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神話故事
神話作為民間文學的一種形式,它是遠古時代的人民所創造的反映自然界、人與自然的關系以及社會形態的具有高度幻想性的故事。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歷史神話故事,希望能幫到你。
歷史神話故事1
傳說太古時候,天地不分,整個宇宙像個大雞蛋,里面混沌一團,漆黑一片,分不清上下左右,東南西北。但雞蛋中孕育著一個偉大的英雄,這就是開天辟地的盤古。盤古在雞蛋中足足孕育了一萬八千年,終于從沉睡中醒來了。他睜開眼睛,只覺得黑糊糊的一片,渾身酷熱難當,簡直透不過氣來。他想站起來,但雞蛋殼緊緊地包著他的身體,連舒展一下手腳也辦不到。盤古發起怒來,抓起一把與生俱來的大斧,用力一揮,只聽得一聲巨響,震耳欲聾,大雞蛋驟然破裂,其中輕而清的東西向上不斷飄升,變成了天,另一些重而濁的東西,漸漸下沉,變成了大地。盤古開辟了天地,高興極了,但他害怕天地重新合攏在一塊,就用頭頂著天,用腳踏住地,顯起神通,一日九變。他每天增高一丈,天也隨之升高一丈,地也隨之增厚一丈。這樣過了一萬八千年。盤古這時已經成為一個頂天立地的巨人,身子足足有九萬里長。
就這樣不知道又經歷了多少萬年,終于天穩地固,不會重新復合了,這時盤古才放下心來。但這位開天辟地的英雄已經筋疲力盡,再也沒有力氣支撐自己,他巨大的身軀轟然倒地了。盤古臨死時,全身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他的左眼變成了鮮紅的太陽,右眼變成了銀色的月亮,呼出的最后一口氣變成了風和云,最后發出的聲音變成了雷鳴,他的頭發和胡須變成了閃爍的星辰,頭和手足變成了大地的四極和高山,血液變成了江河湖泊,筋脈化成了道路,肌肉化成了肥沃的土地,皮膚和汗毛化作花草樹木,牙齒骨頭化作金銀銅鐵、玉石寶藏,他的汗變成了雨水和甘露。從此開始有了世界。
歷史神話故事2
《山海經》中,常羲又被稱為“女和月母”,因為常羲生十二月,所以稱之為“月母”,而所謂“女和”,則大概是因為她擔當著調和陰陽的重任。為什么月神要調和陰陽?這是由中國歷法的特點所決定的。由于太陽的周而復始的公轉決定了寒暑冷暖的推移循環,所以要根據太陽的運行確定歷法的季節,中國傳統歷法中的節氣就是典型的節氣;另一方面,由于月相的晦朔弦望的變化十分明顯,可以據以紀日子,所以中國傳統歷法又根據月亮的運行制定月份,由此就形成了典型的陰陽合歷。
陰陽合歷方便百姓使用,說到這里,就可明白月神常羲為什么叫“女和月母”了,因為常羲負責制定陰歷月份,因此她必須保證陰歷月份能夠與陽歷的季節相協調,也就是說調和陰陽,所以以“女和”為名。《山海經》說:“有女和月母之國。……處東北隅以止日月,使無相間出沒,司其短長。”就是說的這個意思。東北方在時間上相當于一年歲末,這個時候就要對一年來日月運行情況進行累計,設置閏月(最初閏月都設置在歲末,叫十三月),使日月行次實現同步,這就叫“使無相間出沒”。
由此可見,常羲所從事的仍是維護宇宙之秩序的工作,所以也屬于創世之神之列。常羲為少昊之母,她與姐姐羲和開創了新天地。
歷史神話故事3
傳說中倉頡[jié]生有“雙瞳四目”。目有重瞳者,中國史書上記載只有8個人,虞舜、倉頡、項羽、重耳、高洋、呂光、魚俱羅。還有李煜相傳,倉頡“始作書契,以代結繩”。在此以前,人們結繩記事,即大事打一大結,小事打一小結,相連的事打一連環結。后又發展到用刀子在木竹上刻以符號作為記事。
隨著歷史的發展,文明漸進,事情繁雜,名物繁多,用結和刻木的方法,遠不能適應需要,這就有創造文字的迫切要求。黃帝時是上古發明創造較多的時期,那時不僅發明了養蠶,還發明了舟、車、弓駑、鏡子和煮飯的鍋與甑等,在這些發明創造影響下,倉頡也決心創造出一種文字來。倉頡的字都是依照萬物的形狀造出來的。譬如:日字是照著太陽紅圓紅圓的模樣勾的;月字是仿著月牙兒的形狀描的;人字是端詳著人的側影畫的……倉頡首創文字的事后來被黃帝知道了,他大為感動,乃賜倉姓。其意是“君上一人,人下一君”。
看了歷史神話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