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能生巧的故事
時間:
耀聰2
歷史成語故事
熟能生巧,巧:巧辦法。熟:熟練 。熟練了,就能找到竅門,形容非常熟練。出自:《鏡花緣》第三十回:“唐敖道:‘九公不必談了。俗話說的熟能生巧。”
熟能生巧的故事
北宋時候有一個叫陳堯咨的人,非常善于射箭,當時的人都知道他是一個百發百中的射箭手,所以大家都對他很敬佩。陳堯咨受到大家稱贊之后,覺得自己的本領已是天下無雙,便驕傲自滿起來。
一天,陳堯咨又在靶場表演他那百步穿楊的絕技。一箭射出,把又細又軟的柳枝條射斷了。觀眾們看得大聲喝彩,并要求他再來一次。這時有個賣油的老頭正從那里經過,看了后,卻笑著說:“這有什么了不起,只不過手法熟練些罷了!”陳堯咨聽了,不禁大怒,喝道:“你這老頭有什么本領,竟敢藐(miǎo)視我?”老頭回答:“我哪里敢藐視你,我只是從幾十年的斟(zhēn)油經驗中,知道做熟了的事情,便會找出竅門來的道理。”說著,便從他的油擔上取下一個葫蘆,葫蘆口上放一枚方孔銅錢,然后打了一勺油,高舉油勺往葫蘆里倒,倒下的油直得像一條線似的穿過錢孔進入葫蘆中。油倒完了,把銅錢拿起來給大家看,錢孔周圍竟沒有一絲油漬(zì),大家看了都贊嘆不已。老頭微笑著對陳堯咨說:“我這也沒有什么了不起,只是熟能生巧罷了。”陳堯咨聽了,一聲不響便掉頭走了。
后來的人便根據這故事引申出“熟能生巧”這個成語,用來說明熟悉了所做的事情,便能找出做得更好的辦法來。
延伸閱讀:
成語示例
要想掌握技術,只有勤學苦練,才能熟能生巧。
這位老爺爺練了很久了,熟能生巧,一會兒就完成了高難度的動作。
奶奶經常說熟能生巧,果不其然,我從不會做菜到做菜難吃,一遍遍的嘗試,我終于做出了美味佳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