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人物吳起的故事及簡介
吳起,春秋時衛國人,后為魯國大將,是有名的軍事家。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推薦的歷史人物吳起的故事及簡介,希望各位看官能感興趣哦。
歷史人物吳起的故事:貪功名殺妻
吳起少年時是一個無賴,常常舞刀弄槍,惹是生非。母親責罵他,他咬破手臂,與他母親發下誓言:“從今辭母,游歷他方,如不為卿相,決不回來。”后來他母親逝世時,因為吳起尚未當官,他竟然不回家奔喪,只對天號哭三聲,即收淚如故。以致他的老師曾參認為他不人道,不認他是學生。
吳起從衛國跑到魯國后,求學于孔子門徒曾參的門下,因為學習刻苦,被來魯國出使的齊國大夫田宗看中,便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他。小夫妻恩恩愛愛,日子過得還不錯。后來,吳起因不奔母喪而被曾參逐出師門,遂改學兵法,三年學成,求仕于魯國。因得到魯國大夫公儀休的推薦,魯穆公也任命他為大夫,吳起終于升官發財了。
當時齊國的相國田和想篡位,但又怕魯國與齊國世代婚姻,萬一興兵討罪,于己不利,于是決定先下手為強,先攻魯以威服之。魯相公儀休向魯穆公推薦吳起為統帥去迎敵,說:“欲卻齊兵非吳起不可。”但穆公雖然答應,終不肯用。公儀休請問原因,穆公說,“我當然知道吳起有將才,但他的妻子是田宗的女兒,至愛莫如夫妻,你能保證吳起會賣力抗擊齊國嗎?”公儀休便將內情告訴了吳起。吳起說:“想消除國王的懷疑,這太容易了。”吳起回到家里,向他妻子田氏說:“作妻子最重要的事是什么呢?”田氏說:“自然是協助丈夫建立偉大的家業啦!”吳起接著說:“當丈夫的能夠作卿相,食祿萬鐘,名留千古,這總是偉大事業吧!作妻子所希望的大概便是如此吧?”田氏說:“是的。”吳起說:“我有求于你,你應該協助我成功!”田氏懷疑地說:“我一個婦人家能幫你什么忙呢?”吳起說:“現在齊兵攻打魯國,國王想用我為將,又怕我娶了田家女兒而不賣力,因此懷疑我的誠心。如果能夠得到你的頭,把它交給國王,則疑慮盡消,我的功名也就可成了。”田氏聽了大驚,正打算回話,吳起拔劍一揮,田氏的頭已落地。吳起再以帛裹頭,去見魯穆公。吳起為了貪圖功名,竟然殘忍地殺害自己的妻子。
吳起雖然被魯國拜為大將,他也立了大功,但終為人們所譴責。吳起晚年死得很慘,亂箭穿身而死,大概是對他殘忍的一種報應吧!
歷史人物吳起的簡介:
吳起(前440年-前381年),中國戰國初期軍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衛國左氏(今山東省定陶縣,一說山東省曹縣東北)人。
吳起一生歷侍魯、魏、楚三國,通曉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內政、軍事上都有極高的成就。仕魯時曾擊退齊國的入侵;仕魏時屢次破秦,盡得秦國河西之地,成就魏文侯的霸業;仕楚時主持改革,史稱"吳起變法",前381年,楚悼王去世,楚國貴族趁機發動兵變攻殺吳起。后世把他和孫武并稱為"孫吳",《吳子》與《孫子》又合稱《孫吳兵法》,在中國古代軍事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
唐肅宗時將吳起等歷史上十位武功卓著的名將供奉于武成王廟內,被稱為武廟十哲。宋徽宗時追尊吳起為廣宗伯,位列宋武廟七十二將之一。
吳起是一名文武全才的將領,軍事上他擁有卓越統帥能力、先進軍事思想,他料敵合變、愛兵如子,吳起在軍事方面的成就在歷朝歷代都享有極高的贊譽。此外,吳起作為一名政治家、改革家,通過改革使魏、楚兩國富國強兵,他在政治上的貢獻也得到廣泛贊譽。但是吳起貪戀功名,為取得成功不擇手段。他殺妻求將、為子不孝和好色的人格缺陷為這位文武全才的將領增加了人生污點,也成為文人墨客詬病的對象:此外,對于吳起執法嚴格、不近人情,用兵殺伐無度,造成橫尸遍野、生靈涂炭的行為也多有非議。
唐朝開元十九年,唐玄宗為表彰并祭祀歷代名將所設置武廟,它以周朝開國丞相、軍師呂尚(即姜子牙)為主祭,以漢朝留侯張良為配享,并以歷代名將十人從之,"燕王昌國君樂毅"便是其中之一,同時代被列入"武廟十哲"的只有樂毅、白起而已。及至宋代宣和五年,宋室依照唐代慣例,為古代名將設廟,七十二位名將中亦包括吳起。在北宋年間成書的《十七史百將傳》中,吳起亦位列其中。