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張飛的經典歷史故事
張飛是三國時期的著名人物,關于張飛的故事相信大家也聽說過不少。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了關于張飛的經典歷史故事,希望你喜歡。
關于張飛的經典歷史故事一
公安縣城南有一條瓦池小河,長約三十多里,河水碧綠清亮,四季長流。傳說在三國時期,有一年夏天,沿河一帶發了蝗蟲,田里減產,戶戶鍋里斷了油。莊稼人不吃油,眼枯舌燥,脖縮腿軟,干起活來沒力氣。張飛當時正在公安屯墾練兵,知道了這件事,就親自裝了一船食油,給當地老百姓送來。
好消息很快傳遍沿河兩岸,老百姓奔走相告,百里方圓的人都趕到河邊來接油。果然,油船從上游順流而下,越來越靠近了。張飛站在船頭上,用手遮陽一望,哎呀!我的天哪,只見小河兩岸,密密麻麻象螞蟻搬家似的,到處人挨人、人擠人,有的拿壺,有的提桶子,有的端盆子,還有的把水缸也抬來了。他一看這個架勢,心里就犯了愁,嘴里嘀咕:“我只送一船油來了,這么多人怎么個分法呢?”身邊有個人順口打哇哇地說:“要是滿河是油,那就夠分了。”這本是一句無心的話,卻叫張飛陡然開了竅。他二話沒說,從腰間拔出佩刀,通!通!通!就把船底捅了幾個大窟窿。頓時,河水就灌進了艙,油船往水底沉。身邊的人急得直跳腳:“,你這演的是什么把戲呀!”張飛捋著胡子哈哈大笑:“沉了油船,不是滿河都淌油了嗎?”
不一會,船里的油全部漫了出來,浮在水面上,順流而下,黃亮黃亮,真好像是滿河都淌著油一樣。百姓見了,都紛紛趕到河邊去舀,你一盆他一壺,全都裝得滿滿的。
說來也怪,挑回去的竟然全是味香色純的好油,老百姓高興得不知說什么才好。后來就在岸上修了一座張飛廟,把張飛送油的地方叫做“油江口”。
關于張飛的經典歷史故事二
在公安胡廠東南,大約三里多路,有一個黃土崗。崗上有一道清泉,又窄又長,終年泉水不斷。天旱的時候,別處堰塘的水都枯干了,可崗上這邊的泉水照樣不退一寸。每逢下暴雨的時候,別處堰塘的水都漫了上來,而此泉中的水也不漲一寸。這是為什么?
傳說三國時期,張飛在附近一帶屯墾,見這里崗坡起伏,地形復雜,便常常率領士兵在這里練武。
一天,張飛在這里指揮士兵們練習,只見刀光閃閃,殺聲陣陣,好不威風。從早晨一直練到中午,連崗上的柴草樹木也當作敵人砍光了。這時,張飛見士兵們一個個都汗流滿面,喘著粗氣,便下令在崗上休息一會兒。
可是,崗上沒有刀架,到哪兒去插刀呢?士兵們都無法可想,只得把刀提在手里。
張飛見了,哈哈大笑,說道:
“這土崗上不正好插刀嗎?”說著,將自己手中的刀往崗土上一插,只聽“蹦”地一聲,刀尖就戳進了土里。
士兵們見了,一個個都學著張飛的辦法,把刀插在崗土上,從崗那頭插到崗這頭,插了長長的一條。
沒想到第二天,這插刀的地方就陷了下去,變成一條清泉,泉水咕咕地往上冒,非常清涼、明亮。待張飛再帶士兵來這里練武的時候,見這里已變成了清泉,樂得敞懷大笑。休息的時候,就把刀往泉邊一插,捧著泉水就喝,這泉水又甜又止渴。等喝夠了,再把刀拔出來,只見刀閃閃發亮,刀刃鋒利。張飛扯了一根頭發放在刀口上一吹就斷了,士兵們見了都歡喜得亂蹦亂跳起來。
以后,張飛再帶兵在這里練武的時候,將士們只要把刀用泉水一蘸,刀便鋒利極了,再也用不著磨刀了。
自從有了這道泉,再也不愁天旱了,缺水就用水車抽水,抽上十天十夜,泉水也抽不干。再者,用這泉水澆的稻子,顆粒飽滿,舂出的米又白又好吃。
因此,當地的老百姓,便把這泉叫做“插刀泉”了。
關于張飛的經典歷史故事三
傳說張飛的人馬在公安駐扎的時候,他曾下了一條禁令:不準喝酒,違者罰五十軍棍。士兵們怕打屁股,都不敢喝,張飛自己也熬得難受。
有一次,張飛到先主營商議軍事去了,有五個士兵,酒癮難熬,等張飛前腳走,他們后腳就溜進了酒店。
好些日子沒喝酒了,喝起來有滋有味也沒完沒了,直到太陽西沉,他們才搖搖晃晃地走出酒店。回營路上,幾個膽小的不住地嘀咕:
“弟兄們,今天的事一定要守口如瓶,要是讓張知道,那可不得了!”
正在這時,突然聽見身后一陣冷笑,“哈哈!你們幾個奴才,好大的膽子!”說話的人正是張飛。
眾人一見是張飛,后悔莫及,一個個跪下來求饒,只有一個士兵站在那兒一動不動。張飛對這個士兵喝道:“你犯了軍規,知不知罪?”那個站著不動的士兵上前一步,道:“,我犯了軍規就按軍法論處,要是我下跪求饒,軍法也不容我,下令打我吧,要是我哼一聲,可再加二十軍棍。”
張飛一聽哈哈大笑:“剛強不阿,好樣的,今天免了你五十軍棍。”
那四個跪在地上的士兵,以為連他們會一塊免了,正想爬起來,張飛臉色一變,喝道:“來人!將跪著的四個奴才,每人重打五十軍棍,誰叫你們不敢作敢當呢?”
看過關于張飛的經典歷史故事的人還會看:
1.中國經典歷史故事
2.68個經典勵志小故事大道理
3.經典中國歷史故事
4.世界歷史經典故事
5.經典中國歷史故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