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樓閣的故事
空中樓閣比喻虛幻的事物或脫離實際的空想。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空中樓閣的故事,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空中樓閣的故事:
古時候,有一個既愚蠢又固執的富翁。有一天,他去拜訪另外一個富翁。到了這個富翁的家里之后,他看見那樓房造得十分華麗美觀,明亮寬敞,心中非常羨慕。他呆呆地望著樓房,暗暗地想:我的錢財一點兒也不比他少,為什么不可以建造一座這樣高大美觀的樓房呢?他回到家里以后,馬上就把當地的工匠找來,問道:“那座氣派非凡的高樓是你建的嗎?”工匠回答說:“是我建的。”富翁很高興,跟工匠說:“你也照樣給我建一座那樣的高樓吧。”木匠答應了這個富翁的要求。
沒多久,工匠就動手建造高樓了。富翁看到工匠從地上建造房屋,感到奇怪,就問:“你們這是干什么呀?”木匠答道:“建三層樓房啊。”富翁聽了,直搖腦袋,著急地說:“我不要下面兩層,趕快給我建造最上面的第三層。”木匠聽了這傻話,真是哭笑不得,耐著性子給他解釋:“這是辦不到的。如果不造第一層和第二層,第三層是建不起來的。”富翁堅持他的意見:“我不要下面兩層,你們一定要給我建最上面的那層。”當地的人們聽說這件事后,都覺得這個富翁太愚蠢可笑了。
“空中樓閣”就是從這個寓言故事中概括出來的,原意是指懸在半空中的樓房亭閣。后來,人們就用它來比喻虛幻的事物或脫離實際的空想。
【釋義】空中所顯現的閣樓,懸掛在空中的樓房亭閣。指脫離實際的理論、計劃或虛構的東西。也可喻為高明通達。
【出處】
◎《史記·天官書》:“海旁蜃氣象樓臺,廣野氣成宮闕然。”
◎唐·宋之問《游法華寺》詩:“空中結樓殿,意表出云霞。”
◎邵堯夫( 雍)猶空中樓閣。——《二程全書·遺書七》
◎《朱子語類》卷一百:“問:‘ 程子 謂 康節 ( 邵雍 )空中樓閣。’曰:‘是看得四通八達, 莊子 比 康節 亦髣髴相似。’” 元 侯克中 《邵子無名公傳》:“醉里乾坤元廣元,空中樓閣更高明。”
◎茅盾 《子夜》三:“﹝ 林佩瑤 ﹞稟受了父親的名士氣質,曾經架起了多少的空中樓閣,曾經有過多少淡月清風之夜半睜了美妙的雙目,玩味著她自己想象中的好夢。”
◎清·李漁《閑情偶寄·結構第一》實者,就事敷陳,不假造作,有根有據之謂也;虛者,~,隨意構成,無影無形之謂也。
【燈謎】天宮;月宮;廣寒宮
【歇后語】云彩里蓋大廈
【原文】
——《百喻經·三重樓喻》
往昔之世,有富愚人,癡無所知。到余富家,見三重樓,高廣嚴麗,軒(xuān)敞疏朗,心生渴仰,即作是念:我有財錢,不減于彼,云何頃來而不造作如是之樓?即喚木匠而問言曰:“解作彼家端正舍不(fǒu)?”木匠答言:“是我所作。”即便語言:“今可為我造樓如彼。”
是時,木匠即便經地壘墼(jī)作樓。愚人見其壘墼作舍,猶懷疑惑,不能了知,而問之言:“欲作何等?”木匠答言:“作三層屋。”愚人復言:“我不欲下二重之屋,可先為我作最上屋。”木匠答言:“無有是事。何有不作最下屋而得造彼第二之屋?不造第二,云何得造第三重屋?”愚人固言:“我今不用下二重屋,必可為我作最上者。”
時人聞已,便生怪笑,咸作是言:“何有不造下第一屋而得上者?”
【例句】
◎為什么有些人對這些學生沒有滿腔熱情的精神?究其原因是缺乏對這些學生的愛與情,愛出自于教師的素質和對學生的正確的評價,有了愛才有情,否則,愛則是無源之水,情就是空中樓閣。
◎這種絕對平均主義雖然充滿著誘人的理想色彩,又有反對封建農奴制的革命性質,但歸根到底,是不可能實現的空中樓閣。
◎然而,音樂的美不是脫離現實生活的空中樓閣的美,也不是脫離人類思想感情的單純音響的美。
◎共產主義是最美好的社會制度,但是,它決不是什么虛無縹渺的空中樓閣。
◎ 四川綿陽7層樓被強拆為空中樓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