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歷史小說介紹
架空歷史小說,也就是歷史類的架空小說。架空歷史小說可以描寫虛擬人物存在于真實歷史之中的半架空,也可以是由完全虛構的歷史人物、歷史時代構成的完全架空。
架空歷史小說起源
其源頭可以追溯到美國作家馬克·吐溫的《亞瑟王圓桌上的康涅狄格佬》,主人公是個典型的美國佬,野心勃勃,躍躍欲試,迷信科學和武力,妄圖憑借科學和技術使古代世界實現社會發展上的大躍進。而這一傳統作為一種經典套路,后來又被幾乎所有類似題材的作品所沿用,包括黃易的《尋秦記》。黃易的《尋秦記》既有嚴格的歷史背景,又引入了大量虛構的人物、事件,成功地造成了廣泛影響,在中國范圍內開創此類小說的先河。
在西方,此類小說又稱作“顛覆歷史小說”。其中,著名的有菲利普·迪克的《高城堡里的人》。在這部作品中,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德日法西斯的勝利告終。美國成了日本的殖民地,僅在薩克拉門托保留著傀儡政府。后來,有人通過研究中國古代的《易經》,發現在另一個世界里,日本人才是戰敗者,但這也于事無濟了。
《蠻荒海岸》,也屬于這類作品,作家想像了美國在一場氫彈戰爭中毀滅,日本成為戰勝國的情形。日本兵乘坐巡邏艇,封鎖了美國西海岸,禁止戰敗的美國人與外部世界交往。電、印刷術、降落傘、人類登月等對于美國人來說都是難以置信的奇跡。個別好奇的美國人,躲過日本人的盤查,偷偷潛出了封鎖圈,來到了外部世界,最遠到了西伯利亞,探尋美國為什么亡國。這個人回來后,寫成了《一個美國人環繞世界一周》的手抄本,寫出了一個封閉落后國家的公民,面對世界先進發達文明時的震驚心情。總之,由于意識到另一個時空存在的可能,作家們對‘顛覆歷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架空歷史小說也就應運而生。
架空歷史小說發展
架空歷史小說初期絕大多數作品缺乏深度,作者多半出于一股民族主義的情緒,虛構主角帶著現代化的強大武器甚至兵團回到過去,所向披靡、滅日屠美建立強大的中華帝國的情節。表現出一種歇斯底里的改造歷史的狂躁。如紅極一時的《異時空-中華再起》,描述兩個現代軍人在一次意外中回到滿清末期,以超前的現代軍事知識建軍爭戰,讓中國重現漢唐盛世。但隨著更多作品的出現,開始有作者在幻想架空的世界里思考歷史變動的可能,并展露了一些深刻的思考。酒徒的《明》則描述一個回到明初的冶金機械學生通過現代科技催化了資本主義在中國的發生,并借助工業革命和現代思想的啟蒙復興了明朝。
2006年,赤虎的《商業三國》描述一個曾經當過教師的商人和他的3個教師朋友,在一次去神農架探險的過程中,穿越時空來到三國時代,試圖以羅馬的民主思想、共和制度以及重商精神來改造三國時期的漢民族,并利用發達的經濟、先進的產品強大的武力最終統一三國并改變了之后五胡亂華的歷史進程。小說中作者將漢文明與羅馬文明進行比較、反思引起了眾多讀者的廣泛討論。
歷史專業出身的阿越在其飽受好評的作品《新宋》中描述石越回到宋朝講學為官,以現代知識潛移默化的改變歷史進程。以基于史實的嚴謹設定刻畫了一個現代歷史系學生在歷史的洪流中力圖扭轉歷史的可能。”
2007年底,《竊明》因其前4、5章的晦澀而讀者寥寥,因其第7章以后精彩而真實無比的戰爭場面描寫而受到資深讀者們的狂熱追捧,除了精彩紛呈的戰場描寫,其與眾不同的歷史觀也在書評區引起了激烈的反響。甚至有讀者稱:“竊明之后無架空。”
架空歷史小說屬于架空小說中的一種,分為半架空歷史小說和架空歷史小說。
半架空歷史小說
從小說內容上來說更側重歷史考究,較架空小說而言更嚴謹,較歷史小說而言更戲說。雖不能當做正式的歷史小說來看,但是從某種意義上而言,可以當做通俗歷史讀物,引起讀者對該段歷史的興趣從而深入探究。
這類小說的時代背景基于事實存在的歷史朝代,如:明朝、宋朝、清朝等。內容上則重在評說歷史或者描述歷史事件,受到歷史小說的影響較為濃重,但是多帶有穿越、玄幻等娛樂元素。例如:《新宋》《浮生縈云》《尋秦記》《回到明朝當王爺》等。
架空歷史小說
架空歷史小說的時代背景類似于歷史上真實存在過的某個朝代,但實際上只是影射虛擬。其所描寫的人物、時代、事件都屬于完全虛構。小說的內容則與歷史小說或半架空歷史小說類似,營造一個逼真的虛擬王朝并通過厚重的筆觸描寫這段虛擬歷史的興衰。例如《北唐》《紫川》等。大多數也帶有玄幻和穿越的元素,與半架空歷史小說相較而言,兩者唯一的區別就是故事基于的朝代是否真實存在。
好比《楚氏春秋》中描寫的朝代’北趙‘,看似屬于漢唐之間,也對漢唐文化有所吸收,但實際上漢唐之間的史書上并沒有記載過北趙這個朝代。
相關評價
小說特色
與玄幻、奇幻等小說相比,架空小說雖然也使用了虛構的歷史背景,但人物的舉動往往是符合常識的,并不引入法術等概念。人物也許是杜撰的,但他的性格,他的經歷卻可以在真實的歷史中找到依據。
正如《銀河英雄傳說》中處處閃動著亞里山大、奧古斯都,乃至希特勒的影子,在《新宋》中,作者也有意無意間暴露了曾國藩和其他歷史人物、事件對自己的啟發。這些杜撰人物與為人們所熟悉的真實歷史人物們同列朝班,甚至讓人有些真假莫辨了。當然,這不是說作者對真實歷史人物處理得不好。正相反,作者對真實歷史人物的處理甚至更好,因為與由作者創造可以由他們的造物主任意擺布的虛構人物相比,要揣摸這些歷史上曾真實存在過的靈魂們在這個新世界中的行為方式是更加困難的,也非得如作者般對這些人物的事跡和性格有著深刻的理解不可。
與傳統歷史紀實小說(如《李自成》、《金甌缺》)相比,架空歷史小說并不滿足于對歷史的客觀描述,而是在歷史發展中引入變量,并記錄改變后自然演變而成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