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加之罪 何患無辭的故事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由“欲加之罪,其無辭乎”演變而來,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欲加之罪 何患無辭的故事,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欲加之罪 何患無辭的故事:
春秋時期,晉獻公在位時,最寵信一個叫驪姬的妃子。當時,晉獻公已經立了申生為太子,準備讓他繼位。可驪姬想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當國君,于是她千方百計地陷害申生,最終申生自殺身亡,他的兩個哥哥重耳和夷吾逃亡國外。
后來,晉獻公病重,他把最信任的大夫荀息叫到床前,囑咐他好好輔佐奚齊當國君。荀息答應了。可是他的使命太艱難了。晉獻公一死,晉國陷入一片混亂之中。有一個名叫里克的大夫,他原來是太子申生的副將,他覺得申生死得太冤枉,一心想為申生報仇。奚齊登上君位不久,他就找到機會把奚齊給殺了。荀息只好又立了奚齊的弟弟卓子當國君,可是很快,里克又把卓子殺了。這時候,流亡秦國的夷吾回國當上了國君,這就是晉惠公。晉惠公剛當上國君,就想殺掉里克。他對里克說:“你殺掉了兩個國君和一個大夫,我如果不殺你,別人就不會服我。你受死吧。”沒想到里克不但不害怕,還冷笑著說:“如果我不殺他們,能輪到你來當這個國君嗎?你既然已經打定主意把罪名加到我頭上,還怕找不到理由嗎?”(原文是:“欲加之罪,其無辭乎?”)于是他自己撲到劍上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成語“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由“欲加之罪,其無辭乎”演變而來,是說想要給人強加上個罪名,何愁找不到借口。欲,想要,希望;患,害怕;辭,理由,借口。
【解釋】
欲:想要;
患:憂愁,擔心;
辭:言辭,指借口。
如果一心一意想要加罪于人,就不愁找不到罪名。指隨心所欲地陷害人。
相關人物介紹:
里克(?-前650年):嬴姓,里氏,名克。春秋前期晉國卿大夫,晉獻公的股肱之臣,太子申生的堅決擁護者,能征善戰的統帥。.晉惠公即位后,對權臣里克總是放心不下,擔憂自己如奚齊、卓子一樣被弒,為了壓制里克,在軍政要務中多安插自己的親信,以削弱里克的軍權。后晉惠公派郤芮帶領著郤氏親兵,包圍里克家。里克自盡而亡。
自晉武公完成曲沃代翼后,晉國因為長期的內斗,國家疲敝,百姓窮苦,此時齊桓公已經開創了齊國霸業。齊楚爭雄,桓公對晉國的內訌與擴張鞭長莫及,楚國則更是無暇北顧,于是晉獻公開始了對晉國的重建以及開發。
歷史上對晉獻公其人的評價,也是毀譽、功過參半。他是曲沃代晉后第二代國君,對日后晉國百余年的霸業起到了奠基人的作用。他西伐驪戎、北征皋落狄、滅霍、魏、耿、虞、虢,兼并了今山西中、南部多數國家,可謂橫掃太行山以西,沒有晉獻公在軍事上的赫赫功業,就沒有日后晉國的百年霸業。
晉獻公屠殺公族,仍不少公族子弟逃亡虢國尋求蔭蔽。虢國欣然笑納,并以這些晉國的流亡公子們時刻與獻公為敵。同時獻公想打通通往中原之路,決定對虢國、虞國下手。
前658年,晉獻公納荀息之謀,以賄賂手段請求虞公同意晉軍經虞南下攻虢。虞公不顧大夫宮之奇的竭力勸阻.同意晉軍越境攻虢,并主動提出發兵作攻虢先鋒。這年夏天,里克率領晉軍,荀息為副手會合虞軍攻占虢都下陽,迫虢渡黃河南遷其都至上陽。晉就此控制了虢、虞之間的要地。
前655年,獻公故技重施,再次向虞國借道,虞國再次同意。10月17日,獻公親自領兵,帶領里克等大將南渡黃河圍攻虢國上陽。不到一個月,虢國滅,虢公逃亡。晉軍凱旋,途徑虞國,里克言自己有病,請求駐軍于虞國,虞公同意。里克率軍開進虞國,乘虞國不備,突襲虞軍,盡并虞虢之地,使晉國的領土擴張到黃河以南。
前652年,里克率軍,梁由靡為御戎,虢射為車右,在采桑大敗狄軍,狄人潰敗。
在晉獻公東伐西討、南征北戰中,里克善將兵,憑借著自己獨當一面的統御之才,成為了獻公開疆拓土的最得力的副手。在獻公諸臣之中,沒有誰的地位能在里克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