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送鵝毛的故事
“千里送鵝毛”比喻禮物雖然很小,但是情意卻很深重。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千里送鵝毛的故事,希望能夠?qū)δ兴鶐椭?/p>
千里送鵝毛的故事:
唐朝時候,地方官吏經(jīng)常要向皇帝進貢禮物。云南地方上有個行政長官要送件禮物給皇帝,他心想:皇帝不缺金銀珠寶,要送也得送個稀罕的。最后,他決定進貢一只天鵝。
他派一個名叫緬伯高的人,用竹簍背上一只天鵝,前往京城長安。緬伯高跋山涉水,日夜兼程,走了好多天,來到了沔陽湖(在今湖北省境內(nèi))邊。在這許多天里,天鵝沒下過水,渾身都臟兮兮的。緬伯高放下竹簍,抱出天鵝要給它洗洗澡。不料,天鵝一縱,掙脫了他的懷抱,撲棱一聲,振翅要飛。緬伯高下意識地伸出手去抓了一把,只抓下了一根羽毛,眼睜睜地看著天鵝飛走了。緬伯高又著急又害怕,傷心地大哭了一場。后來,他急中生智,懷揣著那根羽毛,趕往都城長安。
多日后,緬伯高終于來到了長安,隨著各地前來進貢的使臣去見皇帝。輪到緬伯高時,他手捧羽毛走上前去,為皇帝唱了一首歌:“天鵝貢唐朝,山高路途遙。沔陽湖失去,倒地哭號啕。上復(fù)圣天子,可饒緬伯高。禮輕情意重,千里送鵝毛。”皇帝莫名其妙,緬伯高隨即講出事情原委。聽到這里,皇帝連聲說:“緬伯高千里送鵝毛,難能可貴!難能可貴!”緬伯高的才華和機智博得了皇帝的歡心,皇帝不但沒有處罰他,反而獎賞給他很多東西。
后來,人們就用“千里送鵝毛”這個成語,比喻禮物雖然很小,但是情意卻很深重。有時與“禮輕情意重”連用。
【解釋】: 比喻禮物雖然微薄,卻含有深厚的情誼。
【成語】: 千里送鵝毛
【拼音】: qiān lǐ sòng é máo
【解釋】: 比喻禮物雖然微薄,卻含有深厚的情誼。
示例:
宋 ·黃庭堅《長句謝陳適用惠送吳南雄所贈紙》詩:“千里鵝毛意不輕,瘴衣腥膩北歸客。”
宋·歐陽修〈梅圣俞寄銀杏〉詩(據(jù)《歐陽修全集.卷五》引)“鵝毛贈千里,所重以其人。鴨腳雖百個,得之誠可珍。問予得之誰,詩老遠且貧。霜野摘林實,京師寄時新。封包雖甚微,采掇皆躬親。物賤以人貴,人賢棄而淪。開緘重嗟惜,詩以報殷勤。”
含義:比喻禮物雖然微薄,卻含有深厚的情誼。
用法:主謂式;作分句、定語;常與禮輕人意重連用。“千里送鵝毛,禮輕人意重。”也可以用作歇后語,千里送鵝毛——禮輕情義重。
相關(guān)人物介紹:
緬伯高,唐朝貞觀年間,作為西域回紇國外交使者,隨機應(yīng)變,成功出使唐朝,并留下"禮輕人意重,千里送鵝毛" 的千古名言。
緬伯高的事跡,載于明朝杰出書畫家、文學家徐謂的《路史》。
相關(guān)詩詞:
將鵝貢唐朝,山高路遙遙。
沔陽湖失去,倒地哭號號。
上復(fù)唐天子,可饒緬伯高。
禮輕人意重,千里送鵝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