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不釋手的故事
“愛不釋手”因為喜歡,拿在手里久久不肯放下。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愛不釋手的故事,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愛不釋手的故事:
陶淵明是晉代人,不愿為五斗米折腰,棄官回鄉躬耕。他在《歸園田居五首》中這樣描述自己的鄉間生活: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
他的詩作寫得像兒歌一樣通俗易懂,字里行間卻滿是琴操和氣節。
梁朝的蕭統給陶淵明的詩作編集、作序,他說:“我愛讀陶淵明的文章,不能釋手。”
“愛不釋手”因為喜歡,拿在手里久久不肯放下。
(出自南朝梁·蕭統《陶淵明集序》)
【近義詞】:手不釋卷 愛不忍釋
【反義詞】:不屑一顧 棄若敝屣 棄之不惜
【開頭相同】:愛爾蘭人 愛焰 愛美的 愛沙尼亞人 愛果 愛女 愛人好士 愛博而情不專 愛富嫌貧 愛親 愛吃棗兒湯 愛恤 愛好 愛國愛吝 愛新覺羅 愛手反裘 愛樂
【結尾相同】:驕愛 抬愛 優愛 字愛 分愛 躭愛 御愛 道愛 威愛 貽愛 和愛 心愛 談情說愛 昵愛 倚愛 甘棠之愛 畏愛 結愛
【成語接龍(前)】:甘棠之愛 屋烏推愛 甘棠遺愛 男歡女愛 潔身自愛 舐犢之愛 相親相愛 不知自愛 分情破愛 楚楚可愛 方滋未艾方興未艾 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斬關奪隘 無罣無礙 期期艾艾 無拘無礙 無掛無礙 暢行無礙 三年之艾
【成語接龍(后)】:手足無措 手到拿來 手不釋卷 手無寸刃 手足異處 手舞足蹈 手胼足胝 手眼通天 手到拈來 手零腳碎 守口如瓶首尾相連 守缺抱殘 守經達權 首尾兩端 守闕抱殘 守先待后 首足異處 首善之區 首屈一指
相關人物介紹:
陶淵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潛,私謚“靖節”,世稱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人。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偉大的詩人、辭賦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職,最末一次出仕為彭澤縣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 ”,有《陶淵明集》。
陶淵明的故事:不為五斗米折腰
陶淵明為了養家糊口,來到離家鄉不遠的彭澤當縣令。在那年冬天,郡的太守派出一名督郵,到彭澤縣來督察。督郵,品位很低,卻有些權勢,在太守面前說話好壞就憑他那張嘴。這次派來的督郵,是個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澤的旅舍,就差縣吏去叫縣令來見他。 陶淵明平時蔑視功名富貴,不肯趨炎附勢,對這種假借上司名義發號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不得不去見一見,于是他馬上動身。不料縣吏攔住陶淵明說:“大人,參見督郵要穿官服,并且束上大帶,不然有失體統,督郵要乘機大做文章,會對大人不利的!”這一下,陶淵明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他長嘆一聲,道:“我不能為五斗米向鄉里小人折腰!”說罷,索性取出官印,把它封好,并且馬上寫了一封辭職信,隨即離開只當了八十多天縣令的彭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