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若木雞的故事介紹
時間:
志藝2
歷史成語故事
"呆若木雞"這個詞,一般用來形容一個人有些癡傻發愣的樣子,或因恐懼或驚異而發愣的樣子。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呆若木雞的故事介紹,歡迎大家閱讀:
呆若木雞的故事介紹
戰國時,斗雞是貴族們尋歡作樂的一項活動,齊王便是當時的一位斗雞迷。為了能在斗雞場上取勝,齊王特地請專家紀?? (shěng)子幫他訓雞。
齊王求勝心切,沒過幾天,便派人來催問,紀??子說:“雞沒訓好,它一見對手,就躍躍欲試,沉不住氣。”
過了幾天,齊王又派人來問,紀??子說:“還不到火候,看樣子雞雖不亂動了,但還不夠沉穩。”
又過了幾天,紀??子終于對來人說:“請你告訴齊王,我花工夫把雞訓好了。”待到斗雞時,對手的雞又叫又跳,而紀??子訓好的雞卻像只木雞,一點反應也沒有,別的雞看到它那副呆樣竟然都被嚇跑了。因此,齊王用這只雞和別人斗,自然場場獲勝。他那高興的樣子就甭(béng)提了。
后來人們又把“呆若木雞”這個成語引申表示十分愚(yú)笨,也形容因為害怕或驚奇發呆的樣子。
呆若木雞詞目
發音 dāi ruò mù jī
釋義 呆:傻,發愣的樣子。呆得象木頭雞一樣。形容因恐懼或驚異而發愣的樣子。
出處 《莊子·達生》:“幾矣。雞雖有鳴者,已無變矣,望之似木雞矣,其德全矣;異雞無敢應者,反走矣。” 呆若木雞的故事
示例 匪首侯殿坤,在得知這個噩耗之后,特別是知道了老妖道的落網后,當即呆若木雞。(曲波《林海雪原》二八)
近義詞 呆頭呆腦 目瞪口呆
反義詞 神色自若
看了“呆若木雞的故事介紹”還想看:
1.寓言故事呆若木雞
2.偷龍轉鳳的成語故事介紹
3.中國歷史哲理小故事故事大全
4.三國演義小故事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