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之地的歷史故事
徐庶見信得知老母押在許昌,只好揮淚告別劉備。徐庶說:今已失老母,方寸亂矣,無益于事,請從此別。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方寸之地的歷史故事
戰國·鄭·列御寇《列子·仲尼》:“吾見子之心矣:方寸之地虛矣。”
《三國志》卷三十五〈蜀書·諸葛亮傳〉
劉表長子琦,亦深器亮。表受后妻之言,愛少子琮,不悅于琦。琦每欲與亮謀自安之術,亮輒拒塞,未與處畫。琦乃將亮游觀后園,共上高樓,飲宴之間,令人去梯,因謂亮曰:「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入于吾耳,可以言未?」亮答曰:「君不見申生在內而危,重耳在外而安乎?」琦意感悟,陰規出計。會黃祖死,得出,遂為江夏太守。俄而表卒,琮聞曹公來征,遣使請降。先主在樊聞之,率其眾南行,亮與徐庶并從,為曹公所追破,獲庶母。庶辭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與共圖王霸之業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亂矣,無益于事,請從此別。」遂詣曹公。
劉表的大兒子劉琦也深深地看重諸葛亮.劉表聽信後妻的讒言,疼愛小兒子劉琮,不喜歡劉琦.劉琦每次想要和諸葛亮商量如何自保的辦法,諸葛亮每每搪塞敷衍他,并沒有替他出計策.(有一次)劉琦就請諸葛亮到後花園去游賞,一同登上高樓.
在喝酒吃飯的時候.劉琦就叫人拿開梯子,接著對諸葛亮說:「今天(我們兩人在這里),往上到不了天,往下到不了地;話從你的嘴巴說出來,進入我的耳朵里來.您可以說了吧 」諸葛亮回答他說:「您難道沒看到太子申生留在城內而危險,公子重耳逃出城外反而安全嗎 」劉琦內心覺悟了,暗中計劃著逃出城外.剛好江夏太守黃祖過世了,劉琦請求外調得以出城,於是成為江夏太守.
不久劉表過世,劉琮聽說曹操北來征伐,就派遣大使請求投降.劉備在樊城聽到這件事情,就率領軍隊往南行走.諸葛亮和徐庶一起跟隨劉備,被曹軍打敗追趕,還俘擄了徐庶的母親.徐庶指著自己的心和劉備告辭說:「我本來想和您共同謀求稱王稱霸的事業,所憑恃的就是這顆心,現在我的老母親已經被俘擄了,我的方寸也都亂掉了,對您的大事業沒什麼幫助.我懇求從此和你告別.
相關人物:
劉表(142年-208年),字景升,山陽郡高平(今山東微山 )人。漢魯恭王劉余之后 ,東漢末年名士,漢末群雄之一。他身長八尺余,姿貌溫厚偉壯,少時知名于世,與七位賢士同號為“八俊”。為大何進辟為掾,出任北軍中候。后代王睿為荊州刺史,用蒯氏兄弟、蔡瑁等人為輔。李傕等入長安,劉表遣使奉貢。
李傕任命劉表為鎮南、荊州牧,封成武侯,假節,以為己援。在荊州期間,劉表恩威并著,招誘有方,使得萬里肅清、群民悅服。又開經立學,愛民養士,從容自保。遠交袁紹,近結張繡,內納劉備,據地數千里,帶甲十余萬,稱雄荊江,先殺孫堅,后又常抗曹操。然而劉表為人性多疑忌,好于坐談,立意自守,而無四方之志,后更寵溺后妻蔡氏,使妻族蔡瑁等得權。劉表死后,蔡瑁等人廢長立幼,奉表次子劉琮為主;曹操南征,劉琮舉州投降,荊州遂沒。
徐庶,字元直,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漢末三國時期謀士,本名福,后因為友殺人而逃難,改名庶,自此遍訪名師,與司馬徽、諸葛亮等人為友。先曾仕官于新野的劉備,后因曹操囚禁其母而不得不棄備投操,臨行前向劉備推薦諸葛亮。此后徐庶仕魏,官至右中郎將、御史中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