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所云的成語故事簡介
不知所云不知道說的是什么。指說者語言紊亂或空洞。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不知所云的成語故事簡介,希望能幫到你。
不知所云的成語故事簡介
三國時,東吳殺了關羽,占了荊州。在與東吳作戰中蜀主劉備大敗,退回白帝城,又生起重病來,忙派人去成都請來諸葛亮,劉備對他說:“我的兒子如果能輔佐,你就輔佐他。如果不能輔佐,你可以取而代之。”說完,劉備就去世了。
這時的蜀國內憂外患,困難重重,對外,諸葛亮主動與東吳和好,對內,發展生產,訓練軍隊。幾年后蜀國恢復了元氣,糧食充足,兵強馬壯。當時蜀國南部的彝族首領孟獲反叛,為了后方的安定,225年,諸葛亮親征孟獲。他采取“攻心為上”的策略,七次俘虜了孟獲,又七次放了他。最后孟獲心悅誠服地歸順蜀漢,說:“丞相天威,我再也不反了。”解除了后顧之憂后,諸葛亮便決定出師伐魏。他給劉禪寫了道奏章,從劉備不幸早逝說起,說自己在軍敗的危難關頭接受任命,到現在已經21年了。他向劉禪推薦了一大批文臣武將,再三勸告劉禪要“親賢臣,遠小人”,采納有益的建議。最后他說:“今天我要出師遠征,面對這張奏章淚流滿面,不知該說些什么(不知所云)”。
劉禪看了很感動,勸他說:“丞相剛剛南征回來,又要北伐,還是先休息休息吧!”
諸葛亮說:“先帝把國家大事托付給我,我從不敢懈怠。今天不北伐,要等到什么時候?”
于是諸葛亮開始了第一次北伐。“不知所云”現在指人言語混亂,很難讓別人理解。
不知所云的成語解釋
出自《文選·諸葛亮〈出師表〉》。"臨表涕零,不知所云。"《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作"不知所言"和《唐·劉禹錫·上杜司徒書》:"顧瞻門館,慚戀交會;伏紙流涕,'不知所云'。本為謙詞,謂自己思緒紊亂,不知道說了些什么。今天泛指言語混亂或空洞。
用法
動賓式;作謂語、定語、補語;含貶義,易誤解為“聽者沒有理解”。
錯誤用法
陳寅恪先生上課時旁征博引,還不是夾著所引史料的數種語言文字,這使得外語尚未過關、文史基礎知識貧乏的學生,簡直不知所云。
示例
這篇文章邏輯性太差,使人看了~。
近義詞
不得要領、語無倫次、吞吞吐吐
《文選·諸葛亮〈出師表〉》:“臨表涕泣,不知所云。”《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作“不知所言”。本為謙詞,謂自己思緒紊亂,不知道說了些什么。今泛指言語混亂或空洞。
《唐·劉禹錫·上杜司徒書》:“顧瞻門館,慚戀交會;伏紙流涕,‘不知所云’。”
看了不知所云的成語故事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