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人自擾的故事
“庸人自擾”泛指本來沒有問題而自己瞎著急或自找麻煩。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庸人自擾的故事,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庸人自擾的故事:
唐睿(ruì)宗時,有個叫陸象先的人。他為人寬容,才學很高,辦事干練,素有威名。有一年,陸象先出任益州劍南道按察使。到任后,對百姓十分寬厚仁慈。即使對于犯罪的人,也不輕易動刑,而是講道理以德服人。他的助手司馬韋勸他說:“你應該用嚴厲的刑罰建立自己的威望。不然,這里的百姓就會輕慢你,就沒有人怕你了!”
陸象先聽了,搖搖頭說:“老百姓的事情在于道德教化和治理,只要社會安定,百姓安居樂業,他們便會服從你,誰說只有用嚴刑才能樹立自己的威望呢?”又有一次,一個小吏犯了錯,陸象先只是批評了他一頓,勸他以后不要重犯。而一個屬下認為處理太輕,應該用棍子重重責打那個小吏一頓。
陸象先嚴肅地對他說:“人情都是相通的。我責備了他,他難道會不理解我的話嗎?他是你的手下,他犯了罪你也有責任,如果一定要用刑的話,是不是應該先從你開始呀?”這么一來,那個屬下不敢說話了,滿臉羞慚地退了下去。
陸象先曾多次說:“天下本自無事,只是庸人擾之,始為繁耳。”意思是說,天下本來沒有什么難事,只是由于一些平庸無能之輩不會處理,結果才把事情弄復雜、搞麻煩了。
后來人們就用“庸人自擾”泛指本來沒有問題而自己瞎著急或自找麻煩。
【解釋】作謂語、賓語;指本來沒事,自己找麻煩。自擾:自找麻煩。指本來沒事,自己找麻煩。
相關人物介紹:
陸象先(665年-736年),原名景初,蘇州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唐朝宰相,尚書左丞陸元方之子。
陸象先早年歷任揚州參軍、洛陽縣尉、監察御史、殿中侍御史、中書侍郎,并在太平公主的舉薦下擔任宰相。但他始終不肯依附太平公主,并拒絕參與政變密謀。
先天政變后,陸象先進封兗國公,出任益州長史、劍南道按察使。后歷任蒲州刺史、太子詹事、工部尚書、刑部尚書、同州刺史。
736年(開元二十四年),陸象先病逝,追贈尚書左丞相,賜謚文貞。
人物評價:
吉頊:陸景初才望高雅,非常流所及。
一行:陸氏兄弟皆有才行,古之荀、陳,無以加也。
宋璟:陸象先閑于政體,寬不容非。
張說:開府宋璟,清介獨立,倚法不回;詹事陸象先,清明向道,臨事能斷:其高明有素,歷朝之所仗委;其積行無疵,眾人之所體信。
劉昫:象先益高人品,尤著相才,全濟有名,孤立無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