝(宣帝)?;艄庹莆粘髾嗨氖嗄?,為西漢王進立下了不小的功勛。
劉詢承皇位以后,立許妃做皇后?;艄獾钠拮踊麸@,是個貪圖富貴的女人,她想把自己的小女兒成君嫁給劉詢做皇后,就乘許娘娘有病的機會,買通女醫下毒害死了許后。毒計敗露,女醫下獄。此事霍光事先一點也不知道,等事情出來了,霍顯才告訴他?;艄夥浅s@懼,指責妻子不該辦這種事情。他也想去告發,但又不忍心妻子被治罪,前思后想,還是把這件傷天害理的事情隱瞞下來了?;艄馑篮螅腥讼蛐鄹姘l此案,宣帝派人去調查處理?;艄獾钠拮勇犝f了,與家人、親信商量對策,決定召集族人策劃謀反,不想走漏了風聲,宣帝派兵將霍家包圍,滿門抄斬。
東漢史學家班固在《漢書·霍光傳》中評論霍光的功過。說他“不學無術,暗于大理”,意思是:霍光不讀書,沒學識,因而不明關乎大局的道理。成語“不學無術”,指沒有學問,沒有本領。
【拼音】 bù xué wú shù
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霍光傳》:“然光不學亡術,暗于大理。亡音無。學,五經之學。術音述,古籍多通假,術即述,說的是霍光沒有經學根底,故而不明大道理。出處為孔子“信而好古,述而不作”。今人多將不學無術之術,理解為辦法,是不識古文而望文生義。
【用法】 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指人無學術、沒本事。
【解釋】學:學識,學問。術:技術,智術,技能。原指沒有學問因而沒有辦法?,F指沒有學問,沒有本領。
【近義詞】目不識丁、胸無點墨、不通文墨、不學無知、才疏學淺、五谷不分、渾渾噩噩。
【反義詞】博古通今、博學多才、真才實學、滿腹經綸、多才多藝、學富五車、胸有成竹、、博學多聞、博古通今、見多識廣、博聞強記。
【示例】都說他的人是個好的,只可惜了一件,是犯了“~”四個字的毛病。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五十六回
相關人物介紹:
霍光,字子孟,約生于漢武帝元光年間,卒于漢宣帝地節二年(前68年)。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市)人。他跟隨漢武帝近30年,是武帝時期的重要謀臣。漢武帝死后,他受命為漢昭帝的輔政大臣,執掌漢室最高權力近20年,為漢室的安定和中興建立了功勛,成為西漢歷史發展中的重要政治人物。麒麟閣十一功臣第一。
霍光跟隨漢武帝近30年,是武帝時期的重要謀臣。漢武帝死后,他受命為漢昭帝的輔政大臣,執掌漢室最高權力近20年,為漢室的安定和中興建立了功勛,成為西漢歷史發展中的重要政治人物。麒麟閣十一功臣第一。[1]
霍光是西漢著名將領霍去病的同父異母之弟。其父霍仲孺先在平陽侯曹壽府中為吏,與平陽侯的侍女衛少兒私通生霍去病,后歸家娶妻生霍光。至霍去病在京城任將后,方知他的生身之父為霍仲孺。漢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二十一歲的霍去病以驃騎之職率兵出擊匈奴,路過河東,方與其父相認,并為其購買了大片田地房產及奴婢。當時,霍光僅十多歲。霍去病得勝還京時,遂將霍光帶至京都長安,將其安置于自己帳下,任郎官,后升為諸曹侍中,參謀軍事。兩年后,霍去病去世,霍光做了漢武帝的奉車都尉,享受光祿大夫待遇,負責保衛漢武帝的安全,所謂“出則奉車,入侍左右”。在跟隨漢武帝時期,他謹慎小心,受到漢武帝的極大信任,同時,他也從錯綜復雜的宮廷斗爭中得到鍛煉,為他以后主持政務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