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蛇起義故事介紹
劉邦滅秦朝,敗項羽,登基稱帝,君臨天下。從一介布衣,一個流氓,搖身一變成為天下至尊,這實在可以稱得上一個傳奇。隨著劉邦身份的轉變,人們也就會對他的身份添上很多神秘的色彩,就好像劉邦的稱帝,就是上天注定的一般,這所有的傳奇故事中最出名的大概就是這斬白蛇的故事了。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相關資料。
漢高祖劉邦白蛇起義故事介紹
傳聞,當年劉邦還是一個泗水亭長的時候,醉酒誤事,不小心把囚犯放跑了,無奈劉邦只能開始逃命。在逃亡的途中,劉邦遇到了一條白色的巨蟒擋路,于是劉邦將它一刀劈成了兩段。突然之間,劉邦聽到了老婦人的嚶嚶啼哭之聲,問其原因,竟回到說自己的兒子就是那條白蛇,乃是白帝之子,躺在路中間,被赤帝之子所殺,又怎能不哭泣。劉邦聽到回答,一時之間呆愣住了,待要細問,這婦人竟不見了蹤影。從此關于劉邦的身世就被賦予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跟隨他的人也就日益增多。
傳聞中,當年劉邦斬蛇之后,還被這條蛇托過夢。在夢中,白蛇曾問劉邦何以償命,劉邦隨口就說:“如今身在高山之中,等到平地之上再說吧。”于是這白蛇就說:“你把我從腰間斬成兩段,公平起見,我就在平帝之時,奪你的朝吧。”
果然,從劉邦稱帝,一直傳位至平帝之時,王莽就殺了平帝,謀權篡位。傳聞那王莽就是那條白蛇,為了報當年劉邦斬蛇之仇,白蛇化身為王莽,殺平帝,奪權位。
漢高祖劉邦的典故有哪些
劉邦在短短的八年間從一介布衣,變身為天下至尊,成為一個王朝的開創者。關于他的傳說和歷史典故,一直都在民間流傳著。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是三十六計之一,也是一個和劉邦有關的典故。當初,秦朝朝政昏暗,百姓不堪疾苦,紛紛揭竿而起。劉邦和項羽帶領的起義部隊都是反抗秦暴政的重要武裝力量。
當年,劉邦搶在項羽之前,攻下了咸陽。但是劉邦的實力與項羽相比,還存在著較大的差距。為了保存實力,積聚力量,劉邦將咸陽和關中地區讓給了項羽,而自己卻留守于漢中。章邯與漢中毗鄰,為了防范章邯的入侵,劉邦下令將連接漢中與外界的棧道全部燒毀了。等到后來,劉邦的實力得到了積聚,可以與劉邦一較高下的時候,劉邦就拜韓信為將,攻打項羽。
為了迷惑敵方的視線,韓信在明面上,派了大隊人馬去搶修之前被燒毀的棧道,讓敵人一位他們只有把棧道修復了,才能開戰,而修復棧道則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事實果然如韓信所料,敵人果然中計,對他們毫無防備。
而韓信早已命人從小路包抄陳倉,在敵方毫無所覺的時候,殺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就這樣劉邦成功的奪回了咸陽,占領了關中地區。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這一成語也就由此而來。這一成語往往用來形容將隱藏真實的意圖,用表面無害的舉動來迷惑對方。
劉邦見秦始皇所發的感慨
劉邦雖然出身鄉野,但是他的雄心壯志,他的野心卻是早就有跡可尋的。
劉邦在起義之前,就是一個破皮無賴,他的家人和鄉里人都覺得他無甚大志向,別說是經營商業,就是家里的幾畝薄地,他也是不會做的。一事無成的劉邦也就沒有什么收入可言了。就連他的父親,也一直認為劉邦比不上兄長,無法做出一番事業來。等到日后劉邦君臨天下之時,他還拿此事與劉父說笑。
劉邦絲毫不把這些閑言碎語放在心上,依然如故。劉邦在年少之時,非常仰慕魏無忌的為人,于是千里迢迢地跑到大梁去拜訪魏無忌,可惜魏無忌已死了。無緣得見魏無忌的劉邦就退而求其次,拜入了魏無忌昔日的門客張耳門下。哪知卻與張耳頗為投機,兩人因此成為莫逆之交。直到魏滅亡,張耳亦被通緝,無奈之下,劉邦就回到家鄉做了泗水亭的亭長。
泗水亭亭長雖然只是小得不能再小的官職,劉邦卻也因此與當地的官吏們熟悉起來,進而積累了一些名氣。
作為泗水亭的亭長,劉邦時常要送囚犯去咸陽,就這樣遇到了秦始皇出巡的大隊人馬,氣勢十分宏大,所有人遠遠見到就紛紛跪倒在地,一副誠惶誠恐的模樣。劉邦亦跪倒在一片人群里,與眾百姓低著頭,瑟縮著身子的模樣不同,劉邦稍稍抬起頭,他遠遠地看著秦始皇坐在一架裝飾得十分華美的馬車上,威風八面。
劉邦出神地看著,不自覺地就喃喃出口道:“大丈夫當如此啊。”語氣中除了羨慕,還暗藏著決心,眼中閃爍著發亮的光。
這就是劉邦見秦始皇的故事,從這里就可以看出劉邦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